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病发率较高~([1])。原位乳腺癌不会造成患者死亡,但若癌细胞出现游离或扩散,形成转移,则可危及患者的生命~([2])。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化疗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研究表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易引发其他并发症~([3])。中医药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治疗,可通过整体调理减少复发和转移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  相似文献   

2.
<正>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约为27.3万~([1]),其2年复发转移率为11.12%~([2])。延缓复发转移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成为目前乳腺癌治疗及研究的热点之一。有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并发甲状腺形态、甲状腺功能改变、免疫性和非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甚则甲状腺癌的概率明显高于健康人及乳腺良性疾病患者~([3-6])。中医认  相似文献   

3.
<正>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于女性患瘤率的首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放化疗、内分泌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尽管新型化疗药物不断问世,但对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仍不乐观~([1])。化疗药物往往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细胞也会造成影响,其毒副作用强弱已经成为影响疗效的关键。而中医药与手术、放化疗结合  相似文献   

4.
正乳腺癌在中医文献中称为"乳岩"、"石痈"等,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骨转移是乳腺癌主要的血行转移之一~([1]),随着治疗方法和技术的进步,在发现骨转移后其中位生存时间仍可达32个月~([2])。患者生存获益的同时,发生骨转移及骨相关事件(SRE)的风险亦随之增高。在乳腺癌远处转移中,骨转移的发生率为70%左右,且转移灶多是溶骨性病变~([3])。由于骨质和骨膜的破坏,常造成进  相似文献   

5.
<正>乳腺癌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手术、化疗、放疗是治疗乳腺癌的最重要的方法,特别是化疗,但化疗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成为患者拒绝化疗的重要原因,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心理阴影。托烷司琼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缓解化疗后呕吐的药物,但对迟发性呕吐疗效欠佳~([1])。目前中医治疗在防治恶性肿瘤化疗后毒副反应上疗效确切,特别是灸法~([2])。笔者观察了2016年6月—2017年6月灸法对乳腺  相似文献   

6.
正乳腺增生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腺体疾病,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发病主要是因为内分泌失调,致使乳腺小叶的进行性结缔组织生长和乳腺组织导管的退行性病变以及纤维组织与乳腺上皮的增生~([1]),该病治疗临床多主张保守疗法。但该病又与乳腺癌的发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大约有1%~4%的乳腺增生性结节患者会出现癌变~([2])。对于乳腺  相似文献   

7.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青春期及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雄性激素增高和长期无排卵为主要特征~([1-2])。PCOS在青春期及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5%-10%~([3])。在女性不孕症中,约30%的病因是排卵障碍,而在排卵障碍中,75%是由PCOS引起~([4])。因此,提高PCOS所致排卵障碍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女性不孕症的妊娠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来曲唑(LE)是非甾体类第三代芳香化酶抑  相似文献   

8.
正经典方剂升阳散火汤被沿用至今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布鲁氏杆菌发热~([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急慢性鼻窦炎~([3])、不明原因高热~([4])、慢性疲劳综合征~([5])、窦房传导阻滞~([6])、慢性浅表性胃炎~([7])等。本文报道升阳散火汤治疗长期自觉发热而体温正常病案1例。报道如下。患者杜某,女,43岁,2015年4月3日初诊。患者常年自觉肌肤发热,由内向外发,测体温正常范围,平日汗出少,乏力,常  相似文献   

9.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女性绝经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骨疾病,以关节疼痛,活动不利,脊柱变形,甚则骨折为其临床特征~([1])。最新研究表明~([2]):我国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6.6%~19.3%,平均13%,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西医多采用激素替代治疗、骨吸收抑制剂及骨形成促进剂等治疗,但可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骨坏死等不良事件的  相似文献   

10.
<正>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我国肺癌发病率的80%~85%,死亡人数超过前列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之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因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超过8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确诊已经是Ⅲ、Ⅳ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成为主要治疗方式~([2])。顺铂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吉西他滨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抗代谢药物,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的GP化疗方案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常用化疗方案~([3])。但GP方  相似文献   

