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胃上部癌根治性手术路径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上部癌手术路径的合理选择.方法 回顾总结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64-2004年经手术治疗的803例胃上部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手术341例,经胸或胸腹联合路径462例.结果 经腹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170 min,术中平均输血量200 ml;经胸或胸腹联合入路组则分别为220 min和65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经腹入路组切缘癌残留发生率5.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而经胸或胸腹联合入路组则分别为6.7%和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住院时间经腹入路组(平均21.0 d)明显短于经胸或胸腹联合入路组(平均26.6 d,P<0.05).结论 胃上部癌切除术手术路径的选择应依据肿瘤的具体情况而定,经腹路径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腹与经胸入路行胃底贲门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将80例接受胃底贲门癌根治术的患者为2组,各40例。经腹组行开腹手术,经胸组实施开胸手术,比较2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食管切缘癌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恢复时间及2 a生存率。结果经腹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及食管切缘癌残留率高于经胸组;术后平均恢复时间及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经胸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和经胸手术入路实施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和病变的局部情况以及术者自身的技术特点,个体化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手术入路(经胸腹联合入路、经胸入路、经腹入路)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手术治疗的60例SiewertⅡ型AEG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采取腹腔镜手术中联合左胸小切口(胸腹联合组);22例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经胸组);21例实施腹腔镜手术(经腹组)。比较3组病例的胸腹腔清扫淋巴结情况、食管及胃切缘距离肿瘤长度、肺部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1)胸腔清扫淋巴结数:胸腹联合组与经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无法清扫胸腔淋巴结。(2)腹腔清扫淋巴结数:胸腹联合组多于经胸组(P<0.05)。(3)食管切缘长度:胸腹联合组大于经腹组(P<0.05)。(4)胃切缘长度:胸腹联合组大于经胸组(P<0.05)。(5)手术时间:经胸组较胸腹联合组短(P<0.05)。(6)术中出血量:胸腹联合组较经胸组明显减少(P<0.05)。(7)并发症:胸腹联合组未损伤膈肌,与经胸组相比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随访示,胸腹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期较经胸组和经腹组有所延长(P=0.048)。结论 采用腹腔镜联合左胸小切口有助于提高SiewertⅡ型AEG手术的根治性,减少手术的创伤和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病人康复更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经腹经膈肌胸腹联合治疗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收治的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全腹腔镜下经腹经膈肌胸腹联合途径行全胃切除+π型食管空肠侧侧吻合术,观察淋巴结清扫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第110组淋巴结数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随防情况等。结果:淋巴结清扫时间平均(105.91±2.92)min,消化道重建时间(70.00±3.13)min,术中失血量平均(80±20)mL,术后平均住院(9±2)d,淋巴结清扫总数(35.5±5.5)枚/例,第110组淋巴结数量(3.5±1.5)枚/例,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出现吻合口漏2例,经保守治疗后出院。术后病理均示切缘无肿瘤残留。术后随访≥6个月,无吻合口出血、狭窄、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在全腹腔镜下经腹经膈肌胸腹联合行胃癌根治术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贲门癌手术径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贲门癌手术径路的合理选择。方法对35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三种径路的切缘癌残留率,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三种手术径路的切缘癌残留率,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无显著差异(P>0.10)。吻合口瘘发生率经腹与经胸无明显差异(P>0.10)。而经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术前认真分析病情是贲门癌手术径路正确选择的前提。经腹切口创伤较小利于恢复,条件许可时应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手术困难改经腹腔途径可行性。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采用腹腔镜经后腹腔途径对肾肿瘤(肿瘤直径4~8cm)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过程中,因分离困难,肿瘤粘连周围脏器改经腹腔途径4例,观察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结果: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5 min(65~9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0ml(80~200ml)。无迟发出血,平均住院7.5d(6~9d)。术后病理检查示肾透明细胞癌3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切缘均为阴性。随访3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如遇操作困难,改经腹腔途径可避免开放手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节段性肾动脉阻断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小肾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初步结果。方法:回顾性总结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9月~2013年6月采取后腹腔镜下节段性肾动脉阻断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小肾肿瘤患者44例。男26例,女18例,平均年龄50.2岁;平均肿瘤直径(2.8±0.9)cm;肿瘤位于下极25例,中极10例,上极9例;T1a期36例,良性肿瘤8例;肾透明细胞癌23例,乳头状癌7例,嫌色细胞癌6例,肾错构瘤8例。统计患者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切缘阳性率(%)、总住院时间(d)以及术后6个月术侧肾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等参数,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监测肿瘤复发情况。结果:44例患者手术时间110~192min,平均132min;术中出血40~120ml,平均74ml,无一例输血,无中转;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6.2~23.5h,平均19.3h;手术并发症发生率9.1%(4/44);住院时间4~9d,平均4.6d;切缘阳性率2.3%(1/44)。患者随访期内无肿瘤复发,术后6个月44例患肾eGFR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6~12个月7例(7/44,15.9%)患肾eGFR较术前下降13.4~18.5ml/min,平均下降15.2ml/min(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节段性肾动脉阻断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少部分患者术后远期患肾肾功能有一定影响,需要进一步观察。