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解发热出疹性疾病 (RFls)血清流行病学特征 ,以便更好地开展麻疹监测。方法  1998~2 0 0 1年 ,在铜陵市采集了爆发和散发病例的急性期血清标本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捕捉法检测麻疹和风疹IgM抗体。结果  74例中麻疹IgM抗体阳性 15例 (2 0 .2 7% ) ;风疹IgM抗体阳性 15例 (2 0 .2 7% )。RFls病例的发病高峰为春夏季 ;15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 ,有免疫接种史者占 6 0 .0 0 % (9/ 15 ) ,免疫史不详和无免疫史者占 4 0 % (6 / 15 )。结论 血清学诊断是科学鉴别RFls的重要手段 ;加强麻疹疫苗的有效接种和强化免疫 ,积极推行风疹疫苗接种是控制麻疹和风疹发病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2000年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进一步提高麻疹监测工作质量 ,对重庆市 2 0 0 0年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共检测了 186份疑似麻疹病例血清标本 ,其中爆发病例标本 16 6份 ,散发病例标本 2 0份 ,麻疹IgM抗体阳性数分别为 92份和 14份。两起爆发病例的 2 0份麻疹IgM抗体阴性标本中 ,11份风疹IgM抗体阳性 ,确证为风疹爆发。 6个年龄组 5 2 9份标本麻疹IgG抗体平均阳性率为 85 0 7% ,8~ 2 3月龄阳性率为 81 16 %。从 10份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 5株麻疹病毒 ,经核酸序列分析鉴定 ,均为H1基因型。建议对疑似麻疹爆发病例同时进行麻疹和风疹的血清学诊断 ;麻疹疫苗的第 2次接种应提前至 18月龄 ;在加速控制麻疹阶段实验室诊断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 1993~ 1998年 45 6例采集血标本的麻疹确诊病例和 83例采集双份血标本的麻疹确诊病例的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发病后 4~ 2 1天阳性率分别为 92 86%和 95 0 6% ,而发病后 1~ 3天和 2 2~ 42天的麻疹IgM阳性率显著较低。病例的同一份血清检测麻疹和风疹两种IgM抗体 ,说明麻疹阳性和风疹阳性互不干扰 ,各具特异性。分析 2 70份麻疹IgM阳性的病例临床表现 ,不同年龄组和有无免疫史的表现有极显著差别。检测麻疹IgM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和早期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1999年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山东省 1999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 1776例 ,采集血清标本 86 1份 ,采集率为 48 4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捕获法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 ,阳性率分别为 5 9 12 % (5 0 9/ 86 1)和 10 34% (89/ 86 1) ,两者全部阴性者占 30 5 4% (2 6 3/ 86 1)。1337例麻疹暴发疑似病例 ,麻疹、风疹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5 8 81% (32 7/ 5 5 6 )和 14 5 7% (81/ 5 5 6 ) ;439例散发疑似病例分别为 5 9 6 7% (182 / 30 5 )、2 6 2 % (8/ 30 5 )。首次在 1例典型麻疹确诊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 1株麻疹野病毒株。ELISA捕获法检测IgM抗体用于麻疹的血清学早期诊断敏感性较高 ,其结果与血清标本采集时间及麻疹疑似病例的最终分类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建立和运转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江西省麻疹实验室网络在加速控制麻疹阶段中的作用。方法 对江西省 1 999年、2 0 0 1~ 2 0 0 3年麻疹实验室网络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共检测了 1 2 0 8份疑似麻疹血清标本。结果  83 4份麻疹流行区的血清中 ,麻疹IgM抗体阳性 5 1 0份 ,分属 6 1起流行 ;3 74份麻疹IgM抗体阴性血清中 ,风疹IgM抗体阳性 1 97份 ,分属 2 6起风疹流行。麻疹、风疹IgM抗体检出率与病例出疹后采血时间密切相关 ,以出疹后 4~ 1 4d检出率最高( 6 2 . 4 5 %,71. 0 4 %)。麻疹、风疹流行人群中以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为主 ,是省内发病的重点人群。江西省 2 0 0 3年采集 3份咽拭子 ,并用B95a细胞首次成功地分离到 2株麻疹野病毒 ,经核酸序列分析鉴定均为H1 基因型。结论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麻疹病毒学与血清学的监测 ,应通过对麻疹实验室网络的职能考核 ,不断提高实验室血清学诊断的工作质量 ,为加速控制麻疹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1-2013年南宁市疑似麻疹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体捕获法,对2011-2013年疑似麻疹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及风疹IgM抗体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2013年南宁市共采集疑似麻疹病例血清630例,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31份,阳性率为20.79%;风疹IgM抗体阳性107份,阳性率为16.98%。