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介入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行介入治疗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手段预防对比剂肾病,比较2组患者的肾功能变化以及对比剂肾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血清尿素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浆胱抑素、血清肌酐、尿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能够减轻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介入治疗的肾功能损害,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应用脉管复康片的疗效。方法: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抗凝、抗血小板、降糖、降脂等对症治疗)及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脉管复康片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的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发生率、血管踝臂指数(ABI,足背动脉的收缩压与肱动脉的收缩压之比)、截肢率。结果:脉管复康片明显降低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术后半年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发生率和截肢率,提高ABI。结论:脉管复康片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改善循环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桂香  李云霄  王丽丽 《妇幼护理》2023,3(15):3667-3668
目的 分析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术后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10 月在我院 明确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 180 例,通过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90 例。选取的研究对象入院后都 行介入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功能恢复、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功能恢复情 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联合水化疗法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并发对比剂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至2016年9月在该院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水化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及对比剂肾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发生对比剂肾病有2例,对照组发生对比剂肾病有8例;观察组对比剂肾病发病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肌酐、尿素氮、尿微量蛋白、肾小球滤过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肌酐、尿素氮、尿微量蛋白、肾小球滤过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6%,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及水化疗法效果显著,可减少对比剂肾病并发率,改善肾功能,提升护理质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中运用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积极的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知识认知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知识认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知识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在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中运用,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从而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外周血胱抑素C、补体C3、补体C4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并比较90例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观察组)和9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胱抑素C、补体C3、补体C4、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血尿酸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分析血清胱抑素C、补体C3、补体C4与血清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血尿酸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以及其对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观察组给予激素+他克莫司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上述实验室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白蛋白、补体C3、补体C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肌酐、尿素氮、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补体C3、补体C4、肌酐、尿素氮、血尿酸、白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血清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血尿酸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显著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评价综合护理干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即在常规护理上加用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及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缝护理模式在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病人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2例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无缝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人均发生次数、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缝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手术中,可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减少病人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耳穴埋豆干预对患者静息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ASO患者66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并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耳穴埋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踝肱指数(ABI)、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和SF-36健康调查简明量表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ABI、VAS和SF-36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28 d后,观察组ABI、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静息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耳穴埋豆,能够改善其肢体缺血情况,减轻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方法将156例ASO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介入组2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调节脂质、抗凝、降血糖等)治疗;介入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管支架介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各时间段(术后1、3、6、10、24个月)踝肱指数(ABI)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出院后均随访24个月。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介入组心血管并发症、截肢、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介入组术后各时间段的ABI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ABI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P〈0.05),术后3、6、12及24个月的AB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管支架介入治疗下肢ASO患者远期预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后个体化运动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1年9月医院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8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术后个体化运动。比较两组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Berg平衡量表(BBS)及行走受损问卷(WIQ)评分。结果个体化运动干预后,观察组医学应对方式评分中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B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WI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个体化运动可以改善行介入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及平衡能力,提高患者的行走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测量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病人早期筛查中的应用,观察以ABI为依据的护理方案应用于下肢ASO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下肢ASO高危病人200例,使用法国ATYS MEDICAL ANGIOLAB2外周血管系统测定ABI,筛出疑似病人160例,并结合临床相关检查,将确诊ASO病人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采用基于踝肱指数的专科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病人第12周踝肱指数值,第12周跛行距离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I值可以有效反映下肢血管病变情况,有助于早期筛查临床下肢血管病变病人,依据踝肱指数值,对病人实施有计划的护理方案,可改善病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后的功能锻炼与心理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进行血管支架植入术的7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术后采用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的综合护理,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半年护理和治疗,2组患者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2组术后踝肱指数(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经皮氧分压(TcPO_2)和跛行距离(DOC)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在降低并发症的同时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病人焦虑及抑郁的效果。[方法]将7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均给予介入治疗,介入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积极的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护理观察周期为14d。比较两组术后14d的踝肱压指数(ABI)、NO值、ET值、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SF-36得分。[结果]两组术后14dABI值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同时两组AB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4d的NO值与E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4d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同时治疗组术后14d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4d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与躯体疼痛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能有效改善病变状况,维持ET与NO表达的平衡,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期同步护理在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分期同步护理干预;选取2011年1~12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外科护理。比较住院相同天数两组前后肿胀、温差、疼痛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周径的测量值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基本无变化(P0.05)。观察组患处皮肤前后温差大于2.5℃,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院时下肢功能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期同步护理可及时针对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同分期的症状进行护理,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1例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入院后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口服,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两组均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术后血清肌酐、血浆胱抑素C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内生肌酐清除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浆胱抑素C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肌酐值低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但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浆胱抑素C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幅度(术后峰值与术前水平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予以阿托伐他汀、术后水化治疗及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阳散瘀方辅助贝前列素钠片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的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于该院接受诊治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中选取86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患者接受贝前列素钠片治疗,研究组43例患者接受温阳散瘀方联合贝前列素钠片治疗,治疗6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测定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踝肱指数(ABI)、6min步行试验(6-MWT)、无痛行走距离、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BI、6-MWT、无痛行走距离和hs-CR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散瘀方辅助贝前列素钠片应用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治疗,在平衡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方面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ABI、6-MWT、无痛行走距离和hs-CRP等指标,增进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的口服水化时间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人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病人分为A组和B组,A组病人于术前6h及术后8h内进行口服水化,B组病人于术前6h及术后24h内进行口服水化,术后口服水化总量均为约3 000mL;观察术前术后血清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及尿蛋白肌酐比值等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术前血清肌酐及尿素氮、胱抑素C及尿蛋白肌酐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血清肌酐、胱抑素C、血尿素氮、尿蛋白肌酐比值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口服入量及尿量大于A组。[结论]在饮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术后24h内有计划地进行口服水化比在8h内口服水化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同时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6±1.05)、(3.98±3.02)、(0.71±0.02)mg/L,P均<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71、0.59,P均<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明显负相关(r=-0.69,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痛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同时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6±1.05)、(3.98±3.02)、(0.71±0.02)mg/L,P均<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71、0.59,P均<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明显负相关(r=-0.69,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痛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