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是个复杂艰巨的发展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评议的方式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论证了中西医结合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过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指出中西医要实现交流与结合,不能单从两个医学理论的本身相互解释,必须找到能在更高层次上统一这两种从不同角度发现人的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王福明 《西部医学》2018,49(5):64-65
<正>中医及西医(现代医学)作为世界的主要两大医学已被广泛接受,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学逐渐受到关注,并在临床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影响力在医疗体系中逐步扩大。中西医结合可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具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作为新兴学科,如何更好进行中西医结合,如何培养优秀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如何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与西医学遵循着两种不同的医学观和医学模式 ,中西医结合研究要突破 ,需要在医学的根本目的和本质功能上寻求统一 ,要消除中西医两种医学模式之间的差异 ,要冲破疾病医学的疗效观和评价标准 ,要以“健康医学”模式和生态医学观作为结合的基础 ,要坚持和发展中医学的生命健康生态医学观 ,这是中西医结合的务本之道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正引领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全面系统地了解中西医学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对植根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医学进行全方位比较和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分析,我们认为中西医结合不仅符合医学发展规律,而且能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历经50多年的发展和积淀,目前已成为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学科[1],其五年制本科教育目前已成为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的主流层次,临床基础技能培养则是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现代医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中西医临床医学专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某些器官和疾病的救治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培养西医专业学生和医师的中西医结合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两条途径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贯彻和实施了中西医结合理念,并结合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验证和升华,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应用探索了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是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产物;西医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这两种体系各具特色,有明显的互补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事业也突飞猛进,当代医务工作者已越来越重视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西医向系统、整体的发展和中医向局部、具体的深化,是东西方医学发展演进的规律,这也正是发展祖国医学的有利途径,更是将世界医学事业的发展推向新高峰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主干学科.我校自2003年开办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以来,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教学的改革方法,力争培养出适应临床需要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类对人的认识"(卢梭)。当今世界,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生命科学研究已成为医学中一个重要课题。医学向何处去?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目前是"中西医并存""中西医并重",又创建了一个新的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三个医学"中,谁能引领未来医学?如何评价中西医结合医学?笔者拟从中西医结合医学在我国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分析,说明它为什么能引领未来医学并创建医学理论新体系,贡献于人类。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中西医结合本科(五年制)教育已成为我国培养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的主要途径,据统计,2009年全国有40余所大中专院校开设有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在现有培养模式上,由于专业设置时间短,师资队伍结构等问题,部分院校仍然采用两个基础加两个临床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难于掌握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1]。而现在的患者更愿意接受  相似文献   

11.
自1950年代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提出后,中西医结合的教学、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便在全国乃至全球全面开展,经过7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在教学方面,全国很多中医药大学及综合性大学开设了中西医结合系(或专业)或者中医系(中西医结合方向),为中西医结合的人才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1]。由于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其思维方式又大相径庭,应用中医和西医两种思路来解决临床问题,往往令人产生许多困惑[2]。如何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课教学中将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拟对基于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课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学能否结合 ,如何结合 ,结合后的医学将是什么样子的医学 ?这一直是医学界 ,尤其是中医学界在探索、争论的重大问题。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 ,面临当今世界医学发展的新走向 ,探索并回答这些重大问题 ,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全国著名医学方法论、医学哲学专家祝世讷教授撰写的《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已于年初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眼光独到 ,剖析深刻 ,且理论性较强的力作。书中对中西医学的差异和交融从纵横两方面的全新阐述 ,对我们深入认识中西医学结合问题的诸多难点和困惑 ,具有重要启迪意义。值得一读 !1 深入剖析中西医学…  相似文献   

13.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内容之一,是研究中西医临床与理论结合的一条途径。中西医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理论体系,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由于中西医都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有形而上学的东西阻碍着各自的发展,故必须以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吸取中西医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比较中西医两种医学的起源、发展中分歧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类医学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及结果提出的推论,指出中医学自身发展中不应躲避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包括现代医学为我所用;从哲学角度提出,宏观的理论应该指导微现理论的发展,并且在微观理论发展到一定"微"的时侯,必须回归到宏观上来,中医是宏观的,西医是微观的,但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从长远趋势看,中西医必将彻底融为一体,中医在宏观联系上占优,两医则在微观上个体上见长,二者只有结合才能达到对人体这一复杂事物的正确把握;并指出中西医结合是未来人类医学达到完美融合的重要步骤,中西医结合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5.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整体观点和辨证论治的特色,而西医具有现代医学辨病及治疗的特点,二者的目的都是祛除病邪使机体康复。临床实践表明,二者是可以结合的。但是必须指出,中西医结合决不能演变成一证一方及一病一方的机械格局,也不能两者相互代替,只有着重两种医学体系在临床诊治上的结合才能谈得上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中医与西医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与理论体系,但其根本目的都是服务于人类的健康,这决定了中医与西医在发展的进程中必然要相互融合。中西医结合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疗效历程证明了中西医结合医学存在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中西医结合应发挥2种医学各自的长处,做到中西医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热点难点问题探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如何正确理解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模式与思路方法、中西医结合与“结合医学”的关系、如何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及形成医学体系、中西医结合学术成就的主要标志、深化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等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中西医结合在世界的态势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虽然一直在强调中西医结合,如何结合却是困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的难题.经脉脏腑与脑相关体现了作为整体的人的功能调控途径.在神经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用医学科学语言阐释传统中国医学,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研究无疑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脉脏腑相关不仅是经络理论研究的核心,更可能是中西医理论结合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出现的对中西医结合认识的悲观化倾向和概念上的混乱,着重从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必然性和中西医结合的可行性两个方面强调中西医结合并非"医学乌托邦",而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深化对结合概念上的理解探求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并提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人才如何培养,究竟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契合医学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一直存在争议.福建中医药大学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至今已有26年,从1988年最初的专科教育到如今已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多个培养层次的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结合实际,通过在实践基础上的长期调研,剖析现阶段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政策倾斜,加强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合理设置,实现中西医结合课程有机结合;重修大纲,组织中西医结合系列教材编写;齐头并进,强化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最后,介绍福建中医药大学的一些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