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胃肠外营养联合施他宁治疗胰外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运用全胃肠外营养 (TPN)和施他宁非手术治疗胰外瘘患者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TPN和施他宁联合治疗 19例胰外瘘患者的治疗情况。TPN治疗均采用TNA 3L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患者所需热卡按H B公式计算基础能耗与应激系数的积数值作为参考值供给 ;施他宁 6mg加入 10 0 0ml生理盐水中 2 4小时持续静脉滴注 ,连用 7天后改为每天 12小时持续静脉滴注。结果  18例患者瘘道闭合时间为 8~ 32天 ,平均 14天 ,均治愈出院 ;1例未治 ,死亡。结论 TPN联合施他宁治疗胰外瘘 ,避免了二次手术打击 ,平均愈合时间缩短 ,在胰外瘘患者的非手术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全胃肠外营养长期使用可引起肠粘膜萎缩、通透性升高,肠道免疫功能障碍和肠细菌移位,谷氨酰胺可减轻全胃肠外营养对肠道的不利影响,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本文就谷氨酰胺对肠道免疫的正性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应用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四年63例高龄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应用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过程.结果63例患者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好,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高龄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应用全胃肠外营养并加强相关护理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正氮平衡、促进切口愈合、减少胃肠瘘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常的营养代谢是维持人体各脏器正常功能和生命的必要条件。但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的问题却是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有些危重病人不是死于原发疾病而死于营养及代谢紊乱。通过外营养代谢的监测、支持,可改善病人的全身情况,提高病人对各种医疗措施(手术、放疗、化疗等)的耐受性,促进创口的愈合,有利于病变的恢复,提高  相似文献   

5.
全胃肠外营养九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简称TPN)1968年由Dudrick等首先提出,国内一些单位自七十年代初相继将TPN用于临床。然而由于TPN治疗所需条件设备较复杂,这一疗法至今未能在国内基层医院广泛开展。能否在方法上简化一些便于推广呢?我们自1984年1月至1985年12月连续用TPN治疗9例病人,在中心静脉置管方法,营养液的输入,应用胰岛素和氯平衡的监测上作了简化或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临床资料、方法和结果1.本组男8例,女1例。年龄34~70岁,平均49岁。4例胃肠道瘘,2例肠梗阻,1例幽门梗阻,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1例肝右前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关于胃肠外营养(TPN)时胃肠激素的影响已经有诸多报道,但是由于实验设计各不相同,因而一直未能得到公认的权威性结论.为了准确地判断TPN对胃肠激素的影响,必须排除静脉置管和营养物质给予方式对血清胃泌素和促胰液素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取24只体重在150~180g的Fisch-er 334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基准组,经口进食组和TPN组.实验开始,每组均给予6天的氨基酸饮食,到第7天,除对照组外,所有动物均在麻醉下行腔静脉插管,用肝素使静脉置管保持通畅.静脉置管后,经过4  相似文献   

7.
家用不卧床全胃肠外营养(TPN)技术已研究成功,可使静脉高营养的临床应用范围扩大到门诊病人。在美国,据估计目前约有3,000名病人接受这一疗法,今后还将日益增多。本  相似文献   

8.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为轻度与自限性者,临床并发症很少,不必考虑营养支持,但如胰腺炎严重或并发假性囊肿与瘘,或发展为慢性胰腺炎,或为胰腺癌病例,营养消耗就很显著,致并发症率与死亡率增高。 1975~1984年期间Duke大学医院共收治1,245名胰腺疾病病人,其中121例(7.9%)接受全胃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9.
10.
一、营养在外科临床的重要性在外科临床中常常有一些疾病妨碍食物的摄入,或影响食物在胃肠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另外有些疾病呈高代谢状态,需要的营养超过正常的几倍,即使能正常进食、消化、吸收仍远不能满足需要,出现相对地营养不足。营养不足所产生的病态,是在外源性营养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身体将动用自身的组织作为营养的来源;体内的脂肪和肌肉以及内脏的蛋白质用于供应热能的需要。在完全禁食的情况下体重可每日减轻500g,氮从尿中的丢失量每日可达7~10g,氮代谢呈显著负平衡。此外还出现细胞外液过多,红细胞缩小和血浆白蛋白降低等一系列体液和电解质变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也会影响细胞的代谢、生理和生化功能,以及身体的免疫能力。因此,有些  相似文献   

11.
全胃肠外营养(简称TPN)在临床应用广泛,我科自1998.10~2000.5对52例病人进行TPN支持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外静脉营养(PN)在腹部外科术后胃肠吻合口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4例胃肠吻合口瘘患者分成两组,胃肠外静脉营养(PN)为治疗组32例,另未采用PN32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愈合时间、体重、上臂肌围、血清自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等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胃肠吻合口瘘临床处理中及时应用胃肠外静脉营养(PN)支持有助于改善愈后。  相似文献   