11.
<正>世界卫生组织(WHO) 1977年将自然流产定义为妊娠20周以前终止、胎儿体重≤500 g~([1]),而连续发生≥2次的自然流产者可被定义为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2])。RSA发病率占育龄女性的1%~5%,RSA患者再次妊娠的成功率只有20%~30%~([3])。RSA的病因包括染色体异常,解剖异常,宫颈机能异常,内分泌紊乱,感染性疾病,免疫因素以及  相似文献   

12.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大,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而内分泌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内分泌治疗中以他莫昔芬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I)为主,而临床研究证明AI更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且耐受  相似文献   

13.
<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多种血液病的主要手段之一~([1])。在异体供者捐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过程中,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安全性意义重大~([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是当前健康供者采用的主要方法~([3])。文献显示,G-CSF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骼肌肉痛、头痛、乏力等~([4]),其中骨痛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35-60%~([5]),且干细胞捐赠者使用G-CSF后骨痛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导致全世界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常见术后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21%~([2])。患者会出现上肢肿胀、乏力、疼痛、硬如象皮肿等症状,甚至导致患侧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随着中医、西医对其研  相似文献   

15.
正痛经属中医学“妇科”范畴,临床表现主要以周期性的小腹部疼痛,痛及腰骶,甚则晕厥等为主~([1])。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本病发病广泛,发病率逐年增高~([2-3])。痛经病因复杂,西医多认为与内分泌因素、子宫、体质因素及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相关~([4]),治疗主要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为主~([5])。中医疗法在痛经的临床治疗中经验丰富,针灸作为痛经的治疗方案之一,其疗效显著。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正>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可合并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具反复发作特征。在我国患病率达9.3%,女性多于男性~([1])。其发病与遗传、内分泌与代谢、饮食与精神等因素相关。2013年WHO将偏头痛列为第六位致残性疾病~([2])西药治疗急性期效果显著,缓解期预防性用药,种类多,副作用大,效果欠佳~([3])。近年来,中医治疗偏头痛具有副作用小、耐受性良好、费用低廉等优势,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7.
正乳腺增生病(hyperplasia diseases of breast,HDBA)是一种乳腺结构不良性疾病,分为乳腺单纯性增生和乳腺囊性增生两类~([1])。该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在乳腺疾病的普查中该疾病的检出率高达93.72%~([2])。有学者报导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有一定的相关性,故积极预防和治疗本病是防止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的关键环节~([3])。  相似文献   

18.
正精神分裂症是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治疗的一种慢性、严重性、致残性脑病~([1]),所有抗精神病药物不论是经典抗分裂症药物还是新型抗分裂症药物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体质量增加导致肥胖,干扰患者对治疗用药的依从性,有的患者甚至会中断用药,导致病情复发;同时增加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和乳腺癌等疾病的患病风险~([2])。有调查显示应用奥  相似文献   

19.
<正>产妇由于素体质弱、生产创伤等生理因素或者由于肝气郁结心理因素,导致产后无乳汁分泌或泌乳量少,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及产妇的产后恢复~([1])。泌乳是一个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生理过程~([2])。现代医学认为产后泌乳不足是神经内分泌紊乱导致,治疗上如果若仅从精神状态、哺乳方式和饮食等方面进行干预,产后泌乳效果仍不佳~([3])。研究发现,耳穴压豆、推拿对改善产后泌乳具  相似文献   

20.
<正>棘上韧带炎属于中医学"筋伤"范畴,其病位在经筋,肝肾不足,筋脉失养为其内因,慢性劳损、感受风寒、久卧湿地为其主要外因。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去濡养~([1]),故出现腰背痛等症状。中医常采用特殊针法~([2])、火针~([3])、针刀~([4])等方式治疗,但因其有创且治疗过程疼痛剧烈,加之针刀、火针等治疗需要严格的消毒,无菌要求严格,患者接受度低。有学者提出冲击波作用于穴位可产生类似于针灸的效果~([5]),相关研究使用冲击波刺激穴位治疗髋关节疼痛~([6])、失眠~([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