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图为V_1导联连续描记,表现为:(1)窦性P-P间期规则,但窦性P波形态有2种:上行窦性P波呈正负双相,而下行窦性P波呈负正双相,且常受房性期前收缩逆传入侵窦房结而重整窦性节律,亦常受高位室性期前收缩逆传心房及窦房结而重整节律;(2)R_(3、7、10、13)畸形但形态基本相同,偶联间期明显不等,而异搏间期却完全相等,R_3前有相关窦性P波且QRS波群形态略异,故提示为室性融合波群。上述特点说明为室性并行心律。R_(7、10、13)后均可见逆行P~-波,该P~-波引发了窦性节律重整;(3)下行之P_2为房性期前收缩,由于发生较晚可能与窦性激动发生了窦房干扰;(4)下行R_7呈R型,T  相似文献   

2.
王承玺  王琴 《心电学杂志》1996,15(4):230-231
例1 患者男,33岁。临床拟诊病毒性心肌炎。图1为Ⅱ导联,示窦性心律、P-P间距1.38s,心率43次/min,P-R间期0.14s,其中上行R_2、5、中行R_4及下行R_3、4较窦性搏动略提前,时限0.12s,形态与窦性不同,属室性早搏,下行R_3形态介于窦性与异位之间,其前P-R间期略短,为室性融合波。其余室性异位波后  相似文献   

3.
张文箎! 《心电学杂志》1996,15(4):221-222
患者女,15岁。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肌炎。心电图V_1连续记录(附图)示窦性P-P0.83—0.95s(63—72次/min)。上行R1及下行R_(11)、l2单纯由窦P下传。上行R_2至下行R_(10)是加速的室性逸搏心律。R-R0.84—0.94s(63—71次/min)。两个节律频率极为接近甚至同步。上行R_7至下行R_6宽大畸形的QRS是单纯的室性心律,QRS时限宽达0.18s。上行R_2—R_6及下行R_7—R_(10)出现了一种特殊现象。前段随着P-R逐搏缩短,QRS逐搏增宽,由0.10增宽至0.16;后段却随着P-R逐搏延长,QRS逐搏缩窄,由0.16变窄至0.10s。这种特殊现象是窦性P波下传心室与室性心律在心室内产生不同程度而有规律的融合所致。从上行R_1起P-R由0.16s逐搏缩短,至中行R_10P波完全重叠于QRS波内,至下行R_5P波重新出现在R波之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20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附图为Ⅱ及 V_1连续记录。窦性 P 波不规则出现,最短的 P-P 间期为1.09s,最长 P-P2.07s,长的 P-P 间期为明显窦性心律不齐或室早逆行重整所致,平均心房率约49次/min。V_1的 ORS波呈3种不同形态:(1)V_1上行的 R_(1、6、11)及 V_1下行的 R_(1、5、9、13)为 rS 型,时间0.07s,其前无 P 波或 P-R 明显小于0.12s,QRS 均在1.30s 后发生,为房室交界性逸博。(2)V_1上行的 R_(3、5、8、10、12)及 V_1下行的 R_(3、7、11)仍为 rS 型,但 S 波振幅明显小于前者,而 r 波反大于前者,时间0.07s,其前均有 P 波,P-R 大于0.12s,为窦性心律。(3),V_1上行的 R_(2、4、7、9、13)及 V_1下行的 R_(2、4、6、8、10、12)亦为 rS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5岁。临床诊断心肌炎。图为Ⅱ导联记录。可见P波顺序出现,正向传导,P-R间期0.16s,窦性P-P间期较规则为:0.80s。图中可见数组P波已经脱离了生理不应期,但是仍然出现传导迟延(上行P_(13)P-R间期为0.36s;中行P_5P-R间期为0.32s,下行P_9P-R间期为0.32s)和传导中断(中行图R_5、R_6之后,下行R_1后)。上行R_2,中行R_2,下行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54岁,患高血压性心脏病十余年.附图为不连续Ⅱ导联记录,上行P-P匀齐约0.80秒,下行R_(2、5、8、11)为房性早搏,房早的P波落在T波的顶端.在R_(2、5、11)的ST段上有一与窦性P相同的P波,与前一窦性P波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54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附图(见第103页)为V_1导联连续记录,示窦性P波,频率50次/分,QRS呈rS形,P-R间期0.10秒,诊断窦性心动过缓,L-G-L综合征。另见提早、略变形的P′波,配对间期0.40秒(除下行R_3外),代偿间期1.10秒,皆较窦律周期1.18秒短。早搏呈CLBBB时(上行R_8和下行R_(1、8)),其P′-R长达0.26—0.30秒;呈CRBBB时(上行R(2、5)和下行R_3),除下行R_3外,P′-R长0.23秒,部  相似文献   

