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34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介入治疗及护理经过,探讨介入手术前、中、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分为心理、术前及术中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如何有效做好介入护理工作,总结护理经验,进一步确保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肝动脉栓塞联合经皮穿刺注入无水酒精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导管超选择插入17例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以碘油或超液态碘油、明胶海绵和(或)钢圈栓塞,一周后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多点注入无水酒精。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和无水酒精的注射。17例中有11例分别于术后1~12个月行CT或B超随访。瘤体缩小〉50%者9例,〉30%者2例。全部患者中临床症状消失者12例,明显减轻者5例。总有效率100%,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联合经皮穿刺注入无水酒精在治疗肝海面状血管瘤上是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肝血管瘤介入栓塞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实施干预,观察组实施全程的心理干预,在入院时、手术后及出院前给予SAS、SDS及QLQ-C30量表测评,比较两组在焦虑、抑郁、生命质量提高各方面。结果观察组病人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降低,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结论对肝血管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于患者身心各方面都有很明显的提高,有利于疾病恢复,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英 《系统医学》2021,(2):93-95
目的 肝血管瘤应用血管瘤剥除术及肝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效果情况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该院诊治110例肝血管瘤患者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两组,对照组予以血管瘤剥除手术,研究组予以肝动脉介入栓塞手术,分析两组疗效指标、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疼痛度(1.62±0.53)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电化学疗法(EChT)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围手术期护理规范。方法 我们首次将ECHT应用于治疗8例CHL,共17个瘤灶,治疗前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本治疗较肝切除治疗的优越性,消除恐惧和紧张心理,配合治疗,治疗中对血压,瞳孔,血氧饱和度和心电活动进行密切的观察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气体栓塞,治疗后重点观察有无腹腔内出血,胆漏,黄疸,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果 全部治疗均获完全缓解。治疗前的心理护理使患者都能够平静地接受整个治疗过程,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观察到气体栓塞,黄疸,胆漏,腹腔内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治疗后有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体温升高,对症处理缓解。结论 根据EChT的治疗机理和CHL的病理特点,有机地结合护理学相关知识,应用行之有效的护理规范,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肿瘤,在我国发病率高,约占癌症死亡人数的23%[1]。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中绝大部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其尸检发现率为0.35%—7%[2]。肝血管瘤长时间的慢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形成广泛的交通血管,当其紧邻肝门、下腔静脉及肝实质内主肝静脉使手术切除的难度和危险性极大[3]。 巨大肝血管瘤压迫肝脏使之萎缩而失去功能,外力作用下可能导致破裂出血危及生命,手术切除是治疗肝血管瘤最彻底、理想的方法[4]。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器官老化,常合并各种急慢性疾病。因此,对该类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于今年6月30日收治l例合并高血压及肝血管瘤的老年食管癌患者,经精心的手术治疗与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7.
介入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华 《现代护理》2006,12(7):619-620
目的探讨接受介入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护理。方法对37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指导,术后注意栓塞后综合征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37例患者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栓塞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发热、肝功能受损、恶心、呕吐等症状,均经对症处理及精心护理后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出院后3~24个月B超、CT随访复查:碘油完全填充、病灶完全消失21例;病灶缩小50%者12例;病灶缩小25%~50%者4例。结论术后的全面观察和有效护理是患者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接受介入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护理. 方法对37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指导,术后注意栓塞后综合征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37例患者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栓塞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发热、肝功能受损、恶心、呕吐等症状,均经对症处理及精心护理后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出院后3~24个月B超、CT随访复查:碘油完全填充、病灶完全消失21例;病灶缩小50%者12例;病灶缩小25%~50%者4例.结论术后的全面观察和有效护理是患者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国外较早时期报道其发病率约为0.5%~0.7%[1],随着人民健康卫生条件及影像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文献报道的发病率最高上升到2%.手术切除是肝脏血管瘤的传统疗法,由于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费用高,近年来经皮肝动脉栓塞治疗已成为肝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笔者于2004年1月~2008年12月间以肝动脉栓塞治疗35例肝血管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肝癌患者肝动脉介入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5~1998年对8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肝动脉介入术后的护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9例接受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均经病理或影像学检查,按1990年中国抗癌协会制定的《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关于肝癌的诊断标准,诊断为中、晚期肝癌。其中男62例,女27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25岁,平均55岁。全部病人在数字减影机下经股动脉,将肝动脉导管插入肝动脉内,进行一次性灌注抗癌药或栓塞剂。2 术后护理2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每2小时测量1次血压、脉搏、呼吸,如无特殊变化1天后改为4~6小时测1次…  相似文献   

11.
