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Dieulafoy病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ieulafoy病(Dieulafoy’s disease,DD),也称为曲张动脉瘤或黏膜下动脉畸形,最早由Gallard于1884年描述,14年后法国外科医生Georges Dieulafoy将其命名为“单纯性溃疡痫(exulceratio simplex)”,他认为这种病变是胃溃疡病变的最初阶段,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出血。尽管内镜治疗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DD相关死亡率,但它仍然是上消化道出血诸多病因中最难诊断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Dieulafoy病最早由Gallard于1884年首次报道2例,1898年Dieulafoy报道3例,此后相继又有零星病例报道,直到1988年才被公认为Dieulafoy病。其表现为胃粘膜下动脉畸形引起的出血,又称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它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病因,但病情凶险。随着内镜检查的普及,特别是急诊内镜检查的广泛开展,临床病例渐多。查阅1990年以来的国内外文献,  相似文献   

3.
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Dieulafoy病是由于胃壁血管畸形,胃供血动脉进入胃黏膜下后,不是逐渐变细形成毛细血管,而是一直保持管径不变,凸出于胃腔,在食物和胃液的作用下破裂出血。Dieulafoy病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左右,40~60岁多见。自1898年法国医生Dieulafoy报道以来,命名中以黏膜下恒径动脉畸形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Dieulafovy病是一少见的由于消化道粘膜下层恒径小动脉发育不良、浅表小动脉破裂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因反复发作消化道出血就诊,其临床表现酷似消化性溃疡等病变,故临床上容易误诊。1998年以来我们共收治Dieulafoy病9例,现就诊断治疗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本组共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7~5岁,平均40.7岁。表现为呕血者8例,病程在4h内。单纯黑便者1例,有上腹隐痛不适史3例  相似文献   

5.
Dieulafoy病(Dieulafoy diseasis,DD)是严重威胁生命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临床上常以无先兆的突发致命性大呕血为其特征。以往本病的病死率甚高。正确认识和处理本病,是抢救患者的关键。本文就DD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作一简要叙述。 发病情况 1884年Gallard报道2例呕血致死的病例,他认为系胃粘膜下粟粒样动脉瘤破裂所致,但尸检未发现胃动脉瘤样病理改变。1898年Dieu-  相似文献   

6.
7.
胃十指肠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附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贾道全  欧阳钦 《胃肠病学》2000,5(3):199-200
  相似文献   

8.
Dieulafoy病内镜诊断和治疗价值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Dieulafoy病是引起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突发性大出血的少见原因 ,可直接威胁病人生命。文献报道较少 ,若能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其治疗效果一般还是满意的。我们 5年来收治 10例 ,现就其诊断和治疗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 10例 ,男 7例 ,女 3例。男∶女为 2 .3∶1。年龄为 2 8~ 6 7岁。平均 43岁。 10例临床均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突发性和间歇性大量呕血和黑便。其中 6例收缩压降至 90mmHg以下。出血量 10 0 0~ 3 5 0 0ml,平均 2 5 0 0ml。既往均无明显溃疡病史。二、诊断与治疗全组均作急诊胃镜检查。镜下见出…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性 ,2 7岁。因解柏油样便 2天于 2 0 0 4年 4月 2 2日凌晨急诊入院。患者于 2天前出现无明显诱因解柏油样便 ,无呕血 ,伴轻度头晕 ,自服雷尼替丁胶囊 ,症状无好转 ,1天后解柏油样便 1次 ,约 5 0 0克 ,并出现头晕乏力 ,心悸胸闷 ,随后出现晕厥。否认既往疾患。体格检查 :血压 90 /5 0mmHg ,脉博 12 3次 /分钟 ,呼吸 2 4次 /分钟 ,神志不清 ,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急查血红蛋白 (HGB) 10 8g/L ,白细胞 (WBC) 2 0 .4× 10 9/L ,血小板 (PLT)14 8× 10 9/L ,腹部平片和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予洛赛克 40mg静注等治疗 ,并…  相似文献   

10.
Dieulafoy病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992~1998年 ,我院共收治Dieulafoy 病15例 ,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5例中男13例 ,女2例 ,男女比例6.5∶1。年龄27~80岁 ,平均57.5岁。有上腹疼痛不适史13例(87 %)。以呕血为主要表现者12例(80 %) ,呕血量700~4000ml,平均1600ml ;单纯黑便者3例(20 %) ,黑便量500~1800g,平均1100g。出血前有诱因者5例(33 %) ,其中2例为服感冒药 ,2例为饮酒 ,1例为过度疲劳。伴急性失血性休克者9例(60 %) ,血压60~80/35~45mmHg。出…  相似文献   

