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点对点定位器辅助穿针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0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点对点定位器辅助穿针,对照组采用徒手经皮穿针.比较两组穿针情况、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单向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9~2008年治疗12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病例,在臂丛加静脉复合麻醉下运用简易透视闭合复位单向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随访时间为6~13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5周,疗效评定参照Dodgt's标准,优89例,良34例,3例转开放性手术治疗.结论 闭合复位单向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内固定可靠、住院时间短、无肘部手术瘢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马晓春  付鹏  王涛 《山东医药》2009,49(14):39-40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nl型肱骨髁上骨折最佳治疗方法及肘内翻发生的原因。方法选择6—12岁Gartland111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0例,其中行三维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A组)20例,三维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穿针内固定(B组)20例。术后随访9~20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时检查和记录健、患侧携带角及肘关节功能。结果A组12例未达到解剖复位,3例发生肘内翻畸形;B组均达到解剖复位,1例发生肘内翻畸形,2例发生尺神经损伤。根据Flyrm标准评定,两组肘关节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artland11I型肱骨髁上骨折如果选择正确,两种手术方法均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肘内翻畸形的产生是远骨折端的成角和旋转同时存在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6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予正后侧入路(A组,30例)和外侧入路(B组,30例)两种手术入路进行治疗。记录切口显露时间、切口闭合时间和手术时间,并依据Flynn标准对肘关节功能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切口显露时间:A组为(14.48±1.33)min,B组为(10.27±1.28)min;切口闭合时间:A组为(20.60±1.83)min,B组为(17.00±1.36)min;手术时间:A组为(80.27±3.16)min,B组为(67.50±2.10)min。B组的切口显露时间、切口闭合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功能评定A组优良率为73.3%,B组为93.3%,B组术后肘关节功能优于A组(P0.05)。结论对于GartlandⅢ型骨折且手法复位困难的患儿,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经肘关节外侧入路在切口显露时间、切口闭合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正后侧入路,且术后肘关节功能较后侧入路佳,可作为更为有效、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石荣玉  刘勤  谢士成 《山东医药》2011,51(38):83-84
目的观察克氏针张力带、Y型接骨板、双接骨板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7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其中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18例(A组),Y型接骨板固定9例(B组),双接骨板固定30例(C组)。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 a。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后均于1个月内愈合,合并尺神经损伤的4例,均于术后半年恢复;3例骨折未愈合,均再次手术行双接骨板固定并植骨后愈合。全部病例无骨化性肌炎及肘内翻畸形的发生。术后A、B、C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6.8±10.5)分、(89.3±9.8)分、(91.5±8.4)分,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对于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Y型接骨板、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北京世纪坛医院骨科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47例锁定钢板治疗和27例半肩关节置换治疗Neer分型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的Neer评分情况。结果随访时间为23.7个月(12~43个月)。内固定组手术时间为(95.4±8.57)min,术中出血量为(277.50±31.65)ml,Neer评分优良率为82.9%;置换组手术时间为(72.60±9.45)min,术中出血量为(287.20±42.51)ml,Neer评分优良率为85.2%。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随访Ne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都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后均能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对于年龄相对较轻同时可争取术中复位的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最佳选择;而对于骨折严重粉碎无法重建的肱骨近端骨折,尤其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半肩关节置换则是最佳选择,应根据不同的骨折损伤情况进行具体选择。  相似文献   

7.
2002年8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闭合复位、经皮交叉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英豪  王相如  杜道东 《山东医药》2010,50(10):109-110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治疗不当可导致肘内翻畸形和关节僵直。2002年8月~2008年9月,我们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刺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肘关节镜下治疗JacobⅡ型肱骨外髁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JacobⅡ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3例,均给予肘关节镜下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术中,先空针抽吸关节囊内积血,注射盐水充盈关节囊,置入关节镜及操作器械。清除骨折间隙软组织后,复位远端骨折块,X线透视下置入克氏针,交叉固定。结果 术中患儿均获得满意复位,无一例转为切开复位;平均手术时间75 min,平均住院时间6 d。出院后规律复查、换药,1个月后均恢复良好,骨折断端对位满意,未出现感染等短期并发症。顺利拔除克氏针,规律功能锻炼,1年后复查未出现骨不愈合、畸形愈合与神经麻痹等远期并发症。结论 肘关节镜下治疗JacobⅡ型肱骨外髁骨折术中操作视野良好,便于清除骨折间隙软组织,实现骨折解剖复位,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皮穿针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骺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儿童肱骨近端骨骺分离患者的病例资料,按临床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24例,其中A组行经皮穿针内固定,B组行闭合复位外固定。随访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年。根据肩肘关节Flynn评分评定疗效,A组肩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为(85.35±11.85)分,B组为(74.16±10.12)分,A组Flynn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5,P=0.029)。根据术前、术后肩关节外展角评定疗效,A组为(171.4±5.4)°,B组为(152.8±6.1)°,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闭合复位外固定术,经皮穿针内固定术能明显改善肱骨近端骨骺分离患儿的肩肘外展角,且远期预后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侯彦杰  丁慧勇 《山东医药》2010,50(43):95-96
目的提高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选取30例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其中Ⅰ区骨折14例,Ⅱ区骨折14例,Ⅲ区骨折2例。Ⅰ区骨折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术后常规预防用抗生素3 d,4周后拆除石膏,拔除克氏针,行患足功能锻炼;Ⅱ区骨折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术,Ⅲ区骨折及合并距骨骨折、开放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均常规预防用抗生素3 d,2周拆线,6~8周视骨折愈合情况逐渐锻炼负重行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18个月,30例在6~10周获骨性愈合。参照美国足踝矫形协会标准,中前足评分为80~100分。结论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一旦确诊应积极行手术治疗,稳定固定,尽早达到解剖复位,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2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骨折按伸直屈曲分型:伸直型34例,屈曲型8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加用中药消肿、通经活络止痛治疗。结果本组患者随访3~7个月,平均16周,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个月,无切口延迟愈合,感染及皮肤坏死发生。采用Maryland.Foot.Score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其中:优30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达92.0%。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并在术前和术后给予中药治疗,疗效肯定,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良好方法 。  相似文献   

