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注意最佳给药时间,也就是将服药时间的安排与人体生物节律(即生物钟)相吻合,以减少副作用,使药物的作用发挥到最佳。  相似文献   

2.
由于许多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有明显的时间节律性。同一种药物、同一剂量,不同的服药时间,其疗效和毒性可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患者用药时应考虑合理的给药时间。  相似文献   

3.
靳婷 《健康世界》2011,(1):48-49
临床上,很良多药物的疗效与服药的时间密切相关,特别是根据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昼夜没动的节律变化来确定服药的最佳时间,是辅助提高疗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博恩 《药物与人》2014,(1):27-27
平时大家所说的胃病,主要是指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有不少胃病患者服用胃药疗效不好,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服药的时间不正确。治疗胃病的药物种类较多.大部分是口服用药。不同的药物治疗胃病的药理不同,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也各.有差异。笔者提醒患者,服药时一定要遵照医嘱按规定时间服用.以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5.
临床常将抗菌药物以静脉给药的方式来达到快速治疗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如在选择输液的溶媒的性质与量,药物溶解后放置的时间和给药顺序、给药浓度和速度,给药间隔、联合用药等方面的不合理性,使得抗菌药物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还易产生或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结合临床对抗菌药物静脉给药的配制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关平  侯威生 《健康文摘》2008,(10):41-41
人体有生物钟,它的活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即周期节律性。正常人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激素分泌等所呈现的昼夜周期节律性变化,都与此有关。如能熟练掌握此规律,正确的因时给药,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介绍几种病的最佳给药时间。  相似文献   

7.
消化系统疾病使用的药物种类较多,常用的口服药物也有很多特殊的用法和注意事项。为了使患者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将该类药品的特殊用法和注意事项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文革 《家庭医学》2006,(16):11-12
药物既有治疗疾病的有利作用,又有不良副反应的有害作用。儿童因其各项机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毒副作用耐受差.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为此,家长有必要了解基本的儿童安全用药常识。由于儿科疾病大多危重多变.要求用药准确、剂量恰当。故在儿童生病时.一般应到医院进行正规的诊断和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医生会根据病情.合理选择药物和给药方法,并计算给药剂量。家长切忌不遵医嘱.自作主张.贻误病情。当儿童根据医生的建议在家接受药物治疗时,家长适当掌握常用药的药物性能、作用机制、毒副作用、适应症,以及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和用药方法.可对儿童安全用药产生较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量的临床表明,相同的个体。给的剂量相同,如果服药的时间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应,有时甚至是有害的效应。因此,了解药物的属性,根据药物敏感性的高低选择药物的最佳用药时间科学服药,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每日早晨8时口服替米沙坦,研究组每日晚间8时口服替米沙坦,分析两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晨间平均SBP(d SBP)、d 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夜间平均SBP(n SBP)和n 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由非杓型高血压转变为杓型高血压的转变率为53.33%,高于对照组21.67%(P〈0.05);治疗后研究组清晨时段(5:00-9:00)SBP和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晚间服用替米沙坦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心绞痛、心衰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硝酸甘油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衰的首选廉价药物且有效。硝酸甘油的用药浓度、剂量、给药的持续时间等直接关系到患者抢救治疗效果。为讨论硝酸甘油的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和疗效情况,需求简便有效的给药方法,在2005年2月至2007年10月,对我院急诊科抢救的30例患者(冠心病、心绞痛、心衰)的不同治疗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颖颖 《健康博览》2013,(11):16-18
有些读者总是觉得打针会比吃药好得快,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够全面的。从药物被吸收到发挥作用的速度来看,打针确实比吃药见效快,但并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通过打针治疗。而有的病打针反而不如吃药效果快、效果好。如一些消化道疾病采用口服给药,胃肠道局部药物浓度高,治疗效果好;对一般的伤风感冒等也没必要打针,即使打针,效果也不一定好;而对一些只能口服不能注射的药,当然就更不用去忍受打针的痛苦和麻烦了。“是药三分毒”,不合理用药或过量用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即使是正确服用合格的药品,也可能出现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蔡辉 《药物与人》2001,14(9):39-39
中老年人因患有多种疾病,在治疗用药上往往会互相妨碍或发生冲突,由于病理因素的原因和不同病种的治疗要求,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某些药物的治疗效果。所以中老年人在用药前应该想到这些问题,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总称为输液反应。由于静脉输液具有高效、速效、可控制给药的特点,近年来静脉输液的使用范围呈不断扩大趋势,由此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也频频发生,轻者可增加患者的痛苦,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为了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我们对静脉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TDS)或称经皮治疗系统(Transdennal Therapeutic System,TTS)是指通过皮肤表面给药,以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途径.通过TDS给药,药物的吸收不会受到消化道内的酸碱值、食物和药物在肠道内的移动时间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可以避免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效应;可以降低患者个体问及个体内的差异,持续控制给药速度,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而且用药部位在体表,可以随时中断给药,因此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无创伤给药途径, 它为不宜口服或注射的药物提供了一个全身用药的方式[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