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围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国萍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2):141-143
目的:探讨围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情况与发病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绍兴市5家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在2005—2008年监测到的390例围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围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86.72/万,位于所有出生缺陷的首位,其类型前3位是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产妇年龄≥35岁组比〈35岁组围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高(P〈0.0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心脏是对先天性心脏病预防的最好补充,建议对≥35岁的孕妇把胎儿心脏超声作为常规检查内容。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分析2018—2020年长沙市围生儿出生缺陷的监测结果,以期为出生缺陷的防治及相关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8—2020年长沙市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长沙市出生缺陷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分析出生缺陷的流行特征,为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性依据.结果 2018年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01.6...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幼保健》2017,(4)
目的探讨导致围生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13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间在佛山市12家医院(市级3家、区级9家)接受产前检查或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 d的59 954例围生儿进行出生缺陷及相关因素监测。结果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78.96/万,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孕妇的年龄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且呈正向关系(P0.05);城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农村;男性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围生儿,且在病种方面有性别差异;双胎及以上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单胎。结论明确该市出生缺陷儿的相关影响因素,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而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幼保健》2019,(23)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关区2008-2017年围生儿出生缺陷的检出情况及主要特征,为兰州市城关区妇幼保健工作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兰州市城关区2008年1月-2017年12月出生的围生儿资料,分析出生缺陷现况。结果兰州市城关区2008-2017年出生缺陷检出率平均为165. 53/万,先天性心脏病的顺位在2008-2017年间一直排第1位,其次为唇裂合并腭裂、多发缺陷、多指(趾)、神经管畸形,神经管畸形的检出率有所下降,唇裂合并腭裂的检出率2014年后有所升高。结论兰州市城关区2008-2017年出生缺陷的检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在出生缺陷顺位中排第1位。应重点加强对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加强兰州市城关区的出生缺陷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巩辉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8):855-856
目的:探讨宿州市围生儿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该市出生缺陷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期间宿州市3家省级出生缺陷监测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共监测围生儿35846例,发生出生缺陷391例,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109.8/万;近3年唇腭裂发生率位居出生缺陷首位;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镇。结论:宿州市是唇腭裂高发区,该市的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在农村,加强该市产前筛查和诊断工作,是有效降低该市出生缺陷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计划生育任务非常艰巨。虽然我国已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并已将其上升为基本国策,但在我国人们对计划生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限制生育上,这是非常片面的。计划生育工作不仅要限制人口增长速度,还要防止缺陷儿出生,提高人口素质。缺陷儿不仅影响其一生,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能否强大,中华民族能否富强,均由今天优生工作的绩效而定。以下笔者从常见的几种可能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围生儿出生缺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大幅度减少残疾儿童发生率”目标的实现 ,沈阳市于 1996~ 2 0 0 0年配合“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进行了出生缺陷监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以整群分层抽样的原则 ,在全市范围内抽取 14个助产单位作为监测点。 5年来共监测围生儿 6845 1人 ,监测人口占出生人口 2 2 7499人的 3 0 .1%。监测对象为自 1996年 1月 1日 0时至2 0 0 0年 12月 3 1日 2 4时止在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胎龄满 2 8周到产后足 7天的围生儿 (包括活产、死胎、死产 ) ,不包括孕 2 8周以后的计划外引产的围生儿。1.2 方法 1.…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3-2018年温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趋势、分布特征,为科学开展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3-2018年温州市所有助产机构上报的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2018年温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220.86/万,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6年间出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分布特征,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长治医院附属和平医院分娩的出生缺陷儿进行分析。结果①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258%;②出生缺陷中发生最多的前5位分别是脊柱裂、脑膨出、先天性脑积水、多指(趾)畸形、无脑畸形。结论加强医院围生健康教育和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分布特征,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长治医院附属和平医院分娩的出生缺陷儿进行分析.结果①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258%;②出生缺陷中发生最多的前5位分别是脊柱裂、脑膨出、先天性脑积水、多指(趾)畸形、无脑畸形.结论加强医院围生健康教育和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以医院为基础的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水平,并探讨围生儿出生缺陷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海口市妇幼保健院2004年1月-2013年12月的出生缺陷监测数据,以医院分娩或引产的孕28周至产后7d的出生缺陷围生儿作为病例组,并按照1∶1的方式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围生儿家长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单因素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生缺陷围生儿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04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住院分娩围生儿37 142例,出生缺陷患儿555例,出生缺陷总体发生率为14.94‰.