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双侧壳核内侧区出血致记忆力、计算力减退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报告1例因双侧大脑壳核内侧区出血导致记忆力,计算力减退的特殊病例,患者3年前突发右侧大脑壳核内侧出血致左侧轻瘫,而无学习,记忆障碍;近来又发生脑出血,影像学检查证实出血部位在左侧大脑壳核内侧,本次除右侧上肢轻瘫外,还伴随近事记忆和记数障碍,这两次脑出血都损伤到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新区-边缘区,从临床上证实边缘区参与脑的近事记忆和记数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未治疗惊恐障碍患者的脑结构和脑功能特点.方法:分别对24例惊恐障碍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依次完成情绪计数Stroop任务的功能磁共振和三维结构磁共振扫描,应用优化的基于体素形态学( voxel-based morphology,VBM)方法分析脑灰质体积.结果:将加工惊恐词汇与中性词汇相比较,惊恐障碍患者组在左侧丘脑、左侧额叶内侧回、左侧前扣带回、左侧额下回、左侧岛叶较健康对照组激活不足;而在右侧脑干、右侧枕叶/舌回过度激活.惊恐障碍患者组左侧颞上回、右侧额叶内侧回、左侧枕中回、左侧丘脑背内侧核、右侧前扣带回比健康对照组的灰质体积降低.结论:惊恐障碍患者前扣带回功能出现抑制和弱化,选择性注意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研究边缘区在疼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1例左侧壳核软化灶导致右侧躯体偏身疼痛患者及8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研究,手工勾画边缘区蒙片,进行全脑基于感兴趣区的功能连接计算。结果 左侧边缘区功能连接较健康对照显著下降,主要位于双侧尾状核头、壳核及左侧苍白球。结论 边缘区可能参与人类疼痛调节,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壳核出血常伴感觉和皮层性功能障碍,但纯运动性偏瘫者临床少见。作者于1993年1月~1999年11月曾先后接诊纯运动轻瘫高血压壳核出血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突然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一天。劳动时突然右侧上下肢无力,口角歪斜,但无头痛、呕吐,高血压病史8年,体征:血压247163kPa。神清、言语欠流利。颈软、右侧中枢性面瘫。感觉正常存在;右侧上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稍高、腱反射活跃、巴氏征阳性。头颅CT:右侧壳核13cm×21cm高密度区,周围有低密度区。患者,男,63岁。左侧肢体无力3天。3天前午饭后行走时左下肢发沉…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好发部位为豆状核、丘脑和半球白质,幕下以桥小脑多见,发生在尾状核出血者较少见,约占非外伤性脑内出血的0.1%,现报告3例并经 CT 证实为尾状核头部出血。例1 女性,51岁,右利。因高血压住院治疗中在早餐进食时无任何诱因突然意识丧失,当时无肢体抽搐及尿便失禁,醒后伴头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9年。神经系统检查仅可见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下肢轻度无力,病理征(一),脑膜刺激征(一),其余检查无异常发现。急诊 CT 脑扫描示左侧尾状核头部可见19×19mm 高密度影。诊断左侧尾状核出血,经治疗基本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王国军 《疑难病杂志》2003,2(3):185-185
例 1.男性 ,5 2岁。以突发头痛伴呕吐 2小时来诊。查体 :血压 14 0 / 80mmHg(1mmHg =0 .133kPa) ,神清语明。颅神经检查正常。右侧肢体轻瘫试验阳性 ,无病理反射 ,脑膜刺激征阴性 ,CT示左侧脑岛池内半月形高密度灶 ,内侧呈不规则锯齿状。出血量约 15ml。诊断为脑岛池血肿。按蛛网膜下腔出血处理 1个月后治愈出院。例 2 .女性 ,6 3岁。以突发头痛、呕吐伴左半身无力 1小时来诊。不伴抽搐及意识障碍。无高血压及头部外伤史。查体 :血压 14 0 / 90mmHg ,神清语明 ,痛苦病容。右侧鼻唇沟略浅 ,伸舌略左偏。左侧上下肢肢力Ⅲ级 ,无病理反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脑震荡综合征(PCS)患者内侧前额叶皮质功能连接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PCS患者27例,同期招募27例健康对照者,采集并处理静息态f-MRI数据,分别以左右侧内侧前额叶作为感兴趣区与全脑进行功能连接计算,得出PCS患者内侧前额叶与全脑功能连接有改变的脑区.结果 左侧内侧前额叶与双侧豆状核、左侧脑岛、双侧额下回眶部、右侧颞中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功能连接减弱,与左侧梭状回、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及左侧顶上小叶功能连接增强;右侧内侧前额叶与双侧顶下小叶、右侧距状回、左侧中央前回及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减弱,与左侧海马旁回及右侧颞下回功能连接增强(P<0.05).结论 静息状态下PCS患者内侧前额叶的功能连接存在异常,可能是导致PCS患者认知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无肢体瘫痪脑出血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无肢体瘫痪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无肢体瘫痪脑出血 4 5例。结果 :4 0 1例经头颅CT证实的脑出血病人 ,4 5例无肢体瘫痪 ,其中脑叶出血 2 1例 ,出血破入脑室或脑室出血 7例 ,丘脑出血 8例 ,脑干出血 2例 ,小脑出血 5例 ,基底节区出血 2例。意识清晰 38例 ,头痛 2 0例 ,呕吐 11例 ,脑膜刺激征 13例。结论 :无肢体瘫痪脑出血的病人意识障碍少 ,临床症状轻 ,预后好 ,这可能与出血位于脑的静区、出血量较小、出血破入脑室及老年患者脑组织萎缩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后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变.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左侧脑出血组和右侧脑出血组.