8.
例1 患者男性,12岁。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图1为修补术次日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P0.40s,150次/min,下行R_1—R_4呈rS型,与P波无关,R-R0.78s,频率77次/min,为加速的室性逸搏心律。R_4-P_8为0.40s,P_8下传心室,P_8-R_5为0.28s,继后P波2∶1下传心室,由于下传P波的R-P逐渐延长,故P-R呈逐渐缩短的反文氏现象,相继的R-R  相似文献   

9.
中隔支不典型文氏传导阻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患者女性,7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双结病变.心电图(附图)示窦性心律,P波频率约50次/min,较匀齐.心室波为窄QRS,频率约54次/min,较匀齐,为交界区逸搏心律,间有心室夺获(Ⅱ导联的R_5,V_1上行的R_2、9.10和V_1下行的R_8).窦性心律(P)与交界性逸搏心律(QRS)构成不全性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和连续心室夺获时,P-R皆延长.V_1上行的R_2 8和V_1下行的R_(1-7)为周期相等的交界区逸搏QRS,但它们的R/S比值和T波有动态改变一R波逐  相似文献   

10.
多源房速伴左束支阻滞的蝉联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3岁,入院诊断:胆总管下端结石,肝内胆管扩张.心电图V_1导联(附图上行)P_(1、2、10、11)为窦性,P波直立,P-R间期0.14s,频率63次/min,R_3—R_9,R_(12)—R_(15)为房性,P′波形态不一,有直立、双向、平坦或浅倒,P′-P′或P′-R间期不等,P′-P′间有等电位线,R-R不规则,QRS时限0.08s,频率为115—188次/min.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次日V_1导联连续记录(附图中、下行)主导心律为多源房速,中行R_4、下行R_(13)呈右束支阻滞型(RBBB),中行R_6-R_9、下行R_(15)-R_(17)呈左束支阻滞型(LBBB).呈RBBB型的中行R_4、下行R_(13)前的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24岁,因风湿性心脏病入院。附图(见第237页)取自入院后的心电监测连续记录,相当于V_5导联。前5次心动P-R间期恒定,均为0.18秒。R_5T波降支有一提早P’波,并以0.58秒的长P'-R下传心室,引起一形态正常的QRS波。此后直至下行第9个心动,窦性P波似乎消失,然QRS频率依旧。粗看似与基本窦性频率相近的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但仔细观察这段心动的T波较前宽大园钝,其中隐有窦性P。依据为:1.因轻度窦性心律不齐,致使这一段各T波形态略有差异,2.下行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62岁。因心悸、胸闷、头晕八年,晕厥二次,以冠心病,心律失常收治。入院后心电图(附图)Ⅱ导联,窦性P波,频率80—83次/min(P-P间歇0.75s,和0.72s),夹有QRS波者P—P间歇较不夹有QRS波者为短,呈室性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多数P波与QRS波无关,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中R_(2、4、6)为窦P下传,心室夺获,P—R间期0.12s,R_(4、6)与R_2相  相似文献   

13.
诊断窦性心动过缓;频发间插性室性早搏伴房室结慢径路逆行隐匿传导引起早搏后一次窦性冲动两次激动心室;非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诊断分析本例窦性P波的频率为55次/分。A、B、C三行的R_s均为间插性室性早搏,R_4为正常窦性P波下传的激动。B、C两行的R_5和R_6连续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22岁。临床拟诊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附图(见第239页)为Ⅱ导联连续记录,P波直立,P-P间期互差>0.16秒,心率平均67次/分,P-R间期明显不固定,QRS波形态有3种:1.Rs型,如上行R_(1、2、4),下行R_(1-4)等,其前均有窦性P波,系窦性下传。  相似文献   

