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莹  李文媛  刘艳翠  丁利  赵斯达 《医学综述》2012,18(15):2501-2502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低氧诱导因子3α(HIF-3α)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NSCs组。再灌注72 h后神经功能损害评分表(NSS)法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HIF-1α和HIF-3α蛋白表达。结果 NSCs移植后可见PKH26标记的NSCs在海马区有表达。与模型组比较,NSCs组NSS评分显著降低(P<0.05),海马区HIF-1α和HIF-3α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上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区HIF-1α和HIF-3α表达,促进脑缺血损伤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李文媛  王莹  刘艳翠  丁利  赵斯达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4):429-431,435,497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区炎症递质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ADSC组。ADSC组经尾静脉注射PKH-26标记的ADSC细胞悬液(0.5ml,细胞密度为4×106个/ml),观察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PCR分别检测半暗带区NF-κB和PARP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ADSC移植后可见PKH26标记的ADSC在半暗带区有表达。与模型组比较,ADSC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显著降低(P<0.05),半暗带区PARP蛋白、NF-κ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可通过下调炎症递质NF-κB和PARP的表达抑制炎性反应,从而促进脑缺血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刘艳翠  李文媛  王莹  丁利  赵斯达 《医学综述》2012,18(16):2645-2647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梗死区CXC趋化因子1(CXCL1)和CXC趋化因子2(CXCL2)及其受体CXCR2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组。ADSC组尾静脉注射PKH26标记的ADSCs细胞悬液,缺血72 h后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SS),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梗死区CXCL1、CXCL2和CXCR2蛋白表达。结果 ADSCs移植后可见PKH26标记的ADSCs在梗死区表达。与模型组比较,ADSC组NSS评分降低(P<0.05),梗死区CXCL1、CXCL2和CXCR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ADSCs移植具有促进脑缺血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炎症趋化因子CXCL1和CXCL2及其受体CXCR2表达,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DSC)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ADSC组、电针+ADSC组。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取大椎穴和内关穴进行电针治疗。ADSC组尾静脉注射PKH26标记的ADSC细胞悬液,电针+ADSC组联合电针和ADSC移植治疗。缺血后7d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采用Western bolt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管VEGF mRNA表达,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电针+ADSC组海马CA1区PKH26标记的细胞数高于ADSC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DSC组和电针+ADSC组NSS评分均显著降低,海马CA1区VEGF蛋白和mRNA表达及MVD显著增加(P0.05)。其中电针+ADSC组较电针组和ADSC组NSS评分降低更为显著,海马CA1区VEGF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及MVD计数显著增高(P0.05)。结论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作用优于单独治疗组,其机制可能与电针促进血管生成,改善干细胞生存内环境,促进移植的ADSC迁移和存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分为缺血2h再灌注6h、1、2、3、4d及假手术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蛋白、原位杂交及RT—PCR法检测HIF-1α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检测显示:大鼠缺血再灌注6h,缺血侧脑组织梗死灶周边HIF-1α及HIF-1α mRNA阳性反应已出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阳性表达增强,一直持续到第3天,第4天显著下降;RT—PCR检测HIF-1α mRNA在6h后已有表达,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HIF-1α mRNA的表达呈上升的趋势,在第3天达高峰,第4天显著下降。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诱导HIF-1α表达增强,提示HIF-1α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腺苷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腺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F组)、腺苷预处理假手术组(A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腺苷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AR组),每组18例。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IR组和AR组大鼠于手术前3 d每日腹腔注射1.5 mg·kg-1腺苷(溶于2 mL生理盐水中),F组和AF组大鼠于手术前3 d每日腹腔注射2 mL生理盐水,连续3 d。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脑组织中HIF-1α的表达。结果 F组和AF组大鼠术后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IR组和AR组大鼠再灌注6、12、24 h后均出现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体征。IR组和A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F组和AF组,A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F组大鼠脑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后6、12、24 h,IR组大鼠脑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显著高于F组和AF组(P<0.01);AR组大鼠脑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显著高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预处理可增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培高利特(pergolide)对沙土鼠前脑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沙土鼠5 min I/R损伤模型。54只雄性沙土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I/R组、培高利特组。分别于再灌注第1、3、7天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HIF-1α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沙土鼠海马CA1区HIF-1α有较弱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海马CA1区再灌注1天HIF-1α的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至再灌注3天及7天HIF-1α表达消失(P〈0.01或P〈0.05)。培高利特可显著诱导海马CA1区神经元中HIF-1α的表达,以再灌注1天表达最多(P〈0.01),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表达缓慢减少,至第7天仍有较高水平的表达(P〈0.01)。结论培高利特可显著诱导脑I/R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HIF-1α的表达,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穴位注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中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穴位注射生理盐水)和治疗组(穴位注射ADSC),每组6只。