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腺瘤合并粒细胞缺乏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分析1例胸腺瘤合并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胸腺瘤患者通过胸部CT、病理、骨髓穿刺等确诊,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后取得缓解.结论 胸腺瘤合并粒细胞缺乏症是一种少见疾病,外科治疗是本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他巴唑致粒细胞缺乏症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粒细胞缺乏症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最严重的副作用,其发生率约为0.1%~0.5%,极易引起感染、脓毒血症、休克,甚至诱发甲亢危象而危及生命,是甲亢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2001~2005年,收治他巴唑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6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吉姆欣在急性粒细胞缺乏症伴感染患者中与抗生素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治疗急性粒细胞缺乏症伴感染患者在接受广谱高效抗生素的同时 ,分为加吉姆欣 (每日 150μg~ 30 0μg皮下注射 )的实验组 ,和不加吉姆欣的对照组。结果 接受抗生素及吉姆欣治疗的实验组有效率为 92 .9% ( 52 /56 ) ,而对照组只有58.8% ( 30 /51)。中性粒细胞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及发热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 ,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 .0 1)。结论 吉姆欣可缩短化疗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 ,促进中性粒细胞生长 ,并提高抗菌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3 4岁。确诊粒细胞缺乏症 6年余 ,发热 4d入院。患者于 6年前因头昏、乏力、发热 ,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减少在我院确诊粒细胞缺乏症 ,经抗感染及造血生长因子等治疗 ,病情好转 ,感染得到控制 ,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数恢复正常。此后 6年内 ,8次反复发生粒细胞缺乏 ,经治疗均能控制病情 ,粒细胞数可恢复正常。白细胞总数发病时可低至 0 .3× 1 0 9/L ,粒细胞数可低至0 .0× 1 0 9/L。此次又因发热 4d ,同时伴有全身乏力 ,到我院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检 :T3 8.4℃ ,P 88次 /min ,R 2 2次 /min ,Bp 1 2 0 / 80mm…  相似文献   

5.
抵克力得致粒细胞缺乏症1例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卢岑,江门529000我院收治抵克力得(噻氯匹定,Ticlopidine)致粒细胞缺乏症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0岁。因发热伴腹泻5d入院。两个半月前,患者因恶化型心绞痛,经冠脉造影证实左冠脉回旋支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及骨髓细胞学特征,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抗甲亢药物所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TD引起的粒细胞缺乏常发生于用药后1~4个月内,多数患者表现为发热、咽痛、寒战、咳嗽。确诊后,均立即停用ATD,给予抗感染、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SF)、对症支持治疗,其中1例患者因脓毒血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死亡;2例自动出院;其余28例患者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恢复至正常水平。11例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根据患者骨髓细胞学增殖细胞与非增殖细胞比例,将患者分为成熟障碍型及再生障碍型,再生障碍型患者较成熟障碍型患者恢复时间更长,所需的rh-GSF使用量更大。结论:ATD所致的粒细胞缺乏患者绝大部分经抗感染及rh-GSF治疗后,病情可完全恢复;但再生障碍型患者可能对rh-GSF敏感性不如成熟障碍型。  相似文献   

7.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13例渐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胡慧仙,金华321000药物所致粒细胞缺乏症为临床上较常见的重症,病死率颇高。2年来我院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本症13例均治愈。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男性...  相似文献   

8.
雷尼替丁为 H_2受体拮抗剂,比西米替丁有效且尚未有引起并发症特别是粒性白细胞缺乏症的报告。作者报告1例雷尼替丁所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女,白人,86岁。因发热于1985年5月8日入院。7周前曾行简易结肠造瘘术。当时发现肝功能不正常和高血糖,但全血计数和分类正常。本次入院前10天曾用雷尼替丁150mg 每日两次,加抗酸剂治疗  相似文献   

9.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粒细胞缺乏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丛琳 《山东医药》2004,44(16):37-38
1999~2003年,我院应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粒细胞缺乏症,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层流病房全环境保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继发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感染发生率及疗效。方法分为治疗组10例入住层流病房全环境保护治疗,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感染的发生率为10%,而对照组感染的发生率为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治愈率为90%,而对照组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治愈率为78%。结论层流病房全环境保护治疗甲亢继发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治愈率较高,是安全、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8例急性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063000)李重恩急性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多由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免疫反应所引起,其起病急骤,病情险恶,预后多不良。现将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均...  相似文献   

