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 1995年11月26日,孔某,男,65岁,患多发性骨髓瘤住某职工医院,需输血,因配血困难,要求我所供血。1.血型鉴定 患者红细胞与抗A、抗B、抗A+B血清均凝集。患者血清与A、B、O及自身红细胞均凝集。在4℃,18℃,37℃凝集强度无变化,患者红细胞经洗涤后与抗A不凝集,与抗B凝集定为B型。  相似文献   

2.
无偿献血者夏某,女,20岁,无输血史。在对其进行ABO血型定型时出现正反定型不符现象,经进一步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报告如下。1血型血清学检查1.1ABO血型鉴定正定型该献血者红细胞与抗-B和抗-A、B标准血清均呈4+凝集,与抗-A无凝集,红细胞正定型为B型;反定型该血清与A、B、O标准红细胞均出现凝集,凝集强度分别为4+、1+、2+,与自身细胞不凝集,反应结果提示该献血者血清中可能存在ABO以外的抗体。1.2唾液中A、B、H物质测定未检出A物质,B和H物质效价为64和16。1.3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将效价为1∶128的抗-A和抗-B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吸收后…  相似文献   

3.
用微柱凝胶法对8例患者ABO血型进行分析鉴定,通过血清学试验、抗体筛查、吸收放散试验、稀释血清测定反定型对ABO血型正反不符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由于患者产生不规则抗体在用微柱凝胶法鉴定血型时对反定型结果的影响及对临床血型鉴定和安全输血的意义。微柱凝胶法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正定型结果为A型3例、B型4例、AB型1例;反定型结果均为O型或待定。吸收放散试验表明,8例患者红细胞上含有A或B抗原,抗体筛查试验和谱细胞红细胞血型抗体鉴定2例产生抗-e抗体,1例产生抗-C抗体,1例产生抗-D抗体,2例产生抗-M抗体,1例产生自身抗体,1例是非特异性凝集。8例患者都产生了不同性质的蛋白质从而影响了微柱凝胶法对ABO血型反定型的鉴定。在临床输血中通过血清学试验、抗体筛查、吸收放散试验,稀释血清测定反定型综合进行血型分析,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傅菊芳  戴月娥  李蕊 《医学争鸣》2000,21(10):1199-1199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6 1岁 ,1999- 0 6 - 0 3日确诊为急性红白血病 (M6 ) .先后 4次住院 ,鉴定血型均为 O型 . 2 0 0 0 - 0 1- 2 2日复诊 ,正反鉴定表明 ,患者红细胞与抗 - B不凝集 ,与抗 - A凝集 ,血清中有抗 - B抗体 (表 1) ,吸收释放试验证实为 A型 (表2 ) .输 A型浓缩红细胞 2 μ,无不良反应 .表 1 血型正反鉴定试剂血清试剂红细胞标本抗 A 抗 B 抗 A+ B Ac Bc Oc被检红细胞 2 + -3+ ---自身血清 -3+ -表 2 吸收、放散试验被检 RBC吸收抗血清后上清被检 RBC吸收抗血清后释放液试剂细胞抗 A修正液抗 B修正液抗 A修正液抗…  相似文献   

5.
1 病例简介 患者王某 ,男 ,5 2岁。因胆道疾病住院 ,有输血史。因手术需备血 ,在为其做交叉配血时 ,发现与其中一名献血员不合 (主侧管凝集 )。2 方法和结果 谱细胞由上海市血液中心提供 ;A型、B型红细胞悬液本室自制。血型血清学方法 :ABO、RH、MN、P血型及抗体检定参照输血技术手册。检查结果 :①患者血型为B ,CcDee。②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阴性。③患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筛选用试剂红细胞在盐水、抗人球蛋白介质中检查患者血清 ,与含有E抗原阳性的凝集 ,与不含有E抗原的不凝集。④吸收放散试验 :用O、CcDEE型压积红细胞经 3 7…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类孟买血型的血型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 用血清学方法对1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血样进行红细胞表型鉴定;用吸收放散试验确证红细胞上弱表达的ABO抗原;PCR扩增FUT1基因编码区序列,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以进一步明确基因型。结果 盐水法鉴定患者血型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患者血清与试剂红细胞Ac、Bc、Oc均凝集,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均为阳性,自身细胞阴性。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显示患者红细胞放散液与B型红细胞反应为2+,与A型红细胞和O型红细胞反应为阴性。患者红细胞与抗-H在盐水介质中反应无凝集,O型对照红细胞与抗-H反应凝集,患者血浆与人源类孟买细胞在盐水介质中反应无凝集,证实该患者为Bmh类孟买血型。FUT1基因测序发现第551位发生了腺嘌呤(A)和鸟嘌呤(G)2个碱基的缺失,存在基因突变,基因型为h1/h1,进一步证实患者为类孟买血型。结论 血清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有助于类孟买血型的鉴定。  相似文献   

