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解固原市原州区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探索流行原因和控制策略,对固原市原州区200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固原市原州区2005年麻疹发病435例,发病率为90.37/10万;流动人口发病38例,占发病总数的8.74%,发病率为14.54/10万;全年除11、12月份无发病外,其他各月均有发病,其中1~4月份发病占发病总数的75.63%;病例中<8个月龄占8.28%,8个月龄~4岁占21.38%,5~7岁占24.87%,8~14岁占24.13%,>14岁占21.38%;麻疹病例无免疫史占12.12%,免疫史1剂占45.63%,免疫史2剂占21.52%,免疫史不详占20.73%;病例中以散居儿童和学生发病为主,分别占44.14%、47.36%。在局部地区学校出现麻疹暴发流行,流动儿童发病率较高,麻疹疫苗第二剂接种率较低。应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保证麻疹疫苗高接种率,控制学校麻疹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市2005年麻疹的流行情况,掌握麻疹的流行规律,为我市的麻疹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2005年1~8月份我市6个旗县通过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上报的麻疹病例数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5年1~8月份我市6个旗县麻疹报告病例140例,死亡病例0例,报告麻疹发病率为10.22/10万;麻疹病例呈散发,1~5月份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小年龄人群,小于10岁的病例为73例,占全部病例数的52.1%;报告140例麻疹病例中,无免疫史的36例,占25.7%;免疫史不详者60例,占42.9%;且麻疹发病呈明显的周期性分布,平均每3年1个周期.结论:我市麻疹发病呈散发状态,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小年龄人群,无接种史或接种史不详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为控制我市麻疹疫情应加强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V)的常规免疫,适时开展MV强化免疫,定期进行查漏补种工作,同时建立敏感的麻疹监测系统,是我市控制麻疹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安丘市2005~2009年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麻疹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安丘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系统的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安丘市共报告麻疹病例5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2/10万,2008年发病率最高为5.09/10万,呈散发状态;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发病率较高;3~5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最小年龄4月龄,最大年龄47岁,学龄儿童和20岁以上成年人为高发病人群。结论建议加强对人口集中且流动性大的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免疫规划工作管理,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疫苗补种工作是降低安丘市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我县麻疹发病特点,更好地指导我县消除麻疹工作.方法资料源于国家传染病疫情信息网华县疫情信息报告网,对我县2005年-2011年的麻疹病例进行了认真核对分析.结果2005年-2011年共发病39例,无死亡病例,2006年发生1次麻疹爆发流行.报告发病率:2005年发病率1.92∕10万,2006年发病率为3.00∕10万,2007年发病率,2008年发病率0.54/10万2009年发病率0.54/10万,2010年发病率2.42∕10万、2011年发病率1.24/10万.结论我县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流动儿童和麻疹疫苗下限月令儿童发病呈上升趋势.消除麻疹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宁夏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疫情监测系统上报的2005-2010年麻疹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免疫接种及实验室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宁夏麻疹报告发病率由2005年的38.2/10万降至2010年的1.42/10万;麻疹发病呈季节性分布,3~6月份为发病高峰;年龄发病所占比重最大的是1岁以下婴儿和20岁以上人群;2010年8月龄以下儿童所占比重明显增加;2010年8月龄以上无免疫史(包含免疫史不详者)50例,占总病例数的56.82%,其中8月龄~1岁无免疫史13例,占总病例数的14.77%;实验室检测73株麻疹野病毒基因型,72株为H1基因型。结论宁夏需要进一步通过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麻疹病例监测等措施来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2005-2009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5-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麻疹流行特点,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年度麻疹发病统计表,对2005-2009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共报告麻疹病例12 187例,年均发病率为10.17/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达14.97/10万;2009年发病率最低,为6.03/10万。不同年份间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盟市均有病例报告,不同地区间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月份均有发病,以3~6月份发病最多,占77.6%。发病年龄属混合模式,以1~14岁为主,占40.3%,同时出现双向移位现象,即大年龄组(≥15岁)和<1岁组病例数增加,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2.0%和17.7%。结论针对易感人群麻疹强化免疫可降低麻疹发病,为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应进一步加强麻疹复种和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东莞市常平镇2005—2007年麻疹疫情分析及防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东莞市常平镇麻疹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定防制对策,降低发病率,保护易感人群。方法收集2005-2007年东莞市常平镇的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东莞市常平镇共报告麻疹病例36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46/10万,年均发病率外来暂住人口显著高于本地人口(χ2=10.354,P﹤0.01);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周期性,3~8月份发病例数占全年总数的87.2%,流行模式为散发和爆发并存,以散发为主;发病年龄向低年龄组(﹤8个月)和高年龄组(﹥14岁)转移;2005年以来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年平均接种率为90.2%,本地儿童高于外来流动儿童。结论外来暂住人口中的散居儿童和工厂员工是东莞市常平镇麻疹发病的主要对象,外来暂住人口数影响当地麻疹发病率。建议采取以加强外来流动儿童麻疹常规免疫和外来青工麻疹免疫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红  黎景全  杨华可  黄勇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636-1637,1639
目的了解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流行情况,探讨预防控制麻疹的策略,为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东莞市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对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2~2006年东莞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病例583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4/10万。每年5—8月份为发病的高峰期。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居多,占5年发病总数的54.3%。2006年统计外地儿童占发病人数的70.0%,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占57.6%(731/1268)。2005年麻疹-IgC,抗体水平监测儿童组和成年组保护率分别为62.1%和51.5%。结论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发病率呈上升之势,呈小年龄组发病模式。外来青年工人和外来儿童是麻疹发病的易感人群.故应加强麻疹痘苗接种。  相似文献   

9.
