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主要包括输液管,输液管上端安装有穿刺药瓶的刺瓶针,输液器中部安装有茂菲氏滴管、调节器和过滤器,输液管的下端通过软管连接有输液针,传统一次性输液器由于结构简易,使用简单,应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2.
一次性袋式输液器临床主要用于患儿的输液,也可用于成年人特殊病员的输液。我科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袋式输液器自制成冰袋、热水袋及气袋,分别用于冷敷、加热和肢体垫衬,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制作方法取一次性使用袋式输液器(我院使用系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1具,在距输液袋下端约7cm处剪断输液管,把输液袋下端的输液管打一死结(防止液体流出或气体逸出),将通气通液针头插入液体瓶塞至针头根部,放开输液袋上端的调节器,使液体流入袋内,直到流满为止(约300mL)。若注入的是冷水,则在距输液袋上端约7cm处剪掉输液管,…  相似文献   

3.
目前 ,大多数医院都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溶药 ,大大减少了交叉污染机会。可一次性注射器一般都较涩 ,抽药时非常磨手 ,而且费时费力 ,为了节省溶药时间 ,减轻工作量 ,对有负压的药物 ,我们采用一种新的溶药方法 ,现介绍如下。1 材料5 %葡萄糖溶液或 0 .9%氯化钠溶液 5 0 0ml一次性输液器 1套 ,2 0ml注射器 1支。2 方法按输液常规将输液器针头插入 5 %葡萄糖注射液或 0 .9%氯化钠注射液内并排气 ,取下针头 ,连接 2 0ml注射器针头。右手拇指和食指固定针头与输液管连接处 ,中指或无名指在输液管过滤器上端将输液管反折 ,打开输液管调节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止液精密过滤输液器与普通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1年8~10月需进行静脉输液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使用止液精密过滤输液输液器输液,对照组使用普通一次性精密过滤器输液。观察两组在输液过程中的通畅程度、静脉回血、皮肤红肿及是否出现静脉炎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临床需要的各种情况下均输液通畅,止液装置有效,无1例出现穿刺皮肤红肿、空气进入输液管等现象;对照组有2例患者在更换输液瓶时空气进入输液管内,输液结束后有1例患者发生静脉回血,1例发生静脉炎。结论:止液精密过滤输液器是一种较传统的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性能更安全可靠、功能更全面先进的输液器。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一次性输液器针头防脱落装置的研制和使用方法.以一次性输液器原有结构为基础,在输液器针头后方输液管上增加1个双头卡式结构.针头插入输液袋瓶塞后,双头卡式结构另一端扣在输液袋瓶塞前端,确保输液器针头不会脱落.当输液结束后,可以打开扣在瓶塞处的卡扣,顺利拔出针头.加配此装置后,可避免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器针头意外脱落的情况,为降低患者伤害,减少感染发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避免针刺伤发生以及节省治疗成本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输液操作中两种排气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最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 ,是抢救病人的必要措施。抢救病人必须争分夺秒 ,为此 ,对输液操作排气法进行探讨和改进 ,旨在最大限度地缩短操作时间 ,提高排气一次成功率 ,同时减少药液的丢失量。1 排气方法1.1 方法 1:打开输液器外包装→关闭调节器→插输液管瓶针于密封瓶→挂输液瓶→打开调节器→排气。具体方法详见《护理技术》[1] 。1.2 方法 2 :打开输液器外包装→插输液管瓶针于密封瓶→挂输液瓶→排气。具体手法是 :(1)撤去输液器外包装 ,注意不要将输液管环弄乱 ,右手小手指勾住输液管环 ,拇指、示指和中指持输液瓶瓶颈 ,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输液反应的效果.方法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2000 例,试验组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对照组用一次性输液管,观察两组患者输液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无输液反应发生,对照组有15例发生输液反应,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是减少输液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自动止液型)与普通输液器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在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诊治并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器输液,研究组使用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自动止液型)输液,比较两组输液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输液均通畅、顺利,无1例出现空气进入输液管、渗液、回血及穿刺部位皮肤红肿等,自动止液装置有效;对照组在更换输液瓶时空气进入输液管内1例,输液结束后发生静脉回血15例,皮肤红肿16例及静脉炎10例。结论:与普通输液器相比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自动止液型)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防止药液的浪费,提高患者对护士静脉输液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输液反应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输液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0例,试验组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对照组用一次性输液管,观察两组患者输液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无输液反应发生,对照组有15例发生输液反应,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是减少输液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密闭式静脉输液是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常用的输液方式,为药液加入密闭式输液瓶内采用一次性输液管输液。近年来,笔者在对服务对象进行输液治疗过程中,通过常规巡视与观察,发现输液管在周围环境温差增大的情况下,输液管内壁渐产生气泡甚至气段,极易发生空气栓塞现象。临床资料输液管的采用与往月相同,产品符合YzB/国1655-2006《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标准。室温测量:输液  相似文献   

