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氧化应激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应答反应,其病理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由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化状态,成为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学基础。HSC的活化具体表现在:(1)细胞体积增大,伸出伪足,含维生素A的脂滴减少,表型向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myofibroblast—like cell)转化。(2)细胞获得增殖能力。(3)纤维化能力增强,大量生成细胞外基质。(4)表达平滑肌细胞骨架蛋白如α-平滑L动蛋白。许多因素如炎性因子、细胞外基质的改变、生长因子以…  相似文献   

2.
隐性TGFβ结合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是促进肝纤维化生成的诸多因子中最重要的因子。它可以调节肝细胞增生和转化,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和肝细胞的凋亡[1],肝脏的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枯否氏细胞(kupffer cells)和窦内皮细胞(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是产生TGFβ的主要细胞[2]。这些细胞在表达TGFβ时部分呈一种大的隐性复合体的形式,TGFβ复合体的组成是由一个 25kD TGFβ蛋白以非…  相似文献   

3.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肝纤维化时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特异性地分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对胶原的沉积和组织结构的改建具有重要作用。肝星形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又称fatstoringcell,lipocyte)不仅是肝纤维化时合成ECM的主要来源[1],而且能表达和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2],直接参与ECM的代谢。本文分别测定了正常与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和HSC的MMP…  相似文献   

4.
肝脏损伤的机制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肝脏损伤的机制姚光弼作者单位:200040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肝实质细胞(hepatocyte)是肝脏最主要的细胞成分,它行使重要的代谢、贮存和解毒功能。其他的三种非实质性细胞,枯否细胞(kupffercell)、星状细胞(stellate,cell...  相似文献   

5.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Ito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肝纤维化是所有慢性肝病向肝硬变发展的必经病理过程,其特点是细胞外基质(ECM)的异常增多、沉积.ECM的主要成分有胶原和弹性蛋白等纤维性蛋白质、非胶原糖蛋白及蛋白多糖.特别以Ⅰ,Ⅲ型胶原、糖蛋白及蛋白多糖增多明显.现已证明,Ito细胞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细胞学来源[1].因此,Ito细胞已成为肝纤维化研究的热点.许多因素参与Ito细胞的调控,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主要是TGFβ1)是主要的调控作用因素之一[2].Ito细胞又名贮脂细胞(fatstoringcell)、肝脏星状细胞(hepatics…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脂肪肝与肝纤维化常相继发生或同时存在,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的激活增殖在其发生中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有关必需脂肪酸对HSC的增殖影响所见报道极少。本文观察了必需脂肪酸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和亚油酸(linoleicacid)及其刺激的Kupffer细胞(KC)培养的上清液(Kupffercellconditionedmedium,KCCM)对HSC增殖的影响,以探讨必需脂肪酸在脂肪肝肝纤维化中…  相似文献   

7.
肝窦壁细胞与肝脏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窦壁细胞与肝脏疾病陈贤明综述马学惠审校一、肝窦壁细胞的组成肝脏由肝实质细胞(肝细胞)和非实质细胞组成。非实质细胞包括肝内胆管上皮细胞、门脉区域少许间质细胞及肝窦壁细胞。目前已发现的肝窦壁细胞有四种:即枯否细胞、储脂细胞(Ito细胞)、Pit细胞(肝...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四氯化碳(CCl_4)所致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储脂细胞(FS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变化,探讨EGF-R在FSC激活中的作用。方法:~(125)I标记EGF,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测定正常和CCl4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原代FSC的EGF-R 结果:CCl4肝纤维化大鼠肝脏FSC数量(6.71× 10~±5.32 × 10~7)较正常大鼠(2.63×10~7±1.04×10~7)显著增多(P<0.05);正常与 CCl_4肝纤维化大鼠FSC的EGF-R最大结合位点数(RT)、解离常数(kD)分别为:2.22 ×10~3sites/cell,4.09 × 10~(-10)M和9.27× 10~3sites/cell,3.26× 10~(-10)M。肝纤维化时EGF-R明显增高(P<0.05)。结论:CCl_4引起肝纤维化时FSC增殖,同时EGF-R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激素类蛋白 ,在体内不仅调节着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 ,还促进某些细胞的分裂和增殖[1] 。肝星状细胞 (hepaticstellatecells,HSCs)被视为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研究HSCs激活和增殖的因素 ,将有助于阐明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我们旨在了解胰岛素对HSCs的生长、增殖作用 ,为探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1.HS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改良Friedman等[2 ] 分离HSCs的方法 ,采用Ⅳ型胶原酶和链酶蛋白酶循环消化分离HSCs,结蛋白 (Desmin…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肝星状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民德  贾一韬 《肝脏》2000,5(3):129-129
18 76年Kupffer提出肝脏中存在具吞噬能力的星状细胞 (stellatecell) ,后来Ito经过电镜观察发现星状细胞与库普弗细胞是不同的细胞群体。直到 1971年才由Wake证实Ito所描述的星状细胞就是最初Kupffer提出的星状细胞 ,而Kupffer发现的“吞噬”现象实际上是由混杂的库普弗细胞引起的。至此 ,肝星状细胞 (hepaticstellatecell,HSC)才被明确为肝脏的一类细胞群体。HSC约占肝脏非实质细胞总数的33%或肝脏细胞总数的 13% ,它位于肝窦内皮下的Disse间隙内 ,其最明显的特…  相似文献   