时忠明  段世彬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122-123,128
目的 通过对济宁市城区近几年来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城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08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08年麻疹发病327例.2006年麻疹发病率有所升高,2007年转低,2008年又大幅度上升,分别为4.76/10万、0.95/10万、72.14/10万.发病呈春季单一高峰,主要分布在每年3~5月份,占全部病例的61.77%.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儿童和18岁以上成年人,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9.24%和37.61%,其中<8月龄的婴幼儿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16.21%.发病年龄上呈现"双相移位",流动人口病例占50.46%.病例中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的占11.31%,无免疫史(不含<8月龄婴幼儿,不足以接种年龄)占18.96%,免疫史不详的占53.52%.结论 应扎实做好儿童免疫规划基础工作,重点抓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接种,同时建议调整麻疹疫苗的免疫程序,建立新的成人免疫规划体系,建立牢固的人群免疫屏障,预防和控制麻疹流行.  相似文献   

10.
沈红  刘毅 《医学动物防制》2013,(12):1328-1330
目的分析十堰市麻疹疫情流行特点和规律,探讨加速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为消除麻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麻疹疫情资料及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2005—2012年共报告病例1303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94/10万。2005—2011年麻疹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2012年迅速下降,发病率降至最低,不同年度间发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443.052,P〈0.01)。8个县(市、区)中,茅箭区年均发病率最高,超过10/10万,其次为房县7.82/10万,竹山县最低为1.08/10万。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3—6月份,共发病850例,占病例总数的65.23%。发病最小年龄3月龄,最大年龄65岁,1一岁年龄组病例最多占31.62%,其次为〈1岁年龄组,占25.63%,15~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少,占4.99%。结论十堰市近年来麻疹疫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个别县(市、区)疫情形势严峻,需要继续加强监测;加强常规免疫服务,加强人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加强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管理等,根据各县(市、区)实际情况,适时开展针对性较强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提高人群免疫保护水平,将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天津市蓟县2005-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天津市蓟县2005-2010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共报告麻疹72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80/10万,呈下降趋势。发病例数最多的是渔阳镇,占28.12%;3~5月份为麻疹高发季节,占76.95%;发病以散居儿童、农民和学生为主;男女性别比例为1.28∶1;发病年龄呈现典型的小年龄组模式和趋向大年龄组模式,≤1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增加,占33.06%,≧20岁成人发病也占较大比例,占35.94%。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适时在重点地区和人群中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对麻疹病例的监测工作,做好麻疹散发和暴发疫情的防控工作,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骆小力  姚志林  刘叶花 《中外医疗》2008,27(30):168-169
目的 了解昆山市2005~2007年麻疹流行特征,探讨及发病原因,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5~2007年昆山市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7年昆山市累计报告了1030例麻疹病例,年均发病率23.91/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5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占总报告病例61.84%.麻疹发病年龄有"双向移位"现象.结论 昆山市麻疹发病可能有周期性规律.易感人群积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另外,病例逐渐向成人和未到免疲年龄段人群转移,因此达到消除麻疹目标,除要做好儿童常规免疫外,加强成人麻疹监测和免疫也具有重要意义.解决麻疹发病的"双向移位"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滨州市麻疹流行特征,为做好麻疹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滨州市2009-2016年麻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2009-2016年共发生麻疹病例805例,年均发病率为2. 63/10万,各年发病率为0. 05/10万~10. 22/10万。每年麻疹发病高峰为2~5月。男性病例数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 22∶1。<2岁麻疹病例占27. 95%,≥20岁麻疹病例占64. 47%。麻疹病例以农民(47. 45%)和散居儿童(29. 94%)为主。有明确免疫史者仅占8. 07%。结论滨州市麻疹疫情在可控水平,为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水平需做好适龄儿童以及重点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补种工作,同时做好麻疹防控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1-2013年广州市番禺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麻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的麻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广州市番禺区共报告麻疹122例,麻疹发病率逐年上升,分别为0.07/10万、1.82/10万和5.34/10万。