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对苯二甲酸诱导大鼠膀胱结石与膀胱癌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对苯二甲酸致癌活性及可能的致癌机理 ,对SD大鼠连续喂饲对苯二甲酸 5 0 0 0、5 0 0、5 0mg kg染毒 90天 ,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结果显示 ,5 0 0 0、5 0 0mg kg剂量组分别发生 10例 (10 17)和 2例 (2 18)膀胱结石 ,5 0 0 0mg kg组雄性大鼠结石发生比例明显高于雌性 ,其它组未发生结石。 5 0 0 0mg kg组发生 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 (4 17)、5例不典型增生 (5 17)和 7例单纯增生 (7 17) ;5 0 0mg kg组有 10例不典型增生 (10 18)、5例单纯增生 (5 18) ;5 0mg kg组有 10例单纯增生 (10 17) ;对照组仅发生 1例单纯增生 (1 18) ,病变情况与染毒剂量呈明显等级正相关 (Rs=0 6 9) ,但与结石的关系不明显。未发生结石的大鼠也发生上述病理改变 ,高剂量组发生 1例膀胱白斑和 1例鳞状上皮化生 ,未见鳞癌。研究提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 ,对苯二甲酸或其代谢产物对SD大鼠可能具有致癌性 ,结石的机械刺激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并非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苯二甲酸诱导大鼠膀胱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对苯二甲酸(TPA)诱导大鼠膀胱肿瘤的分子病理学改变.方法用喂饲法以5 000、500、50mg/kg TPA分别对SD大鼠连续染毒90 d.对大鼠进行普通病理学检查.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膀胱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5 000 mg/kg TPA染毒大鼠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率为23.5%(4/17),不典型增生率为29.4%(5/17),单纯增生率为41.2%(7/17);500 mg/kg TPA染毒大鼠不典型增生率为55.6%(10/18),单纯增生率为11.1%(2/18);50 mg/kg TPA染毒大鼠单纯增生率为58.8%(10/17);对照组大鼠单纯增生率为5.6%(1/18).TPA染毒大鼠PCNA的表达与病理改变呈等级正相关(rs=0.79),与染毒剂量呈直线相关[P<0.01,rate=0.183+0.057×dose(g)];P53蛋白在各组大鼠中均未见明显表达.结论 TPA可诱导大鼠PCNA的过度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p53基因的表达与膀胱癌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苯二甲酸诱导膀胱和肾结石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含 005% 、05% 和 5% T P A 染毒 S D 大鼠 9 0 天,实验发现,05 % 、5% 剂量组均有肾脏和膀胱结石发生。05% 剂量组膀胱和肾脏结石发病率分别为 10% (2 /20)和 5% (1/20), 5% 剂量组膀胱和肾结石发病率分别为 55%(11/20) 和 25% ( 5/20)。膀胱和肾脏结石发病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05% 、5% 剂量组雌性大鼠均未发现肾脏结石,雄性大鼠发病率分别为 10% ( 1/10)、5 0% (5/1 0)。05% 剂量组雌性大鼠未见膀胱结石,5% 剂量组雌性大鼠发现 2 例,雄性大鼠 05% 、5% 剂量组膀胱结石发病率分别为 20% (2/10) 、90% ( 9/10)。膀胱结石中最大的一块重 5 51m g,粒径 396×402m m 。肾脏结石中最大的一块重 4 76m g ,粒径 396 ×374m m 。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对苯二甲酸 (TPA)染毒和碳酸氢钠 (NaHCO3 )干预条件下大鼠膀胱结石发生率及尿液中酶、蛋白、pH的变化。方法 设 5 %TPA染毒组、 5 %TPA +4%NaHCO3 干预组、 4 %NaHCO3 组和对照组 ;采用饲喂法对大鼠持续染毒 90天 ,收集大鼠尿液 ;测定其中α1 MG、β2 MG含量和AST、LDH、γ GT、ALP活性及尿pH ,同时观察膀胱结石发生情况。结果 5 %TPA染毒组大鼠膀胱结石发生率为 58 30 % ,其他组未见结石 ;染毒组尿低分子质量蛋白、尿酶和尿酸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干预组 (P <0 0 5) ,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NaHCO3 对TPA引起的泌尿系统毒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并通过提高尿pH水平抑制TPA诱导的膀胱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对苯二甲酸(TPA)、乙二醇(EG)、联苯-联苯醚(DOW)单独及其联合作用对大鼠泌尿系结石发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亚慢性动物实验,利用三因素两水平析因设计方法,观察了大鼠肾结石和膀胱结石的发生情况,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膀胱结石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染毒组仅TPA+ EG+ DOW组的雄性大鼠有1例发生了肾结石,有3例发生了膀胱结石,其他各组均未见结石的发生.膀胱结石的主要成分为草酸钙.结论 提示TPA、EG、DOW对大鼠肾结石、膀胱结石的发生可能存在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苯二甲酸的致畸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对苯二甲酸的致畸毒性,为制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受孕的SD大鼠,通过灌胃途径在妊娠等7天给予TPA,剂量组分别为:5000、5000、50mg/kg,对照给予等量植物油,妊娠第20天断颈处死动物,检查胎鼠内脏和骨骼有无异常。结果:5000mg/kg剂量组母鼠体重增长量,胎鼠体重,体长均低于对照组,胎鼠内脏检查未见异常,骨骼检查仅见几例波状肋但无统计意义,其它未见异常。结论本次研究结果提 相似文献
7.
