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不同手术方式围术期与麻醉相关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早期肺癌患者的手术实践以及麻醉管理。按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开胸手术组(52例)和胸腔镜手术组(84例)(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50例、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6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8例)。麻醉插管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导管法或支气管封堵器法,术中单肺通气,监测Sp O2,ECG,BP,Peak,PETCO2,尿量及吸入麻醉药浓度。全组手术均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全组患者无1例围术期死亡。术中单肺通气效果均较满意,双腔支气管插管法115例,其中4例因困难气道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定位下插管;支气管封堵器法插管21例。全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量相当,胸腔镜手术组与传统开胸手术组分别有5例、3例术中出现低氧血症,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有1例因术中出血而中转开胸。术后患者拔管顺利,恢复良好。结论肺癌手术中术者与麻醉师应当密切配合,不同手术方式采用不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纵隔肿物的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VATS下诊治纵隔肿物74例,全部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单肺通气,小儿用单腔气管插管。结论51例在纯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小切口18例,改标准开胸5例。术中出血1例,术后乳糜胸1例,及时处理后痊愈,无其它围术期主要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VATS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符合美容要求,在纵隔肿物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预防并发症,术中操作困难或肿物呈侵润性生长,应适当扩大切口,必要时转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求预防和减少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0年来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食管、纵隔、心包、胸膜等10余种胸部疾病病例,其中肺大切除462例,食管疾病手术94例,纵隔肿瘤或囊肿切除86例,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140例,胸外伤止血等手术X例,心包开窗和胸膜肿瘤切除及其他手术54例,胸部疾病活检术54例。手术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双腔管气管内插管866例,单腔管气管内插管46例。结果886例经VATS完成手术,26例改为传统开胸术。发生手术并发症36例,占3.95%,其中术中并发症10例,占1.1%,包括食管黏膜破裂4例,神经损伤2例,4例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出血。术后并发症26例,占2.85%,包括肺泡漏气≥7d19例,胸腔积液或积气再次置闭式引流管3例,房颤2例,胸腔感染1例和呼吸衰竭死亡1例。结论VATS适应证选择和手术应当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对胸外科医师培养,尽快掌握VATS操作和相关知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电视胸腔镜手术192例,手术202次,8例术中转传统开胸手术。术后并发症9例,占4.7%手术治疗的疾病包括:自发性气胸,纵隔肿瘤和囊肿、中段食管癌,食管平滑肌瘤、贲门失弛缓症、周围型肺癌、肺良性肿瘤及胸外伤、胸腔异物等。本总结了电视胸腔镜手术适应证,术中操作体会和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匡裕康  曾来铎 《江西医药》2003,38(4):232-234
目的 探索电视胸腔镜辅助胸外科(VATS)手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和效果。方法 1998年6月至2002年12月借助电视胸腔镜技术完成100例103次胸外手术,其中有6例的肺功能为重度障碍。术式包括全肺切除术1例,肺叶切除术29例,肺楔形切除术24例(25侧),肺大疱结扎切除术12例(14侧),食管切除术19例,纵隔肿瘤切除术6例,其它9例。结果 98例按计划完成手术,l例延长小切口完成手术,另l例中转开胸。92例未输血,8例术中各输血400Inl。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无手术死亡。全组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 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较,VATS因创伤小、恢复快,在肺大疱、气胸、肺良性肿瘤、早中期食管癌、早期周围型肺癌、尤其是肺功能重度障碍病例的手术治疗中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和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cd thoracic surgery,VATS)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全组患者均静脉快速诱导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间歇正压通气(IPPV)。用芬太尼、力蒙欣、阿曲库铵或维库溴铵加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单肺通气时(Olv)时,采用IPPV加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通气,并调整通气参数。全程监测SpO2、ECG、BP、P、中心静脉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尿量及吸入麻醉药浓度。结果全组病例双腔支气管插管初始到位良好,改变体位后调整率为40%。38例患者术中36例肺萎陷满意,手术野显露良好。2例经患侧负压吸引后达到萎陷满意,患者SpO2维持在95%以上,无麻醉手术死亡。