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干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Hsp )20表达及意义。【方法】104只SD大鼠随机分为:8只正常对照(C组),未做任何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48只(I/R组),丹红注射液干预48只(DI/R组)。I/R组与DI/R组均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方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DI/R组从实验前一天开始腹腔注射丹红注射液(8 mL/kg ,Qd),直到各时间点(脑缺血2h再灌注后6h、24h、48h、72h、7d,每个时间点8只)处死,I/R组与DI/R组相同时间点注射生理盐水。比较I/R组与DI/R组脑梗死体积和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 Hsp20阳性细胞数。【结果】I/R组脑梗死体积为(105.11±10.60)mm3,显著高于DI/R组(82.16±7.02)mm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I/R组脑缺血再灌注后6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DI/R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24h、48h、72h、7d时,I/R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DI/R组(P<0.05),DI/R组缺血再灌注时间越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低。正常对照组神经细胞中Hsp20阳性细胞很少;I/R组 Hsp20的表达6 h开始随时间增加,在72 h Hsp20表达达到高峰,7 d表达陡然减少;DI/R组 Hsp20阳性细胞数趋势同I/R组,且均显著高于I/R组相应的各时间点阳性细胞数( P <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丹红干预,其大鼠Hsp20的表达增加,脑缺血后损伤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大鼠丹红注射液干预后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方法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8只(N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8只(S组),仅分离出血管,不做其他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组40只(I/R组),丹红注射液干预组40只(DI/R组),两组均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方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成功后,DI/R组从实验前一天开始腹腔注射丹红注射液(8 mL/kg ,Qd);I/R组在相同时间点注射生理盐水。并于再灌注后6h、24h、48h、72h、7d的各时间点分批处死动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GFAP的表达情况;各组大鼠在处死前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N组和S组神经细胞中GFAP阳性细胞较少;I/R组缺血再灌注6 h GFAP的表达开始增加,72 h GFAP表达增加达到高峰,缺血再灌注7 d表达减少,DI/R组GFAP表达趋势同缺血再灌注组,但各时间点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I/R组( P <0.05);除6 h外的其余各时间点,D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均小于I/R组( P <0.05),且DI/R组缺血再灌注时间越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轻( 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GFAP的表达上调,但丹红注射液下调GFAP的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增生,减轻脑缺血后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与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脑缺血40min后予再灌注24h.随后用Bederson神经缺损体征评分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用亚硝酸盐还原法测定脑组织中NO的含量。结果:①脑缺血再灌注24h后,缺血再灌注加依达拉奉组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②脑缺血再灌注24h后,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缺血侧和自身对照侧皮质及海马NO含量异常增高,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缺血再灌注加依达拉奉组缺血侧和自身对照侧皮质及海马NO含量明显降低.与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降低了脑组织的NO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sEHi)TPPU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血脑屏障(BBB)破坏的作用。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制作MCAO模型)、TPPU组(于MCAO术前24 h、缺血再灌注后0、24及48 h经大鼠尾静脉注射TPPU),各15只。Garcia评分法评估神经功能缺损及恢复情况;TTC法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干湿重法评估脑水肿程度;伊文氏蓝(EB)法检测BBB通透性;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BBB相关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PPU能够改善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P0.01),减小脑皮质梗死体积,减少EB向脑组织渗漏,减轻血管性脑水肿,减轻MCAO后BBB紧密连接蛋白的丢失(均P0.05)。结论:TPPU能够保护MCAO大鼠BBB完整性,减轻脑水肿,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七氟烷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1. 0MAC七氟烷后处理组(S1组)、1. 5 MAC七氟烷后处理组(S2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6 h、12 h、24 h、48 h亚组(n=10)。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C组除不插线栓进行缺血操作外,其余步骤同脑缺血-再灌注建模操作。I-R组行脑缺血2 h,并根据分组进行持续再灌注6 h、12 h、24 h、48 h。S1、S2组在I-R组的基础上进行七氟烷后处理。对4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C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TLR4、TRAF6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TLR4、TRAF6 mRNA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C组各亚组比较,I-R组可见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缺血侧大脑半球梗死、脑组织细胞凋亡,七氟烷后处理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大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降低(P 0. 05),且S2组显著优于S1组(P 0. 05);组内比较,再灌注24 h组脑梗死体积、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高于其他亚组(P 0. 05)。