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美沙拉秦联合培菲康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的78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采用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每次1.0 g,每天4次,联合培菲康胶囊每次420 mg,每天3次进行治疗;对照组(n=38)美沙拉秦缓释颗粒用法同治疗组。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根据结肠镜检查结果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沙拉秦联合培菲康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较单用美沙拉秦能更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结肠镜高位药物局部灌肠联合常规药物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80例采用经结肠镜检查方法,达右半结肠病变部位以上,将药物通过喷洒管注入肠道局部治疗联合美沙拉嗪片等药物口服治疗,灌肠每周2次,14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78例用美沙拉嗪片口服及内科基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镜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8.4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结肠镜高位灌肠联合美沙拉嗪综合治疗疗效好,且通过灌肠治疗可直观肠粘膜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3.
薄茂林  薛芝兰  张涛 《武警医学》2017,28(10):980-984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布拉酵母菌散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4-01至2016-12收治的160例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4组,其中3个对照组、1个治疗组,每组40例。每个对照组口服2种益生菌制剂(组间不全相同)及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组口服3种益生菌制剂及美沙拉秦缓释颗粒,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Mayo活动指数评分、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值、结肠镜下评分、胃肠生活质量评分(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GIQLI)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Mayo活动指数评分下降为1.43±0.86,FC值下降为135.33±95.53,结肠镜下评分下降为2.17±1.21,GIQLI升高为114.33±13.51,治疗组与任何一个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每个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酪酸梭菌活菌散剂、布拉酵母菌散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口服治疗轻、中度UC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美沙拉秦缓释片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疗效,副作用及半年复发率。方法随机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给美沙拉秦缓释片1 g,3次/d,复方谷胺酰氨0.2 g,3次/d餐后服用。对照组35例,给予柳氮磺胺吡啶1 g,4次/d,复方谷胺酰氨0.2g,3次/d餐后服用,均治疗至4周。而后复查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血尿常规及肠镜,并继续治疗及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2.5.0%,总有效率为92.5%,半年复发12.5%,无明显副反应。对照组显效率为25.7%,总有效率为71.4%,半年复发率31.4%;副反应表现白细胞轻度减少4例(11.4%),胃肠道反应8例(22.8%)。结论美沙拉秦缓释片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副作用少,半年复发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替溴安联合美沙拉秦缓释片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疗效,副作用及半年复发率。方法随机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给奥替溴安40 mg,3次/d,美沙拉秦缓释片100 mg,3次/d,餐后服。对照组32例,给予美沙拉秦缓释片,3次/d,餐后服用。均治疗4周。治疗4周后复查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血尿便三大常规及肠镜,并继续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7.2%,总有效率为86.1%,半年复发率16.7%,无明显副作用。对照组显效率为34.3%,总有效率为71.9%,半年复发率34.4%;副反应主要表现白细胞轻度减少2例(6.3%),轻度胃肠道反应8例(25.0%)。结论奥替溴安联合美沙拉秦缓释片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副作用少,半年复发率低,优于美沙拉秦缓释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方法对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每天口服关沙拉嗪4次,1片/次。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4次,1片/次。参考相关资料,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对照纽与治疗组在治疗后,外周血CRP、炎性因子IL-6和TNF—α均有显著性下降,且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36.1l%,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药内服联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健脾益气、解毒化瘀、清热除湿等中药内服,配合燥湿解毒、涩肠止泻中药煎汤灌肠;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诺氟沙星,泼尼松龙复合液灌肠。两组均15天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疗效,并随访观察治愈病例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65.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诊8个月~3年,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5.2%和3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中草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每晚1次,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曲辉  赵冰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0):1247-1248
目的:观察思密达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对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给予左氧氟沙星片0.2 g,每日2次口服;思密达3 g,每日3次口服,首次倍量,连服3 d。对照组40例,给予左氧氟沙星片0.2 g,每日2次口服。同时对两组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及时给予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并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达97.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达85%。结论:思密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疗效高,安全,不影响抗生素的吸收,对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金韩  黄重发  邸全召 《人民军医》2011,(12):1084-1085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口服加康复新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50ml+生理盐水100ml灌肠治疗,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治疗12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显效和总有效分别为37例(74.0%)与48例(96.0%),对照组为26例(54.2%)与35例(7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各发生下腹部疼痛不适1例,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影响治疗;未见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异常。