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D-二聚体、P-选择素的关系。方法 用Sysmex1500全自动血凝仪及BIO-TEK酶标仪对31例正常对照组,21例单纯糖尿病组(DM),及17例DR组的D-二聚体、P-选择素进行检测并分组比较。结果 DM及DR二组血浆P-选择素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DR组P-选择素高于DM组(P<0.05); DM组D-二聚体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DR组D-二聚体显著高于DM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DR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继发纤溶亢进及血小板活化征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P选择素和D-二聚体(D-D)含量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特别是其早期发生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DIC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中TpP、P选择素和胶体金法检测D-D的含量.同时对8例重型DIC患者血浆中三指标进行了为期10d的动态监测.应用受试者特性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三指标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 血浆中TpP、P选择素和D.D的含最在DIC组和pre-DIC组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动态观测中,P选择素和TpP出现较早.DIC早期诊断中敏感指标依次为P选择素、TpP和D-D,而特异性指标依次为TpP、D-D和P选择素,而三者联检可以使其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达到91.6%和94.4%.结论 三者联检可以用于早期发现和诊断DIC,且TpP因出现较早且随着治疗的过程能同步变化,可作为一较理想的动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D-二聚体和血尿酸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血尿酸(UA)含量的变化,探讨D-D和UA含量与CHD危险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5例不同类型CHD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中的D-D和UA水平。结果各种类型CHD患者的D-D、UA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D-D含量在急性心肌梗死组(32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0例)和稳定性心绞痛组(25例),P〈0.05;UA含量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中增高明显,而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D-D水平与CHD危险程度呈正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浆UA水平与CHD关系密切,与不稳定病变无明显相关性。将D-D和UA结合起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指导CHD的诊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窦性心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P-选择素和B型钠尿肽(BNP)的水平,探索窦性心律心力衰竭患者抗凝、抗栓治疗的必要性及治疗的时机。方法选取窦性心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根据射血分数(EF)进行分组:A组EF≥45%,20例;B组45%EF35%,22例;C组EF≤35%,26例。分别测定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BNP水平。结果 C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4.7±2.79)μg/m L比(3.01±1.15)μg/m L]、P-选择素[(17.2±2.4)μg/L比(14.6±3.7)μg/L]、BNP[(1347.8±158.4)μg/L比(478.9±26.0)μg/L]明显高于B组,B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BNP明显高于A组[(3.01±1.15)μg/m L比(2.15±0.28)μg/m L,(14.6±3.7)μg/L比(10.9±2.5)μg/L,(478.9±26.0)μg/L比(264.5±27.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窦性心律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现BNP升高与D-二聚体,P-选择素升高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imer)、体质量指数?(BMI)对重度子痫前期?(sPE)是否具有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分娩的sPE孕妇100例?(sPE组)和正常妊娠孕妇100例?(正常妊娠组),利用SPSS软件分析两组孕妇的D-?二聚体及BMI与sPE的相关性.结果 ...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D-二聚体(DD)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变化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糖尿病患者96例,分为无并发症组62例,并发症组34例,大血管病变组15例,微血管病变19例,健康对照组80例.分别测定各组的HbAlc和DD水平.结果 糖尿病并发症组的HbAlc、DD水平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无并发症组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随着糖尿病病情的发展HbAlc、DD的水平明显上升,因此可作为监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股骨骨折患者术前D-二聚体与血栓弹力图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股骨闭合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功能的变化,并进行D-二聚体(D-D)与血栓弹力图(TEG)的相关性研究,评价股骨骨折切开复位术在术前测定D-D的意义。方法选择ASAⅠ级闭合股骨骨折拟行手术切开复位的成年患者122例,年龄18~45岁,所有患者均为创伤后当天入院、第7日实施骨折切开复位手术的患者,手术当天清晨空腹抽静脉血测定D-D和TEG的R时间、K时间、α角、血栓最大幅度(MA)、血栓硬度(G)、LY30(测量在MA值确定后30min内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结果122例股骨骨折患者,术前测定D-D>401μg/L 86例,占70.48%,α角>46°40例,占32.78%,MA>63mm 66例,占54.1%,G>7.1d/sc 88例,占72.13%。D-D与α角低度相关(P<0.05),D-D与MA、G高度相关(P<0.01)。结论122例股骨闭合骨折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血液高凝状态,D-D与TEG的α角、MA、G存在一定的相关性,D-D检测简便、快速和低成本,且具有非侵入性,对静脉血栓栓塞(VTE)有很高的最初筛选价值,对术前D-D异常增高者进行相应的TEG检测,评价患者的凝血功能,如患者血液处于非常高凝状态,应暂缓手术,以降低术中发生肺栓塞(PE)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选择乳腺癌患者、良性乳腺病患者及健康女性各43人,采用日立7180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前乳腺癌组、良性乳腺病组、健康组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0.46±0.28 μg/ml,0.18±0.12 μg/ml和0.12±0.02 μg/ml,乳腺癌组的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病组及健康组(P<0.001).