与C组各亚组比较,I-R组相应亚组TLR4、TRAF6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 0. 05),七氟烷处理后有所降低(P 0. 05),且S2组显著低于S1组(P 0. 05);组内比较,再灌注后24 h组TLR4、TRAF6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高于其他亚组(P 0. 05)。结论七氟烷后处理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及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组织TLR4及TRAF6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中细胞因子IL-10含量、mRNA的表达、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复制清醒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于再灌注期间行0.25MPa(CBFATA)HBO治疗5次,在处死动物前1h经尾静脉注射2%伊文思兰(Evansblue,EB),采用比色法、ABC—ELISA、RT—PCR分别检测脑组织中细胞因子IL-10含量、mRNA的表达及EB的含量的变化。结果:脑组织EB的渗出于缺血再灌注后第4h为最多,于再灌注后第11h、23h、48h、72h逐渐下降;HBO+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EB的渗出与相应时间的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HBO组脑组织EB的渗出与相应时间的假手术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脑缺血再灌注组细胞因子IL-10含量于再灌注11h开始增加并于再灌注23h达到高峰,再灌注48h、72h逐渐下降。脑缺血再灌注组细胞因子IL-10含量与相应时间的假手术组相比于再灌注后11h、23h、48h、72h都明显增高(P〈0.01)。HBO+脑缺血再灌注组细胞因子IL-10含量于再灌注后11h、23h、48h、72h与相应时间的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而IL-10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HBO组与相应时间的假手术组相比IL一10含量和mRNA的表达变化都不明显(P〉0.05)。结论:HBO从基因水平可明显增加脑缺血再灌注72h细胞因子IL-10mRNA的表达,从而具有保护血脑屏障的作用;HBO对正常脑组织中IL-10含量、mRNA的表达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皮肤压疮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压疮缺血再灌注时氧化物歧化酶(SDD)、乳酸脱氢酶(U)H)活性和氧化亚氮(NO)、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缺血组、再灌注1h组、再灌注2h组、再灌注4h组、再灌注6h组,建立大鼠压疮缺血以及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对照研究,分别测定6组大鼠血浆中90D、LDH的活性以及NO、MDA、ET-1的含量。[结果] 再灌注组各组较对照组和缺血组SOD活性和NO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MDA、ET-1含量和LDH活性明显增加(P〈0.05或P〈0.01);缺血组较对照组LDH活性和ET-1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皮肤压疮缺血再灌注时存在损伤,该损伤与氧自由基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步长脑心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步长脑心通治疗;对照组30例,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丹红注射液联合步长脑心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步长脑心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且疗效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亚低温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闭塞/再通法建立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分别于脑缺血3h再灌注6h、12h、24h、48h、72h后断头取脑,假手术组则于再灌注24h断头取脑,测定MPO的活性和免疫组化法观察ICAM—1、Mac-1的表达。同时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在再灌注24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的比较。结果 (1)脑缺血再灌注6h后,脑缺血灶ICAM-1和Mac-1表达逐渐出现增高趋势,脑组织MPO活性也逐步增高,再灌注48h达高峰,它们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缺血早期进行亚低温干预,能明显抑制ICAM-1、Mac—1的表达和MPO活性(P〈0.05,P〈0.01)。(3)亚低温可以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障碍,减少脑梗死体积(P〈0.01)。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是造成脑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亚低温干预能明显抑制再灌注后脑组织炎症反应,起到神经保护作用,这可能是亚低温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重要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线粒体功能变化及其与氧自由基产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颈动脉分流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海马CA1区线粒体ATP合成能力、呼吸功能及此区组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线粒体ATP合成能力在再灌注12h及12~24h下降最快,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5~4.26,P<0.05),呼吸四态的氧消耗率在再灌注12,24,36,48h后逐渐上升,与假手术组及缺血5min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32~5.74,P<0.05)。再灌注24~36h,36~48h其上升最快,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56,5.74,P<0.05)。此区组织丙二醛在再灌注24h前逐渐上升且在24h[(398.6±5.3)nmol/g]达到高峰。再灌注36,48h组织内丙二醛含量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丙二醛含量[(256.9±9.6)nmol/g](t=3.23~4.56,P<0.05)。结论:海马CA1区组织再灌注早期(24h之前)氧自由基产生主要通过组织途径。24h之后则是组织途径与呼吸链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后脑水肿是一种继发性病理状态,可使颅内压增高,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现阐述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目前治疗脑水肿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脑裂头蚴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裂头蚴病临床上十分罕见,回顾分析文献报道的临床资料,对该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病理、现代影像学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总结,以其能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14.
Cerebral tumours     
A Macrae 《Nursing mirror》1984,158(17):36-38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