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在大鼠大椎、双侧内关穴位注射PKH-26标记ADSC细胞悬液,对照组相同穴位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缺血72 h后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S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和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CD34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脑缺血后72 h,治疗组大鼠海马区可见PKH-26标记的ADSC表达,而其他3组未发现红色荧光信号。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NSS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NSS评分显著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假手术组海马区中未见VEGF蛋白和mRNA表达,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VEGF蛋白和mRNA表达及MVD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5),其中治疗组VEGF蛋白和mRNA表达及MVD较模型组和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模型组和对照组3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ADS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VEGF表达,增加MVD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姜黄素组,每组10只。姜黄素组术前连续3天腹腔注射姜黄素200mg/kg,1天1次;缺血再灌注组术前3天则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1天1次,假手术组模拟手术操作过程但不夹闭左肾动脉,另二组均予夹闭左肾动脉,并切除右肾。左肾夹闭45min后松开动脉夹,2h后切除左肾置10%中性甲醛液固定,进行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表达水平;取左肾后立即通过下腔静脉采血,检测Scr、BUN含量。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姜黄素组肾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血Scr、BUN水平及HIF-1α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组有不同程度肾小球、肾间质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细胞内玻璃样变及脂肪变性,肾小管腔内蛋白管型明显;姜黄素组仅个别标本存在蛋白管型,水肿减轻。结论:姜黄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干预作用,可能通过调节HIF-1α因子表达,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大脑中动脉梗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动态变化,并给予脑缺血大鼠锌离子螯合剂[N,N,N’,N ’-tetrakis(2-pyridylmethyl)ethylenediamine,TPEN]进行干预,研究锌离子对MCAO大鼠脑组织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锌离子介导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45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MCAO组和MCAO+TPEN组(于MCAO前30 min腹腔注射TPEN,剂量为15 mg/kg),每组15只。使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90 min再灌注模型。术中监测大鼠肛温及平均动脉压,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分别于再灌注3、12和24 h处死大鼠,迅速取脑,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冰冻切片内缺血半暗带区HIF-1α的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双标对HIF-1α在缺血脑组织的表达进行细胞定位。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未见HIF-1α染色阳性细胞,MCAO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HIF-1α的表达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0.01)。给予15 mg/kg TPEN后,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内HIF-1α的表达比MCAO组明显减少(P<0.01)。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内,HIF-1α免疫荧光染色与神经元标志物NeuN免疫荧光染色共定位。结论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神经元内HIF-1α表达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递增。螯合细胞内锌离子下调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HIF-1α浓度,提示锌离子可能通过促进HIF-1α表达介导脑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11.
雌二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BDN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局灶性脑缺血 2h/再灌注 3h、6h、12h、24h(A组)组及雌二醇治疗(100μg/kg) +脑缺血 2h/再灌注 3h、6h、12h、24h组(B组),每个时点 8只。2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B组缺血再灌注后 3h、6h、12h、24h大脑皮层及纹状体BDNF阳性神经纤维密度较A组相应时点均明显增加 (P均 <0. 01);B组与A组比较,大脑皮层及纹状体BDNF阳性细胞数在再灌注后 6h开始增加, 12h明显增高 (P均 <0. 01), 24h恢复 (P>0. 05)。结论:雌二醇可以使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后脑组织内源性BDNF表达增加,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刺五加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NF-α和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中TNF-α和ICAM-1含量.结果 应用刺五加注射液的治疗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和ICAM-1免疫阳性细胞在各时间点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或P<0.05).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中TNF-α和ICAM-1表达从而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1 d、3 d和5 d组(n=6)。眼前房灌注生理盐水调节大鼠眼压至110 mmHg并持续50 min,制作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备视网膜切片,测量内网层(IPL)、内核层(INL)厚度及节细胞层(GCL)细胞数;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视网膜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HIF-1α在视网膜细胞中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HIF-1αmRNA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1 d、3 d和5 d组大鼠的IPL和INL厚度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GCL细胞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视网膜细胞凋亡位于GCL;缺血再灌注损伤1 d、3 d和5d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再灌注损伤1 d、3 d、5 d组视网膜GCL的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47.88±14.71)%、(50.28±13.11)%、(43.09±10.04)%,与视网膜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953)。缺血再灌注损伤3 d组视网膜细胞HIF-1α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与HIF-1α的表达均增加,两者呈正相关;HIF-1α的表达可能参与视网膜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15.