检测了动式吸入对苯二甲酸粉尘的SD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生化反应,发现实验组血清中酸性磷酸血管肾张素转换酶,肌酐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
对苯二甲酸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对苯二甲酸(TPA)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BALB/C小鼠和SD大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15000mg/kg;Ames试验以TA97、TA98、TA100和TA102作为测试菌种,在有无代谢活化系统的情况下,结果均为阴性;TPA诱导的昆明种小鼠骨髓微核发生率无明显增加;TPA体外诱导的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提示,TPA具有致突变活性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9.
10.
对苯二甲酸作业工人皮肤污染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43名对苯二甲酸(TPA)作业工人进行动式个体采样,并于下班前按区域比例取样法测定TPA的皮肤污染量,留取其当日工前工后尿样,分析尿TPA,工后对调查对象进行肺功能—通气量的检查。结果显示,TPA粉尘是一种分散度较高的有机粉尘,TPA的皮肤污染量与空气TPA浓度呈双对数线性相关,工人尿TPA负荷与其TPA的吸入总量呈对数相关,而尿TPA负荷与TPA皮肤污染量及TPA暴露总量无明显的相关性。从人群角度说明,TPA经皮肤吸收不是吸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对苯二甲酸的毒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对苯二甲酸 (TPA)在大鼠的毒代动力学 ,为制定生物接触限值 (BEI)提供依据。选清洁级 SD大鼠 8只 ,一次性灌胃染毒 10 0 mg/ kg BW TPA后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 TPA浓度 ,用3P97计算毒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 ,TPA在体内的毒代动力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 ,吸收速率常数 ka为 0 .5 1/ h,吸收相半衰期 t1 /2 ka=0 .488h,分布相半衰期 t1 /2 d为 2 .44 6 h,达峰时间 tpeak为 2 .16 h,消除速率常数 K u为 0 .143/ h,消除相半衰期 t1 /2β为 31.5 5 1h,TPA经尿排泄累积量为 10 .0 0 mg,2 4h内约 5 0 %的 TPA由尿排泄 ,48h内约 5 2 % ,72 h内约 5 3%以上的 TPA由尿排泄。结论 :TPA在体内吸收快、消除快 ,主要以原形由尿排泄 ,提示职业人群的工后尿 TPA可作为接触性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联苯-联苯醚联合作用对肝脏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对苯二甲酸 (TPA)、乙二醇 (EG)、联苯 联苯醚 (DOW)对大鼠肝脏损伤的联合作用及其损伤机制 ,采用亚慢性动物实验 ,利用三因素两水平析因设计方法 ,分析研究了反映大鼠肝脏损伤的酶学、生化和形态学指标。结果表明 ,TPA、EG、DOW各联合染毒组大鼠的血清ALT活性和血清总胆汁酸 (TBA)含量 ,与单剂量染毒组及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析因分析结果提示 ,此 3种物质对肝脏损伤的联合作用特征表现为相加 (TPA +EG)、协同 (EG +DOW)、协同 (TPA +DOW)和相加作用 (TPA +EG +DOW) ,并通过形态学观察进一步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3.
对苯二甲酸作业人群肺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140名TPA作业工人和同一地区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情况类似的70名正常对照工人进行肺功能的测定分析。接触组MVV、PEFR、V75、PEFR/H、V75/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PEFR、V75、PEFR/H、V75/H的下降与接尘因素有关;寿命表法分析提示,FEV1的累积异常率与累积接尘量有一定的接触水平——反应关系。据此,本文提出了TPA粉尘的接触限值为4.30mg/m3。 相似文献
14.
对苯二甲酸作业人群尿液生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苯二甲酸(TPA) 作业人群尿酶和尿液离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对107 名工人进行个体采样并测定空气和尿中TPA 浓度。留取127 名TPA 作业工人当日工前、工后尿样和71 名对照尿样,对尿样中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 、碱性磷酸酶(ALP) 、乳酸脱氢酶(LDH) 、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NAG) 活力和尿pH 值、Na + 、K+ 、Cl- 、Ca2 + 、NH4 + 、PO43 - 和SO42 - 离子浓度进行分析。结果尿TPA 水平与空气TPA 浓度存在相关关系。接触组尿Na + 、Cl- 、Ca2 + 、NH4 + 和SO42 - 离子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5) ;指标聚类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尿TPA 与尿NH4 + 相关系数最大( r = 0 .212 5 ,P= 0 .019 8) ,两者之间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对接触组和对照组作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Ca2 + 、NH4 + 和NAG3 项最有价值的指标。结论 NH4 + 排泄增多可引起机体负氮平衡,以尿NH4 + 水平作为接触TPA的生物学效应指标,并辅以Ca2 + 和NAG 两项指标可监测TPA 对接触人群肾功能的早期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