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斜视临床特征,手术时机、方法及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方法统计82例先天性内斜视病例,对其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0例(73.17%)一次手术获得正位,21例(25.61%)术后欠矫,1例(1.22%)术后过矫,17例(20.00%)在一次手术后6个月斜视角〉20△行二次手术。术后39例(47.57%)获得周边融合,21例(25.60%)通过Titmus立体图≤400"立体视锐度。结论先天性内斜视多为双眼交替性,斜度较大,需尽早手术治疗,术后进行双眼单视功能训练,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先天性内斜视手术治疗后眼位和双眼单视功能的变化。方法追踪观察60例先天性内斜视手术治疗后眼位和双眼单视功能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先天性内斜视手术治疗后远期眼正位率明显低于术后近期正位率,4岁前手术组患者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明显优于4岁后手术组。结论先天性内斜视患者手术时机以在4岁前为宜,术后随访观察眼位变化并进行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探讨早期治疗的意义。方法统计228例先天性内斜视病例,对其临床特征和术后远期观察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先天性内斜视伴有弱视、下斜肌功能亢进(IOOA)和垂直分离性斜视(DVD)的比率较高,斜视角大且稳定,绝大多数以非调节性因素为主。(2)远期正位率明显低于术后正位率,~2岁组远期正位率明显低于~4岁组与~8岁组,~4岁组术后建立融合功能的比率最高。结论(1)先天性内斜视主要危害是双眼单视功能的缺陷和弱视,应早期手术,4岁前手术可能获得双眼单视功能。(2)伴随体征如DVD,IOOA可影响远期眼位,如有手术指征应与内斜视同时矫正,术后出现也应及时处理。少数患儿存在调节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调节性内斜视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87例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情况,所有病例经1%阿托品扩瞳验光后戴镜矫正,弱视眼进行综合训练.戴镜半年后对眼位戴镜不能矫正且双眼视力基本平衡的患儿通过手术干预矫正眼位.结果 经戴镜眼位恢复正位69例(79.31%).戴镜并同时进行弱视训练半年后18例斜视角无法全部矫正的患儿采用手术方法矫正眼位.术后进行双眼单视训练.所有病例恢复正常眼位及双眼单视功能.结论 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过程,双眼视力基本平衡时可手术干预残余斜视角.强调双眼单视功能的检查和训练.(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9:33-34)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发生固定性内斜视的原因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经手术治疗的10例固定性内斜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固定性内斜视先天性6例占60%,后天性4例占40%。手术后眼位正位率近期占60%,远期占50%。所有的患者除1例外伤所致术后形成双眼单视功能外,其余9例患者术前及术后均无双眼单视功能。结论固定性内斜视的发生多由先天性眼外肌麻痹引起,后天发病较少可由高度近视、外伤等引起。手术只能达到美容效果,且远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先王码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探讨早期治疗的意义.方法统计228例行天性内斜视病例,对其临床特征和术后远期观察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先天性内斜视伴有弱视、下斜肌功能亢进(IAOO)和垂直分离性斜视(DVD)的比率诬蔑同,斜视角大且稳定,绝大多数以非调节性因素为主.(2)远期正位率明显低于术后正位率,~2岁组远正位率明显低于~4岁组与~8岁组,~4岁组术后建立融合功能的比率最高.结论 (1)先天性内斜视主要危害是双眼单视功能的缺陷和弱视,应早期手术,4岁前手术可能获得双眼单视功能.(2)伴随体征如DVD,IOOA可影响远期眼位,如有手术指征应与内斜视同时矫正,术后出出也应及时处理.少数患儿存在调节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内斜视7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内斜视儿童 76例 ,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 72例 ,单眼内直肌后徙加外直肌缩短术 4例。结果 术前斜视角 30 △ ~ 80 △ ,平均 5 1.5 △ 。术后正位 6 1例 ,正位率 80 .2 6 % ;欠矫 15例 ,欠矫率 19.74 % ;无 1例过矫。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 先天性内斜视应早期手术 ,双眼内直肌后徙术疗效好 ,内直肌粗壮、紧张者手术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8.
