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2017年全球有4.51亿成年糖尿病患者,并预计2045年将增加到6.93亿[1]。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发生足部溃疡的风险为19%~34%[2],且溃疡复发率很高:溃疡愈合后1年内为40%,5年内为65%。约5%的DFU患者面临截肢,而截肢患者的死亡率达到20%以上[3]。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1]。流调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上升,从1980年的0.67%增加至12.8%[2]。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估计,全球的糖尿病患者人口将从2015年的4.15亿增加到2040年的6.42亿[3]。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亦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已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首要病因之一[1]。DKD患者肾脏预后较差,最终将进展为肾脏替代治疗[2],由于DKD患者常合并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其它并发症,DKD患者死亡率较其它病因显著升高,约占CKD患者死亡总数的34%~36%[3]。DKD的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有资料显示[1],全球成年人中糖尿病患者已达4.25亿,而在我国1.14亿糖尿病的患者中大约有1/3会并发糖尿病肾病[2,3]。DKD在早期的时候较为隐匿,若不能及时干预治疗可引起不可逆转的肾脏损害。因此尽早发现DKD,并对DKD患者施以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对DKD患者的肾脏功能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是一种由致病性CD4+、CD8+T细胞介导的胰岛β细胞进行性破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患者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尽管胰岛素替代疗法有助于改善糖代谢,但其不能完全替代内源性胰岛素的生物学功能,使患者面临低血糖发作和并发症的风险[2]。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肾病(DN)作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并致使其代谢紊乱,进而发展为DN,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1,2]。既往研究报道[3],白细胞介素10(IL-10)作为一种抗炎因子,可抑制致炎因子的合成与释放,并诱导T淋巴细胞转化[4]。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能通过自身分泌的形式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并与肾小球形成新月体、皮肤损害发生有关[5,6]。  相似文献   

7.
<正>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切口更小,创伤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更轻,患者器官功能恢复更快,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1],但疼痛仍然是影响术后康复的重要独立预测指标[2]。气腹后腹膜拉伸、炎症、缺血和化学刺激等导致的疼痛使患者在术后早期(24 h内)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可能大于开腹手术[2],引起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延长患者住院时间[3]。因此,优化围术期镇痛方案,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及其并发症,是促进腹腔镜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因素[4,5]。作为多模式镇痛的重要组成部分[6],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ultrasound guided 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UTAP)阻滞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腹腔镜手术的术后镇痛[7,8]。近年来出现的由外科医师实施的腹腔镜辅助腹横肌平面(laparoscope...  相似文献   

8.
<正>2型糖尿病(T2DM)早期无明显发病前兆,是临床公认的糖尿病病变中的严重并发症。就目前我国医疗技术而言,能借助综合药代结合药效学特点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有效降糖还能兼顾肾功能,与此同时还不会增加低血糖风险[1],黄义芬等[2]的研究显示地特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T2DM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较好,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减少尿蛋白排泄量。随着中医学理论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已将T2DM肾病归为“消渴”“脾疸”等范畴,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且是Ⅰ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死因之一,其早期主要特征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逐渐进展为大量蛋白尿及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人群中,约有20%~40%伴有糖尿病肾病[1]。在欧美国家中,由于糖尿病患者数增加,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也呈持续上升阶段,其成为了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2]。深入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血液透析是延缓慢性肾衰患者死亡的有效措施,便秘是血液透析的消化系统并发症之一。研究[1]显示,国内外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超过28%。在日常生活中约30%的人有便秘的问题[2],包括各年龄段的人。便秘会增加患者的身心和经济的负担,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并增加其他系统疾病发生的可能性。目前,防治便秘包括泻药[3]、灌肠、微生物制剂[3]、中药免煎颗粒[4]、中药贴敷[5]、耳穴压豆[5]、灸法[5]和穴位按压等中西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糖尿病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而在疾病的进展中,血管的钙化情况较为常见[1]。有研究报道显示[2],糖尿病肾病的动脉钙化情况与动脉僵硬情况呈现正相关。同时,血管的钙化也是造成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3],由于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占糖尿病肾病死亡的50%以上。抗衰老因子(klotho)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显著的保护性作用,有研究报道显示,  相似文献   

12.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死亡率最高的微血管并发症,约40%~50%的糖尿病患者可并发DKD[1]。研究表明,我国DKD的患病率为33.6%[2]。DKD已超过慢性肾小球肾炎成为我国导致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的首位病因[3]。西医治疗DKD以控制血糖、血压、降低蛋白尿等对症治疗为主,且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 DM)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KD在全球患病率高、危害严重、预后效果差[1],是DM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欧美国家大样本DM队列研究报道20%~40%的DM患者可发展为DKD[2]。研究显示我国DKD的知晓率不足20%,治疗率不足50%[3]。早期的DKD一旦进入显性蛋白尿阶段,  相似文献   

14.
<正>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慢性肝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指无心肺基础疾病的肝功能不全患者肺内血管扩张与新生,至气体交换功能障碍而出现严重低氧血症[2-4]。肝硬化患儿HPS发病率为3%~20%[5]。HPS的严重程度分级是由低氧血症程度决定的。根据欧洲呼吸学会,  相似文献   

15.
<正>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多饮、多食、多尿等主要表现的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1]。最新调查发现,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已达9 200万例[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是指每夜7 h睡眠过程中,打鼾、憋醒、反复呼吸暂停、低通气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3]。二者的发病均与肥胖及过食肥甘厚味密切相关[4],故二者常并见于同一患者,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为关注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之一[1]。DN起病症状隐匿,初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而随着病情进展代谢异常状态下肾脏损害病变是不可逆的,可逐渐出现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相比较其他原因造成的肾损害其进展更快,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  相似文献   

17.
<正>糖尿病肾病(DN)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相关微血管慢性并发症,也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病因。临床中对DN患者早期进行干预能有效逆转其微量蛋白尿、持续性血压升高和进行性肾功能损伤等病理进程,改善患者预后,但若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导致患者进入ESRD,出现慢性肾脏衰竭,甚至死亡[1]。据统计[2],ESRD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20%。由此可见,寻找有效的监测指标以更好的帮助临床进行DN的早期诊断、病情和预后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是最为凶险的主动脉疾病之一[1,2],在发病后48 h内死亡率达49%[3],非手术治疗患者2周内死亡率高达74%[4]。ATAAD一经确诊,原则上均应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5]。近年来,“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并支架象鼻手术”(孙氏手术)已成为ATAAD的标准术式[4]。但ATAAD手术的技术难度极大,如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依然是世界性难题[6,7]。  相似文献   

19.
<正>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是重要肾脏替代疗法之一,使许多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但仍存在较严重的容量超负荷现象[1,2]。我国PD患者的生存预测因素研究发现,87.5%的患者存在容量超负荷现象[3]。长期容量超负荷会引发机体出现心力衰竭、食欲降低、营养不良等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心力衰竭是患者退出PD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4,5]。Ruiz等[6]研究表明,对PD患者进行容量管理可以使患者获得积极体验,  相似文献   

20.
<正>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多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其发生率为1%~4%,严重影响预后[2]。其中大部分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特别是葡萄球菌[3]。相比之下,真菌感染比较罕见,但其导致的后果更为严重[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