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蛭免加热提取物抗凝血及抗血栓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水蛭免加热提取物的抗凝血、抗血栓作用,并与水蛭煎煮浓缩物进行比较.方法小鼠灌胃给水蛭两种提取物5.72g生药/kg,2.86g生药/kg,1.43g生药/kg,采用玻片法测定小鼠凝血时间;剪尾法测定小鼠出血时间.大鼠灌胃给水蛭两种提取物4g生药/kg,2g生药/kg,1g生药/kg,观察对大鼠下腔静脉结扎后静脉血栓湿重及干重的影响、对电刺激颈总动脉闭塞性血栓形成时间的影响、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小板血栓湿重的影响.结果水蛭免加热提取物延长正常小鼠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减轻大鼠静脉血栓的湿重和干重,延长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减轻大鼠血小板血栓的湿重.结论水蛭免加热提取物具有强大的抗凝血作用,抑制大鼠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及血小板血栓的形成.水蛭免加热提取物在抑制大鼠静脉血栓形成、延长小鼠凝血时间等方面优于传统的煎煮提取物. 相似文献
2.
土大黄与药典收载的正品大黄具有某些功效的相似性,常常被用作大黄替代品应用。究竟土大黄与正品大黄能否简单的替换使用,或者说两者之间有无差异,差异在何处?对此进行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土大黄,以及临床与市场上的正确应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作者己有的工作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报道,以大黄的主要功效"泻下"为基本点,从化学、药效及其毒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大黄(土大黄)的泻下作用弱于正品大黄,其原因在于两者间结合型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同时华北大黄的小鼠急性毒性也强于正品大黄,因此,华北大黄不宜简单的替代正品大黄使用。 相似文献
3.
水蛭免加热提取物抗凝血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水蛭免加热提取物对动物凝血系统、凝血因子活性及纤溶系统的影响 ,并与水蛭煎煮浓缩物进行比较。方法 :动物灌胃给药 ,凝固法测大鼠 PT、APTT,PT法测血浆凝血因子 、 、 、 的活性 ,APTT法测因子 的活性 ,测 EL T观察药物对家兔纤溶活性的影响。结果 :水蛭免加热提取物能延长大鼠 PT、APTT,抑制凝血因子 、 、 的活性 ,对凝血因子 和 活性无明显影响 ;对兔血 EL T无明显影响 ,在延长大鼠 PT、降低大鼠凝血因子 、 活性等方面优于传统的煎煮提取物。结论 :水蛭免加热提取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 、 、 活性而抑制内、外源性凝血途径 ,对大鼠 PT、凝血因子 、 活性的影响优于传统的煎煮提取物 相似文献
4.
大黄不同提取工艺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黄为常用中药,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本文以大黄素为检测指标,对水提法、渗漉法、乙醇回流法等提取工艺进行比较,为优选含有大黄素制剂的前处理方法提供了依据。1 仪器与试药 CS-930型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939型自动薄层制板器(重庆南岸贝德仪器技术厂);微量定量毛细管(Drummond,USA)。大黄素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硅胶G 相似文献
5.
6.
7.
8.
