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临床压疮患者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彭翠兰  刘梅 《当代医学》2009,15(3):121-122
压疮,是临床长期卧疮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患者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严重感染而危及生命。有报道称,一般医院压疮的发生率为2.5%~8.8%,甚至高达11.6%,发生压疮的老年人较无压疮的老年人死亡率增加4倍,压疮不愈合则死亡率增加6倍。因此,了解和掌握压疮发生原因、预防方法,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付兴娟 《吉林医学》2014,(12):2675-2675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以及压疮预防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06例手术患者,评估术后压疮发生状况,对引起压疮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06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12.3%。手术体位、皮肤潮湿、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药物影响对压疮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结论:加强手术室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压疮,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唇部压疮的发生原因和特点,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在建立半结构非惩罚性护理事件上报系统的基础上,对我科发生的7例唇部压疮事件进行原因调查与分析。结果①7例唇部压疮均为颈椎后路手术前冲俯卧位引起;②7例手术时间均超过5 h;③7例患者手术前未做相应受压部位防护。结论对颈椎后路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的护理与管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积极评估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并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预防院内压疮发生的关键。护理人员应根据手术卧位特点及时间,提前在受压部位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预防、减少住院患者压疮事件发生,降低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的16例院内压疮事件,结合医院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淡漠、压疮预防知识欠缺、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及患者个体因素是导致患者院内压疮的主要原因。制定了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加强护理人员压疮知识的培训,完善患者压疮管理流程等有效对策。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改进管理流程能减少住院患者压疮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7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压疮的发生原因:患者知识缺乏、遵医行为差;存在易发压疮的危险因素;患者的体格和皮肤状况的特殊性;患者心理和社会支持系统.探讨预防的对策:加强评估;病区建立压疮监控体系;采取有效的预防压疮措施;提高机体的耐受性;加强宣教,充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减少腹部手术后患者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降低或避免骨科住院患者的压疮率。方法:对282例骨科住院患者运用Braden评估表进行压疮因素评估,采取针对性二级护理对策。结果:202例患者压疮因素评估分值为13-15分,无一例发生压疮;72例患者压疮因素评估分值为12分,发生Ⅱ级压疮1例,经对症处理痊愈。结论:BRADEN量表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控制骨科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原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手术室实施手术治疗的10 2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措施情况。结果本组10 250例手术患者共有1 04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压疮,发生率为10.23%,其中Ⅰ期536例、Ⅱ期256例、Ⅲ期138例、Ⅳ期119例。发生压疮组患者平均年龄(52.8±2.9)岁、提质量指数(28.5±2.5)以及手术时间(6.5±1.9)h、合并基础疾病率38.61%、降压药应用率14.87%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压疮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原因较多,包括高龄、体质指数高、手术时间长、合并基础性疾病及降压药应用等,临床护理时要注意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压疮发生。  相似文献   

