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整理、探析中医药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读秀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期刊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建库以来至2021年9月关于麻痹性斜视中医药治疗的文献。对纳入的方剂进行功效分类,对涉及中药名称、功效、四气、五味、归经进行规范化处理。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的统计报表系统对中药的频次、性味、归经等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得到相关中药方剂90个。其中于读秀中文数据库检索得到8部古籍(方剂34个)和7部近现代眼科名家临床经验著作(方剂26个)。于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得到20篇文献(方剂30个)。共涉及中药158味,累计使用频次938次。(2)方剂种类频次: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治风剂(30次,30.61%)、补益剂(23次,23.47%)、解表剂(19次,19.39%)、理血剂(9次,9.18%)、祛痰剂(7次,7.14%)。(3)中药功效分类及使用频次: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补虚药(211次,22.49%)、解表药(160次,17.06%)、清热药(128次,13.65%)、平肝熄风药(115次,12.26%)、活血化瘀药(9...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研究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1970年1月—2022年10月收录于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使用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病例分析、医案及文献。将处方组成和治法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中药名称规范化处理后,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软件,利用数据挖掘模块对四气、五味、归经及高频中药使用频次、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1)急性青光眼。共纳入103首方剂,涉及206味中药,共1,128频次。四气以寒性最多(61味,29.61%),五味以甘味药最多(76味,36.89%),归经以肝经用药最多(59味,28.64%)。(2)慢性青光眼。共纳入103首方剂,涉及中药203味,累计频次为1,157次。四气以寒性最多(47味,23.15%),五味以甘味药最多(74味,36.45%),归经以肝经用药最多(87味,42.85%)。(2)高频用药频次:(1)急性青光眼。用药频次≥20次的药物有16味,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茯苓(41次,39.81%)、车前子(39次,37.86%)、甘草(36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研究视神经炎(ON)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方法纳入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2月31日收录于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使用中医药治疗ON的医案及文献。将中医证型、处方组成及治法录入Excel软件并建立数据库,对中药名称规范化处理后,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的数据挖掘模块对中医证型、中药四气、五味、高频中药使用频次、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医案15个和文献110篇,包含68种证型,“肝郁气滞证”出现频次最高(28次,12.02%);233个中药复方,涉及中药211味,累计频次为2,579次,四气以寒性最多(49味,23.22%);五味以甘味药最多(76味,36.02%);归经以肝经药物最多(73味,34.60%)。(2)高频中药使用频次:用药频次≥30次的中药共21味,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当归(165次,70.82%)、茯苓(143次,61.37%)、柴胡(127次,54.51%)、白芍(118次,50.64%)、白术(110次,47.21%)。(3)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共得到8类核心药对,...  相似文献   

4.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等收集2012-2017年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文献,建立中药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此病处方用药特点和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57篇,选用中药135味。分析发现补阴药、补气药、清热凉血类中药使用频次最高,以补阴药为主,占总频次的22.22%;补气药和清热凉血药使用较广泛,分别为16.97%和10.51%。分析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文献的用药特点和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作为查找源,日期设定为2000年1月—2022年9月进行检索,根据纳入标准,将纳入的文献和提取的数据录入到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Statistics 25.0及IBM SPSS Modeler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将纳入方剂中的中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高频中药及功效分类:共纳入147篇文献,提取方剂152首,其中出现频数最高的前3位中药是枸杞子(65次,42.76%)、茯苓(63次,41.45%)、当归(61次,40.13%);根据功效进行分类,共涉及7类中药,前3类分别为补虚药(505次,50.91%)、利水渗湿药(117次,11.79%)、活血化瘀药(116次,11.69%);(2)高频中药药性及归经:在药性中,寒(11次,39.28%),温(9次,32.14%),平(8次,28.58%)占比高,无热性药物;在药味统计中,甘(18次,42.9%),苦(10次,23.7...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熏洗法治疗肛裂的用药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关于中药熏洗法治疗肛裂的文献,筛选文献及方剂,建立数据库,对纳入的中药进行频次、气味与归经、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因子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共纳入178篇文献和171首方剂,涉及147味中药,总计频次为1531。结论:中药熏洗法治疗肛裂的药方中,出现频次最多的中药是黄柏和苦参,药性以寒性药居多,药味以苦和辛为主,大部分归肝和大肠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卵巢早衰中药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近10年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有关卵巢早衰的中医文献,筛选运用Endnote X8软件、SPSS 22.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及挖掘用药规律。结果 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181篇文献,其中使用药物2628次,包括不同中药148味。对使用频次超过平均频率以上的药物进行分析,发现使用频次前3位的单味药物分别是熟地黄、当归、菟丝子;中药治疗卵巢早衰多选用补虚药,其次是活血化瘀药。中药多归肝经、肾经、心经;聚类分析得到药物组合42个。