12.
生白能治疗老年人粒细胞缺乏症四例疗效观察金洪,张进川,姚善谦自从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问世以来,在国外已成功地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髓衰竭患者,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我们总结4例老年人粒细胞缺乏症应用生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发热血液肿瘤患者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并构建mNGS细菌检出阳性预测模型。方法 发热血液肿瘤患者104例,同时行外周血mNGS检测及常规检测(血培养、真菌培养及涂片、G/GM试验、EBV及CMV病毒定量检测、痰抗酸染色、PPD试验、T-SPOT、IGRAs、十三项病原菌检测及十一项病原菌检测),比较mNGS与常规检测技术的病原体检出率。以mNGS细菌检出阳性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白细胞、中心粒细胞、淋巴细胞、hs-CRP、降钙素原、血清血蛋白、IL-6、D-二聚体、合并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症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热血液肿瘤患者mNGS细菌检出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发热肿瘤患者mNGS细菌检出阳性的预测模型。ROC评估细菌检出阳性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发热血液肿瘤患者mNGS细菌及病毒检出率高于常规检测技术(P均<0.05)。hs-CRP升高、合并肺部感染、合并低蛋白血症是发热肿瘤患者mNGS细菌检出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010、5.048、3.563,P均<...  相似文献   

14.
重组人粒系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组人粒系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刺激中性粒系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并促进其超化活性和周围血粒细胞增多。因此G-CSF已被用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本文就近年来G-CSF或基因重组人粒单系细胞集落刺激因素(GM-CSF)临床应用的进展概要综述如下:1粒细胞减少(缺乏)症1.1药物所致粒细胞缺乏症白1989年以来,G-CSF用于药物所致粒细胞缺乏症日益增多。为了评价G-CSF及GM-CSF治疗药物所致粒细胞缺乏症(<O.IX10’几)的疗效,SPrikkelm等“‘总结7O例临床资料,结果表明外周血粒细胞均迅速恢复,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例选择性IgA缺乏症(SIgAD)合并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发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1例SIgAD合并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发PJ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男,75岁,发热,活动后气短,偶有咳嗽咳痰,持续应用糖皮质激素2月余;胸部CT示双肺可见多发散在磨玻璃影,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高通量测序结果示耶氏肺孢子菌,确诊PJP。给予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片(TMP/SMZ)、甲泼尼龙及其他对症治疗,患者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咳嗽气短较前缓解,20 d后出院。结论 SIgAD合并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因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易出现免疫缺陷而发生PJP;患者多伴随反复发热不退,咳嗽气喘等肺部症状,肺部CT显示相应的斑片状或磨玻璃影,早期发现并采用卡泊芬净联合TMP/SMZ治疗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丙基硫氧嘧啶致粒细胞减少症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丙基硫氧嘧啶(PTU)致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近两年门诊有完整记录的64例PTU致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粒细胞减少症多数发生在服药后2-8周,且与PTU的剂量有关。多数病例有头昏、乏力的临床症状。全部病例继续使用PTU,加用口服升白药或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均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粒细胞缺乏症。结论 PTU起始剂量不宜超过300mg/d,使用头1-2个月内应密切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口服升白药或注射G-CSF对白细胞恢复是有效的,并可避免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是一种严重的内科急症,常合并重症感染败血症、肝功能损害等,近年来临床有增加趋势。我院1994-1996年应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10例,除一例三日内死于顽固性左心衰竭,肺水肿、甲亢危象外,余均抢救成功。现...  相似文献   

18.
甲亢合并粒细胞缺乏症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自1994年11月至1995年11月共收治5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均抢救成功,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例患者均确诊为甲亢,外周血中性粒细胞<05×109/L,并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伤寒、肝硬化等引起白细胞...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95年4月以来共收治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粒缺)合并严重感染患者32例,其中22例在抗生素等治疗的同时进行了粒细胞输注治疗,其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对象:22例中合并严重感染患者,在抗生素等治疗的同时进行了粒细胞输注治疗病例(粒细胞输注组)为我院血液科1997年1月~2000年2月住院患者,其中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或甲基硫氧嘧啶所致5例,安乃近、去痛片或颅痛定各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恶性淋巴瘤(ML)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分别为9例和4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相似文献   

20.
抗甲状腺制剂(他巴唑、甲亢平、甲基硫氧嘧啶、丙基硫氧嘧啶等)为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的常用药物。该类药物引起粒细胞减少症并不少见,而致粒细胞缺乏症(≤1,000/立方毫米)则较为罕见,其发生率为0.02~0.05%。粒细胞缺乏症是一种严重的治疗并发症,病死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