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兔VX2肝癌血管造影表现.方法34只新西兰大白兔开腹直视下肝左中叶瘤组织块接种VX2肿瘤,接种后第3周直视下穿刺右侧股动脉进路行腹腔动脉-肝动脉造影.结果6只兔数字电影方式(DC)腹腔动脉造影不能清晰显示肿瘤血管与肿瘤染色征象;28只兔数字减影方式(DSA)腹腔动脉造影,都能清晰显示肿瘤血管与肿瘤染色征象.兔肝VX2肿瘤典型血管造影征象表现为肿瘤呈膨胀性生长,供血动脉环绕肿瘤呈握拳状、抱球状、环圈状,从环绕的肿瘤主干血管上发出或长或短的细小芽状、根状、丝状的增生血管从周边向中心推进,显影的周边血管密度明显大于肿瘤中心,形成薄壁、厚壁、玉佩状等形状的圆形或椭圆形周边深染中心相对淡染的肿瘤染色结节;≥1cm的肿瘤结节染色完整、边缘清晰,当肿瘤较小时结节呈团片状染色,边缘欠清晰.结论兔肝VX2肿瘤为富血供性肿瘤,肿瘤周边部血供比中心部丰富,腹腔动脉造影足以显示清晰典型征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型磁共振成像仪用于动物实验成像扫描参数的优化。材料和方法:利用1.5T磁共振成像仪对不同部位接种的52只兔VX2肿瘤模型进行常规自旋回波(T1WI,T2WI)及梯度回波扫描,并进行Gd-DTPA和铁剂增强扫描,比较各种序列图像质量并比较不同部位肿瘤/组织对比信噪比。结果:T2WI和增强扫描可以提供较好的肿瘤病灶的组织对比显示。结论:选择适当的成像参数可以在临床型磁共振成像仪上获得较好的动物图像。  相似文献   

3.
【摘要】VX2肿瘤细胞株是一种Shope病毒细胞株,它是乳头状瘤在兔皮肤上诱发衍生的鳞癌,经过72次移植传代后正式建立,命名为VX2。有关兔VX2肿瘤在肝脏、肺、肾脏和软组织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关于VX2肿瘤的研究和报道主要集中于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肿瘤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以及肿瘤治疗后残留癌的检测等方面。现就VX2肿瘤模型的建立、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及功能性磁共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进兔VX2脑瘤模型的制作方法,建立适合MRI影像和介入治疗需求的兔VX2脑瘤模型。方法:全麻下通过介入法种植瘤块建立VX2移植性兔脑瘤模型12只。结果:12只新西兰兔全部有脑瘤生长,MR扫描T1WI呈略低信号,T2研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钆喷替酸葡甲胺0.1mmol/kg体重)呈明显较均匀强化,肿瘤最大平均直径0.5-0.7cm。同期检查显示肿瘤大小较一致,形态规则。肿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学改变相一致,能够满足介入治疗的需要。结论:介入法制作的兔脑瘤模型成瘤稳定,适合MRI观察和介入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应用VX2细胞株制作兔移植性肝肿瘤模型,探讨兔VX2肝肿瘤模型在肝肿瘤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VX2肿瘤细胞株接种于18只新西兰大白兔肝脏内。2周后将18只兔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螺旋CT、B型超声、DSA检查肝脏,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然后将其处死,进行病理学对照。结果:18只兔VX2肿瘤肝脏接种成功率100%,三种方法随访观察准确率为100%,没有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论:三种方法均可观察VX2肿瘤模型之肝脏病灶,均可应用于VX2肿瘤模型制作后的实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比钆喷替酸葡钾胺(Gd-DTPA)和自制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USPIO)的MRI增强扫描,研究两者在评价兔VX2肿瘤血管生成方面的能力.材料与方法 6只兔两侧大腿接种VX2肿瘤,2周后行Gd-DTPA和USPIO-T1WI增强扫描.计算不同扫描序列的最大强化比例(ERmax)、曲线斜率值(Slope)和达峰时间(Tmax),比较不同扫描序列之间的增强参数,并计算其与病理学指标间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果 VX2肿瘤模型成瘤率为100%.行USPIO-T1WI增强扫描后肿瘤组织早期未见明显强化,而后表现为渐进强化.各增强参数在不同扫描序列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增强参数与病理学指标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秩相关系数基本只出现在肿瘤周围;Gd-DTPA的增强参数与病理学指标之间的秩相关系数低于USPIO-T1WI增强扫描的秩相关系数. 结论 USPIO-T1WI增强扫描较Gd-DTPA动态增强扫描,能更好的替代病理学指标定量动态监测肿瘤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CT引导下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及综合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及影像学和组织学评估.