调节性内斜视80例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琪  刘黎明  秦艳莉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0):2082-2084
目的:探讨调节性内斜视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情况,所有病例经10g/L阿托品散瞳7d后验光配镜矫正,弱视眼进行综合训练,戴镜1a后对眼位戴镜不能矫正的患儿通过手术干预矫正眼位,评价治疗前后屈光度、视力、视功能、斜视度的变化。结果:经戴镜1a后,完全调节性内斜视50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30例,具有Ⅰ,Ⅱ,Ⅲ级视功能者56例;10例戴镜后内斜度数>+15△的患儿采用手术方法矫正眼位,7例正位,3例过矫10△~20△;弱视综合训练3a后,弱视治疗总有效率达88.7%。结论: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过程,既要注意眼位的矫正,又要进行弱视治疗,同时注意建立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先天性内斜视病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手术方法以对称性双眼内直肌后退为主,斜视度较大者同时行一眼外直肌缩短,伴有垂直斜视先行垂直肌肉手术矫正。术后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术后治愈率为81.03%,弱视、眼球震颤、垂直斜视及双眼视功能不良是影响术后正位率的主要原因。结论先天性内斜视发病年龄早、斜视度大,应尽早手术,术后长期随访及时处理伴发症状是提高远期正位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及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6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戴全矫眼镜半年以后,手术矫治非调节因素所致的内斜视。手术量按照戴镜后残余斜视度设计。观察术后眼位及双眼单视功能恢复情况,对手术前后双眼单视功能改变及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末次随访时,48例(85.72%)戴镜正位(斜视角-8△~+8△),欠矫(戴镜斜视角〉+8△)6例(10.71%),2例(3.57%)过矫(戴镜斜视角〉-8△)。末次随访时同视机和Titmus立体视检查,手术后双眼单视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非参数检验分析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因素,与发病年龄(P=0.02)、斜视发病至手术时间(P=0.003)、术后正位率(P=0.008)三项密切相关。结论当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戴全矫眼镜半年后眼位仍不能正位时,应尽早手术,术后仍需戴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共同性斜视矫正手术前后双眼总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探讨共同性斜视手术时机及其在斜视性弱视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18岁以内在院接受共同性斜视矫正术治疗,且术后斜视矫正正位(斜视度≤±10△)的病历资料67例。按手术前斜视类型、接受手术时年龄、弱视程度分组,对各组术前、术后1,3 mo分别进行双眼总和P-VEP检测。结果以双眼反应/单眼反应( B/M)比值作为评价指标。 结果:所有病例术后1 mo B/M值均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内斜视组术后3mo的B/M值升高较外斜视组明显(P〈0.05);(2)≤6岁组,术后3mo B/M值升高较〉12岁组明显(P〈0.05)。(3)重度弱视组术后1mo的B/M值升高较轻度弱视组明显(P〈0.05);术后3mo,重度弱视组B/M值升高较轻度、中度弱视组明显(P〈0.01)。 结论:经过弱视治疗后视力仍难以提高的共同性斜视患者建议6岁前行斜视矫正手术,特别是重度弱视及内斜视患儿(调节性内斜视除外)。早期手术有利于弱视的进一步治疗及双眼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283例手术治疗共同性内斜视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共同性内斜视各类型分布、不同类型及手术年龄对双眼单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共同性内斜视283例,统计各类型内斜视的分布。重点分析婴儿内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和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三种类型及其手术年龄对双眼单视功能的影响。结果 283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中,婴儿内斜视136例(48.57%)、非调节性内斜视77例(27.21%)、部分调节性内斜视44例(15.55%)、残余性内斜视18例(6.36%)、知觉性内斜视4例(1.41%)、连续性内斜视4例(1.41%)。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存在融合功能和远近立体视的比率均高于婴儿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P<0.05;而婴儿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远近立体视差别不大,P>0.05;<2岁患儿融合及近立体视存在率高于2~9岁和>9岁患儿,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的共同性内斜视中,婴儿内斜视占首位。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对双眼单视功能影响最小。手术年龄小有助于双眼单视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漆雅  于刚  吴倩  曹文红  樊云葳  张诚玥  崔杰  蔺琪  胡曼 《眼科》2013,22(2):121-123
目的 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术前治疗、手术时机与手术量以及调整缝线在治疗中的应用。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30例。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术前矫正屈光异常,观察斜视度稳定,并予适当弱视治疗,在双眼视力相当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按照裸眼和戴镜斜视度的平均值设计手术量。术中常规使用调整缝线技术,术后早期依据眼位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术后随访6~15个月。观察眼位及双眼视功能。主要指标 术后眼位、双眼视功能、眼位调整情况。结果 有3例患儿进行了眼位调整,均为过矫,避免了二次手术。末次随访时30例患者中26例(87%)眼位在正位~+8△之间,4例(13%)眼位+10△~+15△。术前能合作行双眼视功能检查者19例,有双眼视功能者2例(11%)。末次随访时能合作双眼视功能检查者21例,有双眼视功能者15例(71%)。结论  内斜视伴有调节因素时应及时全矫配镜,在残余斜视度稳定、双眼矫正视力基本相当后应尽早手术。手术设计根据戴镜与裸眼视近的平均斜视度,调整缝线有助于保证术后早期的眼位满意,降低了二次手术的风险。(眼科, 2013,22: 121-123)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总结伴有中枢性疾病的婴幼儿斜视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和斜视类型。