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巴金森氏病(PD)伴有多种精神病综合征,精神病常使PD的治疗变得复杂。减少或停服抗PD药,或常规的神经阻滞药治疗,都可改善精神症状,但都能加重PD综合征。ECT对某些病人可能有益,可减轻PD症状,但这种改善通常是暂时的。氯氮平有很强的抗精神病作用,而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的危险很小,使其成为治疗PD时的精神病有吸引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帕金森氏病(PD)的一个常见症状是静止性和姿势性低频震颤(4~6Hz)。众所周知,抗精神病药物如酚噻嗪或丁酰苯类(butyrophenone)可诱发帕金森氏综合征,其症状可与特发性PD完全相似,但是震颤一般不易发现。本研究目的在于确定服用这类药的精神病患者通过仪器能否检测到低频的姿势性震颤,这种异常的低频震颤能否作为DIP的早期征象。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氏病(PD)患者,尤其伴有痴呆者,长期应用多巴胺制剂常见的副作用为躁狂、视幻觉、妄想和偏执症。传统的精神抑制剂可使这些症状改善,但因其能够削弱抗帕金森药物的效应而使锥体外系症状恶化。氯氮平,一种非典型精神抑制剂,系二苯甲二氮(艹卓)类衍生物,与多巴胺D_4受体具有较高亲和  相似文献   

4.
对分裂症患者中阴性症状的病因和分类仍有争议。阴性症状较难判断,并可见于抑郁症或巴金森氏病,因重叠而相混淆。抗精神病药可产生程度不同的巴金森氏症状,某些表现与阴性症状极难分辨。抗胆碱药常用来对抗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但也可影响阴性症状。为此,作者对45例门诊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以了解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分裂症患者中抑郁症状、巴金森氏症状、药物与阴性症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氏征样症状与迟发性运动障碍均系神经松弛剂的副反应。前者见于神经松弛剂治疗早期,减少药量或用抗帕金森氏征药物有效,而后者到松弛剂治疗后期最常见,减药以及给予抗帕金森氏征药物暂时还会引起恶化。帕金森氏征样症状据信代表多巴胺能活动低下,而迟发性运动障碍则代表多巴胺能活动过度。曾有一些作者报导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出现这两种情况。Crane 报告180人的一组病  相似文献   

6.
晚期帕金森病病人药物诱发的精神症状的治疗相当困难。伴痴呆的帕金森病病人常产生幻觉和精神错乱状态。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或使用传统的神经安定剂均可导致本病症状加重到难以耐受的程度。氯氮平是一种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该药很少诱发锥体外副作用。以往文献中曾报告过5例震颤麻痹病人药物所诱发的精神症状用氯氮平治疗有效而且不使运动症状加重。本文作者对16侧帕金森病病人药物所诱发的精神症状用氯氮平进行治疗。为了减轻精神症状将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剂量尽量降低,降低到使患者的运  相似文献   

7.
运动障碍包括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氏病时发生的诱发性运动障碍、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及原因未明的以口舌为中心的不自主运动,以往用氟哌啶醇治疗运动障碍虽然有效,但其有效量常引起精神疲乏而对日常生活造成重大障碍,用于  相似文献   

8.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药物治疗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情况。方法:调查443例伴有明显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其行为和精神症状有效的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结果:常用于治疗BPSD的抗精神病药有奋乃静、利培酮、氟哌啶醇、氯丙嗪、氯氮平、硫利达嗪、舒必利等,其起始剂量与有效剂量均较小,大多单一用药。用药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主要不良反应是锥体外系反应、便秘或排尿困难、嗜睡或步态不稳、吞咽困难等。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典型抗精神病药发生率(18.4%)显著高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9.6%)。结论:多种抗精神病药治疗BPSD均有效,治疗剂量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安全性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9.
虽然氯氮平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二线药物,并能够将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提高30%左右,但仍然有部分患者对氯氮平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氯氮平的不良反应,此时就需要将氯氮平换为其他精神病药物。但由于撤药综合征的问题,氯氮平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被大部分精神科医生视为临床难题。本文就此总结了15例服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喹硫平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0.
例1住院号306,女61岁,工人。因步态不稳、四肢抖动20年。病后就诊均诊断为帕金森氏病,并服安坦、美多巴等药物无效。近4年,出现精神异常,其诊断均符合CCMD-2-R中帕金森氏病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先后接受多种抗精神药物合并安坦治疗效果均不佳。后改用氯氮平(100mg/日)合并安坦治疗,精神症状消失,躯体症状改善,能自理生活。随访近两年精神症状无复发。例2住院号955,女,48岁,工人。因步态前倾,四肢强硬,抖动16年。于8年前出院乱语、疑人害她、哭笑无常,求治于各地医院均诊断为帕金森氏病所…  相似文献   