11.
当手术或需要输血病人第1次使用输血器时,输液完毕常需用肝素帽封管.而当病人第1次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器时,在输液即将完毕先用小夹子夹闭留置针延长管近心端,再关紧调节器,将留置针与输液器分离,再打开调节器,将输液器上滴管帽取下,套到留置针上即可.次日输液时可去掉滴管帽,消毒外套针末端,先注入5 mL~10 mL生理盐水,与输液管直接连接.  相似文献   

12.
杨苏芳  郭翠云 《护理研究》2007,21(10):2691-2691
当手术或需要输血病人第1次使用输血器时,输液完毕常需用肝素帽封管。而当病人第1次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器时,在输液即将完毕先用小夹子夹闭留置针延长管近心端,再关紧调节器。将留置针与输液器分离,再打开调节器,将输液器上滴管帽取下,套到留置针上即可。次日输液时可去掉滴管帽,消毒外套针末端,先注入5mL~10mL生理盐水,与输液管直接连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输液过程中常发生接瓶不及时,有空气进入输液管内,通常为了排出空气,先关闭调节器,一只手折住莫菲氏滴管下端的输液管,另一手挤压莫菲氏滴管,让液体充满2/3,然后用双手将输液管内空气往上挤或输液瓶放低,将有空气的输液管一圈一圈缠绕在食指上,驱赶空气。另一种是分离针头上的输液管放液体排气。以上方法既费时,又难排尽空气,又易造成连接处污染。因此,我们采用一次性输液器上的调节器来驱赶空气,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次性输液器由于使用安全、方便,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年老体弱、心肺疾病的患者输液速度宜慢,应用含钾药物、血管活性药物亦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为此,作者对本院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的输液速度进行了测定,发现一次性输液器与传统输液管的输液速度存在较大的误差,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一年来,通过临床应用一次性输液器,使我感到该输液上的调节器(即:新型塑料调节器),完全可以应用到开放性输液器上,以改变铁制夹或调节器的使用不便和易丢失的缺点。建议临床护理工作者推广应用。 特点有五: 1、新型塑料调节器,经过高温多次不变形。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中,一般患者均需输液治疗,输液前必须排尽输液管内的空气,以免在输液过程中发生空气栓塞反应.为减少输液管内空气残留,我科使用输液器上的调节器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们将一次性输液器、吸痰管应用于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材料:一次性输液器1个,一次性吸痰管1个. 制作及使用方法:根据医嘱配制灌肠液,通常使用生理盐水100或250 ml加入激素治疗.把配好的灌肠液挂在输液架上,插上输液管,按密闭式输液法排气,拔掉静脉输液针头,然后直接连接一次性吸痰管,排气后关紧输液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乳酸钠林格氏冲洗液取代原有无菌生理盐水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术中冲洗的应用,探讨该药液应用于临床胬肉手术冲洗的可行性。方法 将乳酸钠林格氏液挂于输液架上,将一次性输液器按要求拆至无菌器械桌后,术者将一次性输液器排气针与茂菲氏滴管交至巡回护士手中,巡回者拔出无菌帽后插入冲洗液瓶内,同时挤压茂菲氏滴管排空输液管内空气,术者关闭输液调节器后卸下输液针头,手术医生按常规切除胬肉后将浸有丝裂霉素C的棉片置于裸露的巩膜表面几分钟后,打开输液器开关彻底冲洗手术创面及结膜囊。结果 乳酸钠林格氏液与无菌生理盐水相比具有摒弃瓶盖消毒流程、无需网套,操作便捷、价格低廉、是接近眼部生理状态的平衡盐溶液能减轻术后的炎症反应,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杨香清 《全科护理》2011,9(28):2551-2551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双管输液器,药物为密封瓶包装,液体溶媒为软包装。 1.2方法常规核对并消毒液体瓶口及密封瓶口后,剪开输液器;取出双管输液器分叉以上的部分,一头插入液体瓶,一头插入密封瓶,将留在输液袋内调节输注速度的调节器关紧,用1条输液贴贴在输液器剪开处的中央处(以免剩余输液管调出输液袋外面);  相似文献   

20.
临床急救中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输液管排气速度是前提;快速大量输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输液管中液体流到茂菲氏滴管(以下简称滴管)以下的现象,我们采用新式输液管快速排气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方法1.1在静脉穿刺前排气法将滴管底部向上反折,关闭调节器以防液体流出,左手持针头,右手挤捏滴管,液体快速流出,至滴管1/2~2/3处时放下输液器,同时左手打开调节器使液体快速流下,将气体排出。1.2输液过程中输液管中的液体流到滴管以下排气法:①立即自液面下20cm左右处关闭输液器开关。②更换液体,将通气管固定在输液瓶套上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