7.
1985年10月,空军医院血库在准备给一患者输血时,鉴定患者红细胞血型为“O”型,但配血时发现患者红细胞与多名O型献血员血清发生弱凝集。后经中心血站检查确定患者血型为B_3亚型,而不是O型,现报告如下。一、实验室检查及分析: 1.患者ABO血型的检查:患者红细胞与抗A血清不发生凝集,与抗B血清呈非常微弱的凝集反应,镜下观察呈典型的“混合外观”,患者血清只凝集A型红细胞而不凝集B型红细胞。见表1。 2.患者唾液中含有少量B和H物质,滴度分别为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既往无输血史,因肾病贫血来我院就诊,诊断为肾衰。实验室检查:Hb5.3g/L;血清白蛋白25g/L,球蛋白70g/L;血清免疫球蛋白:IgG39.60g/L,IgA0.15g/L,IgM1.31g/L;尿蛋白(+++)。因贫血严重拟输血,正定血型为A型,血清与A、B、O、AB型红细胞均不发生凝聚,进一步做吸收放散试验,证明该患者为A型,血清中缺乏抗-B抗体。  相似文献   

9.
男60岁,汉族。下腹有无痛肿块1年,查血:RBC4.6×1012/L.Hb33g/L.WBC4.2×109/L.HT17.4%.骨髓象呈轻度溶血象.诊断;恶性淋巴瘤。血清学检查。(见表1、2)①红细胞与抗A、抗B、抗(A+B)均呈凝集。反鉴定:患者血清与Ac、Bc、自身红细胞及O型红细胞均凝集,无法确定血型、患者红细胞经45C盐水3次洗涤后,鉴定血型为B型,CeDEe。②抗人球蛋白试验:广谱抗lgG:Z+,抗A13+,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自身抗体测定:患者血清在室温37C,和四胺多聚体(PLBN)介质中均与成人O型红细胞呈凝集反应,而…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摘要患儿男,20天,因肠梗阻行急诊手术,要求供血.用抗A、抗B血清定血型,为AB型,与同型人配血不合,为查明原因重定血型:①试管法:患儿红细胞加抗A抗B血清,均发生凝集.继而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数次,仍出现凝集.将红细胞放入水浴中(37℃),凝集慢慢消失,为O型.②用O、A、B、AB型血清加患儿红细胞均发生凝集.  相似文献   

11.
李秀文  辛琪 《现代医学》2009,37(6):481-482
目的探讨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方法所有血型及抗体鉴定按《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采用进口微柱凝胶卡进行检测。结果发现1例患者血型正定型为A型RhD阳性,反定型与B红细胞(Bc)呈4+凝集状态,与A红细胞(Ac)、O红细胞(Oc)均为弱凝集状态。患者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IgG+C3d)阴性。患者血清抗体筛查与Ⅰ、Ⅲ号筛选细胞反应阳性。患者红细胞与抗M试剂反应阴性。结论患者血型为A型RhD阳性,其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是血清中含有抗M抗体。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2 8岁。因右股骨干开放性骨折导致失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 :WBC 1 3 4× 1 0 9/L ,Hb 6 2 g/L ,RBC 1 6 9×1 0 1 2 /L。因病情需输血 ,急查血型 ,以备配血。ABO血型鉴定 :分型血清抗 -A ,抗 -B由安徽医科大学提供 ,试剂红细胞自配 5 %的A红细胞 ,B红细胞。正定型试验患者红细胞与抗 -A凝集 ,抗 -B不凝集 ,血型为A型。反定型试验患者血清与A型红细胞 ,B型红细胞均凝集 ,血型为O型。正、反定型血型不相符。重新复查 ,结果同前 ,检查分型血清 ,试剂红细胞均无异常 ,随将患者血清与自身红细胞进行反应 ,在低倍镜下可见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出生1.5d有贫血和黄疸症状的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为临床进一步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患儿进行ABO、Rh血型鉴定、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抗体特异性鉴定、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对患儿母亲进行ABO、Rh血型鉴定、血清抗体特异性及效价测定。结果患儿ABO血型为O型,Rh表型为DccEE,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凝集强度4+,血清和红细胞放散液中均检出IgG抗-E抗体;母亲ABO血型为O型,Rh表型为DCCee,血清中检出IgM和IgG混合型抗-E抗体。其中IgM抗-E的效价为32,IgG抗-E的效价为128。结论该患儿和母亲ABO血型相同,但有2个Rh抗原不同;母亲血清中检出的高效价抗-E抗体和患儿血清及红细胞放散液中检出的抗体特异性一致,该患儿可确诊为免疫性抗-E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14.
1病历报告患者,男,47岁。199s年4月因乙状结肠癌住院,待手术治疗。术前查血型为A型,配血时发现5位A型献血者只有1人与患者血液相配合。遂取样本到东营市中心血站进行血型鉴定。2血型血清学检查2.1.ABO正反定型鉴定结果见表1。羡IAllO正M车型鉴定2·2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以效价为128的抗A、抗B血清分别与患者浓缩红细胞,AB型浓缩红细胞在4C情况下吸收,吸收后患者红细胞抗B效价为64,抗A效价为0,AB型红细胞抗A、抗B效价均为0。再做放散试验,结果是*B型红细胞释放抗A、抗B效价为2,而患者红细胞释放出的抗B效价为32,抗A效…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8岁。lop年9月在我院准备做卵巢囊肿手术,血型初定为O型,我们用O型献血员与其作交叉配血时,发现患者红细胞与O型血清发生部分凝集,呈混合外观。后经认真鉴定,确定为临床上少见的R亚型,现报告如下。l血型血清学检查与结果11血清学检查结果患者红细胞与效价均为ot的抗血清在3种温度下,lh后观察结果:与抗一A在4℃、26℃和37CC(下同)下均不凝集;与抗一B在26℃、37t呈(t)弱凝集,凝块周围有很多游离红细胞,在4℃呈(+);与抗一A+B在4T、26℃和刀℃呈(±)-(-)。同时用患者血清与经洗涤试剂红细胞(A型、B…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0岁,2001年11月因发热贫血来我院就诊,临床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进行血型检查时发现患者红细胞与抗-A有微弱凝集,与抗-B无凝集,反定型时患者血清与A型红细胞、B型红细胞均发生凝集,考虑为红细胞亚型,继续对红细胞和血清进行检查。血型学检查:①红细胞抗原和血清中抗体检测:红细胞与标准血清反应;  相似文献   

