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省2005-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特点,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云南省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整理。结果2005-2008年云南省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76起,发病42127人,死亡8人,分别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报告起数、发病数和死亡数的57.72%,74.82%和1.88%。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87.50%,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暴发,包括水痘、流感、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等疾病。高发时间为3-5月,高发学校为小学,占71.70%,平均1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1.13所学校。结论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传染病暴发疫情的易发场所。  相似文献   

2.
刘素红  李霞  马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6,(11):1932-1934
目的 分析2012-2014年银川市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聚集/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特征,为科学制定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策略及控制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4年银川市报告的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聚集/暴发疫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2-2014年累计报告412起聚集/暴发传染病疫情,以手足口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疫情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四季度,91.99%的疫情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构成暴发(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18起疫情,均发生在学校及幼儿园。 结论 学校及托幼机构是传染病聚集/暴发的高危场所,主要以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为主,卫生和教育部门联合加强学校传染病传染病防控。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分析南宁市2005-2014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今后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南宁市2005-2014年上半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上半年南宁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03起,发病37 541人,死亡31人,罹患率为2.19%,病死率为0.08%。事件分级以一般事件较多(59.87%),事件类型主要为传染病疫情(87.39%),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87.56%)。事件发生时间呈现3-5月和10-12月2个高峰。结论 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管理的重点场所,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疾病监测是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无锡市北塘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与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为疾控机构早发现、及时处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9-2014年北塘区所有传染病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处理情况、个案信息,以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个案信息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4年北塘区共有预警662条,其中8起经现场调查确认为暴发/流行事件,预警信号阳性率1.21%。北塘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起,性质均为传染病,其中2起有预警信号,为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各1起。结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阳性率低,传染病报告卡中学校等信息缺失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疫情。应建立学校和疾控机构信息互通机制,加强水痘等学生常见非法定传染病暴发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庆市巴南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巴南区2005-2014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巴南区2005-2014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9起,发病4940例,死亡4人;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94.74%),其次为食物中毒事件(占3.83%).发生暴发疫情的主要传染病为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事件大多数发生在学校(占89.95%),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发生时间集中于3~6月和9~12月;地区分布城市高于农村.结论:应高度重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做好各项应急准备,以减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2009—2013年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科学制定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策略及开展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深圳市2009—2013年报告的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三间分布分析,风险评估采取风险分析矩阵法(AS/NZS4360:1999)。结果 2009—2013年累计报告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2起,发病2 282例,平均罹患率为4.33%。其中以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等疫情为主(91.5%),4—6和12月是高发月份(75.6%),主要集中在龙岗区、南山区和宝安区(72.0%),发病规模以6~30人为主(69.5%)。2014年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结果为极高风险事件1个、高风险事件3个和中风险事件2个。结论学校及托幼机构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主要以呼吸道疾病和手足口病为主,应进一步加强重点传染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济南市2006 - 2011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 -2011年济南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67起,占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56.78%.主要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95.52%.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5月,占全年报告总起数的55.22%.托幼机构、乡小学、乡中学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易发场所,占88.06%.结论 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目前 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预防控制重点应为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2010—201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010—2014年通过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乌鲁木齐市2010—2014年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7起,占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总数的95.92%。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事件总数的100%。报告起数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是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和水痘: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小学和托幼机构;4—6和10—12月是高发季节。结论乌鲁木齐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高发态势,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城市中小学校和幼托机构,以呼吸道传染病为多发。加强疫情监测,采取隔离病例等常规防控措施,尽可能提高疫苗接种率或适时开展应急接种,以建立起有效的免疫防护屏障。  相似文献   

9.
梁浩  刘建平  李思果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2):1813-1814
目的对深圳市2010-2011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收集深圳市2010-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的疫情数据和资料,进行汇总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2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7起,发病2 384例,死亡6例;传染病暴发疫情54起,占94.7%,食物中毒3起,占5.3%;其中4月(19.3%)和9月(21.1%)为高发月份;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4起,占59.6%。结论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决策,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学校卫生工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了解天津市和平区2005-2014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和平区2005-2014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和平区2005-2014年共报告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17起,发病514人,无死亡病例,平均罹患率为1.43%,占全区突发事件总数的80.95%;以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为主,占82.35%,其中水痘所占比例最高共8起,占47.06%;事件集中出现在4-6月份和10-12月份;小学报告疫情起数最多共7起,占41.18%,托幼机构罹患率最高为12.23%,高于其他各类学校,学校出现暴发疫情罹患率随着学校等级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首例发病至事件报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7 d,暴发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20 d,经检验,首例发病至报告时间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学校是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各类学校均应提高传染病防控意识,做到早期发现病例、及时上报疫情、有效落实控制措施,尽量避免传染病疫情播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