11.
CD3AK细胞联合IL—2脂质体抗鼠肝转移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IL-2脂质体对CD3AK体内抗肿瘤的增强作用。方法:利用G57BL/6小鼠脾细胞与抗CD3单克隆抗体和白细胞介素---2(IL-2)共同培养制备CD3AK细胞(CD3McAb activatecd killer cells);从脾内注射B16黑色素瘤细胞制备鼠肝转移瘤模型:用PC和CH合成IL-2复合脂质体;CD3AK细胞联合IL-2脂质体用于体内抗B16黑色素瘤肝转移。结果:共同培养  相似文献   

12.
肝干细胞(hepatic stem cell)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它们位于肝脏的何处?这些问题已激烈地争论了多年。直到最近,在对啮齿类动物模型的研究及对人类肝脏疾病发病机理的细胞生物学研究获得了确凿的证据之后,才初步平息了争论:肝干细胞确实存在;它们多数位于肝脏Hering管内或其邻近的区域,也有部分来源于肝外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现将近年来有关动物模型和人类肝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动物实验研究1.1 肝干细胞与受损肝脏再生 正常成年肝脏是一个相对静止的器官,但在外科肝叶切除、病毒感染或化学药物…  相似文献   

13.
关于钴对心肌的毒害作用报道很多,但都是从整个机体而进行的研究。本文则通过观察用一定剂量钴作用到体外培养心肌细胞,以探讨其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1材料与方法1.1心肌细胞的培养 取新生1-3天wistar大鼠心室肌组织,按照Loarse法[1]进行心肌细胞培养。接种密度为 3. 5× 108cells/L。1.2培养条件 MEM(GIBCO)营养液(含15%小牛血清大连生物制品所), 36. 5℃, 5% CO2+ 95% Air。于培养第 3天细胞达到融合状态,心肌细胞伴有节律性的跳动,换入新的培养液,加钴…  相似文献   

14.
肝脏星形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肝脏星形细胞(hepaticstelatecels,HSCs),又称为储脂细胞(fatstoringcels,FSCs)、Ito细胞、窦周脂肪细胞(persinusoidallipocytes)、储存维生素A细胞(vitaminAstoringc...  相似文献   

15.
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与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肝纤维化是肝脏慢性损伤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数量增加和/或成分改变,目前认为,ECM在肝脏累积是其合成和降解失去平衡的结果,因此研究ECM降解及其调控日益受到人们重视[1]。Iredale等[2]发现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有ECM降解发生逆转的可能,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 ECM降解的主要酶系,为防治肝纤维化提出了新的策略,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1 MMPs与ECM降解 MMPs是一类锌或钙依赖…  相似文献   

16.
白色念珠菌是人兽感染常见病原,其生化性状在菌种鉴定上极为重要。为了探讨白色念珠菌的生化性状,深入分析VITEK automicrobicsystem(AMS)鉴定参数设置的适用性,本文用VITEKyeastbiochemical card(YBC)测定了316株白色念株菌的26项生化性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菌株 316株白色念珠菌自临床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后用AMS-60进行菌种鉴定,并鉴定值为91%~99%,平均96-4%。1-2 测定方法 用YBC测定试验菌株的26项…  相似文献   

17.
肝星状细胞凋亡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十年来对肝纤维化形成的机理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实验证据表明,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1],这一观点逐渐被广泛接受。肝星状细胞(hopaticstellatecell,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2],HSC在肝纤维化逆转过程中的作用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Burt[3]认为,肝纤维化逆转时HSC的减少是由于激活状态的HSC转化为静止状态。但最新的研究表明,肝纤维化恢复期,激活状态的HSC减少主要通过凋亡机制,而不是表型的转化[4]。几位学者分别对HSC凋亡的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18.
庆大霉素对猪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与细胞内钙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中毒性肾病中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庆大霉素(0.5、1、2、4、8、16m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猪肾小管上皮细胞株(LLCPK1),观察有无细胞凋亡发生以及细胞凋亡与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关系。结果庆大霉素能引起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凋亡,该凋亡分别经光镜、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对DNA片断的测定以及原位细胞死亡检测等方法证实。利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表明,随着庆大霉素浓度的增加(2~16mmol/L),凋亡细胞所占比例也增加(8.8%、10.2%、16.1%、18.3%,P<0.01)。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细胞内Ca2+浓度的测定,发现庆大霉素组(4mmol/L)平均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庆大霉素能诱导LLCPK1细胞凋亡,凋亡的发生与培养液中庆大霉素浓度及作用时间有关,凋亡细胞内Ca2+浓度比正常组显著增加,提示LLCPK1凋亡的发生与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其对照WKY大鼠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能合成和分泌心钠素(ANF)。SHR的ASMC合成和分泌的ANF量分别为0.81±0.05和0.40±0.03ng/106cells,而WKY大鼠为1.00±0.07和0.70±0.03ng/106cells,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应用RT-PCR方法检出ASMC中存在特异的ANFmRNA.10-11~10-5mol/L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能明显刺激ANF的合成和释放,有量效关系。结果提出:(1)ANF可在ASMC中原位合成。(2)SHR的ASMC合成和分泌ANF量下降及AngⅡ刺激下其ANFmRNA表达降低可能在高血压发生的血管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肝星状细胞(HSC)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关系。方法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别分离正常大鼠及四氯化碳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HSC,并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观察不同培养时期的HSC、正常及造模肝组织中HSC的ICAM1的表达。结果正常大鼠新分离的HSC中,ICAM1不表达;原代培养第10天及传代培养第7天的HSC表达ICAM1,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ICAM1表达量逐渐增加。四氯化碳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新分离的HSC中即可见ICAM1表达。结论体内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培养表明,ICAM1表达可能与HSC活化、肝脏炎性损伤及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