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肾龟板血清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体外增殖过程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培养,经Brdu标记和CD44染色及两者双重染色鉴定后,观察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龟板血清条件下MSC增殖过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MSC的PCNA及其mRNA表达;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PCNA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龟板血清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MSC的PC-NA及其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和PCNA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龟板血清促MSC增殖作用可能与上调PC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荜茇挥发油和水溶性部分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体外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与分子中化学官能团的关系.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经Brdu标记和CD44染色及两者双重染色鉴定后,观察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荜茇挥发油及其水溶性部分的条件下MSC的生长变化.应用形态学、MTT法和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deoxyuridine,Brdu)、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nuclear antigen,PCNA)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荜茇挥发油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MSC增殖活力和增加Brdu、PCNA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P<0.05).经GC-MS检测,荜茇挥发油含C=C(50.66%)、-OH(27.02%)、多种官能团(5.05%)等;而荜茇水提物对MSC无增殖作用.结论:荜茇挥发油明显促进MSC的增殖,这种作用可能与分子中C=C、-OH等官能团有关.  相似文献   

3.
菟丝子含药血清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效应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菟丝子含药血清体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菟丝子含药血清诱导培养MSCs 72h后,MTT法检测大鼠MSCs增殖情况;RT-PCR检测增殖过程中MSCs不同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骨形态蛋白-2(BMP-2)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BMP-2蛋白表达。结果:10%菟丝子含药血清具有显著促进MSCs增殖的作用(P<0.05),并显著促进BMP-2 mRNA的表达(P<0.05)。结论:10%菟丝子含药血清促进MSCs增殖的作用,可能与其促进BMP-2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何首乌含药血清体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MSCs,何首乌舍药血清诱导培养MSCs 72 h后,MTT法检测大鼠MSCs增殖情况;RT-PCR检测增殖过程中不同细胞因子mRNA表达;Real-time PCR检测SCF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CF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SCF含量.结果 10%何首乌含药血清具有明显促进MSCs增殖的作用,并明显促进SCF mRNA表达及可溶性SCF蛋白的分泌.结论 10%何首乌含药血清具有促进MSCs增殖的作用,可能与其促进SCF mRNA表达、诱导MSCs分泌可溶性SCF蛋白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龟板提取物在不同的时间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化抑制蛋白1的影响。方法将构建成功的PGL3-Id1启动子用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龟板提取物分别作用于转染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6小时、3天、7天,每个时间点分别加入0,1,3,30,100μg/ml的龟板提取物,药物作用一定时间后收集细胞分别应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RT-PCR检测Id1蛋白的表达。结果 36小时和3天时,小剂量的龟板提取物对分化抑制蛋白1的影响不大,随着时间和剂量的增加,龟板提取物量效依赖性地促进了Id1的表达;7天时,龟板提取物对Id1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结论龟板提取物促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分化抑制蛋白1的表达,且其促进作用呈现增高-最强-减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龟板提取物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成骨分化和对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大鼠骨髓中分离MSCs.体外培养,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表面抗原CD44细胞标志,体外培养MSCs分成不同的组观察其向成骨分化,在培养基中不加任何处理的作为对照组,培养基中加成骨诱导液诱导MSCs向成骨分化作为阳性对照组,龟板提取物组在培养基中加龟板提取物,诱导7 d后,通过免疫化学染色、Western blotting、原位杂交、RT-PCR等方法观察龟板提取物对原代培养的MSCs向成骨分化的成骨分化标记分子碱性磷酸酶(ALP)、骨桥蛋白(OPN)及VDR阳性表达及VDR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龟板提取物组成骨分化标记分子ALP、OPN和VDR的阳性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结果也显示龟板提取物组的ALP、OPN和VDR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时原位杂交、RT-PCR结果表明.龟板提取物诱导MSCs向成骨分化过程可明显促进VDR mRNA的表达.结论 龟板提取物可促MSCs向成骨分化,其机制可能与VDR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7.
