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对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马尾神经综合征(CES)患者行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45~70岁,平均51岁。患者初次手术前具有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史和体征,表现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3个月~8 相似文献
2.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严重马尾神经综合征术后康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探讨其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层神经损伤24例患的情况,对其发病原因、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全推板切除 椎间盘髓核除术。结果 24例经手术治疗后随访结果按完全恢复、部分恢复、不恢复3种方式进行分类,其中运动功能恢复较好,括约肌功能障碍次之,鞍区感觉恢复最慢,性功能恢复最差。结论 马尾神经综合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严重并发症,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恢复程度与马尾神经的原始损伤程度、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式的运用和手术中的操作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切割椎间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经CT或MRI确诊后的42例病人在DSA下应用国产ZC-Ⅰ或Ⅱ切割器在局麻下取侧卧位或俯卧位穿刺切割椎间盘。结果(1)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受限,恢复正常活动27例,(2)良:偶有轻度疼痛,能做轻微工作,生活能自理10例,(3)可有些改善,但仍有疼痛,不能参加工作3例。(4)差:有神经受压表现需进一步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8%。结论PLD术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少、恢复快,不造成神经根粘连和硬膜纤维化,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该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髓核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症及疗效。方法 :自1998年6月~2009年6月,选择47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型臂X线机、CT和DSA引导下行颈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术后随访2~9年(平均5年)。结果:采用Williams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287例、良119例、可62例、差7例,优良率85.47%。结论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椎间盘镜髓核除术的适应证、并发症及疗效。方法:2000年10月至2001年9月共开展经椎间盘镜髓核除术29例,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27-58岁,平均42岁,术后随访平均3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其中疗效为优19例,疗效为良9例,疗效差1例,优良率达96.6%,神经根损和硬膜破裂各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9%,结论:经椎间盘镜髓核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花费少等优点,适用于除复发性和伴严重椎管狭窄症以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 相似文献
9.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效果均不是很理想,需再次手术,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及VAS评分等情况。结果平均随访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96.67%,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另外,术后3、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2.8±2.2、2.5±1.9分,明显比术前评分低(P0.05);术后3、6个月ODI评分分别为18.5±11.0、15.8±6.2分,明显比术前评分低(P0.05)。根据影像学资料,选择合适的穿刺入路方式行再次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恢复其功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靶向穿刺髓核摘除术(PELD)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120例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2009年9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PELD治疗,研究组60例联合应用PELD和臭氧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JOA及VA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上升,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PELD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进一步促进髓核的固化,减少复发,提高椎间盘内压的下降效果,促进神经根水肿粘连的改善,进而明显减轻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11.
经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在腰椎间盘镜系统下在椎间盘摘除术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改进方法,以充分发挥该系统的优点,进一步扩大手术适应症,提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针对椎间盘镜手术中出现的问题,对处理突出纤维环伴钙化、中央型突出等方法及器械进行了改良,使大多数需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在镜下完成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共治疗162例患者,近期疗效判定参考MaeNab′s标准,优155例,良6例,差2例,并发症发生硬脊膜破裂2例,L5神经根挫伤1例,未出现椎间隙感染。结论 运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配合采用自制的器械及相应的方法,能进一步扩大手术适应症范围,提高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割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precutaneus lumbar diskectomy简称PLD)。为近年来国内开展的一项新的介入放射治疗方法。早在70年代国外Hijikata,Onik等报告用PLD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此后,国内周义成在此基础上对手术器械和技术做了改进。我院自1991年6月至1994年10月采用ZC—Ⅰ型和ZC—Ⅱ型切割器对114例患者做了PLD治疗术。现就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总结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吸术(PC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术前充分准备、适当的心理护理、术中的护理配合、术后的卧位、正确的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X线引导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应用ITR型螺旋式自动腰椎间盘摘除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38节腰椎间盘)。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症状体征消失,基本能从事原来的工作和生活,优良率达98%。结论 APLD对腰椎间盘治疗效果满意,创伤小,简便经济,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镜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经脊椎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脊柱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ED)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8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并对其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平均随访37月,按Nakai等的标准行功能评级:优227例,良36例,优良率91.64%。结论脊柱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
我院自1997年11月份以来,开展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9~64岁,平均32.8岁;病史短者2个月,长者3年,本组病例均经脊髓造影及CT或MRI检查,其中L4~5突出22例,L5S1突出5例,L1~5突出22例,L5S1突出3例;突出型22例,膨隆型7例,滑动脱出型1例。30例均有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劳累、行走及长时间站立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缓解,30例屈、压颈试验均阳性,下肘浅感觉减退27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