方法 选择新西兰大白兔29只作为实验动物(前期9只.后期20只).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瘤组织块种植于兔肝左中央叶.前期从左侧肋缘进针,术后未予抗感染;后期从剑突下最大层面进针,术后抗感染3 d.分别于接种后1、2、3和4周行CT增强扫描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前期实验移植模型成瘤率为88.9%,腹壁种植转移率为62.5%,50%并发胸腔积液.后期实验肝癌移植模型成功率为95%,腹壁种植转移率为10.5%,无并发胸腔积液.CT平扫瘤体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均匀强化(2周)或环状强化(3周、4周);静脉期、延迟期呈低密度,但CT值较动脉期无明显下降.组织学上VX2为血管丰富的低分化鳞状细胞癌,2周出现点灶状凝固性坏死,3周出现肝内转移.4周出现大量凝固性坏死.自然生存时间为5~9周,死亡原因主要为广泛肺和腹腔转移伴全身衰竭.结论 CT引导下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进行兔VX2肝癌模型介入治疗实验研究宜选择2周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作兔子宫内膜VX2肿瘤模型并探讨其在介入放射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0只采用宫腔内瘤块置入法建立肿瘤模型,分为实验A 组(n=10)、B 组(n=10)及C 组(n=10),经右侧颈动脉用3F导管选择插至子宫动脉内分别注入顺铂(0.5 mg/kg)、聚乙烯醇(PVA)颗粒及生理盐水(1 ml/kg),分别于种植后2周和介入治疗后1周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肿瘤生长及坏死情况,处死观察其肿瘤大体外观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30只大白兔种植2周后经过MRI检测证实子宫均有肿瘤生长,种植成瘤率100%.在行介入治疗时有2只死于出血,1只死于术后感染.MRI平扫表现为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呈类圆形或分叶状等信号肿块,增强扫描呈中等或明显不均匀强化,或呈边缘强化;血管造影示动脉期子宫动脉增粗,实质期肿瘤染色明显.A组和B组肿瘤治疗前后大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及C组与A、B组治疗后大小与坏死百分比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兔子宫病理切片HE染色示兔子宫内膜腺体下鳞癌组织浸润.结论 兔子宫内膜VX2肿瘤模型建立容易,成功率高,适合介入治疗,是一种较好的研究兔子宫内膜肿瘤的介入治疗模型.MRI能对兔子宫内膜VX2肿瘤进行动态观察,其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9.
兔子宫VX2肿瘤模型的制作及其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制作兔子宫VX2肿瘤模型并动态观察其cT和MRI表现.材料与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18只,采用宫腔内瘤块置入法建立肿瘤模型,分别于种植后2周和3周行CT和MRI检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官腔内置入法种植子宫VX2肿瘤成功率达94%.17只大白兔cT和MRI 平扫表现为子官腔内占位.呈类嘲形或分叶状等密度、等信号肿块,增强呈不均匀强化或边缘强化,中心坏死组织未见明显强化.3周末肿瘤体积(5.84±1.00)cm3与2周末肿瘤体积(1.85±0.16)c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兔子宫VX2肿瘤模型制作简便、快速、成功率高;CT和MRI能对肿瘤模型进行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钆剂增强的MR淋巴管造影(MR- LG)用于VX2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VX2肿瘤软组织块悬液注射法建立30只兔原位乳腺癌动物模型.实验兔在肿瘤接种前后共行2次MR- LG检查(包括对比剂注射前的STIR序列扫描).图像3D重建后,淋巴管引流通路上距离原发肿瘤最近的淋巴结定义为SLN,且成像效果根据3D图像上有无淋巴结和淋巴管显像分成良好和较差两个等级;记录STIR序列扫描和MR- LG显示的所有淋巴结,并与前哨淋巴结病理对照.结果:80% (24/30)的荷瘤兔完成第二次MR- LG检查,良好3D图像为79.2% (19/24).在MR - LG图像上,淋巴结信噪比(SNR)均高于其引流淋巴管和同层肌肉(P值均< 0.05),SLN与n-SLN、引流淋巴管与同层肌肉之间的SNR无统计学差异.MR- LG图像上可清晰显示SLN和n-SLN(共26枚)的17只荷瘤兔,其STIR图像上共有28枚淋巴结,且两者淋巴结的大小无明显差异(t=0.124,P=0.902);其SLNB检查获得32枚淋巴结(SLN18枚,n- SLN 14枚),且淋巴结大小与MR- LG图像上和STIR序列扫描所显示的淋巴结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钆剂增强MR-LG可较好地显像VX2兔乳腺癌SLN.  相似文献   

11.