15.
双重性室性逸搏伴正常化的室性融合波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志城 《心电学杂志》1997,16(3):162-163
患者男,68岁,因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1天入院。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史10余年。心电图(附图)见P波规律出现,频率115次/min,P波落于心动周期的不同时相,与QRS波群完全无关,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QRS波群呈现3种形态:(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附图上行R_1、中行R_6、下行R_4);(2)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型(附图上行R_(2、4、6)、中行R_(1—4)、下行R_(1、2、5、6);(3)中间型(附图上行R_(3、5)、中行R_5、下行R_3),形态时限正常。上述3种QRS波群间断出现,R-R基本规则,频率58—65次/min,考虑为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右束支传导阻滞型QRS波群提示冲动源于左心室,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则来自右心室,形态正常的QRS波群为前二者同步激动心室所致的正常化室性融合波群。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双重加速型室性逸搏心律伴正常化的室性融合波群,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58岁。有高血压及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因心律不齐就诊。体检:BP150/100,心界不大,心率68次/分,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片示左房不大。心电图(附图,上两行和下两行分别为连续记录)示;窦性心律,心率70次/分,P-R0.14秒,QRS正常。第1行可见提早出现的P′波,落在前一心动的T波上,其后无QRS,为房早未下传。第2行中间部分连续出现4个P′波,频率渐快约为300次/分,为短阵房扑,R_5为房速下传产生。第3、4行分别出现1个和连续2个P′波未下传。第4行出现连续2个P波未下传。第2行R_6为窦性下传,理由为:1.其前P波形态与大多数窦性P波相同;2.R_(6-7)为窦性周期,3.R_(4-6)为1.58秒,与第3行R_(4-5)1.50秒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37岁,因反复劳累后胸闷、气促近4年伴咳嗽、咯血丝1月就诊。无昏厥史。心脏听诊:心率约40次/min,心律不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心电图Ⅱ导联连续描记(附图)见心率平均46次/min,上行 P_(1—8)、下行 P_1—3)、P_(5—7)为逆行 P 波(P~-),均落在 ORS 波群之前,其 P~--P~-间距极不规则,上行 P_1~--P_2~-最长达2.71s,最短P_3~--P_4~-间距为1.14s,但 P~--R 固定为0.12s;下行 R_3-R_4为1.60s,R_4-R_5为1.58s,R-R 间距基本固定。下行 P_4~-落在 QRS 波之后,R-P~-间期0.08s,其 P~--形态与其余 P~--形态不同,下行 R_5前后无 P~--波。图中箭头所示为窦性 P 波,(即 P波提前发生,P-R 间期>0.12s,在 P_(Ⅱ、aVF)表现为  相似文献   

18.
1 心电图特征 患者男,18岁。间断性心悸20余天。心肺透视及心脏超声正常。附图为动态心电图记录的CM_1导联,上下行非连续记录,窦性P—P间期略不齐,P—R间期0.16s,QRS波呈rs型。两行有5个提前QRS波(上行R_(2、4、6、8),下行R_2),其前均无相关P波,QRS形态不同,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69岁。临床诊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支气管感染。患者于1987年1月12日入院,第3天心电图记录(附图,见第36页)上行为窦性心律,心律匀齐,心律100次/min,P 波高约0.22—0.25mV,大于 R 波的1/2,形态尖锐,为“肺型 P 波”。下行 P 波大多埋没在 QRS 波之中,部分 P 波在 QRS 起始前,P 与 QRS 呈分离状态。P-P与 R-R 周期皆为0.52s,约合心律115次/min,唯 R_5-R_6仅有0.50s,说明 R_6是提前发  相似文献   

20.
1 心电资料 患者女,36岁。临床诊断:心肌炎。附图为V_1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波正负双向,时间0.08s,P-P间期1.14s。R_1、R_5、R_(12)为窦性P波下传的正常QRS波,P-R 0.13s。R_3、R_4、R_7、R_8、R_(10)、R_(11)QRS波形态与窦性QRS波略有不同,时间小于0.12s,其R-R间期1.3s。R_3、R_7、R_(10)前面无P波,R_4、R_8、P_(11)前面虽有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