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胎传梅毒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6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36例先天性梅毒患儿快速梅毒血清试验(RPR)及血清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PA)全部阳性,均予青霉素治疗,治疗后29例好转出院,3例放弃治疗出院,4例死亡。结论胎传梅毒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诊或误诊,要注意加强产前筛查,争取早期干预,对可疑患儿应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及时治疗,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梅毒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对32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32例先天性梅毒患儿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及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均阳性,24例梅毒血清学抗体滴度较母亲高4倍以上,孕期经过治疗的先天性梅毒,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未经治疗的先天性梅毒,症状多样且严重。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先天梅毒,加强妊娠期梅毒管理是减少梅毒对患儿损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对先天性梅毒的认识,以免漏诊,误诊,对近一年收治的10例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皮疹为主,患儿及其母亲梅毒血清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B)均为阳性,确诊后给予青霉素治疗,疗程2周,治疗1周左右皮疹消退,出院后7例遵嘱复诊,RPR均在2月内转阴,认识对可疑病例应尽早检查,早期,正规治疗的预后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先天性梅毒的诊治方法。方法选取先天性梅毒患儿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儿中,有早期先天性梅毒表现者25例,无症状者5例,神经梅毒4例;35例患儿中,33例给予治疗,2例放弃。结论早期发现并RPR及TPPA检查确诊先天性梅毒,首选青霉素治疗。腰椎穿刺应该作为先天性梅毒的常规检查,先天性梅毒要注意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时正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与其母妊娠期间治疗情况的关系,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对32例出生后确诊为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其母妊娠期正规治疗组(A组)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组(B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B组先天性梅毒患儿出生时出现临床症状表现的例数高于A组(P〈0.05)。B组间接胆红素在出生时和出生后14d较A组升高(P〈0.01)。ALT水平两组在出生时无显著差别,出生后14d,B组较A组升高(P〈0.05)。结论其母在孕期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先天性梅毒患儿出生后表现较多的临床症状,且肝功能受损情况相对较重。全程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先天性梅毒患儿临床症状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梅毒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明 《安徽医学》2008,29(1):50-51
目的研究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以及与母亲是否治疗或治疗是否彻底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7例出生后确诊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表现、预后和母亲怀孕期间是否治疗的关系进行总结,同时对母亲治疗与母亲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先天性梅毒患儿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母亲治疗和母亲未经治疗和治疗不彻底的先天性梅毒患儿,在出生时即出现临床二期梅毒的症状。在肝功能损害方面,先天性梅毒患儿早期间接胆红毒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后期(2周)出现转氨酶的升高。结论母亲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先天性梅毒患儿出生后可出现临床症状。全程的抗梅素治疗是改善先天性梅毒患儿临床症状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先天性梅毒脏器损害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疗水平.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24例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24例患儿中,皮肤损害者15例(63%),肝脏损害者14例(58%),血液系统损害者11例(46%),肺脏损害者7例(29%),消化系统损害者6例(25%),心脏损害者3例(12%),肌肉骨骼损害者2例(8%),神经系统损害者2例(8%),多脏器损害者19例(79%).结论 早期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多样,可引起多个脏器损害,对不明原因的皮疹、肝功损害、贫血、发热、腹胀等临床表现的小儿应引起重视,及时进行筛查先天性梅毒,以利于该病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先天性梅毒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临床、梅毒血清学检查确诊的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皮疹为主,易产生合并症,患儿及其母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均为阳性,且患儿RPR滴度均高于其母亲RPR滴度的4倍以上。确诊后给予青霉素10~15万u/(kg.d)治疗,疗程2周,25例(78.1%)临床痊愈,5例(15.6%)临床好转。结论对于无严重合并症的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临床治愈率高。预防先天性梅毒的关键是围生期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及预后与其母妊娠期间治疗情况的关系。方法:分析先天性梅毒39例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孕妇正规治疗者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者病情观察组与对照组,常规给予青霉素治疗疗程2周,神经梅毒疗程3周。孕母青霉素过敏者给予红霉素治疗。结果:对照组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余38例出院时情况良好。随访患儿RPR抗体1年内转阴35例,治疗1年后尚未转阴2例。观察组出院RPR转阴5例,治疗后4个月转阴6例,对照组出院RPR转阴11例,治疗后9个月RPR转阴1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胎龄、体质量、重要脏器损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婚前及孕期梅毒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正规治疗是减少梅毒对患儿损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提高对先天性梅毒的认识,以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对12例先天性梅毒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皮疹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患儿及母亲梅毒血清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17PHB)均为阳性。