田蓉  寇海燕  朱瑾  任秀昀  苏金花 《武警医学》2003,14(12):721-724
 目的应用具有高频率的二维超声显像观察集束电极射频毁损治疗兔VX2肝肿瘤早期疗效.方法超声引导下将20只大白兔种植VX2肝肿瘤模型,随机抽取4只作为对照组,余下16只作为治疗组进行射频治疗,应用频率为10 MHz的具有高分辨率的高频二维超声分别于治疗前1天和治疗后当天、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观察肿瘤形态学变化,并于治疗后每次超声检测结束处死4只治疗组大白兔,取肿瘤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兔VX2肿瘤射频治疗后14天时治疗组肿块明显小于相应时间的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区呈极不均匀斑点状强回声及低回声,部分肿块周边仍有与治疗前肿瘤回声相似的区域.病理证实极不均匀回声区域即为肿块组织凝固坏死区域,局部仍有术前肿瘤回声特点的区域即为残存肿瘤或治疗不完全的区域.结论兔VX2肿瘤射频治疗后凝固坏死区具有一定的早期声像图特征表现,应用高频率的二维超声显像观察其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耐药VX2肝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经化疗药物诱导后传代的VX2肿瘤建立移植性耐药肝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 2 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 4组 ,建立肝癌模型。A、B组和C、D组植入肿瘤分别取自常规传代和药物诱导后的传代兔。模型建立 3周后 ,增强CT检查确定肿瘤大小。直视下穿刺肝动脉 ,A、C两组注入阿霉素 (4mg/2ml) ,B、D两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 1周后CT复查 ,比较各组肿瘤倍增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肿瘤凋亡率。结果 模型建立 3周后各组肿瘤大小无明显差异。治疗 1周后增强CT复查 ,各组肿瘤体积均增大。其中 ,A组肿瘤倍增率显著低于其他组 (P <0 .0 5 ) ;C组低于B、D组 ,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组肿瘤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组 (P <0 .0 5 ) ;C组高于B、D组 ,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通过药物诱导建立的移植性兔VX2肝癌模型具有明显耐药特征 ,可作为耐药肝癌模型用于肝癌全身与介入性药物治疗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Lp-THAE诱导兔肝VX2肿瘤细胞凋亡.方法 27只新西兰大白兔种植性VX2肝癌,均分成Lp-THAE组、THAI组和对照组,处理后2~5 d处死动物,在肿瘤中央部位、外周部位和非瘤肝区正常组织取材.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典型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FTTC-Annexin V/PI双染色双变量流式细胞术分析凋亡细胞百分率.结果 THAE组肿瘤中央与外周部位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7.769±2.417)%.(4.129±1.172)%,P<0.01,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6.483±1.404)%,(9.478±0.964)%,P<0.01,坏死细胞百分率分别为(43.559±5.053)%,(33.460±1.840)%,P=0.093.凋亡细胞与坏死细胞百分率总和分别为(60.042±13.979)%,(42.938±8.979)%,P<0.01.THAE组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凋亡细胞百分率和坏死细胞百分率都显著大于THAI组和对照组(P<0.01),肿瘤中央部位的细胞凋亡指数、凋亡细胞百分率都显著大于肿瘤外周部位(P<0.01).结论 Lp-THAE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引起肿瘤细胞坏死是其作用机制的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兔VX2肝种植肿瘤模型制作的完善及综合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进一步完善兔VX2肝种植肿瘤模型的制作,比较种植肿瘤的CT、MRI及DSA影像表现,评价各影像检查对瘤体显示的优越性.方法 实验动物为新西兰大白兔(前期实验12只,后期实验24只),采用动物后肢皮下注射接种传代保存瘤种.模型前期制作采用包埋法接种,后期采用针头注入法接种于兔肝左叶,并于术前1 d及术后1、3 d、1、2周检查肝肾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接种2周后行CT、MR成像,随后行经股动脉肝动脉超选择DSA及纳米磁性粒子介入治疗.结果 前期实验肿瘤种植成功率66.7%,后期实验种植成功率100%.术后ALT、AST有一过性增高,无统计学意义;BUN、Cr无明显变化.术后CT平扫肿瘤为略低密度病灶,强化不明显,境界清晰;MR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EPI序列T2WI呈略高信号影;DWI成像见高亮信号影,显示清晰;介入术中DSA造影可见肝左叶孤立的丰富血管肿瘤,供血动脉增粗,经超选择注入纳米磁性粒子,肿瘤内密度明显增高.