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髓损伤是神经科学领域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创伤之一,可直接导致神经元坏死、神经轴突中断,脊髓结构严重破坏.而损伤后的微环境又有诸多不利于脊髓神经轴突再生的因素,如:多种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以及胶质疤痕和多种抑制再生的物质存在等.雪旺细胞是外周神经系统特有的胶质细胞,包绕轴突形成髓鞘,近年发现雪旺细胞不只在轴突周围形成髓鞘,它还有许多有利于调节损伤后轴突再生的独特功能.大量的动物实验已证明雪旺细胞移植和其他方法的联合应用能够克服这些因素达到促进轴突再生、髓鞘形成及功能恢复的目的,为脊髓损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中枢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再生与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一、概述人类大脑和脊髓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缺乏自我再生和修复能力一直是神经科学界的难点和热点。由于CNS损伤后缺乏再生能力,因而导致外伤对CNS的损害尤为严重,诸如脑皮层功能受损或消失、脊髓瘫痪等。对高等脊椎动物成熟期CNS损伤后再生障碍原因的推测有以下几种:(1)神经元本身再生能力有限;(2)神经营养因子生成不足;(3)细胞外基质不适宜;(4)损伤产生了抑制神经元生长的因子;(5)损伤局部胶质细胞形成坚硬的瘢痕妨碍轴突生长穿过。但中枢神经再生失败的主要原因和完整机制远未阐明。20世纪80年代,成年哺乳动物CNS损伤后不能再…  相似文献   

3.
神经生长的诱向因子与中枢神经再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枢神经的发育和再生是神经科学界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损伤后不能再生。80年代初,Aguayo等发现,体外实验中枢神经可以再生,在体内不能再生与体内的环境因素有关。近年来相继发现了多种神经轴突吸引因子(atractants)和排斥因子(repellents)[1]。这些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发育中,对轴突的正确寻路(pathfinding)起着明显的诱向作用,因此统称为神经轴突诱向因子(axonguidancecues)。近年来,国外学者对神经诱向因子的分子结构、功能和作用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为解决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再生问…  相似文献   

