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在乳腺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12月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检查、DCE-MR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MRI与DCE-MRI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例正常乳腺、22例乳腺良性病变和32例乳腺恶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1.5TMRI扫描仪,行常规TIWI、T2WI及脂肪抑制、DWI、动态增强成像及延迟增强扫描。DWI中的b值分别取200、500、800、1000、1200、1500、2000。比较正常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组的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乳腺恶性病变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良性病变表现为稍高信号;(2)各组所取得的ADC值因b值不同而不同,同一b值,恶性组与良性组、恶性组与正常组的ADC值有统计学差异,但良性与正常组无差异;(3)随着b值从200升到2000,鉴别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经历了一个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过程,在1000时最高,分别为91.2%、89.3%,此时的ADC阈值为1.22。结论:DWI结合ADC值测量,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DCE-MRI、DW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WI、DCE-MRI单一诊断和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82例患者经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51例、良性肿瘤31例;DWI、DCE-MRI联合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08%、90.32%、93.90%、93.33%、94.23%,均高于DWI、DCE-MRI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DCE-MRI联合诊断乳腺癌可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且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3)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磁共振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在不同类型乳腺炎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乳腺炎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湖州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5月-2016年6月非特异性乳腺炎患者、乳腺脓肿患者和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非特异性乳腺炎组)、B组(乳腺脓肿组)和C组(肉芽肿性乳腺炎组),磁共振扫描测量各组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strength curve,TIC)。结果 A、B、C组非肿块强化率分别为60.0%、68.0%、86.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非肿块强化率高于A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ADC值(1.098±0.476、1.254±0.363)低于A组(1.463±0.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A组和C组、B组和C组ADC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0.728、0.655,其中A组和B组ADC比较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其最佳诊断界值为1.352×10-3 mm2/s,灵敏度为0.807,特异度为0.829;3组患者TIC曲线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IC以Ⅰ型为主,占68.0%,C组TIC以Ⅱ型为主,占66.0%。A组和B组、A组和C组、B组和C组TI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1、0.779、0.526,其中A组和C组TI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其最佳诊断界值为1.5,灵敏度为0.827,特异度为0.693。结论 DCEMRI、DWI在非特异性乳腺炎、乳腺脓肿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两者结合可以对三种类型乳腺炎进行更准确的鉴别。 相似文献
5.
姚建飞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3)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MRI)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占位性病变70例(78乳)患者的MRI资料,其中乳腺癌46乳,良性占位32乳,观察良恶性乳腺病变的MRI征象及强化参数,比较MRI动态增强扫描与MRI平扫诊断乳腺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性。结果①良性病变患者平均年龄显著低于恶性病变患者(t=8.225,P<0.05),乳腺恶性病变不均匀性分布较良性病变显著升高(χ2=11.287,P<0.05),乳腺良恶性病变MRI平扫显示率、T1WI与T2WI信号强度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26、3.855、5.362,均P>0.05);②乳腺恶性病变峰值增强率(Emax)显著高于良性肿块,峰值时间(Tmax)、最大强化速率(Slopemax)显著低于良性病变(t值分别为10.286、11.445、7.236,均P<0.05);③乳腺恶性病变SI-Time曲线廓清型、平台型、渐进型分别为38例、6例、2例,良性病变分别为0例、5例、27例,两组比较SI-Time曲线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81,P<0.05);④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乳腺恶性病变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100%、96.88%、98.72%,均高于 MRI 平扫的78.26%、78.13%、78.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82、8.164、8.237,均P<0.05)。结论乳腺良恶性疾病动态增强MRI扫描具有特异性表现,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MR动态增强与扩散加权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进行影像学诊断并分析临床特征,为临床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X线钼靶摄影或临床怀疑恶性病女性患者200例,恶性病灶137个,良性病变63个,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乳腺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患者主要集中在40~49岁(占总数的52%),其次是30~39岁、>50岁和<30岁。乳腺恶性病变肿块以高密度、形状不规则、边缘毛刺及浸润为主,良性病变肿块以低密度、椭圆形、边缘清晰为主(P<0.05);恶性病变平均直径为(2.09±0.81)cm,大于良性病变(1.32±0.79)cm(P<0.05);b值为50~450s/mm2和50~850s/mm2时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组织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动态增强曲线显示,良性病变以I 型为主,占79.56%(109/137),恶性病变以Ⅲ型为主,占63.49%(40/6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恶性和良性病变以40~49岁为发病高峰期,MR动态增强与扩散加权成像可进一步鉴别良恶性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计算弥散加权成像(computed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cDWI)诊断胆囊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某院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经病理确诊的54例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囊恶性肿瘤患者27例(恶性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27例(良性组)。