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DTNBP1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连锁关系。方法:收集到2个精神分裂症多发家系共54个个体,其中9个受累个体的血样,选取DTNBP1基因附近4对微卫星标记引物(D6S422、D6S289、D6S276、D6S309),采用两点和多点非参数连锁(NPL)分析和Genohunter 2.1软件对这2个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D6S276两点NPL值为0.978(P=0.086),多点NPL值为1.033(P=0.069),未达到验证性连锁的阈值。D6S422两点和多点NPL值分别为0.154和0.204(P均>0.05);D6S289两点和多点NPL值分别为0.457和0.685(P均>0.05),D6S309两点和多点NPL值分别为0.221和0.324(P均>0.05)。结论:未能验证DTNBP1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连锁关系,但亦不能排除该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D3受体(DRD3)基因、D4受体(DRD4)基因、多巴胺转运体(DAT1)基因、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5-羟色胺2A受体(5-HTR2A)基因、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等与强迫谱系障碍(OCSDs)的连锁关系。方法:选取一个连续3代发病的强迫谱系障碍家系,共20名,量表采用遗传研究诊断问卷(DIGS)及遗传研究家族问卷(FIGS)。采集该家系中12个正常个体,8个受累个体的血样,选取DRD2、DRD3、DRD4、DAT1、COMT、5-HTR2A、5-HTT基因附近27对微卫星标记引物,采用两点和多点非参数分析的方法对该家系进行连锁分析。结果:27对微卫星标记位点的两点和多点非参数分析LOD值(NPL值)均未达到验证性连锁的阈值(NPL=1.2)。结论:未能验证DRD2、DRD3、DRD4、DAT1、COMT、5-HTR2A、5-HTT基因与OCSDs的连锁关系,但亦不能排除这些基因与OCSDs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NR1亚单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连锁关系。方法选取NR1亚单位基因所在区域的2个微卫星标记D9s1838和D9s1826,对94个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DSM-Ⅳ)的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受累同胞对及家系成员共376个个体作基因分型,其中男性194名,女性182名。采用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制订的《遗传研究诊断问卷》(DIGS),对家系成员躯体和精神状况进行评定;采用NIMH制订的《遗传研究家族问卷》(FIGS)了解家系结构。选用GENEHUNTER2.1软件对分型资料进行非参数连锁分析。结果两点、多点非参数分析最大LOD值均位于D9s1826,分别为1.70(P=0.050),2.08(P=0.015),两者均大于验证性连锁阈值1.2。结论NR1基因区域微卫星标记与精神分裂症存在验证性连锁关系,提示NR1基因可能为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定位双相障碍易感基因.方法 采集7个双相障碍高发家系,共90例家系成员,患者27例.选择6个染色体区域中的30个微卫星标记初步扫描,初步扫描结果阳性的区域选取12个微卫星标记精细扫描.GENEHUNTER2.1软件行连锁分析.结果 初步扫描D21S263、D21S1252和D22S423位点nonparametric logarithm of odds(NPL)值分别为1.64、1.41和1.40.精细扫描D21S262位点和D21S1920位点家系成员法和同胞对法计算NPL值分别为1.44、1.52、1.54和1.89.结论 21q22.11-13和22q13.1可能存在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A亚单位基因(NR2A)与精神分裂症的连锁关系。方法选取NR2A亚单位基因所在区域的3个微卫星标志[D16s407、D16s3075及NR2A启动子区的1个(GT)重复序列],对中国汉族81个独立精神分裂症受累同胞对及其家系成员共324个个体作基因分型,其中男166名,女158名,患病同胞对81个162例。采用受累同胞对法对分型资料进行非参数连锁分析。结果324人的两点、多点非参数分析最大LOD值均位于D16s407,分别为2.643(P=0.004),2.504(P=0.005),均大于2.2。结论NR2A基因微卫星标志与精神分裂症存在提示性连锁关系,NR2A基因可能为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DTNBP1基因与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DTNBP1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连锁关系.方法:选取DTNBP1基因附近的微卫星标志D6s 289,对81个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受累同胞对及 家系成员共324个个体作基因分型,其中男166例,女158例,患病同胞对81对162例.对分型资料进行非参数连锁分析和传递不平衡分析.结果:两点非参数分析Lod值为0.697 57(P=0.264 885),传递不平衡分析无阳性发现.结论:未能肯定DTNBP1基因是否为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个精神分裂症多发家系染色体候选区域的连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q21-22,1q32-44,5q21—33,6p24—22,8p22—21,10p15—11,11q23—24,11p15,12q23—24,13q32—34,22q11—12,9q34,16p13,12q13,17q25及19q13等染色体候选区域与精神分裂症的连锁关系。方法 选择候选染色体区域的微卫星标志,对湖南省永州市一个汉族精神分裂症多发家系进行基因组扫描。用Linkage5.1软件包及Genehunter2.1软件包进行参数和非参数连锁分析,并构建最可能的单体型。结果在染色体11q23.2-24.2区域获得3个连续高的多点非参数分析LOD值,在D11s925处获得的峰值为4.33(P=0.016),超过显著性连锁的阈值。