结论 兔VX2肝种植肿瘤模型是介入治疗实验研究理想的动物模型.VX2瘤粒针头注入法较包埋法成功率更高,其建立过程对兔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CT平扫增强,MR平扫,EPI序列及DWI成像对于肿瘤的影像评价互有优势,EPI及DWI成像可更灵敏地显示肿瘤,DSA可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供血及肝内有无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2种经动脉热灌注化疗方法对兔肝VX2移植瘤的热化协同效率。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肝VX2肿瘤模型。经股动脉插管,导管头置于兔肝动脉,DSA证实肿瘤供血动脉后,分3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常温100 ml盐水 阿霉素(ADM)灌注、60℃热生理盐水100 ml 阿霉素连续灌注、60℃热生理盐水100 ml 阿霉素间歇灌注。灌注过程中,测量60℃热灌注组肿瘤组织内43~45℃持续时间,灌注后即时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内阿霉素浓度。结果阿霉素浓度:60℃间歇灌注组为(17.622±1.368)μg/ml,60℃连续灌注组为(12.013±2.237)μg/ml,常温灌注组为(11.519±1.225)μg/ml。60℃间歇灌注组与60℃连续灌注组比P<0.05,60℃连续灌注组与常温灌注组比P>0.05;43~45℃持续时间:60℃间歇性灌注组为(11.3±3.3)min,60℃连续灌注组为(4.1±2.7)min,60℃间歇灌注组比60℃连续灌注组高近3倍。60℃2组兔的呼吸、心率、体温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动脉间歇热灌注化疗方法是一种更有效的介入热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兔VX2 肝移植瘤及正常肝组织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特点及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别,探讨PWI 相关参数在肿瘤血流灌注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24 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手术直视下瘤组织块包埋法建立兔VX2 肝移植瘤模型,在实验兔接种后第21 天行MRI 检查,获得肝肿瘤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并分别记录各感兴趣区的平均强化时间(MTE)、负增强积分(NEI)、达峰时间(TM)、最大下降斜率(MSD)和最大上升斜率(MSI),并将肿瘤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各灌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兔VX2 肝移植瘤模型中的正常肝组织的MTE、NEI、TM、MSD 和MSI 分别为(208.341±2.226) ms、78.334±8.152、(24.059±1.927) ms、38.221±2.443 和15.389±2.526,肿瘤组织相应的各参数分别为(175.437±4.182) ms、123.203±19.455、(17.061±1.834) ms、125.740±4.842 和67.832±2.882.肿瘤组织的MTE 和TM 低于正常肝组织,而NEI、MSD 和MSI 则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 肝脏PWI 各灌注参数能较好地区分肿瘤组织与正常肝组织,有助于评估肝脏肿瘤组织灌注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兔VX2肝移植瘤及正常肝组织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特点及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别,探讨PWI相关参数在肿瘤血流灌注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4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手术直视下瘤组织块包埋法建立兔VX2肝移植瘤模型,在实验兔接种后第21天行MRI检查,获得肝肿瘤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并分别记录各感兴趣区的平均强化时间(MTE)、负增强积分(NEI)、达峰时间(TM)、最大下降斜率(MSD)和最大上升斜率(MSI),并将肿瘤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各灌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兔VX2肝移植瘤模型中的正常肝组织的MTE、NEI、TM、MSD和MSI分别为(208.341±2.226)ms、78.334±8.152、(24.059±1.927)ms、38.221±2.443和15.389±2.526,肿瘤组织相应的各参数分别为(175.437±4.182)ms、123.203±19.455、(17.061±1.834)ms、125.740±4.842和67.832±2.882。肿瘤组织的MTE和TM低于正常肝组织,而NEI、MSD和MSI则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肝脏PWI各灌注参数能较好地区分肿瘤组织与正常肝组织,有助于评估肝脏肿瘤组织灌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