各年间麻疹、风疹Ig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75,P<0.05;χ2=30.36,P<0.05)。采血时间在出疹后第0~3天、4~7天、8~14天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3,P<0.05)。麻疹发病主要在城区,占82.44%,时间集中在5-8月,占77.10%。麻疹病例以2岁以下儿童和18岁以上成人为主,分别占61.83%和31.30%;风疹病例主要分布在10~15岁年龄组,占45.79%。结论消除麻疹应将提高首剂含麻疹类疫苗及时接种率作为优先策略,加强以个案为基础、实验室支持的麻疹监测系统管理,加强实验室监测,提高麻疹实验室检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2年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麻疹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和分析其监测结果。方法 对 2 0 0 2年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收集到的799例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 ,并结合其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以下特征 :6 3.76 %的病例发生在 4~ 6月 ,78 83 %的病例 <1 5岁 ,81.5 9%的病例无麻疹疫苗 (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 ,2.3 9%的病例未表现出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充血这三种症状的其中之一 ,出疹 4~ 7d后采血的麻疹IgM抗体阳性率高于≤ 3d。 结论 应根据现实条件将MV复种年龄从 7岁提前到 4岁 ,对预测的麻疹高危县进行MV强化免疫 ,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同时 ,加强麻疹实验室网络建设 ,提高麻疹实验室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1999~2001年麻疹网络实验室运转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河北省麻疹网络实验室运转情况 ,对 1999~ 2 0 0 1年麻疹网络实验室的运转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 :1999~ 2 0 0 1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 170 1例 ,采集合格血清标本 12 4 2例 ,证实麻疹病例 5 98例 ,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 4 8 15 % (5 98/12 4 2 ) ;采血后 3d和≤ 6d报出检测结果率分别为 4 9 76 %和 70 6 9% ;证实的麻疹爆发 (每起≥ 2例 ) 2 8起 ;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主要为麻疹疫苗零剂次免疫、1剂次免疫和免疫史不详者 ,占 75 5 9%(45 2 /5 98)。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对各市网络实验室考核结果符合率≥ 90 %。表明麻疹网络实验室对麻疹疑似病例的监测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潍坊市 2 0 0 2年共发生 39例风疹病例。为了解风疹流行情况 ,为今后开展风疹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现对2 0 0 2年风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疑似麻疹病例的个案资料来源于潍坊市麻疹监测系统 ,血清标本为全年送检的疑似麻疹病例血清 97份。对送检的疑似麻疹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M抗体和风疹IgM抗体 ,检测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山东省卫生防疫站统一发放。血清标本以酶标仪判定 ,波长 4 5 0nm测OD值 ,P/N >2 1为IgM抗体阳性。2 结果2 1 地区分布  2 0 0 2年全市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 97例 ,确诊风疹 39…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发热出疹性疾病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四川省发热出疹性疾病 (RFIs)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 ,对 1999~ 2 0 0 1年收集的 5 15份血清标本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同时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结果显示 ,麻疹、风疹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4 9 71%和11 4 6 %。麻疹、风疹病例集中在 3月 ,以 4~ 14岁儿童为主。各级实验室应开展血清学鉴别诊断工作 ,提高麻疹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