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颌窦窦口大小与鼻内镜手术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中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大小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995~2002年Ⅱ型鼻窦炎患者行ESS手术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按大小分为两组.一组为0.5~1.0cm,另一组为>1.0cm.术后随访6~12月.结果窦口0.5~1.0cm治愈率为84.4%;窦口>1.0cm治愈率为71.3%.窦口0.5~1.0cm明显优于窦口>1.0cm,两组间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FESS手术中上颌窦自然窦口不宜过分扩大.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手术17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996~2000年间实施鼻内镜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的175例病人进行分析.其中Ⅰ型69例,Ⅱ型76例,Ⅲ型30例.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Ⅰ型治愈率为92.8%,Ⅱ型治愈率为77.6%,Ⅲ型治愈率为63.3%.三型之间治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病情评估、控制术中出血、加强术后随访与提高治愈率相关.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手术(ESS)由于创伤小、手术清除病变彻底及术后复发率低而被广泛应用于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但术后的处理及用药等综合治疗仍然是对鼻内镜手术的疗效影响的很重要因素。为了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发生,我们对ESS术后的病人采取常规上颌窦穿刺冲洗术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术后上颌窦积脓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内镜术后疗效判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术腔是否有脓性分泌物,我们对2001年12月~2003年1月鼻内镜术后随访的患者术腔进行观察,发现部分患者反复流脓涕,脓涕主要来自上颌窦,且上颌窦蓄积的脓性分泌物难以排出,现将上颌窦积脓的可能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上颌窦自然开口处理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82例采用不同途径寻找上颌窦开口并根据窦口的形态和上颌窦本身的病变情况,决定开口方式与处理方法。结果:随访6个月,发现窦口开发率为84.22%(574/682例),闭锁率为16.88%(106/682)。结论:上颌窦口的处理方法是鼻内窥镜手术重要步骤,也是影响疗效与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上颌窦息肉、囊肿、真菌、慢性炎症等,以及放射性上颌窦炎、纤毛不动综合征等有时表现为孤立性上颌窦病变而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OMC)结构正常^[1]。我们自2005年1月以来对71例符合上述条件的孤立性上颌窦病变者行双径路小视窗鼻内镜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鼻内镜手术9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体会。方法:对9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行鼻内镜手术,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结果:治愈69例(71.9%),好转24例(25%),无效3例(3.1%),总有效率96.9%。术后并发症主要是鼻腔粘连、上颌窦口狭窄。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尽管在基层医院条件差,落实好围术期每一个环节,仍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手术后病情迁延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寻找鼻内镜术后迁延性炎症的原因。方法:通过鼻内镜观察术腔出现病理变化的部位和用药并进行比较,总结术后病情迁延的随访资料。结果:病情迁延的术腔病理变化部位集中在眶纸板、筛顶近额窦口处、上颌窦口。药物治疗对病情的迁延无明显作用。结论:鼻内镜术后迁延性炎症与手术时高危区域的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手术中上颌窦口的识别与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鼻内镜鼻窦手术的关键是处理窦口鼻道复合体,建立与恢复以窦口鼻道复合体为中心的各组鼻窦通气引流通道。要提高手术成功率,上颌窦口需要保持长期通畅。由于上颌窦口位置变异较多,特别是严重炎症、息肉增生等,有时寻找上颌窦口并非易事。现将我们识别与处理上颌窦口的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联合Caldwell-Luc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鼻窦炎手术术式不断地被替代,但鼻内镜手术并不能完全代替Caldwell-Luc手术,对某些上颌窦囊肿、持续性或复发性上颌窦炎疾病、上颌窦良性肿瘤、真菌性上颌窦炎等疾病,Caldwell-Luc手术仍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1,2]。我科2003年1月~2006年11月应  相似文献   

11.