术中改小切口开胸手术5例.气胸复发1例,复胀性肺水肿1例。结论电视胸睦镜手术的麻醉关键是双腔气管导管插管要到位.双肺分隔要确切,患侧肺萎陷要满意。单肺通气时通气模式为IPPV加PEEP,并及时调整通气参数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全组201例,全麻单肺通气後用电视胸腔镜对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外伤性血气胸、脓胸、恶性胸水、纵隔肿瘤、食管和肺肿瘤等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明确诊断和确切治疗。全组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79分钟,术後引流管放置时间平均为2天,平均住院时间7天,手术均未输血,患者术後恢复顺利,痊愈出院。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後并发症少等优点,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呼吸系统损伤的特点,探讨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出现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对围术期呼吸系统损伤因素和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全组术式均为全腔镜下食管癌切除+食管-管状胃颈部吻合术,早期6例术中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余10例均在单腔气管插管+人工气胸下实施手术.结果 全组无中转开胸及开腹手术.双腔支气管插管有2例患者术中发生气管、支气管损伤,在腔镜下完成修补,术后正常康复.单腔气管插管的10例术中均未发现明显气管损伤.术后发生声音嘶哑并肺部感染3例,经喉镜检查,证实为左侧声带麻痹.3例出现乳糜胸,其中保守治疗1例、再次胸腔镜下结扎胸导管2例,均成功治愈.单纯肺部感染4例,4例出现严重肺部感染并呼吸功能衰竭,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合并吻合口瘘3例,最终并发气管-食管瘘死亡1例.结论 呼吸系统损伤是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重要围术期并发症,可通过围术期雾化、术中单腔气管插管+人工气胸、注意神经保护等措施来更好地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自发性气胸的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为90-220min,平均138min。术中共发现肺大疱83个,平均2.1个,病理均为肺大疱。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3—19d,平均7.5d。术后住院时间7~21d,平均13d。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例为阵发性房颤,1例为肺膨胀不全,1例为胸腔积液,1例为持续发热,均给予相应对症处理后治愈。无因术后出现胸腔活动性出血而行二次剖胸止血者,无围手术期死亡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胸腔镜下治疗自发性气胸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佩明  陈振强 《江苏医药》1998,24(3):166-168
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进行胸部手术30例。其中包括自发性气胸及双侧病变一期手术,自发性血气胸急症手术;纵隔肿瘤摘除,组织活俭,肺换形切除术、肺叶切除及全肺切除并作淋巴结清扫。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文中对该手术的麻醉、切口选择、手术及术后并发症预防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金哲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80-80,85
目的 总结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经验.方法 对32例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手术时,在腋中线第4肋间作6cm的胸壁小切口,使用常规手术器械直视下进行分离、切除缝合及胸膜固定等操作.结果 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手术时间35-72min,住院时间4-12d.1例中转开胸,1例二次开胸止血.其余无并发症.22例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简便,并发症少,很少使用一次性耗材,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大疱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总结分析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38例肺大疱患者资料。结果30例患者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麻醉下,8例患者在全身麻醉+单腔气管插管+气管封堵器麻醉下,均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切除肺大疱,其中2例患者同期行双侧肺大疱切除术。36例获得成功,1例单侧肺大疱术后因进行性血胸伴大量气胸再次开胸探查;1例单侧肺大疱术后因呼吸衰竭,呼吸机辅助呼吸2 d后好转。平均手术时间52 min。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平均时间3.2 d。术后住院时间6 d。术后随访7~39个月,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大疱安全可靠,符合微创外科理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开胸肋骨内固定联合胸腔镜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采用不开胸肋骨内固定,同时联合胸腔镜探查、止血、血胸清除、肺裂伤修补手术,观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转归等情况。结果全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72min,平均术中出血216ml,术后胸痛明显缓解,胸廓畸形纠正,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15d,均痊愈出院。术后1年25例(78.1%)获得随访,23例(92.0%,23/25)恢复正常劳动能力或生活能力。结论不开胸肋骨内固定联合胸腔镜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14.