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患有中枢性疾病合并斜视患儿(2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52%),女11例(48%)。对患儿发病年龄、就诊时年龄、斜视类型、屈光状态、眼底及视力等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儿均在生后6个月内发现斜视,患儿就诊时的年龄为6个月至8岁,平均(3.8±2.1)岁。外斜视18例(78%),水平外斜视的度数为-30△~-120△,平均(-73.6±30.6)△。内斜视5例(22%),其中部分调节性内斜视1例,非调节性内斜视4例;水平内斜视度数为+25△~+35△,平均(+29.0±4.2)△。合并A型斜视5例,合并V型斜视4例,合并DVD 4例,合并隐性眼球震颤1例。能够进行视力检查的7例患儿,无一例最佳矫正视力在0.8以上。术前能够配合同视机检查的12例患儿中无一例有同时视。患儿中脑瘫15例(65%),脑积水3例(13%),脑发育迟缓3例(13%),癫痫1例(4%),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4%)。共有22例患儿行手术治疗,手术量的设计按照常规手术量计算,其中11例患儿(占50%)手术涉及3条直肌,且均为外斜视。随访3~15个月,平均(9.6±3.6)个月。术后正位20例;能够配合同视机检查12例患儿中,7例无同时视,3例有同时视,2例有融合视。结论 伴有中枢性疾病的婴幼儿斜视表现为共同性的先天性斜视,且以大角度的外斜视居多;中枢性疾病中以脑瘫居多。多数患儿伴有一定程度的弱视以及双眼视功能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儿童白内障临床治疗后的疗效方法对30例(42只眼)14岁以下儿童白内障行抽吸+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弱视训练,随访3年,观察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视力:术后最好矫正视力0.5以上13例15只眼;0.2~0.4 12例22只眼;0.1以下5例5只眼。弱视治疗3个月至3年后,最好矫正视力0.5以上15例22只眼,0.2~0.4 14例19只眼,0.1以下1例1只眼。(2)并发症:纤维素性葡萄膜炎35只眼,后发障8只眼。(3)双眼视功能:30例儿童白内障患者,具有融合功能15例,立体视觉5例。结论儿童白内障不单是手术治疗,弱视治疗也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6.
改良内斜视矫正术治疗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以[(裸眼视近-裸眼视远)+(戴镜视近-戴镜视远)]×1/2之所得三棱镜度设计行内斜矫正术,术后平均观察2年。结果术后2年,斜视治愈率高达94.23%;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眼单视功能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1/2×[(裸眼视近-裸眼视远)+(戴镜视近-戴镜视远)]的斜视角来设计手术,对矫正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效果较好,但要注意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压贴三棱镜在共同性内斜视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压贴三棱镜应用于共同性内斜视的效果。方法对41例共同性内斜视病例,其中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24例、部分性调节性内斜视6例、继发性内斜视11例,一眼前置底向外的压贴三棱镜4~24月。结果压贴三棱镜前,同视机无同时视17人、Ⅰ级功能5人、Ⅱ级11人、Ⅲ级8人;Titmus〉800″36人(87.8%)。压贴三棱镜4个月,同视机无同时视1人、Ⅰ级功能7人、Ⅱ级17人、Ⅲ级16人,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Titmus〉800″18人(43.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暂时不能手术的共同性内斜视病例佩戴压贴三棱镜有利于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18.
The population of patients with infantile esotropia is etiologically and neuroanatomically heterogeneous, and major advances in management will probably require more accurate subgroup delineation. Amblyopia is relatively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infantile esotropia. It should always be suspected and, when found, should be vigorously treated. Present methods of amblyopia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in young children are still imperfect. Most clinical evidence suggests rather strongly that sensory and motor functions are more nearly normal if alignment (within 10 prism diopters of orthotropia) is attained within the first 2 years of life. Whether alignment obtained with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provides higher grades of binocular vision is less certain. Virtually all patients with infantile esotropia fail to develop normal binocular vision. Central scotomas are almost always identifiable, even in patients with optimal motor alignment and with the highest levels of binocular vision. Past surgical protocols have tended to produce an excess of under-corrections. More recent surgical protocols are more generous in terms of millimeters of surgery per prism diopter of deviation. Higher cure rates are now being reported. Patients who are successfully aligned early in life still need careful postoperative monitoring for amblyopia, nystagmus, inferior oblique overactions, dissociated vertical divergence, and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These patients require frequent follow-up visits until they reach the age of approximately 9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