5-8月为麻疹发病高峰期,占总病例数的54.1%。发病率呈北部高发的态势,大石街、洛浦街、钟村街和南村镇发病率较高。5岁以下散居儿童是发病主体,占病例总数的59.02%。所有麻疹病例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110例,占病例总数的90.16%。结论番禺区麻疹发病年龄构成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应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控制麻疹流行的策略,为2012年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临沂市2004~2009年麻疹疫情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9年我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383例,2008年发病率12.65/10万,达20年来最高水平;发病主要集中在3~4月,其他季节时有麻疹爆发;麻疹病例的年龄分布呈偏态分布,发病主要集中在6岁以下儿童,占73.56%(1753/2383);未免疫及免疫史不详的占77.05%(1836/2383);发病人群中散居儿童居多,占67.1%(1599/2383),其次为农民和民工,占11.2%(267/2383)。结论保持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工作;加强儿童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及补种工作;提高监测水平和质量是防控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张掖市麻疹暴发流行特征,并提出相应控制对策,以减少暴发流行发生。方法对2005年张掖市麻疹流行情况、暴发疫情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gM抗体。结果全年发生麻疹628例,报告发病率49.54/10万。发生暴发6起,波及5县(区)7个乡镇,发病107例,发病率8.46/10万,发病季节分布在3~5月份,10~19岁中小学生发病居多。无免疫史占1.87%,有免疫史占44.86%,免疫史不详占53.27%。结论为控制麻疹暴发流行,今后必须提高MV复种率;加强冷链运转,提高接种技术,提高常规免疫接种质量和免疫成功率。近期有必要对全市9月龄~14岁儿童开展MV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仁寿县2005~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和制定控制与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仁寿县2005~2009年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9年仁寿县共报告麻疹病例12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60/10万,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偶有流行;4~9月为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主要是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和学生.小于8个月和大于18岁年龄组麻疹发病有增多趋势;报告的126例麻疹病例中,达到MV免疫月龄(≥8月龄)的有106例,其中无免疫接种史的46例(43.40%);有免疫接种史的34例(32.08%);免疫史不详的26例(24.52%).结论:加强麻疹的监测、保持MV高接种率、实施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有效防止麻疹暴发流行,将是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新密市麻疹发病状况 ,探索麻疹流行规律 ,以便更好地控制麻疹暴发。方法 对新密市 2 0 0 0年~2 0 0 1年经实验室确诊的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a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 5 2例 ,麻疹发病率分别为3 4 2 /10万和 3 6 5 /10万。全市麻疹病例呈散发和暴发并存的状态 ,局部地区的暴发病例直接影响着全市的发病水平。病例主要集中在 7岁以下儿童 ,分别占 84 %和 88 88% ,年龄组以 <1岁组麻疹发病居多。结论 麻疹发病与实际接种率不高和免疫失败有关。应加强基础免疫并提高免疫覆盖率和疫苗免疫成功率 ,以控制麻疹暴发。如何降低 <1岁组麻疹发病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红  谢桂萍  钟小琳  刘军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9):1089-1089,1102
目的为了解深圳市某辖区2007~2009年的麻疹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深圳市某街道2007~2009年麻疹流行状况。结果该辖区2007年麻疹发病率10.84/10万;2008年麻疹发病率为12.50/10万;2009年麻疹发病率为2.79/10万。3年合计麻疹发病257例,无死亡病例,均为外来户籍,本地户籍无病例。有3个发病高峰,均为每年的8月份。8个月至14岁儿童发病率最高,近一半的散居儿童。发病率最高的是长龙、水径、三联等3个社区。无麻疹接种史或免疫不祥史的占近99%。结论全市连续3年开展"消除麻疹专项强化免疫活动",控制效果较为明显;应继续加强14岁以下流动儿童的常规免疫及其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0.
阳江市2005~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阳江市2005~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阳江市2005~2008年麻疹疫情报告和麻疹监测系统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其流行特征及流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阳江市2005~2008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 137例,年均发病率为12.14/10万。病例分布于41个乡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83.7%,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3~7月为发病高峰期,占总病例数的61.65%。8月龄~6岁和7~14岁两个人群分别占总病例数的65.88%、23.94%,平均发病年龄为5.74岁。患者以本地居民为主,占68.43%。88.04%的麻疹病例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33.70%为实验室血检确诊病例。在520例病例中有54.04%住院隔离治疗。结论:阳江市麻疹发病近年呈上升趋势,14岁以下儿童麻疹免疫空白人群较多,应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患者住院隔离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