龟板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益肾中药龟板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向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龟板血清条件下MSCs的成骨变化.应用形态学、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Von Kossa 染色、骨钙素测定等方法观察细胞成骨活性.结果形态学表明,MSCs贴壁细胞呈集落生长,有成纤维细胞外观.龟板组碱性磷酸酶、钙化结节、骨钙素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SCs受龟板诱导高效地向成骨细胞分化,可以为体内骨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龟板组份及配伍对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龟板组份中进MSC增殖的药效成分方法:从龟板提取物分离出10个组份,以不同浓度(2μl,5μl,10μl,20μl)组份及配伍加入体外培养的MSC中,培养3 d后,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B、H、I 20μl浓度组和C、F(10μl~20μl)浓度组和J(5μl~0μl)浓度组细胞活性显著提高,与J组份配伍细胞活性提高(P<0.05);E(2μl-20μl)浓度组细胞活性显著降低,与E组份配伍组细胞活性显著降低;D和G组细胞活性没有影响。结论:7个组分均促进MSC增殖,以J组份最强,与J组份配伍作用提高;E组份抑制MSC增殖,与E组份配伍作用降低;D和G组份无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龟板95%乙醇提取物(醇提物)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氧化损伤修复及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大鼠MSC进行培养,经CD44鉴定后以H2O2作用于MSC3h,建立MSC氧化损伤模型,通过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龟板醇提物(0.166、0.833、1.66、3.32、4.98mg/mL)对MSC损伤的修复。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受试组分别ig0.01、0.03、0.09g/(kg.d)龟板醇提物;阳性对照组ig维生素E200mg/(kg.d);对照组ig等量的蒸馏水。每天1次,共7d,分别用TBA比色法、亚硝酸盐法测定大鼠肝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与H2O2(1∶10)损伤组比较,龟板醇提物各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与对照组比较,龟板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同时能明显提高SOD活力(P<0.01、0.05)。结论龟板醇提物对大鼠MSC氧化损伤具有明显修复作用,同时,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晓娟 《环球中医药》2013,6(7):492-495
目的观察中药丹参多酚酸盐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对促骨折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将0.5 mg/ml浓度丹参多酚酸盐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对照组为无药物单位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48小时镜下观察细胞情况,1、3、5、7天行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培养7天的两组细胞的VEGF mRNA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培养48小时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密集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MTT检测也显示实验组细胞增殖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VEGF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促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并提高其VEGF的表达。可能是其促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隐丹参酮体外定向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Ficoll-Paque液分离成人MSC,体外扩增,FACScan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表达,采用含隐丹参酮的无血清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M,NF-H)、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巢蛋白(Nestin)的表达。结果: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0.5×10^6个细胞,15代可获得(2-3)×10^12个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29、CD44、CD90、CD105、CD166表达阳性,CD11a、CD14、CD34、CD38、CD45、CD80、CD86为阴性。加入隐丹参酮诱导后,MSC胞体收缩,突起伸出;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M,NF-H、Nestin表达阳性,GFAP阴性。结论:隐丹参酮在体外可诱导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超细粉碎对龟板水溶性蛋白质溶出度及煎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粉碎方法(通过100目筛,细粉)及超细粉碎方法(通过300目筛,超细粉)比较龟板水溶性蛋白质溶出度,并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影响龟板煎出率的工艺条件.结果细粉水溶性蛋白质几乎不溶出,而超细粉20 min溶出度达51.2%,2 h达70.5%.正交试验考察了细度、煎煮次数、煎煮时间3个影响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细度显著影响煎出率(P<0.05),而后两者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超细粉碎有利于提高龟板水溶性蛋白质的溶出度及煎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丹参素体外定向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 利用Ficoll-Paque液将骨髓细胞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分离出MSC,体外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采用含丹参素的无血清L-DMEM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且探讨丹参素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对MSC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M)、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 MSC在体外传代扩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9、CD44、CD166表达阳性,CDl4、CD34、CD45、HLA-DR为阴性。丹参素诱导后,MSC胞体收缩,突起伸出,呈典型的核周体形态,类似神经元;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M、nestin表达阳性,GFAP阴性。结论 丹参素可以在体外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其诱导转化率与丹参素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健脾补肾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在结肠炎大鼠肠道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以5%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形成结肠炎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SC移植组、活血组、健脾组、补肾组,第2天将体外分离培养的雄性SD大鼠MSC经尾静脉注射到各组雌性大鼠体内。疗程结束后,取大鼠结肠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肠道干细胞标记物Musashi-1、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到MSC移植组及中药治疗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Musashi-1及TERT均有阳性表达,其中活血组与MSC移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活血法代表方药桃红四物汤较明显促进MSC在结肠炎大鼠肠道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15.
姚晓黎  张成  卢锡林  陈松林  冯善伟  李群 《中草药》2005,36(11):1679-1680
目的探讨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过程中分化与细胞分裂的关系。方法从成人骨髓中分离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培养扩增。用参芪液诱导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经免疫组化鉴定其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诱导后进行神经元样细胞计数,掺入Brdu测定,计算标记系数。采用双标记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样细胞特异性表面标记(NSE、NF)与细胞分裂的标记Brdu的关系。抑制DNA合成,计算Brdu、NSE和NF阳性细胞数。结果MSC经参芪液诱导后,可见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NSE、NF阳性,GFAP阴性。MSC诱导分化后的细胞总数增加,诱导分化后12h内细胞增殖较快。30%以上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在表达NSE和NF的同时可见Brdu标记,而另一部分分化的神经元则无Brdu标记。抑制DNA合成,并不会阻止神经元的分化,仍有70%的分化神经元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记蛋白NSE。结论MSC诱导分化的部分神经元样细胞可进行细胞分裂,但抑制细胞分裂不影响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CS)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体外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肝细胞的协同效应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 Ficoll-Paque 液离心分离鼠 MSC,体外扩增,在 LDMEM 培养液中加入 HGF 和 GS 进行诱导分化。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白蛋白、CK8/18的表达以及 RT-PCR 检测白蛋白、CK18等肝细胞特征性蛋白的 mRNA 转录水平、糖原染色等来分析诱导分化的效果。结果鼠MSC 体外扩增3代,细胞数可达(1~2)×10~7左右。加入 HGF 和 GS 诱导后,MSC 形态逐渐分化为肝细胞样,免疫组化染色见胞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表达肝细胞特有的白蛋白以及 CK8/18等蛋白。RT-PCR 显示有白蛋白、CK18等的 mRNA 转录。糖原染色亦呈阳性反应。结论人参皂甙与肝细胞生长因子在体外可以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黄芪含药血清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日本大耳白兔制备黄芪含药血清,分离SD大鼠MSC进行传代培养。用黄芪含药血清和5-Aza进行诱导分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诱导后细胞心肌肌钙蛋白、结蛋白表达,RT-PCR反应测定α-MHC和β-MHC表达。结果:诱导后细胞心肌肌钙蛋白、结蛋白表达阳性,并可以表达心肌特异性的肌球蛋白。结论:黄芪含药血清可诱导MSC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