术后乳腺癌组D-二聚体水平为0.34±0.11 μg/ml,降低38例,良性乳腺疾病组0.15±0.04 μg/ml,降低13例,两组降低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4.497,P<0.05);手术前后乳腺癌组D-二聚体水平差异显著(t=2.615 7,P<0.05).乳腺癌患者Ⅰ期、Ⅱ期手术前后D-二聚体变化程度明显高于Ⅲ期,统计学分析均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浓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肿瘤的恶性程度进行判断,可作为临床上预测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正>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ⅩⅢ关联在经纤维溶解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患者外科手术后,无论是血栓形成还是栓子脱落,凝血/纤溶系统的失衡在其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评价凝血/纤溶系统功能较客观的D-二聚体,在判断血栓形成性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现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与血栓形成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因子(PI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Flt-1)、25-羟基维生素D的活化形式1,25二羟基维生素D、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和P-选择素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9~12孕周准备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完成产检和分娩的2 029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妊娠结局,将发生子痫前期者纳入病例组,共63例,其中发生轻度子痫前期4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18例(重度子痫前期组),选取上述2 029例中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正常孕妇252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s Flt-1、PIGF、25-羟基维生素D、v WF以及P-选择素水平,并比较其在轻度、重度子痫前期以及正常孕妇之间的差异,分析上述血清指标对子痫前期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s Flt-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1 467.3±342.3 pg/ml,1 143.3±214.3 pg/ml和724.3±125.3 pg/ml,F=5.453,P0.001)。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PIGF水平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25.64±8.43 pg/ml,39.42±9.34 pg/ml和50.32±10.31 pg/ml,F=6.342,P0.001)。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20.31±6.5ng/ml,34.52±7.31 ng/ml和40.32±7.34 ng/ml,P=0.025)。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145.4±15.4 ng/ml,100.4±14.5 ng/ml和89.4±12.1 ng/ml,F=5.212,P=0.012)。三组之间血清v W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逐步Logistic回归发现血清s Flt-1(OR=3.485,95%CI:2.342~7.126)、PIGF(OR=0.734,95%CI:0.545~0.891)水平对子痫前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妊娠早期s Flt-1、PIGF水平在子痫前期的发生中最具有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D-二聚体的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80例PE孕妇作为PE组,并根据PE病情分为重度PE组(n=42)和轻度PE组(n=38);其中重度PE组又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重度PE组(n=18)和晚发型重度PE组(n=24)。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待产的80例正常妊娠的孕妇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观察各组血压、血脂、血D-二聚体、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等指标水平。结果 PE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PE组D-二聚体、TG、TC、LDL-C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PE组HDL-C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重度PE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轻度PE组(P0.05),重度PE组D-二聚体、TG、TC、LDL-C水平高于轻度PE组(P0.05),HDL-C水平低于轻度PE组(P0.05)。PE组BUN、Scr、UA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重度PE组BUN、Scr、UA均高于轻度PE组(P0.05)。早发型重度PE组D-二聚体水平(2.02±0.61μg/ml)高于晚发型重度PE组(1.64±0.52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P=0.014,P0.05)。PE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r=0.467,0.559,P=0.000,0.000),与TG、TC、LDL-C均呈正相关(r=0.627,0.615,0.572,P=0.000,0.000,0.000),与HDL-C呈负相关(r=-0.591,P=0.000),与BUN、Scr、UA均呈正相关(r=0.621,0.582,0.594,P=0.000,0.000,0.000)。结论 PE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妊娠孕妇且D-二聚体水平与血脂、血压、肾功能等指标相关,D-二聚体水平与PE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发病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125例冠心病患者,其中3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2例不稳定型UAP组和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结果与61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冠心病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和UAP组,SAP组相比D-二聚体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升高对冠心病的防治和病情的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D-二聚体是临床中广泛应用的凝血指标之一,是血液循环中最小的凝血系统激活及纤维蛋白溶解的特异性产物,可在全血或血浆中测量,常用于筛查及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1-2].D-二聚体是血栓形成的间接标志物,其在健康者的血液循环中水平较低,而当人体处于血栓形成相关条件下时...  相似文献   

16.