采用脑内定点注射Ⅳ型胶原酶建立大鼠急性脑出血模型,各组大鼠于造模后第7d、14 d进行明暗箱实验检测脑出血后认知功能的变化,并取脑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生理盐水组大鼠的恐惧记忆能力正常,右侧脑出血组的大鼠造模后7d、14 d在暗箱中的时间与造模前无差异(P>0.05),提示右侧脑出血后大鼠的恐惧记忆能力减弱;左侧脑出血组的大鼠造模后7d在暗箱中的时间与造模前无差异(P>0.05),而造模后14 d在暗箱中的时间较造模前及生理盐水组缩短(P<0.05),表明左侧脑出血后大鼠的恐惧记忆能力亦减弱但在出血后14 d有所恢复.脑出血后第7d和14 d,光镜下可见脑组织中有大量炎细胞浸润,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及神经元的变性、坏死.结论:急性脑出血后大鼠存在认知功能的障碍,不同侧脑出血引起认知障碍可能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典型表现的桥脑川血临床容易诊断,对不典型者极易误诊,现将我院经CT和尸检证实的47例桥脑出血中3例貌似半球出血的小量桥脑出血报告如下。例1,男性,70岁,主因活动中突感左侧肢体力弱,频繁呕吐4小时而入院。检查:体温36.7℃,血压140/90mmHg,轻度嗜睡,言语稍含糊,双瞳孔等大,3mm,光射灵敏,无偏盲,左侧凝视麻痹,左面部痛觉减退,左中枢性面舌瘫,左上肢肌力2-级,下肢3-级,右侧正常,左半身痛觉减退,左Babinshi′s征(+)。脑脊液压力100mmH_2O,细胞总数78,白细胞8,蛋白145mg%。诊断:脑出血(左底节)。脑CT示桥脑上段右腹外侧16×15×10mm高密度影。按桥脑出血治疗后26天左侧凝视麻痹消失,余体征同前。例2,男性,72岁,主因活动后感左侧肢体麻木力弱,呕吐10小时而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30年。检查:血压210/110mmHg,左侧轻度中枢性面舌瘫,左半身深浅感觉减退,左肢体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桑黄粗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桑黄粗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小鼠小鼠随机分组,①蒸馏水组②桑黄粗多糖高、中、低剂量组。观察计算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及吞噬率、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血素水平、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TNF-а、IL-4含量。结果桑黄粗多糖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与吞噬率、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血清溶血素水平,并能提高血清中细胞因子TNF-a含量,对血清中细胞因子IL-4含量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结论桑黄粗多糖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6.
谭永东 《吉林医学》2011,32(14):2725-272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系统性回顾收治的45例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8年,治疗的总优、良患者38例,总优良率达到84%,手术切口全部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在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2例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充分的术前计划,恰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入路选择以及良好的术后锻炼,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隋丽红 《中外医疗》2014,(24):37-38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的12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60例对照组患者则使用传统开放性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发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以做出科学的比较。结果 180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发率、术后住院时间的对应数值是(97.36±22.15)mL、1.7%、(4.7±0.81)d。而6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所对应的数据是(115.26±20.41)mL、11.7%、(7.3±1.25)d。结论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的病发率,对于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莉莉  郑雪湘  赵磊 《西部医学》2012,24(10):1926-1928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尤其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失败病史的患者常规宫腔镜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应用宫腔镜对416例不孕症患者(其中原发不孕154例,继发不孕262例)进行常规检查,观察不孕症患者的宫腔情况。结果 416例患者中,发现存在宫腔病变211例(占50.7%)。原发性不孕组的子宫粘膜下肌瘤和宫腔粘连的发生率分别为1.3%和6.5%,继发性不孕组的发生率分别为2.3%和27.5%,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有IVF-ET失败病史的不孕症患者64例,有宫腔病变41例(占64.0%),与总病例的宫腔病变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不孕症患者中,继发性不孕患者和有IVF-ET失败病史患者的宫腔病变发生率较高。因此,对于不孕症患者,尤其是继发性不孕和有IVF-ET失败病史的患者常规行宫腔镜检查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