该术式是治疗局限性小肾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内牵引技术在腹膜后机器人辅助肾腹侧肿瘤部分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32例腹侧肾肿瘤患者应用内牵引技术行腹膜后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资料。分析3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手术切缘、术后住院时间、R.E.N.A.L评分、肾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或改根治性肾切除。中位R.E.N.A.L评分为8分(范围5~10分),术中平均热缺血时间(17.06±2.87) min,术中失血量(128.84±43.69) ml,手术时间(112.84±12.00) min,中位术后住院天数为3 d。无腹腔脏器损伤、感染及继发出血等并发症。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29例,乳头状癌3例。无切缘阳性病例,中位随访6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对于腹侧肾肿瘤,利用内牵引技术行腹膜后机器人辅助肾腹侧肿瘤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CT三层四分法的经腹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II型胃食管交界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3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CT三层四分法分型为II型胃食管交界肿瘤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46例经胸腹入路(胸腹组),54例经腹入路(经腹组)。术后随访截止至2020年3月,统计生存情况。选用SPSS 2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切缘阳性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绘制生存曲线图采用Kaplan-Meie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腹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胸腹组(P0.05);经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4%(4/54)远小于胸腹组的23.9%(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患者均获得确切随访,经腹组总生存率为81.5%,胸腹组为80.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1)。结论基于CT三层四分法分型为II型胃食管交界肿瘤相比于经胸腹联合入路,经腹入路腹腔镜手术安全性高,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清扫更多的淋巴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胃底贲门癌手术径路的选择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目的 探讨办底贲门癌手术径路的最佳方法,探讨手术操作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比分析腹或经胸两种手术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⑴经胸手术77例,每例患者术中需输血400~800ml;经腹手术83例,仅有10例需要术中输血,每例需输血400ml,⑵手术后住院时间:经胸手术者为11~32d,平均15d,经腹手术者为8~12d,平均10d,⑶两种手术法切除的标本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切端均无癌细胞残留。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iewert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合理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间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收治的135例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7例行经胸入路手术(经胸组),78例行经腹食管裂孔入路手术(经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发生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经腹组与经胸组相比,淋巴结清扫数目增多[(11.1±0.2)枚比(10.4±0.3)枚,P<0.05]、术后心功能不全[2.6%(2/78)比19.3%(11/57),P<0.01]和肺功能不全[7.7%(6/78)比21.1%(12/57),P<0.05]发生率降低,术后住院时间缩短[(13.4±0.1) d比(16.4±0.3) d,P<0.01];两组患者切缘阳性率[0比1.8%(1/57),P>0.05]和吻合口瘘发生率[1.3%(1/78)比3.5%(2/57),P>0.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72(中位数38)月,两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4.6%和2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iewert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经腹食管裂孔入路较经胸入路手术能获得更多的淋巴结清扫数目,而且能降低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切除术短期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对比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4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腔镜组(21例)和传统开腹组(2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Dukes分期,Dixon术切除标本肿瘤下缘距下切缘的长度,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胸与经腹食管裂孔两种不同手术路径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34例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胸外科收治的140例SiewertⅡ、Ⅲ型患者均经胸路径行全胃及近端胃切除、第2站淋巴结清扫术(经胸手术组),普通外科收治的194例SiewertⅡ、Ⅲ型患者均经腹食管裂孔路径行全胃及近端胃切除、第2站淋巴结清扫术(经腹食管裂孔手术组)。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近期和远期疗效。患者采用电话或门诊复查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7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生存曲线绘制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经胸手术组患者和经腹食管裂孔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食管切除长度、清扫淋巴结总数、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分别为(202±34)min、(4.1±1.1)em、(17±7)枚、(5.9±1.8)分、(13±6)d、(6.8±2.4)d、27.14%(38/140)、(4.7-4-1.8)万元和(153±48)min、(3.8-4-1.1)cm、(224-7)枚、(4.84-1.6)分、(114-6)d、(2.3±1.1)d、15.46%(30/194)、(4.54-1.5)万元,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6,2.634,5.417,4.662,2.030,9.384,置。=6.841,t=2.398,P〈0.05)。302例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获得术后随访,随访率为90.42%(302/334),获得随访的AEG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8个月(2~72个月)。经胸手术组和经腹食管裂孔手术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5.3%和4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矿=2.311,P〉0.05)。按TNM分期进行分层分析,经胸手术组和经腹食管裂孔手术组TNMⅢ期患者总生存率分别为25.7%和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27,P〈0.05)。结论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经胸路径和经腹食管裂孔路径施行根治性全胃、近端胃切除术5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腹食管裂孔路径手术治疗AEG患者其近期临床疗效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分析完全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Delta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4月-2014年5月,15例患者因胃癌行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并采用Delta吻合完成胃十二指肠吻合。