13.
全胃肠外营养(TPN)已成为对严重消化道障碍病人进行营养支持的公认手段。然而,由此而引起的许多意想不到的代谢紊乱屡见报道。本文评述某些顽固、棘手的并发症的发病机理,并介绍处理方法。胆汁郁积性肝炎:11例接受2~28周TPN治疗的婴儿,肝脏病理改变为肝内胆汁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外科重症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效果。方法我科自1996年8月~2004年2月运用TPN治疗外科重症86例,其中肠瘘24例,急性胰腺炎30例,肿瘤晚期27例,创伤5例。结果未发生与TPN有关的严重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提高了生存率。结论运用TPN时应加强管理,严格操作。在能满足临床需要的基础上,监测内容,热量供应可根据具体病情特点.做出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5.
胃肠外营养器官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外营养不仅可以改善器官移植受体的营养状况,而且,通过选择性地应用某些不同的营养成分还能起到免疫抑制作用,本文就器官移植过程中胃肠外营养的应用方法,作用原理及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全胃肠外营养(TPN)在近代医学中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措施,对提高危重病人的治愈率及重大手术的成功率有积极的作用,但它也需要有一定的物质,监护条件与有关的知识。现根据我科应用TPN15年来的情况,对一般医院怎样应用这一技术,提出几点意见。一、TPN含义与应用范围TPN指病人不能从胃肠道或不宜从胃肠道补充营养,所有营养物质均从胃肠外(包括静脉与肌肉)供给,以达到病人当时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它有别于日常从周围静脉输入部分营养物质的方法。全部营养物质均可经周围静脉或腔静脉输入,但  相似文献   

17.
胃肠道术后全肠外营养效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胃肠道手术后患者应用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将236例接受胃肠道手术患者(非重度营养不良)随机分为TPN组和对照组,比较TPN组(术后给予氨基酸、脂肪乳剂、葡萄糖和电解质)与对照组(术后仅给予葡萄糖和电解质)术后营养状况、空腹血糖、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TPN组与对照组术后氮平衡及血浆蛋白变化无明显差异,术后14d体重丢失分别为(1.6±2.6)kg和(2.8±2.3)kg(P<0.01),术后3d空腹血糖分别增高(4.96±2.86)mmol/L及(2.08±2.22)mmol/L(P<0.01),TPN组术后肝功能指标升高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TPN组11.02%,对照组9.32%(P>0.05),住院时间TPN组(28±12)d,对照组(26±11)d(P>0.05).结论:对术前营养正常或轻中度营养不良患者,在接受胃肠道手术后常规应用TPN治疗没有实际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鼠肝切除全胃肠外营养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建立的大鼠肝切除全胃肠外营养模型具有如下特点:①采用术前不禁食、术中皮下输液、避免失血及缩短手术时间的方法,大鼠对手术的耐受性明显提高,可使术后7天死亡率明显下降;②联合使用戊巴比妥钠及少量乙醚吸入麻醉,大鼠术后清醒快且呼吸道感染很少;③术后每天提供573kJ/kg的热量,大鼠能很好地耐受;④应用弹簧及肝素锁双重防旋装置,可有效地防止导管扭曲和液体参漏。  相似文献   

19.
全胃肠外营养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合理全胃肠外营养(TPN)对硬化肝的影响.以便预防和治疗TPN相关的并发症。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8只.肝硬化对照组6只.肝硬化TPN组7只。观察大鼠生存情况,各组大鼠实验前后体重、肝重/体重比值的变化,TPN组大鼠氨平衡情况,肝功能、肝甘油三酯(TC)、胆固醇(CHO)含量、门静脉血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的情况。结果 除TPN组一只大鼠因输液过快,肺水肿死亡外,其余大鼠均成活.实验前后体重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TPN组血清TBIL、AST和ALT无显性差异(P>0.05),ALB、A/G比值明显降低(P<0.05),肝TG、CHO含量明显升高(P<0.05),门静脉血胰岛素、C肽浓度升高不明显,而胰高血糖素浓度明显升高(P<0.05).肝脂肪变性程度,正常组为0级,对照组Ⅰ级,TPN组Ⅳ级。电镜观察,肝细胞质内对照组有少量的脂肪滴,而TPN组有多量的脂肪滴,两组肝细胞质内线粒体均轻度肿胀。结论 合理的TPN对硬化肝仍有损害.且TPN也未能增加血清白蛋白浓度.因此硬化肝TPN时必须预防和治疗进一步的肝损害,且必须用白蛋白强化。  相似文献   

20.
<正>据报道,我国现有住院患者中40%~50%属营养不良,需营养支持,而实际获得治疗者不足20%。在危重患者中,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tal nutritionTPN)是各种营养治疗措施中条件要求较高、操作难度较大者。1994年12月~2000年元月,我们在较为简陋的条件下进行了16例TPN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