生、熟大黄对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生、熟大黄对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以阐明大黄生泻下、熟活血的炮制机制。并考察熟大黄炮制过程中加酒与否对其活血化瘀功效的影响。方法:采用ip高分子右旋糖酐制备大鼠血瘀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生大黄、熟大黄及不加酒制熟大黄2.5,5.0 g.kg-1,ig,连续7 d,观察对实验动物的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熟大黄高、低剂量组各指标检测值与等剂量生大黄组比较均有所减少,其中熟大黄低剂量组全血黏度与生大黄低剂量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无酒熟大黄高、低剂量组各指标检测值则普遍较等剂量熟大黄组高,其中全血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均与熟大黄组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结论:熟大黄活血化瘀作用明显较生大黄好;加酒熟大黄活血化瘀作用明显优于无酒熟大黄。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熟大黄炮制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多成分综合评分结合响应面法筛选熟大黄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没食子酸、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7种成分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考察加酒量、闷润时间、蒸制时间因素对熟大黄炮制工艺的影响,筛选最佳炮制工艺参数。结果采用Design Expert 8.0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7种成分含量的综合评分与考察因素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数学模型,预测熟大黄最佳炮制条件为每100 g药材加酒量36.6 mL,闷润时间2.16 h,蒸制时间10.96 h。结合生产实际,将工艺修正为每100 g药材加酒量35 mL,闷润时间2 h,蒸制时间11 h。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能合理控制熟大黄炮制质量,为制定其饮片的质量标准和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与大黄清热解毒、泻火、消滞通便、利黄疸对应的7种药效组分变化规律,探讨饮片配伍、复方、剂型与药效组分的相关性,为解析中药药效本质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单味药、药对和复方制剂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P-HPLC)法测定7种药效组分的含量。[结果]与大黄功能对应的7种药效组分是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番泻苷A、番泻苷B,其含量依次为(0.140±0.020),(0.250±0.013),(1.100±0.027),(0.170±0.006),(0.050±0.002),(1.085±0.023),(0.747±0.033)mg/g。[结论]大黄药效组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番泻苷A-番泻苷B,其清热解毒组分是2.73∶3.23∶8.85∶3.19∶1∶4.5∶12.41;清热泻火组分是2.67∶3.97∶15.52∶3.28∶1:20.89∶10.51;消滞通便组分是1.69∶6.37∶10.65∶2.23∶1∶7.11∶5.98;利黄疸组分是1.71∶2.39∶8.04∶2.30∶1∶5.43∶78.99,且各药效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黄的功能与配伍、剂型相关,大黄的功能物质是药效组分。 相似文献
11.
大黄对内毒素所致肠源性感染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本实验旨在证明大黄是否对内毒素所致肠源性感染具有治疗作用.以雄性ICK小鼠腹腔注射内毒素0.4mg,24小时后处死;大黄每鼠每次10mg,分即刻和12小时于胃管喂入.大黄组小鼠细菌移居发生率和各内脏含菌量显著低于内毒素组和安慰剂组(P<0.01);大黄组小鼠各组织SOD含量明显高于内毒素组和安慰剂组(P<0.01),而LPO含量则与之相反(P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长期灌胃大黄对雌性大鼠子宫及卵巢的影响。 方法: 8周龄180~220 g 雌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大黄水提取物1.0,2.0 g·kg-1组、各剂量组再分为灌胃30,40,50,60 d组,每组10只,计算大鼠子宫、卵巢指数,观察子宫和卵巢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结果: 大黄水提取物1.0 g·kg-1给药60 d组子宫和卵巢指数分别为(0.21±0.058),(0.07±0.001),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26±0.038),(0.07±0.007)(P<0.05);大黄水提物2.0 g·kg-1给药40,50,60 d组子宫指数分别为(0.20±0.045),(0.19±0.054),(0.19±0.04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26±0.038)(P<0.05或P<0.01),大黄水提物2.0 g·kg-1给药30,40,50,60 d组卵巢指数分别为(0.068±0.008),(0.065±0.007),(0.065±0.005),(0.061±0.006),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07±0.007)(P<0.05或P<0.01);组织形态学显示,2.0 g·kg-150,60 d组大鼠子宫内膜水肿,腺体减少;卵巢萎缩,卵泡数减少,卵泡内细胞排列不规则。 