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体形态学是高职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学习其它基础护理、临床护理课程的必修课。然而人体形态学结构复杂,名词晦涩难懂,对于未曾接触过医学课程的高职学生有较大难度。如何通过微信APP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利用PBL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1],是大学教师不断探索的话题。我们通过微信APP的构建,自编PBL教学案例和问题共享到微信APP。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课前的资料查询和问题讨论,归纳总结解决PBL问题的知识点。上课时教师以团队进行提问,对同学们难以理解的人体器官、结构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微  相似文献   

2.
<正>手机已经被师生们广泛使用~([1-2]),其在支持实时多媒体信息传输的功能,运用于人体解剖学等形态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学生辨识环节,在促进师生互动,推进学生自主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对教学实践和理论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互联网+教育"在教学微观层面的有益尝试。1影响形态学实践教学辨识效果的因素分析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等形态学课程,是医学重要的基础课  相似文献   

3.
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围绕早期临床这一核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初步形成"一个方向、二种能力、三个结合"的三位一体实验教学新模式。通过课程整合和实施PBL教学等改革,探讨这种教学模式在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可行性与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组织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涉及人体结构细微等特点,枯燥难学~([1])。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微课"~([2])的建设与应用已悄然兴起,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受到了广大师生们的关注和喜爱。微课设计是微课制作与应用的核心。本文探讨组织学"微课"学设计技巧,旨在与大家分享经验,合力推动相关教学改革。1微课设计的重要性微课设计凝聚着教师的创意,反映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教学的认识和对学生的把握,融入设计者的经验和教学积累。微课  相似文献   

5.
《人体形态学》有机结合了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两门学科,是护理学本科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课程。为了解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对人卫版《人体形态学》教学现状的看法和建议,我们设计了一份《人体形态学课程教学改革问卷调查表》,针对我校人体形态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了一些改进教学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课程"的简称,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1-2]。Camstasia Saudio是微课视频制作软件中的杰出代表,利于这款软件可以制作出非常优秀的微课视频,我们使用这款录屏软件为例子,介绍心传导系统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1材料与方法1.1工具与软件电脑、耳麦(附带话筒)、视频录屏软件Camta-  相似文献   

7.
正"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1])。"微课"的核心内容形式是课堂教学视频,教学设计~([2])是"微课"的重要环节。心传导系统是人体解剖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微视频教学恰到好处,以此为例,开展"微课"教学设计,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大潮的到来,中国高校教学模式日新月异,涌现出TBL、PBL、慕课及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人体解剖学是基础医学的一门形态学课程,那么哪种模式更适合人体解剖学的课堂教学呢?本文探讨了"慕课"结合"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模式在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的运用策略、建议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浅谈多媒体技术优化形态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宽  辛萍  曲本庆  沈杰 《医学信息》2010,23(5):1180-1181
本文通过多媒体技术在形态学教学中应用,说明多媒体技术是整合形态学课程结构,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几点思考使多媒体技术更有效地在形态学教学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各专业的入门、主干课程,是培养医学生医学形态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学习其他医学课程的基础。该课程的特点是专业名词多,知识容量大,枯燥,难记。教师要上好这门课,除了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知识外,还要特别注意讲课时的启发。笔者以"女性生殖系统"为例,就启发艺术在中等医学职业教育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微课发展经历了微资源构成、微教学过程、微网络课程三个阶段,医学机能实验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性科研性课程,进一步分析微课在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建设中的应用,拟建设基础医学虚拟仿真示范性中心,开发建设基础医学区域微课资源平台,开设MOOCs等网络在线课程,丰富机能实验课堂,形成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丰富的教学形式,培养面向廿一世纪信息时代的卓越医师。  相似文献   