鼻内窥镜术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上颌窦中鼻道开口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方法配对研究56例双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比较同一患者术中扩大或不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后情况。结果窦口的开放率在不扩大和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侧中分别为92.9%和80.4%(随访6个月时)。回顾性观察51例施CaldwelLuc术的患者,下鼻道造口的术后开放率仅为40.6%。分析38张单侧鼻窦炎或鼻息肉的鼻窦CT片,测量对照侧与病变侧的上颌窦口膜样部的上下径和前后径,差异无显著性。病变侧上颌窦口周围的中鼻甲气化、增生及钩突偏曲、筛泡骨性增生等解剖结构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关键是窦口周围的解剖异常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中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对上颌窦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上颌窦炎21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的手术范围是切除钩突、筛泡,开放前、中、后组筛窦,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切除部分肥厚明显的中鼻甲;B组手术范围是切除钩突、筛泡,开放前、中组筛窦,不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尽量保留中鼻甲,特别肥厚者也行部分切除。结果:218例均随访1年以上。按海口1997年疗效评定标准,A组治愈100例,治愈率92%,B组治愈99例,治愈率91%;A组好转9例,好转率8%,B组好转10例,好转率9%。结论:鼻内镜手术范围的关键是切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是否扩大上颌窦口并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经上颌窦前壁钻孔行鼻窦内窥镜术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经上颌窦前壁钻孔行鼻窦内窥镜手术30例,疗效较好。与鼻腔、鼻窦内窥镜手术比较,该术式具有观察方便,出血少,反应轻,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基层医院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的体会。方法;分析7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窥镜手术的疗效。结果:治愈52例,好转16例,无效2例;并发症4例。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显著,基层医院如有条件应尽量开展;筛窦CT分型对确定麻醉方式,术式有直接指导意义;完整的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和及时的术后处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影响内窥镜鼻窦手术操作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对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起决定性作用的手术操作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FESS临床病例215例。结果随访6-24个月。临床治愈率为75.8%,总有效率为96.3%,术前3d服止血药者与术前未服或服药少于1d者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术者的熟练程度,内窥镜手术器械的选择,术前用药,麻醉方法,鼻窦解剖,鼻息肉息炎的类型等对手术操作的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与上颌窦气化分型的关系。方法 实验组纳入CT结果显示鼻中隔偏曲且无鼻窦合并症的患者100例,对照组为CT结果显示鼻中隔无偏曲患者60例。使用美国GE Light Speed 64层螺旋CT进行图像观测,观察上颌窦气化程度及鼻中隔偏曲的程度,比较鼻中隔偏曲与上颌窦气化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鼻中隔偏曲患者中,54.0%(n=54)鼻中隔偏向右侧,46.0%(n=46)鼻中隔偏向左侧;鼻中隔偏曲角度5.4°~31.1°,平均(12.8±4.1)°,鼻中隔偏曲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性别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62,P<0.05),性别分布与鼻中隔正常的上颌窦气化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Ⅰ型和Ⅲ型上颌窦与鼻中隔偏曲角度之间存在相关性(r=0.27,P<0.05)。鼻中隔是否偏曲与上颌窦的气化分型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χ2=18.52,P<0.05)。结论 男性更容易出现鼻中隔偏曲及上颌窦过度气化。鼻中隔是否...  相似文献   

18.
内镜上颌窦术后微波热凝术的辅助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内镜上颌窦术后采用微波热凝术辅助清除上颌窦内残留的病变组织效果以及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在 70°内镜引导下 ,导入微波治疗电极 ,经扩大的上颌窦自然口清除上颌窦内下壁、底壁等部位残留的病变组织。结果 :本组 2 6例 (37侧 )患者中 ,2 3例 (33侧 )原窦内残留的病变组织均获清除 ,无复发 ,清除率 89.2 % ;17例 (2 2侧 )上颌窦内炎性分泌物消失。结论 :鼻内镜下微波热凝术可清除上颌窦内残留的病变组织 ,避免再行Caldwell Luc等术式的创伤。提高了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额窦手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进行额窦手术。方法:总结201例鼻内镜下额窦手术。其中额窦炎症性病变190例,额窦粘液囊肿10例,额窦骨瘤1例,合并其它鼻腔病变247侧。术前行鼻窦CT扫描,结合术中鼻内镜准确定位额窦开口,清除或纠正额窦开口及其周围结构病变或变异,以建立良好的符合生理性的额窦通气引流通道。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消失或改善,无一例复发,无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额窦手术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及微创的手术方式,适用于大多数额窦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