11.
Dieulafoy病3例     
我院1992~1998年共收治Dieulafoy病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38~56岁。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病史1~4天,其临床表现:突发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以呕血为主,呕血量1600~2400ml,当出血量...  相似文献   

12.
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3例Dieulafoy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13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单纯呕血者6例,呕血伴黑便者5例,单纯黑便者2例,所有病例入院后均行内镜检查:其中11例经内镜确诊(11/13,85%),首次内镜治疗成功率为91%(10/11).4例经手术治疗(4/13,31%),其中2例内镜治疗失败者在内镜钛夹指引下实施确定性手术,另2例内镜漏诊者靠手术探查或术后病理确诊.10例随访患者无1例复发.结论: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是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关键;内镜为该病诊断和治疗的首选方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Dieulafoy病是临床上引起严重上消化道出血的少见病因之一.我院1994~1996年3年中收住因大量呕血和(或)黑便,经胃镜及手术诊断Dieulafoy病4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Dieulafoy氏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ieulafoy氏病是上消化道大出血较少见的病因之一,病势凶猛,常因休克死亡.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能及时诊断抢救,使患者迅速健康书报道2例,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扼要讨论:例1,男,28岁,因2小时前突然上腹不适而呕血约500ml急诊入院.既往健康.查体:神志清楚,面色苍白,BP12/8kPa,肺心除心率102次/min外,余无异常,腹软平,无压痛,肝脾未扪及.血色素100g/L,红细胞3.5<10~(12) /L.入院后30分钟又呕血300ml.立即输血及静滴甲氰咪呱,3小时后洗胃行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我院1996年~2008年7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1 470例,对其中检出的19例Dieulafoy病病例的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ieulafoy病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1.3%,19例Dieulafoy病中,病灶位于胃底5例,胃体10例,胃窦部2例,贲门部1例,十二指肠球部1例,其中17例均于胃镜下可直接见破裂血管,有10例可见活动性出血。病灶直径1.0~3.0 mm。于内镜下行病灶黏膜下局部注射5%鱼甘油酸钠,1例因再出血予手术治疗。结论Dieulafoy病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而重要的病因,该病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通过内镜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Dieulafoy病的内镜下诊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Dieulafoy病又称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出血量较大,内科用药疗效差,内镜下治疗疗效还是令人满意的。我院1998年3月以来经内镜检查治疗本病2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Dieulafoy病诊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Dieulafoy病的基本概念,综述近年Dieulafoy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提高人们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和查阅,回顾性总结近年国内外Dieulafoy病114例报告,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①发病情况:国外报告68例Dieulafoy病,占同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3.7%,男:女=6:1,平均年龄65岁;近半数病变位于近端青;胃外病变近年有所增加,尤以直肠的报告为多,另外还有支气管2例.近3a来国内报告76树,男:女=7:1,平均年龄49岁,病变位于贲门下6cm以内者占51%,其中13例占同期上消化道出血的1.08%;②病理与发病机制:本病的病理特征是粘膜卵圆形糜烂或缺损,可见直径约1mm~3mm的动脉残端突出于病灶中央,常位于胃贲门下6cm以下区域,亦有位于小肠、大肠、食管、支气管者.发病机制是胃短动脉进入胃壁后没有象正常那样逐渐变细,而是保持其恒径,Wanken纤维束将该动脉与粘膜固定,形成特定的粘膜易损区,在某些有害因子(大量饮酒、吸烟、胆汁反流、某些药物、胃蠕动时产生的切割力等)的作用下,粘膜损伤引起恒任动脉破裂.③临床表现与诊断:主要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反复发作的大量呕血和柏油样便,多伴有失血性休克.诊断方法有内镜、选择性血管造影、同位素扫描、超声内镜和剖  相似文献   

19.
Dieulafoy病是指消化道浅表的黏膜损伤致黏膜下先天性恒径动脉破裂出血,其出血量大,病灶小且隐匿,患者死亡率高.及时有效地进行止血治疗是降低Dieulafoy病死亡率的关键.随着内镜下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下治疗已成为Dieulafoy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并逐渐代替了外科手术,使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内镜下治疗方法多样,临床尚无统一的标准.我们对20例Dieulafoy病不同分期患者采用不同的内镜下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Dieulafoy病是由于胃肠道粘膜下层曲张的小动脉瘤破裂所致,可见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常可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随着对Dieu—lafoy病急诊内镜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该病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DieulMoy病并非罕见,南方医院自1992年至1998年收治2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