陈权  张永恒  蔡燕娟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2924-2925
目的总结采用电视胸腔镜(VATS)辅助治疗126例多种胸部疾病的经验。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采用VATS辅助治疗多种胸部疾病患者126例,其中男87例,女39例;平均年龄(42±3)岁。手术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气管内插入双腔气管导管,健侧单肺通气,胸腔镜观察口选择在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主操作孔常规选在腋前线第3~4肋间,副操作孔常规选择在腋后线第8、9肋间,全部操作在胸腔镜下完成。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手术时间(165±54)min,术中平均出血(265±147)mL,全组中转开胸手术14例,中转开胸率为11.1%。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操作难度高,有潜在风险,需要术者有熟练的解剖知识和丰富的内镜操作经验,基层医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及一些关键技巧,可以缩短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手术注意点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术中据探查情况及肺大泡大小分别应用圈套结扎、缝合器切割等方法切除肺大泡。对于弥漫性病变患者,肺大泡处理后采用纱球壁层胸膜固定术,使壁层胸膜渗血达到粘连目的以防复发。结果 手术时间60~140分钟,平均90分钟。全组无切口感染及中转开胸。住院时闻7~30天,平均9天。随访6~24月,平均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对于一些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差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尤其实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2007年以来本院32例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并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全部病例均无复发。结论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肺功能损失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为手术治疗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胸腔镜手术(VATS)适应证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回顾性总结12年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1264例的体会。手术包括:肺大泡切除622例,纵隔肿瘤、囊肿切除119例,食管疾病手术107例,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215例,肺气肿减容手术17例,胸外伤手术28例,其他胸部疾病手术72例,胸腔疾病活检术84例。结果表明,1230例经VATS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34例因胸腔粘连或恶性肿瘤为达到根治,术中转传统开胸手术。主要并发症45例,占3·56%,包括肺泡漏≥7天30例;术后出血4例,其中3例再次VATS手术止血,1例开胸止血;3例术后胸腔积液或积气,再次置闭式引流管;4例贲门失弛缓症肌层切开和1例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中发生食管黏膜破裂,当即进行了修补;1例食管憩室术后胸腔感染,食管胸膜瘘;1例肺气肿减容术后肺内感染;1例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患者,肺大泡切除术后第5天死于呼衰;10例自发性气胸肺大泡切除术后2个月~2年2个月复发,其中3例再次VATS,并胸膜腔粘连术。结论:①自发性气胸肺大泡切除、某些胸部良性疾病是VATS主要适应证,对胸部恶性肿瘤VATS手术应当持慎重的态度;②注重对胸外科医生VATS手术培训和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③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的微创外科手术方法选择应当依据病情倡导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及并发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借助电视胸腔镜技术手术治疗8例肺大疱并自发气胸,其中右肺4例,左肺3例、双侧肺1例。结果 全组病例的患侧肺在术后均复张良好,随访至今无复发,效果良好。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可作为外科治疗肺大疱及并发气胸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龚如岱  洪志成 《江苏医药》1996,22(3):150-151
在电视胸腔镜(VATS)下行自发性气胸肺大泡结扎加胸膜粘连术8例,肺边缘肿瘤切除2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的诊断与治疗2例,纵隔肿瘤摘除术1例,脓胸清创引流术2例。本组15例中,1例右侧原发性慢性脓胸,需作大面积胸膜纤维板剥脱,为达到1期效果,中转前外侧开胸外,其余14例进行顺利,都取得了满意效果。表明此术式安全有效,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完全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采用VATS肺大泡切除、胸膜摩擦固定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118例。结果住院平均10d;手术时间平均70min;无中转开胸;无输血;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d;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平均2.7d;术后平均胸引量140mL。无术后出血、呼吸衰竭、哮喘、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36个月,平均23个月,目前3例复发,气胸20%左右,穿刺抽气后好转。结论完全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可靠,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气胸的标准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