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右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有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传统多采用前胸正中切口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治疗.但该切口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开关切口费时,术后遗留胸骨畸形和皮肤瘢痕,易发生切口及胸骨感染.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安全性不断提高,减少创伤、手术切口的美观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而经右腋下小切口手术纠治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美观、隐蔽性好、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2003年以来,本院采用右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2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微创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微创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外科技术和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应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微创技术施行各种心内直视手术138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58例,胸骨下段小切口35例,胸骨全切口45例。修补房室间隔缺损97例,部分房室通道8例,其他先心病18例;左房粘液瘤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成形1例,换瓣12例。结果 手术死亡1例,为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余无严重心律失常及空气栓塞,均痊愈出院,无远期死亡。结论 微创心脏不停跳技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大部分心脏手术。联合应用小切口手术的优点有切口小、创伤轻、出血少、恢复快、保持胸廓连续性和良好的心肌保护等效果,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传统上心血管手术是在全麻体外循环下,经胸骨正中切口,直视下进行手术矫治。随着外科技术不断的改进、手术经验的积累、仪器设备的完善,医师和患者对手术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心脏畸形的矫治,切口美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开展的右侧开胸和胸骨下段入路等小切口、微创心脏直视手术,满足了部分医师和患者的要求。我院2001年开展右侧胸小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23例,现将术中护理配合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背景:再生氧化纤维素已成功应用于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手术止血中,效果确切,但应用于心脏手术胸骨止血尚未见报道。目的:对比观察再生氧化纤维素与传统胸骨止血材料骨蜡在减少老年女性心内直视术后胸骨出血中止血及预防胸骨感染效果的差异。方法:纳入68例60岁以上女性接受正中开胸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患者,分为2组:再生氧化纤维素组胸骨创面及骨髓腔内填充并覆盖再生氧化纤维素,对照组涂抹医用骨蜡。记录手术时间、关胸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出血再次开胸例数、平均住院时间、胸骨裂开例数、胸骨感染例数、切口拆线时间以及切口感染例数。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后在手术时间、关胸时间、引流量、输血量、出血再次开胸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再生氧化纤维素组更有优势;其余指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再生氧化纤维素作为新型胸骨止血材料,可常规用于体外循环后胸骨创面止血,效果确切,近期结果观察显示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背景:再生氧化纤维素已成功应用于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手术止血中,效果确切,但应用于心脏手术胸骨止血尚未见报道。目的:对比观察再生氧化纤维素与传统胸骨止血材料骨蜡在减少老年女性心内直视术后胸骨出血中止血及预防胸骨感染效果的差异。方法:纳入68例60岁以上女性接受正中开胸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患者,分为2组:再生氧化纤维素组胸骨创面及骨髓腔内填充并覆盖再生氧化纤维素,对照组涂抹医用骨蜡。记录手术时间、关胸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出血再次开胸例数、平均住院时间、胸骨裂开例数、胸骨感染例数、切口拆线时间以及切口感染例数。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后在手术时间、关胸时间、引流量、输血量、出血再次开胸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再生氧化纤维素组更有优势;其余指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再生氧化纤维素作为新型胸骨止血材料,可常规用于体外循环后胸骨创面止血,效果确切,近期结果观察显示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部小切口心脏不停疏心内直视手术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胸部小切口心脏不停跳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383例.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299例,右腋下小切口48例,胸骨正中下段小切口36例.选择同期正中切口心脏停跳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小切口不停跳组手术切口长度、CPB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纵隔感染及胸骨畸形等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部小切口心脏不停跳适用于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具有切口隐蔽美观、术后渗血少、切口感染发生率低、无胸骨畸形、心肌保护效果好、显著缩短体外循环时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心脏手术安全性的大幅提高,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切口的美观已日益受到外科医师和患者的重视。传统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经胸骨正中切口进行,虽然显露好,但创伤大、出血多,切口长且位于胸部正中,严重影响患者美观。我院自2005年3月~2006年10月间共施行4种不同径路的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4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右腋下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右侧腋下小切口剖胸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经验。方法:于2002年4月-2006年6月共行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37例,其中房间隔缺损20例,室间隔缺损10例,法乐氏四联症1例。结果;36例治愈出院。1例死于肺动脉高压。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简便、安全、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选择心脏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对照组进行正中切口手术。结果无早期死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膈神经麻痹、二次开胸、切口感染及严重肺部并发症。