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学习医学心理学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解学习医学心理学课程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医学心理学开课前和3个月学习结束对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发现:学习后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表现为:学习结束时SDS评分、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分均较学习前显著下降。提示:学习医学心理学可以促进医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尝试从人格教育入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法 通过采用卡特尔 1 6PF、SCL— 90和成人内—外控制量表 ,对由首都经贸大学二年级选修《人格心理学》课程的学生组成的实验组和以随机方式抽取的同期学生组成的对照组分别进行了前测和后测。结果 发现《人格心理学》课程教育对于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非常明显 ,但对于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则不明显。结论 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人格心理学教育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采用SCL-90对医学本科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25.60%的人有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与卫校生、军医大学生和常模比较。结果显示:卫校生〉医学院学生军医大学生〈常模。提示加强医学生心理教育,探索适合其特点的教育形式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采用SCL-90自评量表对120名学生在学习心理学课程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开设心理学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应将心理教育课纳入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心理教育课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心理教育课程对初二50人一班学生进行历时四个月,十六课时干预。以51人同校初二另一班学生为对照,用SCL-90分别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接受心理教育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极其显著提高;其中强迫、人际敏感、焦虑、精神病性四项心理指标的提高最为显著;男女生干预前后在某些指标上的变化却有差异;本实验对有轻微心理症状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最为明显,而对存在明显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心理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方法以电影文本为媒介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在课前与课后施测卡特尔16PF人格量表并对施测结果做统计显著性检验。结果《电影文本成长心理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成熟,心理稳定和社会适应力等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电影可以成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7.
论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及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讨论了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及其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的影响,使我们认识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建议充分发挥其心理功能,以增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蒋善  施玉琴 《校园心理》2012,10(6):410-411
<正>心理约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模式。它是指在心理健康普测筛查之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主动从测试系统里筛选部分同学(甚至是全体同学),安排接受过心理学专业培训的老师对这些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交流和辅导的过程。这一主动式的、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在我国高等学校广泛运用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约谈就是在心理约谈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医学大学生实习阶段的心理状态.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量表对5所医学高校12个不同专业实习阶段的306名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测量,统计和分析.结果 学生实习阶段心理健康状态变化与不同学校无关,不同学历学生心理状态的差异点不同,心理健康问题以躯体化(t=14.661,P=0.000)、抑郁(t=15.426,P=0.0...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病态分析与心理健康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才兼备,心身健康,是合格人才的现代观念,是走向社会的素质准备,是建设文明的职业条件。为了培养出具有德才心身全面素质的合格人才,如今高校的讲坛上,在德育、智育、体育的同时,还兴起了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广泛,方式多样,其中一项主要的任务就是解除心理病变,实现心理健康。1大学生心理病态分析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和咨询中,我们发现:心理健康或比较健康者居多。但同时还发现:一些学生则患有“心病”,即心理不健康问题,较明显的是部分学生带有病态特征的心理障碍。1.l“职业不满疲软症”:心因,有的学非…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对研究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研究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对减少研究生心理危机的脆弱性,增加心理韧性的效果。方法:抽取在我校研究生心理危机调查中危机脆弱性分数大于15的学生40名,通过匹配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然后进行8次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危机脆弱性的后测中有显著差异(t=-8.31,P0.01),同时心理韧性也有显著增加(t=-2.62,P0.05)。结论: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模式对医学院校研究生心理危机脆弱性的降低和心理韧性的增加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难管教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其父母教养方式.方法:随机抽取长沙某特殊训练营学校的难管教儿童120名和普通中学生105名,用EMBU来评估父母教养方式,用SCL-90来评估难管教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难管教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常模.普通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的得分显著高于难管教儿童:而普通中学生的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干涉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的得分显著低于难管教儿童.结论:难管教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父母较多使用消极的教养方式,较少的使用积极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医学院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关系进行调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张秋凌等人修订的自我控制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526名医学院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控制总分显著高于医学专业大学生(t=-2.38,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自我控制总分有显著的组间差异(F=3.54,P0.01);冲动冒险性与自我情绪性维度在性别、层次、专业及年级等方面有显著差异;自我控制总分与症状自评量的强迫症状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与恐怖因子得分有显著的正相关(r=0.095,P0.05)。