统计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狭窄等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病灶和近、远端切缘间距离,随访生存情况。结果15例手术没有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274.9±55.5)min,Delta吻合平均耗时(32.6±4.9)min。没有吻合El瘘,1例患者在术后第10天、辅助化疗第2天上消化道出血,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患者术后3个月吻合口狭窄,经保守治疗缓解。平均每例清扫(23.0±7.8)枚淋巴结,无阳性切缘,肿瘤距近、远侧切缘平均距离分别为(5.8±2.6)cm和(3.8±2.1)cm。1、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83%。结论Delta吻合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是胃窦部和胃体下部胃癌完全腹腔镜手术可供选择的消化道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的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胃癌手术切缘癌残留的病理特点,以探讨相应预防对策。方法整理分析1964年12月至2004年12月间胃癌术后108例发生切端残留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8例手术切端残留癌患者占同期有完整资料的胃癌手术患者1670例的6.5%。男女比例为1.4:1.0:年龄23~82(中位年龄54)岁。根治性、姑息性胃癌切除术切端残留癌发生率分别为3.6%(48/1333)和17.8%(60/337)(P=0.000)。早期和进展期胃癌切除术切端残留癌发生率分别为2.3%(3/129)和6.8(105/1541)(P=0.046)。远、近端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率分别为4.5%(37/815)和8.0%(55/689)(P=0.000)。胃上部癌、Borrmann Ⅲ、Ⅳ型、进展期癌、癌肿直径大于或等于5cm、低和未分化癌以及癌肿侵破浆膜者,易发生癌残留(均P〈0.05)。结论癌残留与患者病期及肿瘤的Borrmann分型、大小、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胃切除术24例。腹腔镜下探查腹腔、清除大网膜及预定范围的淋巴结,通过上腹部小切口完成胃肿瘤切除和胃肠重建。结果中转开腹手术1例。余23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6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4例。手术时间全胃(171.0±32.5)min,近端胃130、185及210min,远端胃(137.2±40.2)min。术中出血量:全胃(260±80)ml,近端胃190、220、250ml,远端胃(190±50)ml。清除淋巴结(18.4±4.3)枚。术后排气时间(1.4±0.8)d。术后住院时间(12.0±3.4)d。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3月。复发率21.7%(5/23)。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可行、可靠,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pokemon蛋白判断胃上部癌手术切缘的安全距离。方法对60例胃上部癌,在肿瘤中心以及距上下切缘1.0、1.5、2.0、2.5、3.0、3.5、4.0、4.5及5.0cm处分别取材。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pokemo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胃癌组织中,pokemon蛋白表达阳性38例,表达阳性率为63.3%。与肿瘤中心处比较,上下切缘距离为1.0~2.0cm处组织中pokemon蛋白表达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3),而2.5~5.0cm处组织中pokemon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均较低(P〈0.003)。上下切缘距离达3.5cm及以上处组织中pokemon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均为0。上下切缘对应位置pokemon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pokemon蛋白的表达情况作为对胃上部癌组织切缘的研究依据,结果提示3.5cm及以外的组织pokemon蛋白的表达与正常组织无差异,可能对外科手术切缘的确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的处理方法。方法:随机将2009年5月至2012年2月267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132)经阴道行连续锁边缝合;研究组(n=135)经腹腔行连续锁边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阴道流血量、阴道残端处理时间、术后阴道流血量及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术中、术后阴道流血量及流血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内阴道排液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处理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适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但经腹腔行连续锁边缝合具有术中、术后阴道流血量少、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更利于妇科微创手术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反穿刺技术在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可行性、安全性、短期疗效。方法:2013年2月至2013年7月利用反穿刺技术完成全腹腔镜乙状结肠癌切除吻合术7例、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吻合术(前切除术)10例、全腹腔镜直肠脱垂复位加固定术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术中通过主操作孔将吻合器钉砧放入腹腔,应用反穿刺技术将钉砧置入吻合肠管的近端,在腹腔内完成病变肠段的切除,近端结肠与远端直肠的端端吻合,标本经自然腔道或在随后的腹部手术时取出。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完全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140~300 min,平均(210±32.8)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平均(50±17.6)ml;术后住院5~12 d,平均(7.8±1.36)d。术后发生主操作孔感染1例,均未发生腹腔感染、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狭窄。术后随访3~6个月,无远处转移、复发、肛门失禁等。结论:利用反穿刺技术可完成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近端结肠-远端直肠的吻合,如病灶可经自然腔道取出,则可免去腹壁的辅助切口,完成完全腹腔镜手术。利用反穿刺技术行肠管吻合是安全、可行的,掌握一定的手术适应证,其临床治疗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8例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3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2例;淋巴结清除D1式7例,D2式21例。结果:28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全胃切除(182.4±32.2)min,近端胃切除(162.7±27.5)min,远端胃切除(152.3±29.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全胃切除(137.5±72.1)mL,近端胃切除(129.6±86.3)mL,远端胃切除(157.2±74.7)mL。清除淋巴结数平均(17.1±5.3)枚/例。术后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2±0.5)d。术后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十二指肠残端瘘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2±1.5)d。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严格遵守肿瘤的手术原则,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能够保持肿瘤的根治性,同时能体现手术的微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