8.
兰艳  杜芸  青燕 《右江医学》2010,38(1):111-113
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消耗医药护理费用,影响疾病的康复。随着医院基础护理工作的加强及重视,对发生压疮危险性高的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院内发生压疮的甚少,但由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缺员较为普遍,社区和家庭护理不完善,忽视了患者的皮肤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压疮发生的原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2005年2月~2009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的2126例骨科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126例骨折患者中发生压疮21例,其中骶尾部压疮17例,足跟部压疮4例.结论 老年及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压疮高危人群,高温与潮湿是压疮发生的环境因素.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高危人群和好发部位重点观察,积极做好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给予患者良好的营养支持,可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情况和漏报原因,为制订传染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门诊及病房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共查出14例漏报病例,漏报率3.65%,门诊漏报较为多见,漏报较为严重的病种是淋病、梅毒。结论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严重问题,应不断完善报告制度,提高疫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湿性愈合理念的引入及与之相应的新型敷料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在压疮护理应用中的优势及带来的便利逐渐凸显,然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就常见误区及相应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的缺血坏死,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了预防和降低压疮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从压疮的流行病学,引起压疮的原因,压疮的分期、预防及治疗新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投诉原因,提出对策,为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出一份力。方法:对某大型综合医院急诊科发生的67起投诉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关对策。结果:67起投诉中,因候诊时间过长等管理安排方面的投诉最多,其次是服务态度、医疗质量方面的投诉。结论:急诊投诉必须引起医院的高度重视。在加大医疗资源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就诊流程,优化分诊制度,加强在服务意识方面的培训,加强专业技术训练,改善就医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覃莺来  陈霭鹂 《西部医学》2013,25(8):1226-1227,1230
目的对比分析术优康液湿敷与安普贴外敷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明确诊断为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术优康组与安普贴组,术优康组采用术优康液湿敷法治疗,安普贴组采用安普贴外敷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均能促进压疮愈合,术优康组46例痊愈29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3%;安普贴组42例痊愈19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3.33%。术优康组愈合的平均愈合时间为(8.6±1.3)d,安普贴组愈合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3.8±2.2)d,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优康液湿敷法能促进压疮的创面愈合,并缩短压疮创面愈合时间,其疗效均优于安普贴外敷。  相似文献   

15.
赵丽丽  彭丽 《吉林医学》2014,(11):2434-2435
目的:观察"火箭队"抑菌乳膏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综合内科系统收治的43例压疮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综合内科收治的48例压疮患者作为观察组,试验组用NaCl溶液清洗创面及用"火箭队"抑菌乳膏局部涂抹,对照组用碘伏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再用鹅颈灯灯照射20~30 min。结果:"火箭队"抑菌乳膏与对照组在治疗压疮临床效果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箭队"抑菌乳膏可用于不同时期的压疮治疗。  相似文献   

16.
邬舟玥  闵苏  胡军 《中国医药导报》2013,(30):168-168,F0003
目的探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自制的手术室压疮防范记录表在心胸外科手术压疮防范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心胸外科患者380例,分为两组:使用表格组(A组)和未使用表格组(B组),每组190例,其中,平卧位90例,侧卧位10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压疮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发生压疮1例,平卧位发生压疮0例,侧卧位发生压疮1例;B组患者术后发生压疮8例,平卧位发生压疮1例,侧卧位发生压疮7例;B组患者压疮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B组在侧卧位时较A组更易发生压疮。结论使用手术室压疮防范记录表可有效降低心胸外科手术压疮的发生率,尤其可降低侧卧位手术的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缃咆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商品名;贝复济)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对66例压疮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采用贝复济治疗压疮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9%,对照组有效率70.6%,贝复济治疗压疮有良好疗效。结论贝复济治疗压疮方法简单,实用性强,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痛苦减轻。  相似文献   

18.
彭大平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0):1172-1173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治疗老年人压疮的临床疗效,研究其作用机制与应用价值。方法:选择Ⅱ~Ⅳ期压疮60例,随机分为氦氖激光实验组与传统常规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治愈率、显效率及治愈时间。结果:实验组治愈率86.7%,显效率13.3%,总有效率100%,治愈时间(11.4±0.8)d;对照组治愈率26.7%,显效率23.3%,总有效率66.7%,治愈时间(22.6±3.2)d。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平均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氦氖激光治疗老年人压疮,无直接性感染,作用直接迅速,治愈时间短,治疗效果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霉菌性角膜溃疡28例进行诊断分析,指出其发病规律、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的要点。特别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重点用裂隙灯检查溃疡的特征,溃疡刮片镜检找菌丝、孢子体,强调霉菌培养的重要意义,以达到对本病正确诊断的目的,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降低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6~12月9例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压疮的发生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总结针对性压疮防护策略,并采用该策略对该院2017年1~6月28例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 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压疮的发生率由原来的26.47%降低为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准确分析总结特殊类别手术具体存在的压疮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强的干预措施并实施,可有效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也为其他类别手术的压疮防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