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住院患者跌倒及坠床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接收的50例住院患者,分析跌倒及坠床的原因,提出对症护理干预.结果 引起跌倒坠床的因素是自行上下床、坐在床边、床旁取物、体位改变、自行行走及倚墙站立;伤及部位是头面部、骶骨部、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其他.结论 根据住院患者跌倒及坠床原因提供对症护理干预能稳定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住院患者跌倒和坠床事件进行分析,评估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2008年1—6月住院患者中发生的跌倒和坠床事件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的跌倒和坠床事件不仅与其年龄有关,也与原发疾病、服用药物、病区环境和护理人力有关。对跌倒和坠床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在管理上,制定安全风险预案,分析薄弱环节,落实改进措施。结论:实施意外风险防范后有效预防患者住院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住院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因素、发生时间、护理人力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心理因素.因此,提出相应预防措施,落实改进措施,才能较好地防止患者跌倒坠床,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4.
王立凤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76-1377
目的: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发生。方法:选取2011年1-6月225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措施;2011年8月-2012年1月268例住院患者作为改进组,采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防范措施。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跌倒与坠床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改进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与坠床的发生率为0.4%,低于对照组的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住院患者在入院后采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分表进行危险程度的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跌倒与坠床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风险事件的原因,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跌倒、坠床的发生。方法:收集300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给予安全管理防范措施,对照组未实施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跌倒率1.2%、无坠床及护患纠纷现象,对照组患者的跌倒、坠床、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6.00%、4.00%、3.00%,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合理分析晚期肿瘤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风险事件的原因,并实施安全管理防范措施,能有效减少跌倒、坠床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科患者病情复杂,由于受神经系统病变引起意识、精神、视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加之住院期间周围环境的突然改变,容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我科白2009年1月起,针对患者轻易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采取护理干预,大大减少了坠床跌倒意外事故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方面的质量管理效果。方法:从2016年开始对跌倒/坠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分别对管理前后跌倒/坠床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033‰,实施后为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以预防跌倒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意外跌倒的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年龄、躯体移动状况、疾病、药物、环境等因素是跌倒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原因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提高了患者执行安全措施的依从性,降低跌倒发生率;也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对老年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危险患者重点防范,加强健康宣教,可避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液科患者发生坠床跌倒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血液科发生坠床跌倒的病例18份,通过查阅不良事件报表及病案,总结分析坠床跌倒的原因。结论:血液科坠床跌倒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对高危因素采取预防及相应护理措施,以降低坠床跌倒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相关因素,撂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12例患者意外跌倒坠床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脑卒中患者跌倒坠床与疾病、年龄、使用药物、环境、心理以及护理人员服务不到位有关.结论 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可以有效地减少意外跌倒坠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住院患者实施跌倒的预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本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选择136例为干预组1,2013年5月~2014年4月随机选择脑卒中住院患者136例选为干预组2,2组均在入院后进行坠床与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并实施相应的防跌倒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干预后仍发生跌倒的原因、后果、地点及时间等情况。结果:2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1发生跌倒10例,干预组2发生跌倒3例,2组跌倒发生率分别为7.35%、2.21%,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跌倒风险干预,落实相应预防措施,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高龄患者发生意外跌倒的风险因素及实施风险因素分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129例高龄住院患者(年龄≥65岁)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发生意外跌倒的危险因素,并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136例高龄患者(年龄≥65岁)作为观察组,对危险因素量化评分,前瞻性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率为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2%,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8%。结论在骨科病区进行意外跌倒风险因素分级管理,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减少高龄患者住院期间意外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三级甲等医院的优质服务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夏文凤 《中国医药导报》2012,(24):140-141,144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意外跌倒的风险因素,分析并制订有效的护理对策,以防止老年脑卒中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教育,观察组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同时采取防跌倒知识宣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意外跌倒情况。结果晚22:00~早8:00为患者意外跌倒高发时段,跌倒地点多发生于病床边,受伤部位多为头部,60~70岁患者的跌倒频率最高,观察组意外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评估老年脑卒中患者意外跌倒的风险因素,增加配套的安全设施,加强患者的安全教育和用药护理,制订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和康复训练计划可以有效防止老年脑卒中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发生老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5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老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在社区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对研究对象干预前后进行相关情况问卷调查及 SF-36生活质量表测评,研究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区综合护理干预的相关性。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压达标80.7%、血压有效87.7%、合理饮食82.5%、用药依从性87.7%、合理运动80.7%、抑郁症5.3%)与干预前(血压达标35.0%、血压有效43.9%、合理饮食52.6%、用药依从性45.6%、合理运动40.4%、抑郁症1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患者的生活质量在 SF-36生活质量测评表上显示干预后比干预前明显提高(P 〈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和修正或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疼痛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我院普外科83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分别于术后1 h、24 h、48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并对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h、24 h、48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的程度,提高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秦丽 《中国民康医学》2012,(20):2529+2554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特点和现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以利于流浪精神病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析,归纳其特点。结果:流浪精神病患者病史不清,生活自理能力差,常伴有躯体疾病,抵触情绪强烈,治疗依从性差。结论:根据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流浪精神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早控制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刘惠群  欧红梅 《吉林医学》2014,(17):3806-3807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消化性溃疡中的效果体会。方法: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选择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182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患者均接受统一治疗,护理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SAS评分、SDS评分、患者满意度和复发率。结果:护理组无论是临床效果、SAS评分、SDS评分,还是患者满意度、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使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提高,降低复发率,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至相应临床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癔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自制量表对57例癔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癔症以女性为多,发病年龄多在16~45岁,文化较落后地区患病率较高。生活事件刺激、癔症性格导致癔症的发作。经有效治疗及护理均痊愈。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及发作期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可促进癔症治愈。  相似文献   

19.
周佳慧  邓益帼 《吉林医学》2013,(36):7728-7729
目的:对新生儿红斑及脓疱疹进行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300例婴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婴儿采用常规的处理措施,治疗组婴儿在常规的护理措施上加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婴儿出现红斑及脓疱疹的病例多少及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治疗组出现红斑及脓疱疹的婴儿为12例,出现率为8%;对照组出现红斑及脓疱疹的婴儿为24例,出现率为16%。治疗组婴儿出红斑及脓疱疹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证明治疗组的护理有利于帮助新生婴儿防御红斑及脓疱疹的出现。结论:医院应加强对新生婴儿的护理干预,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婴儿出现红斑及脓疱疹的概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产生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方法:对近10年间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者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以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为多见,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暴力行为的发生主要与精神症状相关。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或避免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