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医运气学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颖 《中医教育》2006,25(3):50-51
中医运气学是我国古代研究天时气候变化,以及天时气候变化对生物影响的一门学说。它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以自然气候变化,以及生物体(包括人体在内)对这些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为基础,把自然气候变化与生物生命现象统一起来,把气候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中医五官科学是中医专业的后期临床课程,既是中医理论基础与中医临床基础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医专业学生由理论学习转入临床实习的前期准备。从整体临床学科角度看,它是中医临床课的必要补充;从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看,它是学生实习前临床思维奠定的关键时期。本着“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相似文献   

3.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献祥  林燕萍 《中医正骨》2004,16(10):23-24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简称<伤基>)是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的专业基础课,是连接中医基础与骨伤临床专业课的桥梁课程,对进入骨伤专业课的学习至关重要.为解决骨伤专业基础与中医学基础、骨伤临床课衔接问题,建立中医骨伤基础与后期临床课教学新体系,作者对我院<伤基>课程教学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5.
赵桂芝 《中医教育》2007,26(3):82-84
中医基础学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其内容抽象,文字深奥,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很难将教学内容解释清楚。如能结合教材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开设实验课、临床见习及观看动物证型录像等直观性教学手段,可将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刻内涵,生动、形象、直观地诠释出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1年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医学教育更加注重交叉整合、协同发展.积极探索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方法,注重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评价,大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医亚健康学是中医学与亚健康学相互交叉融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特色学科.为构建"大健康"格局,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中医亚健康学课程教学也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中医亚健康学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实践,实现"课程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2020年为了进一步推广中医药发展、稳固中医药文化基石、培养“能看病、会看病”的青年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开设了中医经典与临床课程,鼓励学生学经典、用经典,并加入经典传承工作中。经过3年实践,获得师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9.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专业入门的课程,通过在线资源共享课进行中医基础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快、更好地掌握中医思维方法和中医理论知识内涵,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做法是建立主动、自主、开放的课前活动;利用汇报、展示、点评等分阶段展示课堂教学成果。多种形式的评价有助于反馈教学效果,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总体来说具有三大特点:第一,藏象立论,是该书的着眼点;第二,回归原典,是该书的着力点;第三,构架体系,是该书的着重点。读之对理论、对实践、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师资接力团队;转变教育理念,修订课程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探索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教学模式;强化精品教材意识,提供适用教学改革需要的知识载体;丰富网络资源,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加强教学管理,形成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总结了我校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建设的初步成效,提出了今后仍需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罗再琼  夏丽娜  马晖 《中医教育》2013,(6):39-40,68
为实现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早期结合,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质量,实施分段式案例教学改革。提出了按照教学内容和进程,采用分段式案例教学方法,即在课程早期绪论介绍古今名著、名医的故事和典型的病案,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课程中期的哲学基础和藏象等阶段,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分析,引导学生中医思维的转换,初步培养中医素质;课程后期运用案例讨论中的师生互动,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再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实践表明分段式案例教学法,体现了中医特有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早期接触病案,初步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形象思维是医学科学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恰当运用具有表象性、直观性特点的图解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中医专业学生的形象思维,对激发其学习中医理论的兴趣以及开拓其中医临证思路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如辉 《中医教育》2010,29(4):12-14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绝非按知识点的容量做"匀速时针式"推进的过程。因为影响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进度的因素是多元的,除了知识容量外,还存在着教材的逻辑程序与学生心理程序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核心"知识点与"外周"知识点、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等诸多因素。只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才能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进度作出合理、科学的安排。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是一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的综合体,目前中医认为,它可见于"痰饮"、"肥胖"、"消渴"、"眩晕"等病证中,现将近几年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作一综述。本文主要从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三种辨证方法总结各医家对代谢综合征的论治。综合各医家观点,作者认为每一种辨证方法并不是相对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三脏,病理基础是气滞、痰湿、瘀血、浊毒等,病性为虚实夹杂,主要以疏肝、健脾、益肾、理气、活血、祛湿、化痰、降浊、通利三焦等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性状或排便习惯异常为其临床特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根据症状分属于中医"腹痛"、"泄泻"或"便秘"等病症的范畴。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本文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IBS中医药治疗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表明,目前中医药在IBS的临床治疗上已经形成了中药汤药、中成药、针灸、中药灌肠、推拿、穴位敷贴、穴位埋线等多种措施并用的治疗方法体系,其中又以中药汤剂为临床治疗方法的主体。在中药汤药治疗中,以自拟方、传统方药化裁、以法论治及辨证论治为主。在对具体证型及治法的分析中,理脾类与调肝类在IBS的治疗中应用广泛,肝脾同治是IBS疾病治疗的重要特点,反映了肝脾不和为IBS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辨证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病死率逐年上升,诸多医家开始重视AECOPD的中医辨证治疗。通过广泛查阅近十年的相关文献,从AECOPD的中医证候学和中医药治疗两方面进行综述,一方面总结了众多医家关于本病证候特点、证素分布组合规律等的观点;另一方面归纳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成果,包括提出的治则治法以及在化裁古方、创制新方等方面的成就,从而充分肯定了中医药辨治AECOPD的确切疗效及临床价值。同时,客观分析目前中医药辨证论治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优势,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医护理特色,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在辨病、辨证、辨症护理的3个护理层面基础上,提出了从宏观与微观、病期、病势、体质、时间节律等不同方位,探究中医儿科的多元化辨证护理理论。认为从全方位拓展中医儿科护理层面,有助于中医儿科护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推广,提高儿童保育及儿科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从学生特点、教师现状、教学改革等方面入手探讨提高中医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方法,以期解决目前制约中医基础课程教育发展的问题,发展、振兴中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药辨证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1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服中药补肾为主汤剂,对照组服用仙灵骨葆,观察2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值及总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辨证治疗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