针对介入治疗过程中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原因,有精神因素、血容量不足、疼痛刺激、空腔脏器的扩张刺激以及药物因素,了解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表现、处理及护理措施,及时给予心理护理、扩容、升压、急救等综合处理使患者症状均迅速缓解,恢复正常。认为系统掌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和护理方法,能有效控制介入手术治疗中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及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1996年8月-1997年8月我院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前、中、后的护理,提出了前予充分准备,心理护理;注意术中监测;加强术后生命体征及切口渗血量的观察,是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80例介入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介入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介入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心理反应,手术知晓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心理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术前患者对手术的知晓率和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使介入手术患者消除心理障碍,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并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巨大肝血管瘤手术治疗中射频消融的应用策略.方法:回顾近5年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肝脏巨大血管瘤(直径>4cm)患者中,手术治疗中应用射频消融技术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指征、方法策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并发症、预后、住院花费、住院时间等指标,综合最新文献对其分析总结.结果:纳入患者12例,男女比例1:3,年龄29~ 61岁,平均(45.5±8.1)岁.91.7%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7例患者随诊影像学检查发现进行性生长,1例患者伴Kasabach-Merrit综合征.12例患者术前肿瘤影像及术中B超确认共处理33个肿瘤,病灶直径1.5~12 cm.多发肿瘤10例患者,左右半肝均有患者8例.病理均为海绵状血管瘤,5例含有机化血栓.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手术切除血管瘤7个,射频消融处理26个病灶.手术时间(182.1±55.9)min,术中出血20 ~ 350 mL,平均(175.8±103.5)mL.所有治疗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手术切口部位感染.1例手术切除患者出现明显血红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同时出现胸腔积液,合并肺部感染,经治疗痊愈,但明显延长了住院时间.随访4 ~ 46个月,1例复发.住院时间(15.3±4.28)d,住院花费(31 891.11±6 416.15)元,一次性射频设备花费占总住院花费29.8% ~ 47.2%.结论:血管瘤的治疗策略应当根据治疗效果、成本效益和安全性,进行合理的个体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收集18例经CDFI、MSCT、MRI及DSA确诊的肝血管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以超液态碘油或平阳霉素超液态碘油乳剂,或联合明胶海绵颗粒和(或)明胶海绵条栓塞肿瘤血管。术后随访评价栓塞治疗疗效。结果 栓塞治疗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血管瘤随时间延长而逐渐缩小,栓塞前血管瘤最大径为(10.20±3.24)cm,栓塞后血管瘤保持稳定时最大径为(4.44±2.16)cm,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栓塞治疗有效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创伤小、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可作为肝血管瘤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丽 《全科护理》2013,(36):3416-3417
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介入治疗是中晚期肝癌的常用治疗方法,它具有安全、微创、简便、恢复快、合并症少、可反复进行等优点,它可使肿瘤缩小或延缓肿瘤生长,延长病人生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已经普遍被应用于临床.周密的护理对介入手术的顺利实施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及对病人的康复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入治疗肝血管瘤致严重并发症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林 《临床》1996,3(4):251-251,F003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是现代生活中四大危及人类生命的高发致死性疾病之一。介入性心脏手术是采用有创性心导管治疗和研究某些心血管疾病的一门学科,绝大多数介入诊疗技术都需要在导管室内进行,导管室在介入性心脏病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当于外科的手术室。本文总结了826例导管室心脏急诊介入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5岁,精神状态尚可.步入病房.因上腹逐渐膨隆,近半年食后腹胀,来我院治疗.剑突下及左肋缘下可触及20cm×25cm椭圆形肿物,下缘平脐,面滑界清,压迫可复原,随呼吸上下移动,无腹水.2 术前准备2.1 手术间的空气消毒 我们手术前一日用来苏尔液擦地.用0.1%新洁尔灭液擦试所需的一切器械和用物.待手术间布置就绪后,用40%甲醛溶液1ml/m~3薰蒸消毒,密闭12小时后启用.术中应尽量减少其他人员出入.2.2 物品和药品的准备 静脉切开包、留置导尿包、注射器、无菌手套、冰水数瓶、输液瓶2只、氧气瓶、电刀、电凝、吸引器、2%普鲁卡因、0.9%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2根乳胶管、羊肠线、血液保养瓶、肝素片、10%葡萄糖注射液.3 术中配合3.1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后,行上腹正中绕脐切口,上至剑突,下达脐下4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