11.
氯氮平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氮平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精神分裂症最有效的抗精神病药,也用于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难治性强迫症等非精神病性障碍[1].虽然氯氮平是一线用药还是二线用药尚有争论,但目前氯氮平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也是不争的事实.司天梅等[2]对我国10省市抗精神病药处方的现况调查显示,氯氮平排在第1位(31.7%).在临床上,氯氮平常与其他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胆碱能药、苯二氮(卓)(BDZ)类药和心血管药等联用或合用[2],还可能与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时的治疗药物,如抗结核药、抗糖尿病药、抗生素、激素等合用.然而,氯氮平的代谢在肝脏细胞色素P450( cytochrome P450,CYP)酶系有多种酶参与,且由于多受体作用而药理机制复杂,容易与其他药物产生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导致药理作用和毒副反应的改变.因此,掌握氯氮平的药物相互作用,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迟发性运动障的发生与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回龙观医院长期住院的患者,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抗精神病药剂量恒定维持治疗6个月。排除器质性疾病及其它神经精神疾患。先用Simpson迟发性运动专业量表进行全院患者筛选,最终选出合乎要求病例109例,再用AIMS量表评定,依据患者用药情况分为三组,典型抗精神病药组(包括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安棕酯)、氯氮平组、利培酮组,使用SPSS10.0,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三组药物与TD的相关性。结果利培酮组的AIMS总分显著低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组(p=0.032),与氯氮平组无显著差异(P=0.275)。结论利培酮组,氯氮平组致TD症状的严重程度偏低,或对TD症状有一定抑制或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由中脑黑质中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导致纹状体系统多巴胺(DA)含量下降引起的神经病变。其特征性症状包括震颤、僵硬和运动徐缓等。目前为止,帕金森氏病神经元死亡的病因仍不清楚。具体的神经变性机制包括自由基生成、氧化应激、线粒体异常、兴奋性中毒、钙中毒、营养因子不足、炎症过程、一氧化氮毒性和细胞调亡。这些因素相互增强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神经功能异常、萎缩,最终导致多巴胺神经元死亡。大量实验提示在PD病理过程中,自由基的生成和氧化应激起关键作用。目前,药物疗法并不能治愈PD。尽管左旋多巴(L-Dopa)替代疗法一直是控制PD症状的标准,但其只能缓解临床症状,并且L-Dopa长期治疗会引起多种副作用。目前尚无可行的疗法能遏制或减缓神经元变性。因此,研究不仅要致力于改善和延长L-Dopa对PD的治疗效果,还要研发兼具抗PD与神经保护功能的药物。本文综述了当前各种PD疗法的优缺点。这些疗法包括DA治疗、DA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抗谷氨酸药、胆碱能药物、外科手术(深部大脑苍白球或丘脑术)和干细胞移植术等。同时,基于PD病理过程,对未来的...  相似文献   

14.
有人估计在使用神经松弛剂的病人中,迟发性运动障碍(TD)平均发病率为20%,并认为神经松弛剂与TD的发生有关。但一些作者指出氯氮平不但不引起TD,而且还有治疗TD的作用。本文作者介绍了自己使用氯氮平治疗TD的经验。方法:将用标准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纳入氯氮平治疗。患者符合如下标准:①年龄18~40岁。②有原发精神障碍(DSM-Ⅲ轴Ⅰ)而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持续6个月以上,且无由物质滥用引起  相似文献   

15.
氯氮平致药源性强迫症状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出现的强迫症状,是否为药物所致。方法: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部某一病区所有正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以Y-BOCS及MSCPOR量表评定,凡发现有强迫症状,予以减药直至停药,观察强迫症状的变化,以期证其与抗精神病药物的关系。结果:共调查430名,发现确实系抗精神病药物所强迫症状者4例,均为服用氯氮平者,占服氯氮平病例总数,发现确实系抗精神病药所致强迫症状者4例,均为服用氯氮平者,占服氯氮平病例总数1.41%。结论氯凿可产生强迫症状,在临床应用时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氯氮平治疗帕金森病(PD)并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PD并发精神障碍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氯氮平组30例,喹硫平组26例。在优化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氯氮平或喹硫平,观察4周。治疗前后采用UPDRS评定运动功能;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临床总体印象严重程度量表(CGI-S)评定精神症状;采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评定异动症。结果 2组精神症状改善程度同基线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时间点比较无显著差异。UPDRS评分,氯氮平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喹硫平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异动症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氮平对治疗PD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肯定、安全,不加重运动障碍,且能显著改善患者异动症。喹硫平对PD并发精神障碍的患者疗效肯定,但可加重患者运动障碍,且对异动症无效。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一般认为,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以单种用药为原则,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否也是如此呢?我们发现,在氯氮平换用利培酮时,有些病人不能完全撤除氯氮平,否则会引起失眠等症状;也有些病人以这两种药物合用效果较好而不良反应不大。是否表明这两种药可以合用,或某些病人以合用为好呢? 舒大明  相似文献   

18.
"药物假日"和帕金森氏病使用L_多巴或L_多巴与长别多巴合用治疗帕金森氏病(PD)是过去十年中神经病学治疗学中的一个重要进展.但是,长期L_多巴疗法的疗效可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退,且该药引起的副作用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如服药5年后有40-80%的病人发生多动症,此外,尚有:"开—关"现象、中毒性精神症状、肌阵挛、肌张力障碍及运动技能改变等副作用.减少剂量虽可使副作用改善,但若减量过  相似文献   

19.
抗躁狂药的最新进展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科(610041)张永芳近年来精神科临床对躁狂症治疗应用得较多的药物有:1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等,能迅速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虽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但并不能触及躁狂症的"核心症状",且对躁狂症无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用利培酮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及氯氮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46例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或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换用利培酮治疗,用PANSS、TESS、SDSS作为评估工具做自身对照,对换药前后的疗效、副反应、社会功能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人都安全地换用了利培酮治疗。换用利培酮后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进一步改善,嗜睡、EPS、口干、便秘等副反应显著减少;社会功能缺陷在用利培酮治疗12周后明显改善。结论利培酮替换传统抗精神病药及氯氮平,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改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