结论:双歧三联活菌口服加康复新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新灌肠,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锡类散、黄连素及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E2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E2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联合锡类散、黄连素及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与美沙拉嗪肠溶片常规治疗(常规组),每组各32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结肠黏膜组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常规组的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黏膜组织改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常规组的8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轻中度E2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予以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联合锡类散、黄连素及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能够促进黏膜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湿润烧伤膏20 mL保留灌肠(每天1次)配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每次0.5 g,每天3次)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50 mL+0.9%氯化钠50 mL保留灌肠(每天1次)配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每次0.5 g,每天3次)治疗。观察、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的无效患者(1例)少于对照组(5例)(x~2=4.5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经治疗后,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黏膜表现的积分明显少于治疗前(x~2=4.4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无效患者(2例)少于对照组(7例)(x~2=4.53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内镜下直肠黏膜表现的无效患者(2例)少于对照组(8例)(x~2=6.16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病情分级及疗效均存在正相关性。结论湿润烧伤膏能够改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促进溃疡创面愈合,对轻、中度溃疡性直肠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口服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及其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UC患者,根据治疗方案按数字表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新液灌肠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凝血指标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P<0.05);凝血指标:治疗后观察组PLT(189.1±94.5)109/L、FIB(2.4±0.2)g/L降低,PT(13.9±1.6)s、MPV(9.8±0.5)fl升高,与对照组PLT(212.6±97.2)109/L、FIB(3.3±0.3)g/L、PT(10.8±1.2)s、MPV(7.4±0.6)f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UC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改善凝血指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4.
陈亚栋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9):1149-1150
目的:探讨FA安肠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采用FA安肠灌肠方保留灌肠,辅以抗菌药及中成药;对照组22例口服抗菌药及中成药:9d为一疗程,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5%;对照纽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6.4%。结论:以FA安肠灌肠方保留灌肠,辅以抗菌药及中成药制剂的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采用针灸配以中西药治疗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于2012年8月~2013年月接收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采取美沙拉嗪肠溶片与美沙拉嗪肠溶片+针刺疗法+白头翁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临床疗效及IL-4、IL-1β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采用针灸联合中西药的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改良式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红先 《西南军医》2007,9(5):32-34
目的探讨一种理想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保留灌肠方法。方法选择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改良式保留灌肠方法灌肠)49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灌肠)49例。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灌肠后观察药液在肠道内的存留时间,10次为1疗程。3个月后行内镜复查。比较改良式和传统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观察组49例,显效18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8%;对照组49例,显效4例,有效24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57.2%;两组综合疗效比较,经用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改良式保留灌肠法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较传统的保留灌肠法疗效好。且这种方法尚具有操作简便、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及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19例,显效31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4.6%;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21例,有效2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47.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82,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满意,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采用美沙拉嗪栓以及柳氮磺吡啶栓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120例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并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的治疗药物为柳氮磺吡啶栓;试验组采用的治疗药物为美沙拉嗪栓;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3%,要显著低于93.3%的试验组;在不良反应的对比上,对照组的发生率为23.3%,显著高于试验组的6.6%。两个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 P<0.05。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中,美沙拉嗪栓要比柳氮磺吡啶栓的治疗效果更佳,不良反应状况也更少,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大蒜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大蒜素保留灌肠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疗效,副作用及半年复发率。方法随机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大蒜素液40 mg,山莨菪碱10 mg,生理盐水100 ml,保留灌肠,每晚睡前1次;对照组40例,给予柳氮磺胺吡啶1 g,4次/d,复方谷氨酰胺0.2 g,3次/d,餐后服用。均治疗4周。治疗4周后复查有关生化指标,血尿便三大常规及肠镜,并随访半年。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及半年复发率,治疗组分别为48.0%,86.0%和18.0%;对照组分别为30.0%,72.5%,35.0%。治疗组未见明显副反应,对照组副反应有白细胞轻度减少3例(7.5%),胃肠道反应9例(25.0%)。结论大蒜素保留灌肠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且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配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将纤维肠镜确诊的 10 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 5例 )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灌肠 ,益气健脾化湿的中药内服 ,配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 ;西医治疗组 (4 0例)单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 2个疗程后 ,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 94 6 % ,西医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 82 5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年后的复发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明显低于西医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中药内服、灌肠 ,配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用柳氮磺胺吡啶 ,且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