青霉素治疗,疗程2周,治疗1周左右皮疹消退。出院后8例随医嘱复诊,RPR均在2月内转阴。结论 对于可疑梅毒病例应尽早检查,早期正规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 2 0例新生儿先天梅毒的观察分析 ,指导临床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先天梅毒。方法 采用RPR及TPHA检查确诊先天梅毒 ,并对其进行正规治疗。结果  2 0例先天性梅毒患儿治疗后痊愈 12例 ,好转 5例 ,死亡 3例。结论 对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减少并杜绝梅毒对患儿侵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先天梅毒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志鹏 《中原医刊》2005,32(19):30-3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梅毒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以降低先天梅毒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先天梅毒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儿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仅梅毒血清学检查时发现。26例新生儿先天梅毒患儿检测TPHA均阳性及滴度测定增高,检查梅毒-IgM 14例,其中阳性9例,给予青霉素驱梅毒治疗10d,22例痊愈或好转,4例死亡。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血清学检查,确诊梅毒感染后,应予规则治疗,降低其对新生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5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治疗与转归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对17例治疗好患儿随访中痊愈16人占94.1%,1例血RPR持续阳性.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先天梅毒,加强妊娠期梅毒管理是减少梅毒对患儿损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梅毒的观察分析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天性梅毒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20例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母亲产前TRUST阳性者17例(85%),其余3例母亲产前未检查。其中有早期先天性梅毒的典型临床表现者1例,不典型临床表现者6例,无症状者10例,新生儿后期出现症状的3例。在分娩时新生儿TRUST试验滴度≥母亲滴度4倍者14例。20例先天性梅毒患儿治疗后痊愈9例,好转10例,死亡1例。结论:采用RPR及TPHA检查确诊先天梅毒。并对其进行正规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怀疑有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使用赛乐迪亚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及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确诊,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确诊病例中男13例,女15例,呼吸急促4例,梅毒性天疱疮12例,皮肤脱皮9例,黄疸2例,肝脾肿大11例,贫血4例,骨X线检查异常6例,淋巴结肿大4例,脑脊液RPR阳性者3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7例,失访4例。21例经青霉素治疗后抗体滴度下降,15例经两年随访未出现异常,可视为健康患儿。结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早期发现和治疗大多能够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自1995年~2010年在我科收治的30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有黄疸、发热、皮疹、肝脾肿大、出血、贫血、四肢畸形、心脏畸形等临床表现。结合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凝集试验(TPHA)均阳性可诊断。有症状者应用青霉素治疗,总疗程2周。无症状者疗程10—14d。如确诊为神经梅毒,总疗程可延长至3周。除3例患儿家属放弃外,其余患儿均完成治疗。结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多样,有多脏器损害,易误诊、漏诊,如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足疗程治疗,可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CS)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3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3例患儿,治愈22例(95.65%),死亡1例(4.35%),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出院后1年内进行随访,每3个月复查RPR,7例3个月转阴性,10例6个月转阴性,6例9个月转阴性.结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梅毒在全球发病呈明显上升,以年平均增长为23·06%的速度递增。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口流动率的增加,先天性梅毒亦有增长的趋势。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而早期先天梅毒是指患梅毒的孕妇在孕期垂直传播给胎儿,使患儿在出生前至生后2年内出现症状。本资料主要分析讨论早期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以提示人们认识梅毒对婴儿的危害,加强宣传教育,达到降低、消灭梅毒。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资料收集自1998-07~2006-01延安市宝塔区、安塞、子长等县收治的先天性梅毒患儿共26例,年龄均在6个月以下,男18例,女8例;农村17例,占65·4%;城镇9例,占34·6%;低出生体重儿15例,其中早产儿9例;新生儿18例,占69·2%。1·2诊断标准26例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早期先天性梅毒的诊断标准。1·3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1·3·1最早出现症状的时间生后7 d以内4例,1~2周8例,2~4周6例,4~8周5例,2~6个月3例。1·3·2皮肤损害23例患儿出现皮肤损害,其皮疹形式多种多样,表现为红疹、斑丘疹、水疱、玫瑰糠疹,口周、肛周皮肤放射状皲裂,其中3例出生2周的早产儿和1例2个月婴儿...  相似文献   

19.
王小永  魏艳 《四川医学》2013,34(1):137-139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收治的36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皮肤粘膜受损、肝脾肿大、肝损害、骨和关节损害、黄疸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36例患儿中治愈34例,死亡2例.结论 青霉素是治疗先天性梅毒的首选.早期、足疗程治疗可减少先天性梅毒对患儿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乳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新生儿母亲治疗情况对新生儿发病的影响及新生儿梅毒的主要表现。方法对我院2002年至2007年查出的60例TPPA阳性新生儿进行临床分型、x线检查、免疫测定和定期随访。结果新生儿期共确诊先天性梅毒35例,疑诊10例,正常15例。确诊35例中,母亲均未治疗。新生儿快速梅毒血清试验(RPR)滴剂≥母4倍28例,先天性梅毒以早产、肝脾肿大、皮疹为主;6例并发神经梅毒,脑脊液RPR阳性。确诊组治疗后RPR滴度不同程度下降;疑诊组RPR滴度均在6个月内转阴,正常组持续阴性。结论母亲产前定期产检,常规筛查,有效治疗可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定期随访可明显降低先天性梅毒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