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中的某些成分可作为人类肿瘤的预后标志,其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其受体和抑制因子尤为重要。学者们对许多肿瘤的浸润、转移和预后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其受体和抑制因子的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其受体和抑制因子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预测患者生存情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前后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心绞痛的机理。方法 选择104例心电图负荷试验阳性、动态心电图出现缺血性改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内皮素-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的变化。结果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升高,内皮素-1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下降,其变化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可明显调节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测定的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如内皮素-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的活性,从而有效的治疗冠心病。  相似文献   

3.
孔园珍  许德顺 《浙江医学》2010,32(8):1253-1254
业已证实,纤溶系统在2型糖尿病(2-DM)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剂-1(PAI—I)是纤溶系统非常重要的活性物质,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对维持微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可起到重要作用;而近年来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也受到临床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4.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都能使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是机体纤溶系统中的重要激活剂。近年来发现二者可作为促进肿瘤转移的辅助酶,与肿瘤的类型、恶性程度及转移存在一定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tPA、uPA浓度,来探讨二者浓度与肿瘤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黄艳平 《医学综述》2013,19(9):1584-1586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组成的纤溶系统调节纤溶酶原的活化过程,可参与细胞的黏附、转移及血管新生,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是uPAR的可溶形式,缺乏糖基磷脂酰肌醇锚链结构,在肿瘤患者中高表达,有助于判断肿瘤患者的恶性程度及预后,为探讨肿瘤的治疗提供新途径。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其可通过参与骨基质的降解,刺激破骨细胞的增殖等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uPA系统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其壮 《医学综述》2010,16(14):2140-2143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简称尿激酶,它是纤溶酶原的主要激活物之一。近年来发现uPA系统成分在肿瘤组织以及循环血中的高表达与多种肿瘤的病理特点、预后相关。已成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热点之一。现针对uPA系统成分的功能,在目前研究较多的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测定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李浪 《医学综述》2000,6(8):337-338
<正>在纤溶系统中,纤溶酶激活物(PA)可激活无活性的纤溶酶原转变成活性的纤溶酶,后者不仅可水解血栓和纤维蛋白,还可降解细胞外基质(ECM)。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imina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是体内最重要的纤溶活性调节剂,特异的抑制组织型纤溶酶激活物(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活性,调节纤溶活性。t-PA、u-PA、PAI-1的动态平衡维持正常的血管开放状态和止血,该系统的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变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关系,并分析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54例宫颈鳞癌、5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8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25%)、65.5%(51.7%)、81.5%(70.4%),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uPA和VEGF在CINⅠ级、Ⅱ级、Ⅲ级组织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宫颈鳞癌组,uPA和VEGF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统计学检验显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可能作为宫颈鳞癌的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的发生起促进作用,在宫颈鳞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反映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常见的雌激素依赖的良性疾病,指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种植在子宫腔被覆黏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最常种植于盆腔脏器和腹膜,以侵犯卵巢最为常见。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 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 PAR)系统由u PA、u PAR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共同组成,可激活纤溶酶原,还可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新生血管形成以及信号转导,在一定程度上为在位内膜的黏附及转移、异位内膜的生长及侵袭提供条件,促进EMs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胸膜肥厚和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抗结核化疗方案相同,均进行胸腔置管引流,观察组在胸穿抽液后注入尿激酶。分别在引流前后检测胸腔积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和Ⅲ型前胶原,并检测胸膜厚度。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6.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1%;对照组治疗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无明显变化,Ⅲ型前胶原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和Ⅲ型前胶原均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的Ⅲ型前胶原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胸膜粘连发生率和胸膜厚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提高胸腔积液纤溶活性,减少胸膜粘连并减轻胸膜肥厚,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大肠癌组织中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微血管密度(MVD).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大肠癌组织及23例正常大肠组织中uPA、MVD.结果:大肠癌组织中uPA和MVD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P<0.01).大肠癌组织uPA的表达随Dukes分期、浸润深度的增加及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高(P<0.05或0.01.)大肠癌组织中uPA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768,P<0.01).结论:在大肠癌的侵袭与转移过程中uPA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并促进癌组织的新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23例卵巢癌组织中uPA mRNA的表达,与卵巢良性肿瘤相比较.同时,分析uPA mRNA的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23例卵巢癌组织中uPA mRNA的表达阳性率为60.9%,卵巢良性肿瘤uPA mRNA表达阳性率为30.0%,且uPA mRNA表达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uPA mRNA表达可作为判断卵巢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的侵袭及转移需要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降解,涉及到很多蛋白水解酶类,其中包括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uPA)系统。uPA系统不仅促进肿瘤的侵袭及转移,还参与癌细胞增殖与肿瘤血管形成。目前,一些研究已证明uPA系统对乳腺癌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对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本文对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 1(plasminogen inhibitor 1,PAI 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uPA和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乳腺癌及肿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0例乳腺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uPA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组织中uPA的阳性表达率为60%(30/50),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66%(33/5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在乳腺癌组织中uPA、MMP-9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30,P〈0.01)。uPA、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uPA、MMP-9的高表达;uPA蛋白可通过诱导MMP-9蛋白的袁达上调,促进乳腺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5.