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NF-α和IL-1β表达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1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0只、I/R组和IP组各50只,后两组根据再灌注时间每组又分为6、12、24、48、72h等5个亚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I/R模型,后处理方法为大脑中动脉阻闭2h后,再灌注15s-缺血15s,反复3次。对各组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TNF-α和IL-1βmRNA的表达。结果 I/R组大鼠可见神经行为学的缺失及缺血侧大脑半球的梗死,与之相比,IP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神经行为学评分改善(t=2.683~5.657,P<0.05)。TNF-α、IL-1β蛋白及mRNA在sham组额顶叶有微弱表达,其在I/R组和IP组的表达于再灌注6h时开始升高,24h达高峰。与I/R组各相应亚组比较,IP组TNF-α和IL-1β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t=2.333~7.814,P<0.05)。结论 IP可显著下调TNF-α和IL-1β的表达,缩小I/R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提示IP可抑制I/R的炎性反应,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BDNF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BDNFmRNA)修饰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到大鼠脑缺血损伤处后的基因表达变化。②方法6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手术对照组(B组)、NSCs移植组(C组)、BDNF基因修饰NSCs移植组(D组),每组16只。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C、D组分别将制备好的NSCs和BDNF基因修饰NSCs细胞悬液10μL(约6×104个细胞)用微量注射器注入损伤处,缝合皮肤。各组分别于手术后7、14、21、30d将4只大鼠麻醉,取脑,制备组织切片,应用X-gal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移植处细胞的标记基因表达和BDNF的表达。③结果X-gal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移植的NSCs和BDNF基因修饰NSCs均能在脑缺血区内存活,并分化成各种细胞,D组X-gal阳性细胞比C组多,且在移植7、14d时细胞形态清晰,大部分为密集团状生长。原位杂交显示,手术后各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切片上均可见BDNFmRNA阳性细胞表达,其中D组的阳性细胞数目明显高于C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C组BDNFmRNA阳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值在移植后7~14d时最高,以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至21d时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F=6.27~14.35,q=4.96~7.85,P<0.01),到30d时与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C组与D组比较,各时间点BDNFmRNA阳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值差异均有显著意义(q=5.17~9.28,P<0.01)。④结论BDFN基因修饰NSCs能在脑损伤移植处存活,强烈表达BDNFmRNA。BDNFmRNA修饰NSCs可以作为脑缺血损伤修复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DSC)移植对脑缺血大鼠缺血侧皮质区微血管增生及Notch1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和移植组(ADSC组)。分离培养大鼠ADSC,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模型。移植组侧脑室注射ADSC悬液,模型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各组大鼠在术后7 d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法检测缺血侧皮质区Ⅷ因子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皮质区Notch1的表达。结果:移植组缺血侧皮质区可见大量的微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较模型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缺血侧皮质区Notch1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SC可促进大鼠脑缺血区微血管新生,可能与促进Notch1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三维(3-D)球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3-D球体MSCs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剂对照组、3-D球体MSCs治疗组(n=36),假手术组常规分离大脑中动脉(MCA)但不结扎,MSCs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后给予MSCs移植,溶剂对照组模型建立成功后给予等体积溶剂对照。各组大鼠分别于移植治疗后1、3、7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的TNF-α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观察损伤侧大鼠脑组织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假手术组、溶剂对照组相比,MSCs治疗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降低(P <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溶剂对照组大鼠脑组织TNF-α、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增加(P <0.0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MSCs治疗组脑组织TNF-α、Caspase-3、Caspase-8表达下降(P <0.05,P <0.01)。 结论 3-D球体MSCs移植可能通过下调脑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含量及减少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毛冬青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F-α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毛冬青三个剂量组.采用线栓法栓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1 h,再灌注24 h,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观察25,50,100 mg·kg-1毛冬青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CIRI模型组脑组织TNF-α及Caspase-3的表达增加;与CIRI模型组比,各剂量毛冬青提取物均能使脑组织TNF-α及Caspase-3的表达下降.结论 毛冬青提取物能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F-α及Caspase-3表达的表达,并对脑组织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Jak1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Jak基因在大鼠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其在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 注损伤的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Jak1蛋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2h在栓塞侧梗死区神经元可见大量Jak1蛋白阳性表达,24h达高峰。梗死周边区表达最显著,表达持续时间达1周。结论 Jak1在脑血后的表达增加,表明Jak1可能参与了脑缺血神经细胞损伤与修复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