使用MR设备对2组患者进行检查并生成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像,将生成的ADC图像传输到Ziostation,根据标准的单指数拟合生成b值分别为1 500、2 000、3 000、4 000 s/mm2的c DWI图像。对比2组患者的ADC值并采用ROC曲线分析ADC的诊断效能;对比不同高b值下cDWI及cDWI联合ADC对胆囊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以及在b=1 000 s/mm2和b=1 500 s/mm2下单独的常规弥散加权成像(common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mDWI)、cDWI及m DWI联合ADC、cDWI联合ADC...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实施MR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的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前列腺癌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采用GE Signa HDxt 3.0T磁共振机,分别对患者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观察检出率情况,并和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联合诊断的检出率分别为91.1%、93.3%、97.8%,低于病理学检出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相近,推荐患者选用. 相似文献
9.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16)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在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8月于中山一院神经内科/外科经手术或脑脊液细菌学培养明确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68例,所有入组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各类颅内感染性病变的影像特征、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变化情况,比较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在颅内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颅内感染性病变可因致病因素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影像征象,如病毒性感染的发病部位多位于边缘系统(颞叶、岛叶等区域),而结核感染则好发于脑底部(鞍上池等),DWI序列除寄生虫感染外,其他类圆形病原体感染均表现为高/稍高信号,ADC值不同程度减低,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病毒性脑炎、化脓性细菌感染、结核杆菌感染及真菌感染的患者ADC值分别为0.571×10~(-3)mm~2/s、0.347×10~(-3)mm~2/s、0.621×10~(-3)mm~2/s、0.578×10~(-3)mm~2/s,较正常脑实质的ADC值0.980×10~(-3)mm~2/s均减低,其中以化脓杆菌感染患者ADC值减低为著(P<0.05);MRI DWI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对病毒、化脓性细菌、结核、真菌以及寄生虫感染的诊断符合率均要高于常规MRI序列,但MRI动态扫描在鉴别病毒、化脓性细菌、结核及寄生虫感染方面,优于DWI序列(P<0.05)。结论 MRI DWI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序列能够显著提高各类颅内感染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且MRI动态扫描在鉴别病毒、化脓性细菌、结核及寄生虫感染方面,要优于DWI序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与CT增强扫描在宫颈癌分期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高度疑似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接受MRI弥散加权成像与CT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弥散加权成像与CT增强扫描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78例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39例乳腺疾病患者行MR平扫和动态增强成像及延迟扫描,进一步分析每个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定量分析动态增强成像达到强化峰值的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共检出46个病灶,其中良性18个、恶性28个,良、恶性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具有特异性,良性病灶多为I、II型,其中I型有15个、II型2个,恶性病变多为II、III型,其中II型有3个、III型有24个,良、恶性病灶在强化峰值时间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80s为强化峰值时间阈值来鉴别良、恶性病灶,灵敏度最高,达90.87%.结论 利用动态增强成像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和强化峰值时间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MRI常规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疾病鉴别诊断情况。方法:分析乳腺疾病患者70例临床资料,分别通过MRI常规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检查。结果: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疾病良性、恶性诊断率高于乳腺MRI常规成像,恶性病灶Emax明显高于良性,Tmax明显低于良性,恶性病灶SIopemax明显高于良性病灶,恶性病灶Ⅰ型比例低于良性病灶,Ⅱ、Ⅲ型比例高于良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MRI常规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疾病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以为鉴别诊断良恶性和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并探讨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50例被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前列腺增生组;选取同期确诊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将其设置为前列腺癌组;另随机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受检者进行对比。分别对这三组受检者进行动态增强MRI扫描、扩散加权成像,观察三组受检者的动态增强MRI SI-T曲线,对比其动态增强扫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值(ADC)。结果:峰值时间、强化率方面各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最大信号强度方面,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组均与正常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各组的ADC值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从高至低依次为正常组、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癌组。结论: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鉴别中,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鉴别前列腺疾病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4.