13.
1975~1995年,我院收治翻转移位型肱骨外髁骨折38例(包括闭合复位失败6例),经切开复位交叉钢针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年龄3~15岁,平均7岁。右侧23例,左侧15例。新鲜骨折35例,陈旧性骨折3例。伤后1~3周内手术35例,3周后手术3例。手术方法:在全麻或臂丛阻滞麻醉下,上臂用气囊止血带。取肘外侧切口长4~5cm,显露肱骨外侧髁断面及翻转骨块。先清除关节内血肿、粘连及碎骨片,再按骨块旋转的相反方向使其复位,准确对合关节面。对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前臂伸肌腱短缩者,均切开肱骨远端外侧骨膜,向远侧分离…  相似文献   

14.
早期功能锻炼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功能锻炼对肱骨近端骨折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4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肱骨近端带锁髓内钉、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和经皮多枚克氏针固定。38例于术后3 d~2周开始采用肩关节康复训练器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观察组),另10例未早期规律功能锻炼者为对照组。结果术后随访7~19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8.1±1.7)周。观察组优良率92.1%,对照组为80%(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王永 《山东医药》2014,(46):72-73
目的 探讨多根缝线张力带缝合固定术治疗粉碎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粉碎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行多根缝线张力带缝合固定术。结果 1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15)min;术中出血量(50±30)m L;无术中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平均随访15.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0.5周。5例伴肩关节前脱位者未再发生肩关节脱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向前抬肩140-180°,侧方外展抬肩160-180°,外旋40-70°,内旋最差触及L2,最佳触及肩胛区。结论 多根缝线张力带缝合固定术治疗移位粉碎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联合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术。结果 45例手术均顺利,术中出血平均100 ml。40例术后随访3~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杨可为  朱剑  徐闯 《山东医药》2023,(24):77-80
目的 比较内侧骨皮质复位与不复位状态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的效果。方法 81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复位组(43例)和未复位组(38例),两组均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复位组在治疗过程中复位内侧骨皮质,对照组不复位内侧骨皮质,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干角丢失度、股骨颈长度变化及术后Harris评分、Harris评分优良率和内固定术失败率、并发症。结果 与未复位组比较,复位组颈干角丢失度、股骨颈长度变化小(P均<0.05);与未复位组比较,复位组术后3、6、12个月Harris评分增加(P均<0.05);与未复位组比较,复位组术后6、12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高(P均<0.05)。与未复位组比较,复位组内固定术失败率低(P<0.05)。结论 相较于内侧骨皮质不复位状态,内侧骨皮质复位状态下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IFF可增加骨折稳定性,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颈干角丢失度、股骨颈长度变化以及内固定术失败发生率,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朱登嵩  庞蔚 《山东医药》2005,45(15):49-49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1991~2000年,我们收治26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其中176例采用尺骨鹰嘴骨牵引加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86例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石膏外固定治疗。现作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种疗法的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垂直或平行双钢板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骨折中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8年9月至2013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39例,平均年龄64(60-81)岁,其中21例患者采用垂直双钢板内固定,18例患者采用平行双钢板内固定。评价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活动度,并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2-25个月,垂直钢板组平均(17.0±1.5)个月,MEPS平均(82.0±5.6)分,优良率81.0%;平行钢板组随访时间平均(15.0±2.0)个月,MEPS平均(83.1±5.5)分,优良率88.9%。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钢板组中有2例骨折延迟愈合,经二次手术植骨后愈合;1例发生异位骨化,轻度影响术后功能。结论两种内固定方式都可提供初期良好的复位与稳定。与垂直双钢板相比,平行钢板内固定在减少老年人肱骨远端骨折并发症方面可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用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IFF)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老年IFF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和PFNA行内固定术治疗,比较其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及骨折复位质量。结果两组骨折复位质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PFNA用于老年人IFF内固定术临床效果确切,且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