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4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早期采取心理干预、健康指导、并发症预防、患肢和关节的康复训练等干预措施.术后1个月进行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缩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卧床时间,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013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各40例,均为单髋。将2012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由经康复训练培训合格的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1~7d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3个月后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后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均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早期康复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6月~2008年6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将2008年7月~2009年12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术后早期实施功能康复锻炼、心理护理、出院指导。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髋关节评估。结果:术前1周和术后第2周的Harri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时观察组的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可保证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居家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3例,对照组37人,干预组36人,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过常规院内康复护理,出院后对照组不实施干预,干预组的患者接受护理延伸服务。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的Barthel指数及2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出院前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0,P0.05),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11.211,P0.01),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6.891,P0.01),出院后12个月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9.774,P0.01);干预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χ2=11.946,P0.01)。结论护理延伸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居家康复具有积极的效果,可推荐在临床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老年患者采取持续性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并与仅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术后康复效果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较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对性早期康复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7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早期康复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WHOQOL-BREF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针对性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术后恢复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6例,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康复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制定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计划。采用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对两组患者功能恢复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康复组患者Harris评分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3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Harri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康复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对术后中远期康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院外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及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院外护理干预.分别于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调查患者依从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Barthel指数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平均依从百分率分别为98.29%、94.86%、89.71%.出院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外护理干预不仅能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经济负担、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能提高护士素质、加快护理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促进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便利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庆元县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6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髋部骨折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核心的院内外持续性护理干预。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及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评分。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Harris髋关节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Barthel指数及Harris髋关节总评分在出院后1、3个月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GDS评分在出院后3个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核心的持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抑郁症状,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心理疏导、术前康复训练、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术后康复护理等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可保证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照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和电话访视及随诊,观察组在常规出院随访基础上分别在出院后1、3、6、12个月进行家庭访视,实施个体化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及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家庭访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的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康复训练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医联体干预模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12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相同的康复指导。对照组出院后1周内电话访视,了解居家情况和康复需求,解答疑问;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按照医联体模式开展为期3个月的个体化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日、术后第1、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差异。 结果:两组出院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1、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医联体干预模式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提供了连续性的康复指导,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髋关节功能,有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满意度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术后6个月采取Harris评分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预后影响。方法: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同时进行系统规范的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则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规护理进行自我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工髋关节Harris评分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月及3月人工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能明显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近期和远期功能恢复,达到治疗目的,从而缩短康复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唐新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138-7139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组2007-06-2009-06为对照组30例,2009-07-2010-12分为观察组38例,观察组术后实施康复锻炼.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髋关节评估.结果 术前1周和术后第2周的Harri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时的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可保证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将7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3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即由责任护士到床边通过与患者沟通实施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2次/d,30 min/次。结果干预组36例患者术后3 d能下床活动,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患者焦虑心理、术后Harri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随访,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3 d下床活动是可行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早期生活能力和疗效,晚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系统治疗法的延续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6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延续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家庭系统治疗法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自主护理合格率。结果:观察组FAD评分低于对照组,社会支持量表评分、自主护理合格率、Harris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家庭系统治疗法的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家庭功能,提高社会支持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延续性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解放军第101医院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第1、3、6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及术后6个月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出院后第1、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9月厦门莲花医院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评分(Harris)]及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减轻患者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THR的老年患者11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训练和健康指导,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2组患者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的1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可加快THR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日常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