17.
ABO血型系统中,A亚型血极少见。现将我院儿科收治的A亚型血患者1例报道如下。患者,毛某,女,8岁。诊断:肝脓肿。病人体质差贫血需输血。血型鉴定一、正定型:用已知的ABO三种标准血清测定病人红细胞血型抗原时,病人的红细胞与A标准血清未发现凝集,与B标准血清和O标准血清均有明显凝集,因此,正定型结果为A型。二、反定型:用已知的A型和B型标准红细胞测  相似文献   

18.
华南猕猴红细胞ABO血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华南猕猴红细胞ABO血型研究,为建立此类动物的输血模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单克隆抗—A/抗—B和人源抗—A/抗—B血清(效价为1:256)进行直接凝集试验,采用Terao等报道的吸收放散试验,从30只猕猴中检定类人AB0血型。结果:直接凝集试验未能检测出猕猴红细胞上的ABO血型物质。吸收放散试验筛选出A型猴3只(10%)、B型9只(30%)、AB型3只(10%),其它15只(50%)未检出(暂定为非A非B型)。结论:华南猕猴的红细胞上具有较弱的类人ABO血型物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ABO血型次侧不相合肝移植后发生过客淋巴综合征(passenger lymphocyte syndrome,PLS)的机制及过客淋巴综合征血型血清学诊断标准和输血策略.方法 对2例ABO血型次侧不相合肝移植患者,进行ABO、RhD血型鉴定,直抗分型、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试验,同时患者红细胞进行放散试验.结果 患者1:血型为AB型、RhD阳性,肝供者为O型、RhD阳性,患者血浆中存在抗-A、抗B,红细胞放散液中存在抗A、抗B;患者2:血型为A型、RhD阳性,肝供者为O型、RhD阳性,患者血浆中存在抗A,红细胞放散液中存在抗A.两位患者直抗均强阳性,抗体筛选阴性.结论 2例患者肝移植术后,均发生PLS.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由于移植肝中的淋巴细胞产生了相应的ABO血型抗体,破坏受者的红细胞.患者与O型洗涤红细胞配血相合,输注后无不良输血反应,Hb上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红细胞(微)嵌合体血型鉴定的新方法并对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建立4℃吸收56℃放散盐水介质试管法用于检测 A/O 、B/O 体外模拟红细胞微嵌合体和 ABO 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红细胞微嵌合体血型,同时将其与常规盐水介质试管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吸收56℃放散盐水介质法 A/O 嵌合体模型组中 A 型红细胞、B/O 嵌合体模型组中 B 型红细胞最低检测限均为1∶12800,ABO 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标本检到 B 抗原;常规盐水介质试管法 A/O 嵌合体模型组中 A 型红细胞以及 B/O 嵌合体模型组中 B 型红细胞最低检测限均为1∶100,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未检到 B 抗原。结论4℃吸收56℃放散盐水介质试管法对红细胞(微)嵌合体血型的最低检测限明显小于常规盐水介质试管法,可用于 ABO 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红细胞血型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