卵巢癌组织中uPA与PAI-1 mRNA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38例卵巢癌、21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1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uPA及PAI-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uPA及PAI—1 mRN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均较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显著升高(F=184.51、51.00,q=11.34~26.69,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卵巢癌组织中uPA及PAI-1 mRNA的表达量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F=110.62、38.43,q=3.10~6.86,P〈0.05)。结论 卵巢癌组织中uPA及PAI—1 mRNA呈高表达,且与卵巢癌的病理分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和抑制物-1(PA inhibitor.PAI-1)在实验性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Lewis肺癌瘤株腹腔注射C57/BL小鼠.于接种后9、17、13天各处死6只.取瘤、肺组织匀浆.低温离心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ked immunosorbent assav.ELISA)法检测血浆和组织中uPA和PAI-1的含量.按环磷酰胺 刺五加组、环磷酰胺组、刺五加组、肿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肿瘤组uPA和PAI-1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一刺五加组血浆、瘤和肺组织中uPA和pAI-1活性低于肿瘤组。结论 检测实验性肺癌uPA和PAI-1含量可能对其侵袭转移、预后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磷酸化p38(p-p38)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中p-p38和uPA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p38及uP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和60.0%。p-p38和uPA表达均为阳性25例,表达均为阴性15例,两者表达一致的符合率为66.7%(40/60),其表达呈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叭),而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结论:p-p38及uPA过表达在乳腺癌的发展及浸润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系统组分uPA、uPAR、tPA及PAI-1在人乳腺癌细胞侵袭中的作用。方法以3株具有不同侵袭转移能力的乳腺癌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应用RT?PCR方法比较纤溶组分在此3株细胞中的表达,牛奶板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纤溶活性,用Boyden小室模型测定细胞侵袭能力。结果发现MDA-MB-231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uPA、uPAR、PAI-1和中等水平的tPA,无血清培养上清中总纤溶活性和uPA纤溶活性最高;MDA-MB-435细胞表达较低水平的uPA和较高水平的tPA,但未测出uPAR和PAI-1的表达,无血清培养上清中总纤溶活性较高,主要是tPA活性;MCF-7细胞表达较低水平的uPAR和较高水平的PAI-1,但未测出uPA和tPA的表达,无血清培养上清中几乎没有纤溶活性。与纤溶活性相一致的是,Boyden小室模型实验结果发现MDA-MB-231在3株细胞中体外侵袭能力最强,MDA-MB-435次之,MCF-7则几乎无体外侵袭能力。经抗uPA和抗uPAR抗体预处理MDA-MB-231细胞,分别使侵袭能力下降83.1%和43.9%(P<0.05)。结论uPA和uPAR的活性与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uPA)在直肠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P法、Westernblot法检测30例直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的VEGF-D和uPA的表达特点,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VEGF-D和uPA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主要表达于胞浆,胞核也有。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VEGF-D或uPA的表达活性在DukesC+D期明显高于A+B期(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远处转移组的表达高于相应无转移组(P〈0.05、P〈0.01),随着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的增高活性依次降低(P〈0.05)。结论VEGF-D和uPA在肿瘤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二烯丙三硫(DATS)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对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物(uPA)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 实时定量PCR法(real time PCR)检测乳腺癌细胞株uPA系统中uPA、uPA受体(uPAR)和uPA抑制物(PAI-1)的表达;使用不同浓度DATS处理乳腺癌细胞,MTS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能力;Matrigel体外浸润实验检测DATS(20~60μmol/L) 对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和划痕试验评价60μmol/L DATS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60μmol/L DATS作用后,乳腺癌细胞中uPA、uPAR和PAI-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PAI-1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20~80μmol/L DATS对高侵袭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60μmol/L DATS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的浸润和迁移能力,并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显著上调PAI-1的表达,但对uPA和uPAR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DATS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并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显著上调PAI-1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