胎儿窘迫是围生儿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各种高危因素影响母胎血液循环均可引起胎儿窘迫,进一步引起胎儿脑损伤和死亡。近年来,对胎儿窘迫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有很多方面机制不清。本文通过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00例正常孕妇、85例胎儿窘迫孕妇进行血浆D-二聚体(D—D)含量测定并作比较,旨在探讨D—D与胎儿窘迫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及ICAM-1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P-选择素(sP-选择素)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57例胃癌患者和47例正常人血清sP-选择素及sICAM-1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sP-选择素及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胃癌患者血清两种黏附分子水平明显与病程、胃壁浸润程度、远处转移有关.[结论]血清sP-选择素及sICAM-1水平可能反映了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D-二聚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D-二聚体(DD)是已交联的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维系统的激活,可以作为体内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因此,在血栓前状态及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病理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现着重对D-二聚体的形成机理、方法学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血浆GMP-140、D-二聚体在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体内浓度的变化,探讨OSAHS患者CHD发病率增高的机制。方法对重度OSAHS组18例、CHD组22例、OSAHS合并CHD组12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GMP-140与D-二聚体浓度,应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OSAHS组、CHD组和OSAHS合并CHD组(合并组)血浆GMP-140浓度分别为(18.84±1.99)ng/ml、(18.82±1.59)ng/ml和(18.88±1.79)ng/ml,与正常对照组(12.79±1.32)ng/ml有明显差异(P<0.05);三组的D-二聚体浓度分别为(0.43±0.003)mg/L、(0.50±0.001)mg/L、(0.50±0.004)mg/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22±0.001)mg/L(P<0.05)。而OSAHS组、CHD组和合并组之间GMP-140浓度、D-二聚体浓度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GMP-140与D-二聚体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γ=0.69,P<0.05。结论重度OSAHS患者因乏氧体内存在血管内皮(包括冠脉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凝血系统激活和继发性纤溶系统功能亢进,这些可能是OSAHS患者CHD的发生、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血浆GMP-140,D-二聚体在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体内浓度的变化,探讨OSAHS患者CHD发病率增高的机制.方法 对重度OSAHS组18例、CHD组22例、OSAHS合并CHD组12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GMP-140与D-二聚体浓度,应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 OSAHS组、CHD组和OSAHS合并CHD组(合并组)血浆GMP-140浓度分别为(18.84+1.99)ng/ml、(18.82&#177;1.59)ng/ml和(18.88&#177;1.79)ng/ml,与正常对照组(12.79&#177;1.32)ng/ml有明显差异(P&lt;0.05);三组的D-二聚体浓度分别为(0.43&#177;0.003)mg/L、(0.50&#177;0.001)mg/L、(0.50&#177;0.004)mg/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22&#177;0.001)mg/L(P&lt;0.05).而OSAHS组、CHD组和合并组之间GMP-140浓度、D-二聚体浓度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gt;0.05).且GMP-140与D-二聚体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γ=0.69,P&lt;0.05.结论 重度OSAHS患者因乏氧体内存在血管内皮(包括冠脉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凝血系统激活和继发性纤溶系统功能亢进,这些可能是OSAHS患者CHD的发生、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