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秀林 《基层医学论坛》2014,(12):1543-154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症状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再通25例(78.1%),对照组溶栓再通14例(42.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急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9月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行灌注治疗和(或)溶栓治疗,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时段增加了术前、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工作。选取同期收治的4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行溶栓治疗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再通率、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急诊护理后,再通率为79.41%、死亡率为8.82%、并发症率10.78%;对照组患者再通率为51.22%、死亡率为24.39%、并发症率为12.20%,研究组患者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366,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151,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静脉溶栓方式进行急救应配合临床急诊护理,分别从术前准备、术中监测、术后卧床指导及常见并发症等方面展开护理工作,可有效地提高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在对这两组患者进行急救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87.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谭可泉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341-2342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家庭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以上患者经治疗,全部出院,出院后对其进行家庭护理。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病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疾病的再发率为1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的家庭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效果,预防疾病的再发,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137-140
目的 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为8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时间、救治结局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促进患者康复.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选择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二者急救时间、救治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及运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住院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存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表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时间,提高救治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曾军梅 《海南医学》2014,(16):2489-2490
目的 总结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行急诊PCI治疗的47例AMI患者,其中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并发症和术后新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PCI术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心内科收治的1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采用急诊全程优化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和院内AMI再发率、院内再PCI率。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抢救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16.714~21.941,P0.05);观察组患者AMI再发率、院内再PCI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94%vs20.83%,12.50%vs 29.17%)(χ~2=5.806~6.063,P0.05)。结论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工作中,能够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8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抢救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救治成功率、疾病复发率、再PCI率。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开始PCI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再PCI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急诊护理基础上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急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地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抢救程序,观察组使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比两组抢救效果。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进出急诊室的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5.6%,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6.3%,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17.2%,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18.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的复发率和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实际价值显著,可普及。  相似文献   

11.
吴新萍 《中外医疗》2013,32(20):146-146,148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急诊护理流程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抢救,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程序,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及预后。结果经过比较,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急救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梗死再发率及再PCI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够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抢救和检查所需的时间,挽救缺血的心肌,提高抢救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分析急诊心肌梗死的临床急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纳入研究的病例均为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共有6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灌注治疗/或者溶栓治疗,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施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施予针对性的临床急诊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再通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再通率为53.3%,并发症发生率为30.0%,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0.0%;观察组再通率为83.3%,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6.7%,经统计学的比较检验,观察组再通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数据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急诊心肌梗死的临床中配合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急诊护理,做好各阶段的护理工作,可确保治疗顺利完成,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急诊科开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然后选取优化前后各50例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平均抢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能有效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院内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湖北省荆门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收治的62例院内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内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院内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诊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胸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12 h内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两组院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结论: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院内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并提高急诊效率。  相似文献   

15.
鲁登桃 《中外医疗》2012,31(35):163-164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复窦率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护患满意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复窦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护患满意率调查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可提高复窦率、缩短住院时间,并可增进护患关系,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予以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完成冠心病介入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的一般治疗均相同,其中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剩余40例采用全成护理,设为实验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律失常发生率、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状况、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护理后的满意率98%明显高于护理前的75%,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状况、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效果更好。更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治疗效果和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杨艳莉 《中外医疗》2014,(5):124+126-124,126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急症护理。方法对收治于该院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将这87例按照时间先后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5例,行综合护理,对照组42例,行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急诊护理之后,观察组再通率为77.78%,对照组再通率为47.62%,观察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死亡率为8.89%,对照组死亡率为11.90%,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20%(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急救和临床急诊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8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再发率为1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29%(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可促进患者心功能得到更显著改善,降低心律失常再发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朱月荣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76-177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进行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3年我院收住院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急救治疗后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急救治疗后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评价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较好,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满意率为91.2%,对照组为61.8%,试验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反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疗效,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路径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知识知晓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71.1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