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脉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治疾病方法,张仲景在继承《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难经》等汉代以前医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撰写出《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础。脉诊在仲景诊治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脉学方面有许多独特之处,在脉象与主病方面已形成体系,有关脉学的论述是后世研究脉学的纲领[1]。在《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原著篇名大多冠以"XX病脉证并治",在其条文中论述脉象者145条,占全书条文的1/3以  相似文献   

2.
陶汉华 《河南中医》1997,17(3):138-138
“蚕”与“卧蚕”陶汉华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主题词中医名词注释《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云:“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对此段“如蚕新卧起状”...  相似文献   

3.
一、劳淋何×,男,75岁。1976年2月14日就诊。头晕耳鸣,自汗,畏寒发热一周,伴腰酸,少腹拘急,小便频数而黄赤热痛。舌淡红,苔白滑稍厚,脉弦强鼓指。证属肝肾阴亏兼挟湿热之劳淋。治以滋养肝肾兼清湿热,方用杞菊地  相似文献   

4.
《医古文》教材中有三处对“时”、“不时”的注解,①《史记·扁鹊传》;“太子病血不时。”五版、六版注:不时,不按时(运行)。②《左传·泰医缓和》:“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五版注:不时,不按时,指不分昼夜晦明.③《吕氏春秋·尽数》:“食能以时,身必无灾。”五版注:以时,按时。以上(下文简称为例1、例2、例3)笔者认为值得商榷.仔细分析以上工住,皆欠准确。“时”作副词时,具有“按时”义,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其后面的动词,如“秋水时至”、“学而时司之”。但当官后面没有动词时,则其意义和语法作用都有了变…  相似文献   

5.
张建斌 《中国针灸》1998,18(4):239-240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中“徐疾”的含义,是全句的关键所在。《灵枢·小针解》和《素问·针解》对此有不同解释,笔者认为二者不可能都符合原义。为此进一步探究,作《“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释义》(《中国针灸》1995年第1期)一文。对此,有同道表示不同观点。笔者重温《内经》,反复比较和推敲,认为原文中“徐疾”仍应该指脉象,理由如下。1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并非针刺方法首先,不妨去掉《素问·针解》和《灵枢·小针解》两文的注释部分,单从保留的原文来看,其词句结构与《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至“以针为之”完全…  相似文献   

6.
7.
《素问》“术数”小议翟福兴,翟林海河南省辉县市第三人民医院(453621)主题词《素问》,中医名词,注释《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里“术数”和阴阳相提并论,置于同等重要地位,可见其意义非同一般。但究竟“术数...  相似文献   

8.
9.
《金匮要略》“暴腹胀大”觅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暴腹胀大”一语出自《金匾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五版教材)第八条。原文曰:“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优弦者,痉。”教材谓此句“其理未明,当存疑”。“暴腹胀大”前承六条之煞尾“发其汗已,其脉如蛇”,后接“脉如故,反伏弦者,痉。”前句意同第四条所云“太阳病,发汗过多,因致痉”,旨在说明误汗伤津液,人体脱水,可致癌病。津沮丧失,脉管失盈而变为软批,脉象伏弦,放云“发其汗已,其脉如蛇”,为痉病仍存之脉象。后句“脉如故,反优弦者,痉”,旨在讲述各种原因引起的人体失水,在没有恢复前,诊脉脉管失盈,脉…  相似文献   

10.
11.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病名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南夷 《新中医》1994,26(2):7-9
本文回顾了中医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认识过程,并就该病的中医病名展开讨论,认为中医也以“心衰”名之为妥,因“心衰”一词,即使从中医的角度而言,亦能较好地揭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临床特点及转归预后,且符合中医的文化习惯,易为中医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鬼门”为汗孔,“开鬼门”便成了发汗法的代名词。此解古今似无疑义。《简明中医辞典》(二版)亦作是解。对此,笔者有不同管见,现略陈于下。鬼,古通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引《白虎通》诠释说:“魄者,迫也。犹言迫迫然箸于人也。”《素问·五脏别论》称肛门为魄门,明确写道:“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难经·四十四难》亦称肛门为魄门,为七冲门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古代医籍的有关论述来看,“天地”与“阴阳”也是同一个事物两个不同方面的概念,而不是两个不同事物的概念。祖国传统医药学的产生与发展,同其他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样,不但同中国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哲学紧密相关,而且以它为指导思想。《黄帝内经素问》这部医典中,就充满了“天地”、“阴阳”为万物之本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该典中不但明确指出“天为阳,地为阴”(《阴阳离合论》)、“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而且明确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应象大论》)。其他各时代的著名医家,也都无不继承和发扬了《黄帝内经素问》的优良传统,论述“天地”,“阴阳”的关系及其在祖国医药学中的运用与发展。如金元四大家中的朱震亨,就曾在他的代表作《格致余论·  相似文献   

14.
《金匮》文字简奥,有些字(词)往往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含义,此时如果不紧扣原文,不结合病机理解,则可能有违经旨。本文就教学中遇到的此类问题,试举数例如下。1 “下利清谷”与“清便自调”《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十四条:“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文中“下利清谷”是云泻下清稀或水样便,中挟有不消化食物,“清”自然作“清稀”或“清水样”解。但在“清便  相似文献   

15.
凡从事中医者,无不读“阴阳五行”也,然对五行中之相乘相侮之“侮”,有读Wu者,亦有读hui者,而读Wu者责之读hui者之错。但笔者却有不敢允同之感,其理是: “侮”,根据五行生克关系为反克之意,系一种病理现象。考诸字典,“侮”本义有欺侮凌辱之意,并未含有“反”义,而悔有懊悔、反悔、悔改之义。因此,读hui其义与五行反侮之义甚为吻合。  相似文献   

16.
一、邪正的定义一般认为,“邪”就是外来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邪气——致病因素。“正”就是内在的,能维持人体健康的正气——机体的抗病能力。近年来认为,邪正就是现代医学中所说的病原体和抵抗力,由此看来“邪”即病因病原和致病因子。“正”即精神、形气、气血、正常机能活动力。祖国医学中所说的正气、本是一种概念,所谓概念,是人类思  相似文献   

17.
18.
顾向东 《中医研究》2010,23(5):76-77
仲景之《伤寒论》第180条谓:“阳明病,胃家实是也。”作为阳明病提纲,对于此条的理解,历代注家各有见解。本文试对其中主要注家之说作一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气化”与“气机”的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二者都联系到“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而气化与气机则是由气的运动变化及其运动形式,派生出来的两个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概念。气化,化者化生转化。气化财是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即人体之内阴阳之气,如:精、气、血、津液等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简言之,即气的运动变化。气化之实质乃人体之气的新陈代谢变化,包括物质转化与能量转换。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内经》为源,兼取张仲景的发挥、叶桂的补充,从临床角度对“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进行论证,认为“取决于胆”乃取少阳胆气升发、疏泄的功能,来协调五脏六腑,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气血顺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