与D11s925相邻的D11s898及D11s4151在多点非参数分析中的LOD值分别为1.57和3.82。对11号染色体上的6个微卫星标志进行单体型分析,D11s902与D11s898之间存在重组,提示可能的疾病基因在D11s902远端。结论 11q22.1-24.2区域可能包含有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既往有阳性发现的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基因(glutamate receptor,metabotropic 5,GRM5)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进行验证.方法先用affymetrix 6.0芯片对89例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1000例正常对照的DNA分别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而后在另一个样本-100个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中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进行了GRM5基因6个 SNP 位点 (rs591849,rs16915130,rs3899716,rs2133395,rs597462,rs1942486)的检测.用 HaploView4.1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89例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1000例正常对照的全基因关联分析显示,GRM5基因的rs16915130位点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χ2=39.895,P=2.68×10-10),然而通过6个SNP位点及所构建的单倍型在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家系的验证却不支持GRM5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关联(P>0.05).结论 本研究不支持GRM5基因与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关联.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患者单胺氧化酶A和B基因的连锁不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单胺氧化酶A(MAOA)和B(MAOB)基因间连锁不平衡。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微卫星DNA重复序列多态性技术 ,对上海地区 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88名健康者作了MAOA(CA)n和MAOB(GT)n两种微卫星DNA的多态性分析。结果  (1 )MAOA(CA)n基因座的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P >0 0 5) ;(2 )MAOB(GT)n基因座中 1 76bp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呈正关联 ,相对危险度 (RR) =8 2 0 (χ2 =7 42 ,P <0 0 5) ;(3) 1 1 6/ 1 76单体型与精神分裂症也呈正关联 ,RR =5 39(χ2 =4 2 6 ,P <0 0 5) ;(4) 1 1 6/ 1 76单体型的连锁不平衡系数 (δ)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 0 0 30 9(t=3 0 9,P <0 0 5)和 0 0 0 5 1 (t=1 0 1 ,P >0 0 5) ,患者组中δ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MAOB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正关联 ,而MAOA和MAOB基因间的连锁不平衡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染色体22q11泛有素融合降解1型蛋白基因(UFD1L)和腭心面综合征缺失的核定位信号基因(NLVCF)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在138例吉林省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父母双亲的核心家系中,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方法对UFDlL基因rs1547931(G/C碱基改变)和NLVCF基因rs1473109(C/T碱基改变)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检测。应用基于家系的连锁不平衡方法,包括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HRR),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及Transmit双位点单体型分析,分析基因型数据。结果 (1)HRR显示UFDlL基因rs1547931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χ^2=4.260,ν=1,P=0.039),NLVCF基因rs1473109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2)TDT显示UFDlL基因rs1547931与精神分裂症有连锁和关联(χ^2=5.333,ν=1,P=0.021),NLVCF基因rs1473109与精神分裂症无连锁及关联;(3)Transmit双位点单体型分析显示rs1547931-rs1473109单体型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χ^2=9.723,ν=3,P=0.021),rs1547931(C)-rs1473109(T)单体型与精神分裂症呈负相关(χ^2=6.607,ν=1,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UFD1L基因本身或其附近的基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