12.
正在这个网络技术与通信设备不断发展的"微时代",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足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各种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人们已经可以从移动平台获取更多的资讯,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一词应运而生。""微课的雏形来自于美国学者Mc Grew提出的"60秒课程",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设计师David Penrose首先提出"微课"这一概念,但在当时并未引起国内教育工作者过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微课程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免疫学的教学内容具有概念抽象、逻辑性强、知识增长快等特点。因此,采用微课程教学作为其传统教学方式的辅助是颇有成效的一种尝试。本文总结了免疫学微课程教学的特色;分析了国内现阶段免疫学微课程教学中的不足及可采取的对策;并针对如何进行优质的免疫学微课程教学提出了建议。免疫学中的微课程教学值得进一步的尝试、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正人体断层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因此,仅靠理论课教学达不到预期目的,必须理论课和实验课相结合进行教学。实验课提供给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人体局部和断面标本的机会,使他们易建立起从整体到断层,再由断层到整体的认识模式~([1])。近几年"微课"被逐渐应用于各类学校各类课程的教学中,"微课"是"微视频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  相似文献   

15.
在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医学形态学课程群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等学科.这些学科都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形态学科,实验教学是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临床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我校基于学习通的医学形态学课程群实验教学平台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为探索形态学实验信息化教学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护理解剖学是护理学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形态学基础课程,为适应护理临床实践工作飞速发展的需要,护理解剖学需不断创新,进行教学改革,在优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依托现代教育理念,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系统而全面的掌握解剖学知识,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微课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教学理念与护理解剖学教学改革目的相契合。因此,本文就微课在护理解剖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并提出教学改革中的初步模型构想。  相似文献   

17.
实验形态学是临床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贯彻"课程思政"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如何把思政教育简化、通俗地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是对教师的挑战,也是教改的机遇.专业课程自身蕴含着思政教育元素和承载着思政教育功能,是隐性思政教育的有效形式,也是课程育人本质的回归.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的"一体两翼",逐步建立显性思政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协同与融和机制,是实现全程育人的有效途径.实验形态教学以获得人体标本和实验动物为开端,贯彻课程思政理念,不仅学到实验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吃苦耐劳,严谨细致的人文精神,为下一步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背景:微载体培养技术作为一项体外高浓度细胞培养技术,近年来已在肝细胞的体外培养中得到应用。 目的:对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培养的人肝细胞L-02进行定时的形态学观察。 方法:以自制的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样本为支架来培养人肝细胞L-02设为实验组;无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支持下人肝细胞的培养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细胞进行定时的细胞计数,并对实验组进行形态学观察,包括倒置相差生物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果:两组培养的细胞数量均呈现前3 d增长,在第3天细胞数量达到最高值;而且实验组3个样本培养的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无微载体培养的细胞数量(P < 0.05),实验组各样本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倒置相差生物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可见前3 d微载体表面黏附生长的肝细胞则逐渐增多,第3天可见大部分微载体表面有许多肝细胞黏附成团,总的存活率均在90%以上,且肝细胞保持着良好的形态学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载体表面、切面和内部均可看到有许多球状肝细胞紧密黏附。提示,以自制的壳聚糖球形多孔微载体作为一种支架,在体外三维环境下可以进行高浓度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19.
<正>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系统优化课程体系,彰显人才培养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二军医大学以先前实施的神经系统跨学科"联席授课"为基础~([1]),近2年来在临床医学八年制进一步开展了人体各大系统的正常人体形态学整合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以期避免课程整合中不同学科的教师和教学内容简单的"拼盘"现象~([2-5]),更好地解决学科间相关内容的衔接不够紧密、存在较多的重复或"死角"等问题。具体的实践与思考如下。1授课对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膀胱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并分析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IMPC病理形态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大体位于膀胱左侧壁的无蒂息肉状,组织学表现为尿路上皮下方浸润性生长的位于空白收缩裂隙内的微乳头芽结构,且浸润膀胱肌层,伴髂血管淋巴结转移,周围膀胱黏膜呈腺性膀胱炎改变,为膀胱原发性IMPC。结论微乳头结构的存在预示着高分级、高分期、进展快及预后差,病理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关注和重视各器官的微乳头型病变,有利于对该型病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