结论 治疗卵巢早衰多从肝、肾论治,用药多以温补为主,多从补虚及活血化瘀等方法进行组方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内服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5月31日以中医药治疗NAION的文献。将涉及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统一化处理后,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处理好的数据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文献69篇,包含方剂121个,涉及中药122味。四气以平性最多(28味,22.95%),五味以甘味药最多(49味,40.16%),归经以肝经用药最多(49味,40.16%)。(2)高频中药用药频次: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有20味,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当归(84次,68.85%)、川芎(62次,50.82%)、赤芍(58次,47.54%)、茯苓(57次,46.72%)、红花(49次,40.16%)。(3)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关联度较高的3组组合分别为川芎-当归;红花-桃仁、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川芎、当归。(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共得到4类组方,功效分别为活血化瘀、疏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研究现代文献中针刺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选经取穴规律。方法 纳入1990年1月—2021年12月收录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数据库中关于针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文献。将各数据库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导入EndNote软件,提取文献作者、见刊时间、题目、各组病例数、各组平均病程、针刺处方(腧穴名称)、留针时间、频次、归经、疗程及疗效评价指标并汇总。将以上信息录入Microsoft office 2019软件中建立Excel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中文文献19篇,英文文献1篇。涉及病例数1,143例,11条经脉,40个腧穴,使用总频次达217次。其中特定穴26个,经外奇穴7个。(2)所属经脉:针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使用腧穴频次≥10次的经脉有6条,其中最高的是足太阳膀胱经(56次,25.81%);所用腧穴≥3个的经脉有5条,其中最多的是足太阳膀胱经(8个,20.00%)。(3)腧穴频次:针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腧穴使用频次≥5次的共16个,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球后(17次,7.83%)、太阳(16次,7.3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的中医治法及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检索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IETM的临床研究,文献发表时间范围为2000年-2021年。提取中医治法和用药信息并建立数据库,进行中医治法、用药频次及频率、主药剂量的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4篇,其中中药口服91篇、中药灌肠69篇。在口服中药方剂中,中医治法频次在前5位的依次是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益气健脾、通腑泻下、利湿退黄;在灌肠中药方剂中,中医治法频次在前5位的依次是活血化瘀、通腑泻下、清热解毒、益气健脾、利湿退黄。口服中药方剂共91首,涉及中药148味,频次在前10位的中药依次是大黄、丹参、赤芍、茵陈、白术、茯苓、栀子、黄芪、郁金、枳实;灌肠中药方剂共69首,涉及中药77味,频次在前10位的中药依次是大黄、赤芍、枳实、厚朴、茯苓、乌梅、薏苡仁、蒲公英、黄芩、丹参。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口服中药方剂10组药对聚类组合、4组3味药聚类组合、2组多味药聚类组合。灌肠中药方剂得到7组药对聚类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青光眼术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8月31日以中医药治疗青光眼术后的文献。将涉及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统一化处理后,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 26.0软件对处理好的数据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共纳入文献57篇,包含方剂64个,涉及中药113味,累计使用频次为703次。四气以寒性药最多(50味,44.25%),五味以甘味药最多(46味,40.71%),归经以肝经最多(42味,37.17%)。(2)高频中药用药频次:高频中药有21味,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当归(43次,6.12%)、川芎(42次,5.97%)、丹参(33次,4.69%)、茯苓(27次,3.84%)、黄芪(26次,3.70%)。(3)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以补虚药(6味,28.57%)最多,其次为活血化瘀药(5味,23.81%)、利水渗湿药(3味,14.29%)、清热药(3味,14.29%)、解表药(2味,9.52%)。(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可得到2个聚类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干眼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18年12月发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的临床文献,建立腧穴处方数据库,应用SPSS 20.0和Clementine12.0数据挖掘软件进行频次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干眼排在前5位穴位有睛明(85.9%)、攒竹(85.2%)、太阳(69.5%)、丝竹空(53.9%)、四白(53.1%);穴位归经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为主;特定穴应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有睛明(110次)、三阴交(67次)、合谷(67次)、风池(54次)、太冲(43次);穴位组合中攒竹、丝竹空合用频次最多。结论针灸治疗干眼以太阳经、阳明经及少阳经为主,选穴重视局部取穴及对神经的刺激,穴位组合注重"局部-远端-辨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孙河治疗干眼的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2020年9月—2022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河诊治的干眼患者的中药处方。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信息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对处方中出现的中药名称、性味、归经统一规范化处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得到中药方116个,涉及中药130味,累计使用频次1,681次。四气以寒性药最多,共62味(47.69%);五味以甘味药最多,共48味(36.92%);归经以肝经最多,共41味(31.54%)。(2)使用频次: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28味。排在前5位的是茯苓(92次,79.31%)、甘草(87次,75.00%)、玉竹(63次,54.31%)、枸杞子(60次,51.72%)、生地黄(59次,50.86%)。