结论医学院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具有专业差异和年级差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冲动冒险控制和自我情绪的控制方面;自我控制能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冲动冒险和自我情绪的控制对强迫和恐怖两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唐山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团体辅导对提高该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唐山市某小学四年级2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从2个班选出量表总分前15名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另外的47名学生作为参照组,对实验组给予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并在辅导后再次使用心理健康测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MHT量表总均分为(36.32±11.97),有2名学生的MHT全量表得分在60分(标准不健康值)以上,检出率为2.6%,有12名学生的全量表得分在50~59之间(心理状态欠佳);除学习焦虑量表得分外,其余内容量表得分的平均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学习焦虑的检出率和平均分最高;②实验组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t=3.185,P<0.001);③对照组前测和后测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差异不显著(t=-1.397,P>0.05);④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3.774,P<0.001)。结论唐山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上,团体心理辅导能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医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向395名医学生发放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调查收集数据。结果:1高低时间管理倾向组在心理健康上的躯体化(t=2.332,P0.05)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2医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3时间监控感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力最强(β=0.260,F=5.641,P=0.018)。结论:回归分析表明,时间管理倾向是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民办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的关系。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查;民办学生SCL-90结果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进行16种人格测验(16PF)的差异检验。结果民办医学生SCL-90阳性因子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人际敏感、强迫、焦虑、恐怖、抑郁、敌对、精神病症状、偏执和躯体化。除躯体化与偏执,两类学校SCL-90其它因子均有显著差异。SCL-90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多项人格因子上差异极其显著。结论民办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二本医学生,最突出的问题是人际敏感与焦虑情绪;SCL-90高分组比低分组具有更高的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焦虑性。  相似文献   

17.
理工科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本研究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理工科院校3327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7.96%的新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新生其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与06年新生心理普查结果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07级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一般。  相似文献   

18.
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调查与研究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随机抽查 493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 SCL-90为测查工具 ,同时针对大学校园中学生自杀现象单独设计一条调查项目 ,统计得出具有自杀意念的本科生人数 ( 75 ) ,将有自杀意念的学生组设为研究组 A1 ,其他 41 8人为对照组 A2 ,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方式 ,探讨两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本科生 SCL-90的高分因子前 3位是强迫 ( 1 .88± 0 .5 9)、人际关系 ( 1 .73± 0 .5 8)和抑郁 ( 1 .66± 0 .5 6) ;性别、专业组间均值比较差异不显著 ;研究组 A1与对照组 A2各因子均分 t检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交大本科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与正常人群没有明显差异 ,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表现出轻度心理不适或中度以上心理问题 ;在校期间产生自杀意念的学生心身症状较为严重 ,需要特别注意和关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借读生和正取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尊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尊调查表(SEI)对借读生和正取生进行测查。结果 借读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及总分、阳性项目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取生。在自尊水平上,借读生和正取生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教师态度和父母养育方式对借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高自尊组借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低自尊组借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得多,且与正取生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借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正取生差,但是借读生的自尊水平与正取生没有大的差别。自尊水平的高低是借读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初中生学业归因方式和学业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山东省3所中学的511名初中生为被试。结果①不同年级初中生的能力归因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学生的能力归因高于初二、初三学生(P0.05);②不同性别和年级初中生的学业情绪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显著高于女生(P0.05);初一学生的积极高唤醒情绪低于初二、初三学生(P0.01;P0.05);③不同年级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学生的考试镇定低于初三学生(P0.01);④学业归因方式和学业情绪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初中生的学业归因方式和学业情绪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