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VA)最常见原因之一。近十年来CHF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据统计,美国现有CHF病人约达20万,其中35~45%是心源性猝死,动态心电证实,猝死的原因是恶性VA。为了解VA的临床重要性,现将我院1985~1987年114例CHF与VA的关系,临床及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系我院三年间住院患者经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观察证实114例CHF病人,复杂组包括多源室性早搏59例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on—VT)22例(19.3%),单纯组单元偶发VA27例(23.68%)复杂组VA死亡率19例(32.5%)。  相似文献   

2.
兰江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172-172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93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发生率最高,占61.3%,心房纤颤占33.3%,其次是房性早搏,占11.8%,其他22.6%。结论: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纠正心功能不全是治疗的关键,而不急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根据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性地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3.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相当数量的CHF的致死原因归咎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本文观察138例CHF患者合并心律失常112例,占81.16%,其中室性心律失常66例,占58.93%。结果是:室性早搏在心力衰竭最常见,VA发生率与心力衰竭程度成正比;各类心脏病中VA发生率以冠心病为高,其次为心肌病。认为CHF并VA的病因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复杂、综合的。与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低镁),神经内分泌因素及多种药物等诸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心衰)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5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经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后加用稳心颗粒9g,每天3次,温开水冲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85例患者中,心功能提高1级50例(58.5%),心律失常总有效率84.9%,用药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耿其吉  段宝祥 《江苏医药》1989,15(3):188-189
本文通过218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中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表明心力衰竭时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7.1%,房性多于室性,但室性心律失常有39.62%的高死亡率,猝死常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心衰程度有关,而与血钾、血钠,二氧化碳结合率、尿素氮等之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率失常进行探讨分析,从而为疾病的治疗制定有效的方案。方法对2010年至2011年期间来我院诊治的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全面改善心功能及抗心律失常的治疗。结果经过治疗,60例患者,效果显效41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3%,死亡4例(均死于恶性心律失常)。结论改善心功能不全对于心力衰竭并发心率失常的治疗十分重要,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权衡利弊,这样才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取自住院心力衰竭并发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给予胺碘酮治疗,首剂150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滴注,于15min内注完,根据病情10min后重复给药,总量〈1200mg/24h,以后逐渐减量维持,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结果本组90例显效52例,占57.8%;有效38例,占42.2%;无效0。结论胺碘酮在治疗威胁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中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9.
10.
刘晔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40-241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为今后相关病例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详细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救治的71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即对收治于我院的71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首次剂量为150 mg胺碘酮加入到20 mL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输注,保证在15 min内输注完毕,根据患者心力衰竭的实际情况,15 min后重复输注,每日的总剂量不得超过1200 mg,如果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应该待病情稳定后适当减少输注药量。同时维持常规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心力衰竭并辅以其他治疗手段。结果本病例中的71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患者中显效43例,显效率为:60.56%,有效22例,有效率为:30.98%,无效6例,无效率为:8.46%,总有效率为:91.54%。疗效显著。结论对于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可以延缓心力衰竭病情的发展,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应该在临床治疗中积极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出现心力衰竭时所发生的心律失常及其与心力衰竭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已确诊为DCM心力衰竭患者93例,分别实施6min步行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按心力衰竭程度不同将其分为A、B、C三组,随后进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结果上述每组病例DCG至少检出2类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其次是房性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A、B、C三组心力衰竭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排序依次为C组〉B组〉A组,经方差分析,C组、B组与A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而c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F=3.67,P〈0.05)。结论DCM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类型多样,多为复合型,其严重程度与心力衰竭程度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任品芳  王翔  王超权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392-1393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在CCU监护下抗心力衰竭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1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利尿剂、正性肌力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治疗.结果 98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数量减少80%以上,有3例因合并严重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5例因经济原因中断治疗,9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减少小于80%.结论 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在CCU监测下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仍可以取得明显疗效,可以有效避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而导致心功能恶化及可能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尹芳 《河北医药》2001,23(6):478-478
例 1 男 ,5 7岁。 1年前曾因颈脊疼痛、头晕 ,伴猝倒在我科以颈椎病入院 ,经过药物及理疗等治疗 ,以上症状消失 ,好转出院。 3月前仍因颈脊部疼痛不适 ,偶有一过性头晕 ,无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慌、四肢无力、疲倦、双下肢浮肿 ,再次以颈椎病入院。查体 :T 3 6.4℃ ,BP 189 kPa(1kPa =7.5mmHg)。一般情况好 ,心率 5 7次 min ,心音有力未闻杂音 ;颅脑CT示 :轻度脑萎缩 ,脑实质无异常 ;颈椎CT示 :C3~ 6椎体骨质增生 ,椎间盘后突出并致相应椎管狭窄 ;心电图示心肌劳累 ;颈椎活动受限 ,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入院后给予扩张血管…  相似文献   

14.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景全  左瑞云 《河北医药》2009,31(12):1453-1454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4例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注射或口服胺碘酮,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54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87.0%,其中显效22例(40.7%),有效25例(46.2%),心率显著降低(P〈0.01),QT间期延长(P〈0.05)。用药后有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减量或停药后恢复。结论在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失常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 124例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按照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方式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用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并随访半年调查其服药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盐酸胺碘酮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不仅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可减少单独用药的使用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心律失常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心律失常的认识,及时防治。方法彩和心电图检查1051例住院新生儿,检出心律失常30例(2.85%)。结果窦性心动过缓16例为最多,占53.3%,传导阻滞和期前收缩各5例,各占16.7%;复合心律失常4例,占13.3%。代谢因素28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心肌炎3例,药物因素2例,治愈19例,好转3例,自动出院8例,结论新生儿心律失常常无明显症候,本组17例占56.7%,因此除在患儿  相似文献   

17.
杨晶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3):46-46,48
心脏功能与心律失常有着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心律失常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相反,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心律失常)也可诱发CHF,随着CHF的进展,患者因心律失常所致的猝死率占中重度CHF患者总死亡率的50%—60%,控制心律失常是CHF患者治疗的  相似文献   

18.
郭松铎 《江苏医药》1989,15(3):181-183
本文分析4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显示42例(95.5%)伴发室性心律失常,其中25例(59.5%)为复杂室早。平均心率与室早次数呈密切正相关(γ=0.64,P<0.0005)。心衰程度愈重,心脏愈扩大,复杂室早就越易发生。认为此类心律失常,是影响CHF者生存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洽疗应根据心功能情况,采取正确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采用胺碘酮治疗的122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2例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显效83例,显效率为68.03%,有效34例,有效率为27.87%,无效为5例,无效率为4.1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95.90%;且治疗期间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2例,胃肠道反应2例,顽固性咳嗽1例,面部及眼周皮肤浅蓝色改变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6%。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者32例,疗效较好,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