柏辉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3):357-357
目的:对发生乳腺肿瘤的患者进行MRI检查,结合病理结果对MIR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32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得出初步结果,对以上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结合,分析磁共振检查乳腺肿瘤疾病的价值。结果:32例乳腺肿瘤疾病中病理学证实乳腺纤维瘤1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2例,乳腺癌8例。进行磁共振检查以上结果乳腺纤维瘤患者的准确率最高,对乳腺癌的诊断率较低。结论:MR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但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高于恶性肿瘤,值得临床中对于肿瘤的诊断方法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MRI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医院收治的78例乳腺肿瘤患者,入院时均接受MRI增强扫描、DWI [记录DWI检测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根据相关文献确定ADC值诊断乳腺癌的阈值],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增强扫描联合DW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78例乳腺肿瘤患者中,43例恶性肿瘤(浸润性导管癌30例,黏液癌2例,导管内癌8例,混合性癌3例),35例良性肿瘤(纤维瘤10例,导管扩张11例,乳腺病6例,炎性肿块8例)。MRI增强扫描、DW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0.616、0.592,P<0.05),联合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0.870,P<0.05);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I增强扫描联合DWI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两者单独诊断(P<0.05);MRI增强扫描、DWI单独及联合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增强扫描联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0T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意义和价值.方法:自2018年11月~2019年11月,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肝脏占位性病变96例(158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扫描、D W I和高分辨率T2加权自旋回波平面成像,比较病灶三个感兴趣区与正常肝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及ADC值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50例宫颈癌(22例宫颈鳞癌、28例宫颈腺癌)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及DWI检查,另选20例宫颈无病变女性体查者行MR平扫与DWI检查,在工作站测量感兴趣区的ADC值,对宫颈鳞癌、宫颈腺癌和正常宫颈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鳞癌、宫颈腺癌和正常宫颈的ADC值随b值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在b值为1000时,分别为0.88±0.06、0.98±0.11、1.80±0.11,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的ADC明显低于正常宫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稍低于宫颈腺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值从200升到2000,鉴出宫颈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经历了一个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过程,在1000时最高,分别为92.7%、89.3%,此时的ADC阈值为1.22。结论:DWI结合ADC值大大提高了对宫颈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
张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7)
目的 探讨乳腺评估容积成像( VIBRANT)动态增强MR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98例乳腺肿块患者,均接受双侧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VIBRANT动态增强MR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度.结果 共113枚病灶,经病理诊断为恶性57例65枚病灶,良性41例48枚病灶.其中,钼靶X线摄影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69%( 44/65)、68.75%(33/48)、74.58%(44/59)和61.11%(33/54),VIBRANT动态增强MR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2%( 55/65)、89.58%( 43/48)、91.67%(55/60)和81.13%(43/53).两种方法诊断符合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BRANT动态增强MR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病变中的诊断价值高于钼靶X线摄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MRI三维动态增强减影技术病灶增强方式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09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病灶的MRI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I三维动态增强扫描、减影成像。在增强形态、早期增强率、峰值时间、信号强度一时间曲线等诊断指标的基础上,评价病灶增强方式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乳腺癌最特异性征象为MRI动态增强扫描增强方式,中后期造影剂由边缘向中央充填。即充填型:其诊断敏感性为82.9%,特异性为79.0%,准确率为80.7%。结论:乳腺MRI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充填型强化方式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