两组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胸时间、ICU停留时间、胸腔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需要熟练的心外手术操作技巧,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直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直视微创胆道手术系列器械在微小切口下完成胆囊切除52例,后处理同传统手术。结果:成功52例,切口长度约2.5~3.0cm,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结论:此术式是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采用微创器械完成,具有适应证广、创伤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且设备投资和医疗费用低,符合基层医院特点,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并分析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患儿术后恢复快、切口小、住院时间短、疗效好。结论:腋下小切口可用于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安全,美观,创伤小,恢复快,治疗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节约用血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节约用血措施和方法 ,以实现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少输血或不输血。方法 :围术期采用 8项综合血液保护措施 ,即 ( 1)止血芳酸的应用 ;( 2 )开、关胸时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 ;( 3)完善外科操作技术 ;( 4 )尽可能采用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 5 )停体外循环前肛温恢复到 35℃以上 ;( 6 )机器余血全部回输 ;( 7)术后镇静 ,避免血压过高 ;( 8)术后应用PEEP ,以减少胸骨后创面的渗血或出血 ;( 9)术后静脉高营养支持。结果 :实验组 80例心脏手术中、较对照组少输血 186 0 0ml ,其中 32例手术实现了心内直视手术不异体输血。结论 :严格采用血液保护措施 ,不仅能减少心内直视手术中的用血量 ,而且在部分病人中能达到不输异体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不停心跳直视手术在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70例ASD串者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不停心跳心内直视手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0例手术均顺利,无死亡病例,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17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心功能恢复良好,切口瘢痕小.结论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内直视术式治疗ASD,临床应用安全、疗效满意,可作为治疗ASD一种常规术式使用.  相似文献   

14.
常规的二尖瓣置换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心内直视下手术,手术患者的创伤较大,影响术后恢复.随着胸腔镜手术的深入发展,心胸外科领域也逐步开展了胸腔镜手术.2005年9月本院进行了1例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手术,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和胸骨正中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胸骨正中切口直视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输血量、胸腔引流量、术后辅助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输血量、胸腔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辅助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相较于胸骨正中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对患儿损伤较小,降低输血量,患儿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6.
房、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在原始房、室间隔的形成、吸收和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传统手术方法是胸骨正中劈开,心脏灌注停搏下行缺损修补术,存在心肌再灌注损伤、破坏胸廓稳定性及影响美观等弊端.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成熟,手术安全性的提高,术后美观及生活质量问题得到重视[1].心内直视手术可采用胸部不同部位小切口完成,包括右外侧和右前外侧小切口,胸骨正中上部、中部、下部小切口,胸骨旁小切口等方法[2].  相似文献   

17.
胸部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几种体外循环下胸部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的经验。方法:161例心脏疾病患者采用右腋下、右前外侧胸、胸骨右侧旁及胸骨下段小切口,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脏直视手术。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乐四联症、二尖瓣狭窄或/并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及其他畸形,包括肺动脉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及永存左上腔静脉等。结果:术后161例患者中2例(1.2%)分别死于消化道溃疡出血及重型肺炎。1例并发胸骨后出血、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1例右侧胸腔积液,经处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以上各小切口开胸行心脏直视刘安全、有效的。术野显露好,病变矫正满意,创伤小,并发症少,痛苦轻,恢复好,美观效果亦好。临床 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微创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转流过程管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微创心内直视手术89例的体外循环管理相关资料。结果89例患者手术顺利,体外循环过程平稳,术中组织灌注良好,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微创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转流技术对手术顺利进行可提供良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1例经右腋下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传统的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全麻后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室缺修补手术。2004年8月我科成功地为1例患儿右腋下小切口行室间隔修补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豫民  李炳  杨皓 《临床医学》2005,25(12):43-44
目的探索显露好、适应面广、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的心脏外科小切口手术方法。方法本组80例先天性心脏病及风湿性心脏病人,均采用小切口胸骨下段Y形劈开心脏跳动下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全组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痊愈出院。结论小切口胸骨下段Y形劈开,保留了传统胸骨正中切口显露好的优点,同时也避免了胸骨全部锯开后胸骨上窝的止血问题,有利于保持胸骨的完整性及坚固性。心脏跳动下手术,心肌持续供血,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较好的心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