4.
由脊髓损伤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失的不可逆转性,主要是因为损伤的神经元难以再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再生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随着对调节神经纤维再生机制的逐步了解,各种新技术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以及神经解剖示踪方法的产生和应用,使我们对神经元的细微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近年来,学者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到影响神经组织的环境因素上。现已有大量事实证明,损伤的神经组织周围细胞环境的失衡是影响中枢神经组织再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当今成熟脊髓神经细胞再生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OL)形成,神经元轴突髓鞘化完成预示着神经发育成熟。髓鞘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不仅能对神经元轴突起保护作用,而且使轴突绝缘,以确保神经冲动通过跳跃式传导而高速传递。然而在脑白质损伤中,由于神经细胞脱髓鞘,髓鞘生理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脑白质损伤引起的神经纤维脱髓鞘包括了原发性脱髓鞘和继发性脱髓鞘。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造成的脊髓组织结构的损害可分为原发性损害和继发性损害.细胞原发性死亡在损伤当时即已发生,由于撕、扯、拉、压等机械力量直接作用于脊髓,使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管组织结构遭受即时不可逆的死亡.在原发性损伤发生后数分钟内,序贯生化瀑布反应激发,包括水肿、炎症反应、局部缺血、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脂质过氧化作用、钙离子超载、细胞因子及凋亡学说、自由基损伤与脂质过氧化反应、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NOS)神经毒性作用、内源性阿片肽介导下,一些在原发性脊髓损伤后还存活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死亡,造成为继发性脊髓损伤.目前治疗脊髓损伤的策略有两种:一是在损伤急性期通过减轻或消除继发性病理反应,保护残存的轴突和神经元不再遭受二次损伤,包括给予甲泼尼龙、钙通道拮抗剂、纳洛酮等药物,或予局部低温保护、人工高压灌流等;二是在损伤慢性期促进神经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包括手术治疗、高压氧治疗、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现对脊髓损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后的修复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大难题,主要原因是由于损伤后神经轴突的再生能力非常有限。近年来,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抑制因子已成为研究热点,除了传统的胶质瘢痕和髓磷脂相关抑制蛋白外,神经轴突导向分子、神经粘附分子、肿瘤抑制因子等对神经轴突再生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都已被阐明,因而消除这些因子的抑制作用将有利于脊髓的再生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本文着重对目前这一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以期待为临床治疗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8.
Nogo与中枢神经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枢神经损伤后难以再生的特性 ,使得脊髓损伤和卒中等成为一种致残率很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近年来 ,虽然在促进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尚无实质性的进展。最近 ,髓鞘衍生轴突外生长抑制剂的一种———Nogo的发现 ,成为这一领域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一、Nogo的发现早在一个世纪以前 ,科学工作者就开始试图解开成年动物的中枢神经轴突在受到损伤后不能再生的谜团。 2 0世纪80年代 ,David的实验表明 ,一些成熟的中枢神经轴突可以长入外周神经移植物内[1] 。这一时期 ,人们一度认为发生损伤的中枢神经轴突不能…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医学领域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创伤之一,可直接引起神经轴突中断、神经元坏死、脊髓结构严重破坏导致严重功能缺陷。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激活、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增殖和胶质瘢痕的形成等[1]是阻碍损伤脊髓轴突有效再生和生长的主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先后利用药物治疗、体外诱导及基因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
中枢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再生与修复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对中枢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和再生的认识现状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康复任务是十分繁重和重要的,由此带来的经济负担也十分沉重。多年来,人们对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与康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进展甚微,原因可能有:①神经元本身缺乏再生能力。②神经营养因子生成不足,包括靶源性营养因子的供给因轴突断裂而中断。③细胞外基质不适宜,损伤后产生了神经元生长的抑制因子。④损伤后局部胶质细胞形成坚硬的瘢痕,阻碍轴突的生长、穿过等。诸多因素导致中枢神经损伤后难以再生,功能障碍也就难以康复。20世纪80年代,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CN…  相似文献   

11.
Nogo与轴突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Nogo-A作为多种抑制神经突再生的成员之一,主要存在于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和中枢神经(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髓磷脂中Nogo在成年CNS损伤后,在抑制轴突再生和代偿性纤维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在损伤大鼠和小鼠脊髓中体内应用Nogo中和抗体、Nogo受体(Nogo-66receptor,NgR)或阻断信号通路后受体Rho-A和ROCK均可导致轴突再生,并伴有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相似文献   

12.
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再生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损伤后不可修复和再生,直至1981年Aguayo等研究发现损伤后的中枢神经轴突在合适的环境下可以再生,才对CNS损伤后恢复提出了突破性观点.近年来,随着神经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神经元轴突再生调控因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对神经轴突生长、导向、定位靶向和突触稳定性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日益深入了解,以及有关抗体和生长因子的应用,对脊髓再生研究的概念和方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成熟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缺乏自我再生和修复能力一直是神经科学界的难点和热点,由于CNS损伤后缺乏再生能力,因而导致CNS损伤后结果非常严重,诸如脑皮层功能受损或消失、脊髓瘫痪等.对高等脊椎动物成熟期CNS再生障碍的原因推测有以下几种:(1)神经元本身再生能力有限;(2)神经营养因子生成不足;(3)细胞外基质不适宜;(4)损伤产生了抑制神经元生长的因子;(5)损伤局部胶质细胞产生了坚硬的瘢痕妨碍轴突生长穿过[1].  相似文献   

14.
有关Nogo-A蛋白及其抗体的研究是目前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新课题。众多研究表明,成年哺乳动物周围神经系统(PNS)损伤后可以再生,而中枢神经系统(CNS)神经轴突损伤后却不能再生或再生极其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是CNS内存在着抑制神经轴突生长的抑制物,当中Nogo-A蛋白被认为是抑制神经轴突再生的关键因素。有研究表明,抗Nogo-A  相似文献   

