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鼻咽癌(NPC)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NPC患者住院时及出院半年后进行护理干预,通过电话随访、定期复查等方式了解患者依从性的状况。结果:患者入院时与出院后掌握NPC知识、生活习惯、康复锻炼、疼痛支持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电话随访、病友座谈会与患者保持及时联系,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了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农民工尘肺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70例农民工尘肺患者住院时及出院后连续护理干预,以电话回访及患者回院复查的形式,了解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对患者入院前与出院后掌握尘肺基本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和戒烟、呼吸功能锻炼、家庭氧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出院后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农民工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陈海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1914-19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角色消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原发性高血压角色消退患者作为护理干预对象,给予住院期护理干预和出院后2个月内电话随访,干预前后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患者出院时治疗依从性较入院时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2个月治疗依从性和出院时相比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期间和出院后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高血压角色消退患者综合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160-162+168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足部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组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糖尿病治疗依从性、足自护水平、Wagner评分、疼痛评分。结果干预组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足部自护知识水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Wagner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后3个月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足部自护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老年住院患者1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5人行专科常规护理,观察组76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血压情况、治疗依从性;出院6月后,统计比较各组血压情况、治疗依从性、复查依从性情况。结果:住院期间两组患者血压及治疗依从性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6个月后,在血压及治疗、复查依从性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与实践糖尿病(DM)患者的门诊-住院-出院健康教育服务流程,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法 ①门诊教育:糖尿病护理门诊、糖尿病学校集体授课与讨论交流形式相结合、健康论坛在线问答;②住院教育:以小组授课为主,结合床旁单人指导和自学DM知识宣传资料、小组成员交流;③出院后教育:以医患沟通室电话随访咨询方式.结果 住院患者在教育前DM知识测试的合格率为20.8%,教育培训后达到80.5%(P<0.001).培训后患者进行自我血糖、自我足部检查护理人数均明显增多(P<0.005),胰岛素治疗、用药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P<0.005).结论 实践糖尿病(DM)患者的门诊-住院-出院健康教育服务流程,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COPD患者进行住院及出院后连续性护理干预,通过电话随访、工休座谈会、患者再次入院等方式了解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状况。结果患者入院前与出院1年后掌握COPD基本知识、戒烟、呼吸锻炼、家庭氧疗依从性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电话随访、患者座谈会及疾病基本知识讲解等方式,可以直接与患者保持快捷、及时的联系,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了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实施住院阶段和出院阶段的连续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出院1年后2组患者利用电话提问的方式,对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2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presion,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2组HAMD、HAMA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下降更明显(P<0.05).出院1年后,2组患者在遵嘱服药、定期复查、疾病认识、睡眠质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习惯、社会适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帮助患者随时获得有关疾病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为抑郁症患者全面康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连续性护理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仅在住院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及心理护理,干预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健康干预,出院后使其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合理控制饮食,按时监测血糖,保持适当运动,预防并发症等,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加强心理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遵医行为良好.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结论 实施连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申翠菊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0):904-904,905
目的:总结健康教育对初发2型糖尿病(DM)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例需要强化治疗的2型DM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法进行指导,干预组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集中授课、心理支持、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系统的教育方法进行指导。两种强化治疗的方法、时间均相同。结果:治疗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及强化治疗配合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强化治疗1个月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初发2型DM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同时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规范化的三级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1月浙江大学绍兴医院康复中心因脑卒中后USN住院病例,按USN诊断标准选择病例,最后符合USN入选标准的患者122例,通过随机编号将USN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一级康复治疗及二级康复治疗,干预组采用规范化的三级康复护理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USN严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 结果 干预3个月、6个月后2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F=525.11,P<0.01;F=989.26,P<0.01);中重度USN比例和Catherine-Bergego Scale (CBS)评分也得到显著改善(P均<0.01);干预组在3个月、6个月后Barthel指数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t=2.597,P<0.01;t=11.322,P<0.01),CBS评分降低更为明显(t=2.370,P<0.05;t=3.949,P<0.01);中、重度USN患者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在6个月后显著下降(χ2=4.32,P<0.05)。 结论 规范化的三级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USN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蔡珣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9):1235-1240
目的:探讨无惩罚上报制度在神经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对神经科病人2879例和医护人员68名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对神经科病人2988例和医护人员68名在实施无惩罚上报制度,采用简化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评估护士工作积极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护士焦虑情绪,采用自制《神经科病人护理满意量表》评估病人满意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满意度和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统计分析所有病人满意度、护士工作积极性、焦虑和不良护理事件上报、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护士的各项NBS得分和总得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护士焦虑发生率和SAS得分均低于实施前(P<0.05和P<0.01),病人满意率和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不良护理事件上报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不良护理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护士工作积极性低、焦虑和不良护理事件不上报是病人不满意和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实施无惩罚上报制度有利于提高神经科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个案护理管理计划在痴呆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痴呆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案护理计划,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记忆能力、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训练以及社交活动和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出院时主要护理问题的改善情况,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和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WNS)分别评价2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痴呆严重程度。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的主要护理问题中不知饥饱、躁动不安、激越、昼夜颠倒、便秘等问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的妄想行为、两便失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入院时ADL和WM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ADL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院时WM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个案护理管理计划能够明显减少痴呆综合征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程度。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通过护理干预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癫痫发作次数的指标。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癫痫发病次数护理干预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癫痫发作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同期住院期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按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每日治疗、护理和康复工作。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工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待手术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心理压力、健康知识掌握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提高了5.34%。结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及患者的自理康复,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及配合护理康复锻炼,促进了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强化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强化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生活质量评分(QOL)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NIHSS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P<0.01),且强化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 MMSE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P<0.01),且强化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护理后强化组物质功能、日常生活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等QOL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有助于促进病人脑功能的恢复,且能够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飒然  易敏  陶花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7):1237-1240
目的 探究延续照护在农村地区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PCI手术的农村地区冠心病患者120例,并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一般护理组和延续照护组各60例。对一般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对延续照护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延续照护。采用生活质量评价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使用PSQI量表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采用HAMD量表对患者的心理抑郁情况进行评定,采用HAMA量表评定患者焦虑情况,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满意情况。 结果 护理后延续照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一般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延续照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低于一般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延续照护组患者HAMA、HAMD评分低于一般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照护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照护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显著高于一般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农村地区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进行延续照护,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舒缓患者负面情绪,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家属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健康情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台州市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收的7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强化个体化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治疗情况(24 h血糖最大值、血糖控制时间、酮体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水平(发病原因、防治方法、饮食、运动)、健康饮食依从性、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 研究组24 h血糖最大值、血糖控制时间、酮体转阴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健康知识水平(发病原因、防治方法、饮食、运动)、健康饮食依从性评分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健康知识水平(发病原因、防治方法、饮食、运动)、健康饮食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缩短患者病情好转时间,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健康饮食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158例,根据术后随访模式分为2组,79例实施传统门诊随访模式为对照组,79例实施延续护理随访模式为观察组,随访1年,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定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采用健康行为量表评定患者的健康行为,比较2组患者随访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分析2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随访1年时,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健康行为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升高(P< 0.01),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健康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延续护理可显著提升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