(3)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以补虚药最多,共8味(28.57%),其次为清热药6味(21.42%)、解表药5味(17.85%),活血化瘀药3味(10.71%),安神药2味(7.14%)。(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共得到4类组方,功效分别为养阴清热、滋阴降火、疏肝健脾、滋补肝肾。(5)高频中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用药配伍及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1998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关于中医药复方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纳入文献中方剂及药物信息,分别统计药物使用及性味归经分布情况,对高频药物进行二项、三项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9篇,筛选方剂109首,涉及药物161味,药物类别15种。用药频次≥10次的中药共计35味,其中使用频次前3位的分别为黄芪(76),甘草(60),白术(56);药物类别出现频次前3位的分别为补益药(46),化痰止咳平喘药(21),清热药(19)。用药频次≥5的中药共计48味,其药性频次前3位分别为温(15)、平(11)、微温(9),药味分别为甘(25)、辛(23)、苦(18),归经分别为肺(26)、脾(24)、肝(17)。用药频次≥10次的35味药物中二项关联共12对,三项关联共9组,聚为7类时聚类效果较好。结论 COPD稳定期的治疗药物以辛温、归肺脾经者为多,组方思路以补肺健脾益肾、化痰止咳平喘、化瘀通络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数据平台挖掘探索中药治疗小儿霰粒肿的组方规律。方法 选取建库至2022年11月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小儿霰粒肿的文献。将收集到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中,统一中药名称后,对药物的属性、用药频次和功效等进行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处方共57个,涉及中药151味,累计使用频次位582次。中药四气以寒性最多(69味,45.92%),五味以苦味药最多(54味,35.92%),归经以肺经最多(41味,27.27%)。(2)高频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12次的中药(高频中药)共12味。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陈皮(29次,4.98%)、半夏(26次,4.47%)、茯苓(26次,4.47%)、甘草(24次,4.12%)、连翘(17次,2.92%)。(3)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以清热药最多,138次(23.71%),其次为化痰止咳药(60次,10.30%)、解表药(54次,9.27%)、补虚药(44次,7.56%)、理气药(40次,6.87%)。(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共得到6类组方,功效依次为益气健脾,燥湿化痰;消食导滞,益气和胃;化痰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用药规律.方法:检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20年4月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的临床文献.将收集的处方进行拆分,分别对组方药物的功效、性味和归经进行频次分析,运用VOSviewer软件进行关联性聚类分析.结果:纳入214篇文献,274首有效方剂、275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药口服方治疗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平台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02篇,方剂215首,将完整的方药组成录入Excel表格,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收集的中药使用频次和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以及通过关联规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数据分析挖掘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取穴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关于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将数据导入Microsoft 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并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与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 96 篇文献,针灸处方 152 条,涉及腧穴 102 个,总频次 1 128 次。常用腧穴分别为风池(87 次)、合谷(85 次)、太冲(80次)等;常用经脉为足少阳胆经和督脉等。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出67条腧穴关联规则,常用腧穴配伍为太冲-合谷、合谷-百会-太冲等。【结论】 基于数据挖掘针灸治疗帕金森病取穴规律是可行的,可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收集近10年发表的有关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文献,分析其用药特点和规律。方法选择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2004年1月至2013年3月发表的以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关文献,对其中的方剂和药物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以口服中药为唯一干预手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报告31篇,从中筛选出32首方剂(均为自拟方),涉及111味中药,用药累计频次444次;补气药、发散风寒药、活血止痛药、补血药等使用频次较高;葛根、白芍、黄芪、当归、桂枝等药物使用频次较高。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治法为扶正祛邪;扶正法主要为补气、补血,常用药为黄芪、白芍、当归;祛邪法主要为发散风寒、活血止痛,常用药为葛根、桂枝。  相似文献   

20.
目的:梳理近十年国内外穴位埋线临床研究,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水平,总结规律,为穴位埋线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中收录的近十年(2010-2020年)穴位埋线临床研究文献,并分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1)年发文量:共纳入1 196篇期刊论文,其中中文文献1 181篇,英文文献15篇,年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作者发文量及发文地区:纳入文献由998名研究人员撰写,发文量居前5位的作者发文均不超过10篇,核心作者仅占总发文人数的3.91%;发文地区以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省、浙江省为主。(3)发文期刊:《上海针灸杂志》的发文量最多(97篇),其次是《中国针灸》(61篇);发文量居前20位的期刊中仅有2种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有8种,普刊有10种。(4)基金资助:有522篇文献(43.65%)获得基金资助,基金类别以省市级为主(69.42%),国家级基金资助仅占10.64%。(5)样本量:文献的样本量以51~100例为主(69.06%),样本量频次居前3位依次为:60例(244篇)、80例(85篇)、90例(76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