15.
背景:如何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一直是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今后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的:观察携带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cDNA表达片段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xCA-BDNF转染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后BDNF的表达,以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和神经生长情况。 方法:切除成年Wistar大鼠股中部10 mm长的坐骨神经,AxCA-BDNF转染组、BDNF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硅胶管内置AxCA-BDNF原液,BDNF溶液或空白病毒稀释液桥接坐骨神经两断端。术后3,7,14 d,1,2,4个月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损伤坐骨神经及相应脊髓节段B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观察损伤坐骨神经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再生的神经元及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和髓鞘厚度。 结果与结论:术后3,7,14 d及1个月时,AxCA-BDNF转染组损伤坐骨神经近、远端神经干及脊髓(L3~6)中BDNF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DNF组和对照组(P < 0.01)。光、电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图像分析证实,BDNF基因转染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新生神经纤维数目及其髓鞘厚度、神经联接的再形成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说明经腺病毒介导转染的BDNF基因可在大鼠坐骨神经内有效表达,并通过轴突逆行转运到了相应的脊髓神经元,不仅能促进损伤神经纤维再生,也能保护损伤的脊髓神经元。 关键词:坐骨神经损伤;重组腺病毒;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染;免疫组织化学;原位分子杂交;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6.
应用脂质体将外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导入弥漫性轴突损伤模型大鼠脑内,力图通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元再生及修复的作用,促进损伤大鼠的形态功能恢复。结果显示基因转染后弥漫性轴突损伤额叶皮质神经元的形态得到改善,额叶皮质组织神经丝蛋白表达增加,证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促进弥漫性轴突损伤后神经元的修复及轴突的再生。  相似文献   

17.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与治疗性疫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e system。CNS)损伤后,受损神经轴突不能自然再生。从而导致个体感觉、运动及认知的永久性缺失。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只要一部分神经纤维束连接得以再通即可完成显著的功能信号转导,因此探寻新的策略。最大程度上促进CNS损伤后修复再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神经再生 ,特别是中枢神经再生 ,牵涉到神经活动基本过程以及神经损伤修复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近年来有重要与飞速的发展。现在 ,我们甚至已经触摸到脊髓损伤后截瘫康复的大门 ,这真是激动人心、令人向往的科学事态的变化。中枢神经系统再生牵涉到如下一些理论问题 :轴突受损伤后其远端及近端的变性 ;损伤引起的瘢痕组织对中枢再生的阻抑作用 ;神经营养因子对再生的重要作用 ;应用神经前细胞 (progenitor)、神经干细胞及基因工程方法用于中枢再生的前景等等。为了能将这些喜人的进展及时地介绍给国内广大的神经科学工作者 ,本刊特邀有关专家撰写该系列讲座。讲座共分若干讲 ,将分别叙述 :神经系统损伤的细胞反应 ,神经营养因子的神经修复作用及其机制 ,胚胎脑移植与中枢神经的再生 ,神经干细胞参与神经修复 ,神经干细胞移植在神经退化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基因工程在促进中枢再生中的应用前景 ,等等。编辑部  相似文献   

19.
轴突微环境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的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在适当的环境中有再生轴突的能力,如何刺激轴突再生从而促进功能恢复是神经科学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影响轴突再生的原因相当复杂,如胶质瘢痕形成、神经营养因子缺乏及诸多抑制性因子的存在等。目前研究的成果认为创造损伤修复的最佳微环境是解决此问题的首选方法,因此从轴突生长的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轴突导向和生长信号转导等方面改善轴突生长的微环境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正>在哺乳动物,任何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常常导致无法避免的功能丢失。一系列的因素包括缺乏神经细胞体再生,轴突构成的贫乏,逃避了初次损害的病灶周边神经元在横向和纵向的继发退变,这些损伤的扩展被称为继发性损害。促进CNS损伤的目标有二①刺激神经细胞再生②神经保护或中断二次损害(SCI),无论损伤严重与否,最初均会引起完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