前10位缺陷占全部出生缺陷患儿总例次数的85.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经常性摄入优质蛋白(≥1次/d)是围生儿发生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OR=0.591);致畸因素接触史(OR=2.179)、母亲吸烟史(OR =3.903)、母亲先天性疾病史(OR=2.130)是围生儿发生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三级预防措施,减少和控制孕期主要危险因素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沈阳市1996-2000年的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5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6.05/万,低于全国水平;涉及出生缺陷病种63种:总唇裂,神经管畸形,多指(趾),先天性脑积水等居前列,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P<0.01),男性明显高于妇性(P<0.05)。母龄大于等于30岁母亲出生缺陷儿发生率高于母龄小于30岁组(P<0.05);出生缺陷是我国围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严重影响我市人口期望寿命的提高和出生人口素质,因此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长沙地区住院分娩围生儿出生缺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能导致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28周至产后7 d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围生儿,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结果共监测围生儿6 037例,检出出生缺陷儿110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8.22‰,其中占前3位的依次为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出生缺陷儿中复合畸形的有13例,发生率为2.15‰(13/6 037);存在可能致畸因素者占66.36‰(73/110)。结论进一步开展婚前生育健康教育,避免致畸因素的危害,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本院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2006~2010年在本院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围生儿共5 172例,检出出生缺陷49例,发生率为9.5‰,各年份间及男女性别间出生缺陷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出生缺陷率为12.4‰,城市为4.3‰,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岁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出生缺陷前4位疾病依次为脑积水、多指并指少指(趾)、单发唇裂、唇裂合并腭裂;产前诊断占14.3%,孕28周前诊断占4.1%.结论本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在广大的农牧民地区加强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规范孕期的检查;继续宣传围孕期服用叶酸的重要性,降低神经管畸形的发生;提高从事这项工作的卫生保健人员的产前诊断技术水平,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9—2021年黄山市围生儿出生缺陷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方法 根据2019—2021年黄山市17家医院上报的31 534名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水平。结果 2019—2021年共监测围生儿31 534人,上报出生缺陷儿683例,核实确认674例,全孕周出生缺陷发生率213.73/万(674/31 534),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143.65/万(453/31 534),并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5.137,P=0.023)。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城市高于农村(χ2=24.096,P<0.001)、不同年龄产妇出生缺陷发生率有差异(χ2=7.698,P=0.006)。全孕周出生缺陷中35岁以上的高龄组染色体异常缺陷儿是适龄组的3.286(95%CI:1.802~6.024)倍。全孕周出生缺陷顺位前五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外耳其他畸形、多指(趾)、染色体异常、总唇裂。先天性心脏病位居全孕周出生缺陷顺位首位,<28周出生缺陷顺位中染色体异常居首位。结论 黄山...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幼保健》2017,(24)
目的了解池州出生缺陷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出生缺陷防治策略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池州市2014-2016年9所市级监测医院出生的26 404例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监测到出生缺陷152例,总检出率为57.57/万,检出率较高的出生缺陷类型依次为外耳畸形、多指(趾)、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和并指(趾),共占出生缺陷总数的67.76%,母亲年龄<25岁出生缺陷检出率高于母亲年龄≥2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提高出生缺陷发现能力,积极开展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避免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安徽省淮河流域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状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将2018—2021年在安徽省淮河流域五个县(区)监测到的围产儿以及出生缺陷儿作为监测对象,以先天性心脏病作为病例组,同期收集到的其他出生缺陷儿作为对照组,控制协变量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影响因素的OR值及95%CI。结果 共监测围产儿数244 357例,出生缺陷总数6 451例,先天性心脏病1 897例,先天性心脏病报告发生率77.63/万,报告发生率逐年上升(χ线性趋势2=206.21,P<0.001),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前五顺位病种为房间隔缺损(54.14/万)、动脉导管未闭(16.12/万)、室间隔缺损(15.80/万)、其他先天性心脏病(14.32/万)、法洛四联征(0.86/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患儿早产(OR=2.83,95%CI:2.40~3.32,P<0.001),双胎及以上(OR=1.48,95%CI:1.10~2.00,P<0...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幼保健》2019,(7)
目的了解扬中市近十年来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分析出生缺陷干预措施实施效果,为完善该市出生缺陷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江苏省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扬中市2008-2017年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出生缺陷检出率为3. 78‰,干预项目实施后出生缺陷检出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2011-2017年18 465例不同性别、孕母年龄、户籍围生儿出生缺陷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唐氏综合征筛查及胎儿系统超声排畸检查项目,能提高出生缺陷一二级干预效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的分析,为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近3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4 077例围生儿的临床资料,观察出生缺陷动态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8%,出生缺陷前3位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马蹄内翻足,发生缺陷的胎儿男性多于女性.结论 广泛开展围优生优育宣传指导,定期对胎儿进行监测,提高产前诊断技术,为孕妇创造优良环境和合理饮食,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