结论: 长期应用大黄可影响成年雌性大鼠的生殖功能,并有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条件对大黄泻下和止泻双向调节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正常ICR小鼠、复方地芬诺酯复制便秘小鼠模型和腹泻小鼠模型,造模2 h后各给药组分别以不同剂量的生大黄细粉、不同炮制品(生大黄、熟大黄和大黄炭)和不同时间煎煮而成的生大黄粗粉灌胃给药1次,而正常和模型组则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小鼠给药后6 h内的排便总数、排便指数和腹泻指数。结果:1)不同给药剂量:0.2 g/kg生大黄和0.67~3 g/kg大黄炭对腹泻小鼠有止泻作用,0.8 g/kg生大黄和5 g/kg大黄炭能明显加重腹泻。2)不同炮制品:当生大黄剂量大于等于0.72 g/kg时能使正常小鼠泻下,大于等于1.8 g/kg时使便秘小鼠通便,0.8 g/kg时加重腹泻小鼠腹泻;0.67~3 g/kg大黄炭和3 g/kg熟大黄对腹泻小鼠均有止泻作用。3)不同煎煮时间:1.5 g/kg生大黄粗粉在2~10 min内对正常和便秘小鼠的泻下作用随煎煮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在10~180 min内随煎煮时间延长泻下作用强度逐渐减弱,其中,煎煮10 min时泻下作用最强,180 min时最弱。结论:机体的状态和药物的不同剂量、炮制方法和煎煮时间均可影响大黄的泻下与止泻的双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肝宁颗粒和大黄利胆抗炎的作用,进一步探讨肝宁颗粒的组方合理性.方法 采用胆管引流法分别收集并计量给药后0.5,1,1.5,2,2.5 h的胆汁的方法观察肝宁颗粒和大黄对肝脏分泌胆汁的影响;采用测定小鼠胆囊重量的方法观察肝宁颗粒和大黄对胆囊的影响;采用小鼠耳肿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琼脂肉芽肿、羧甲基纤维素钠致小鼠腹腔白细胞游走、大鼠蛋清性关节炎等炎症模型观察肝宁颗粒和大黄的抗炎作用.结果 肝宁颗粒和大黄均能明显增强胆汁分泌量;促进胆囊收缩,降低胆囊重量;抑制二甲苯、蛋清所致急性炎症,降低腹腔炎症小鼠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腹腔白细胞游走,抑制肉芽组织增生.但肝宁颗粒的利胆抗炎作用均比大黄强.结论 肝宁颗粒组方合理,利胆抗炎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黄饮片中8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并考察酒炙前后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酒炙前后8种成分的含量。Hedera ODS-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和0.1%醋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结果在以上色谱条件下大黄8种成分完全分离,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RSD值均小于3.0%;大黄酒炙后5种游离蒽醌和没食子酸含量均升高,而番泻苷A和番泻苷B含量有所下降。结论本文所建立的同时测定大黄酒炙前后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大黄进一步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同时,大黄酒炙前后8种成分的含量变化也为进一步炮制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电化学指纹图谱优化大黄水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大黄水提取工艺。方法:应用电化学振荡技术获取大黄不同提取工艺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根据电化学指纹图谱特征参数诱导时间来考察大黄提取液中总成分含量的高低。以诱导时间和总蒽醌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大黄提取工艺。结果:大黄提取液浓度和诱导时间倒数(1/tin)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1/tin=0.0336C-1.1384×10-4(R=0.9990),线性范围为(5.958~17.87)×10-3g/mL。提取次数和溶媒用量对提取效果有显著性影响,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无显著性影响。结论:确定大黄提取最佳工艺为:采用10倍量的水,提取20min,提取3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商陆粗提物对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的影响及作用。方法:经大鼠尾静脉分次注射阿霉素合计7.5mg/kg制备肾病模型,分别灌以商陆粗提物4g/kg.d-1和1g/kg.d-1以及强的松16mg/kg.d-1,均连续2周,观察用药组间动物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及血脂的改变。结果:商陆粗提物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具有减少尿蛋白、提高血清白蛋白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5),且与激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商陆对阿霉素肾病具有治疗作用,为开发中药商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商陆粗提物对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的影响及作用。方法:经大鼠尾静脉分次注射阿霉素合计7.5mg/kg制备肾病模型,分别灌以商陆粗提物4g/kg.d^-1和1g/kg.d^-1以及强的松16mg/kg.d^-1,均连续2周,观察用药组间动物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及血脂的改变。结果:商陆粗提物对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具有减少尿蛋白、提高血清白蛋白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P〈0.05),且与激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商陆对阿霉素肾病具有治疗作用,为开发中药商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